1 ) For no reason
1969年《逍遥骑士》公映,开启了一个嬉皮士公路片的时代,至今仍然是无数影迷心中的影史最佳公路片。两年之后,另一部并没有引起同样重视的风格上更纯粹的公路电影《双车道柏油路》上映了,由当时初登殿堂的美国民谣大牌詹姆斯·泰勒领衔主演,比起《逍遥骑士》的放荡不羁还要再加上一股酷劲儿。
两个搭伙到处找人赛车的年轻小伙子,开着一辆外型粗犷狂放的改装雪佛兰,遇上一个搭车的年轻女孩,又和开着GTO的中年男人约定来一次长途比赛,最后一些变故却使得比赛变得不重要了,女孩也在他们到达了约定地点之后又搭上别人的摩托车上路。
影片在平静的流动场景之中行进,有大量的时间都在表现开车途中的沉默、无关紧要的对话或者单纯播放着随车音乐。在1970年代的美国,摇滚乐与嬉皮文化兴起,加上受“垮掉的一代”思潮影响,片中所呈现出来的氛围或许可以说是当时年轻人的内心写照。两个崇尚自由的小伙子,眼里似乎只有车和公路,对于搭车的女孩一句话也不多问。随性的女孩也只是凭直觉找到一辆车子搭上,不关心去向。只有开着豪车的中年男人多嘴多舌,让人搭车多半也是为了有个人做自己吹牛逼的听众,不同的搭车客对此反映不一而足,直到他遇上了两男一女的雪佛兰,两辆车亦敌亦友结伴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三男一女四位主角几乎都没有提及姓名,仿佛他们的角色只是随便可以替换的路人。实际上这也正是导演所想要展现的理想中的一次偶发事件,不需要塑造什么脸谱化的人物性格特征,也不需要渲染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在偶然中开始的也在偶然中结束。有人说公路片的魅力正是在于这些偶然,在一条看似有始有终的定向行驶路线上,不断蹦出各类意想不到的奇遇,甚至是因为一次故障被迫停车,这里有超出了观众设想的不做作、不套路的“真实”。
《双车道柏油路》与后来的不断演变的层出不穷的公路片相比,似乎更特立独行,不借助这种变化陡生的魅力,甚至也没有像《逍遥骑士》那样去让嬉皮精神做自己的代言,它仅仅凭借自身的冲劲儿,无论是对待诸多日常情理的满不在乎,还是在无法摆脱的精神空虚中溢出的一丝颓废气息,都源于不加掩饰的冲动。但它也充溢着不易察觉的温情,在两个男孩和女孩微妙的关系之间,没有继续发展的淡薄的情感,总有些斤斤计较的中年男人在快餐店里脱口而出的对年轻人的关照,这种温情来得直接去得也迅速,那些萍水相逢的人们短短的交互之中不需要什么深情厚谊,几个表情几句话就是一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没有借口,没有原因。
片尾两个年轻人又回到了驾驶着雪佛兰四处赛车的生活之中,经历过的一切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想来生活不就是如此而已吗?
2 ) 我来谈一下这部电影吧
这部电影没有一处我喜欢的。汽车、摇滚、乡村、色彩、拍摄手法……没有一样东西是我感兴趣的。我只能说我跟这个该死的导演没有一点共同点!到此为止吧。
还有,这款海报倒是设计的很好看的。我看到这款海报的时候我以为他要放爵士乐,没想到放的是摇滚乐shit!
3 ) 双车道·柏油路
昨天晚上穷极无聊的时候把这部租的片子拿出来看。1971年的经典公路电影。剧情很简单的,两个公路赛车穷小子,不是正规的那种,而是自己改装车到处跟人赌钱赛车的那种,在美国四处闲逛的故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地让一个嬉皮少女hitchhike,然后又和一个开着庞帝亚克GTO的有钱人立下赌约,看谁能第一个从加州(记得应该是加州吧)开到华盛顿,赌注就是各自的汽车……
这部70年代的片子真是酷到了家,反叛到了头。剧中的主角都没有名字。连大名鼎鼎的海滩男孩(the beach boys)成员James Tylor饰演的司机就叫“the driver”。其余的角色:the Mechanic, GTO, the Girl,就这样而已。Driver和他的同伴技师除了赛车之外别无他想。开着自己组装的1955年的雪佛莱,他们义无反顾地从一处游荡到另一处,沉默寡言,只有在看到赛车的时候才会眼放金光。当开始了和GTO的比赛之后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终极意义,不吃不睡,眼中只有没有尽头的柏油路。
每次看公路片就好象对自己进行一次拷问:为什么要上路?要去向哪里?片中的driver和mechanic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执着,就是比赛。他们的状态永远是在路上,从不考虑停下来看看风景,也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几近冷漠。而GTO所提供的又是另一种人生。他富有,开着豪华车,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向哪里。他不断地给人搭车,向不同的人诉说不同的故事:他既是越战老兵也是电视制片人,既是失意的演员,又是在赌场暴富的儒雅中年。似乎要在这样的对话之中描绘出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他瞧不起那两个乡下小子,又被他们那种无所谓地执着牢牢吸引,直到最后,当比赛的结果已经失去了意义,大家分道扬镳之时。他陡然变成了“他们”,将他们的故事据为己有。导演Monte Hellman在30年后的评论音轨里说到,GTO最后的台词:Those satisfactions are permanent. 是他向新结识的搭车客讲他是如何开着自制汽车游历美国的时候,其实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因为整个故事是关于赛车和在路上的体验是如何的不永久和善变,但是在 GTO的嘴里,却完全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而就是这样的故事,被流传了下去……
这部电影最让人吃惊的就是那个结尾。我觉得是既冷酷又现实。两个男人最终发现除了赛车之外他们一无所有的时候,这个故事也就完结了。也许存在的意义并不是都甜蜜的。
原文:
http://makzhou.warehouse333.com/2008/08/19/1479/ 4 ) 几段小八卦
看了Monte Hellman的电影“Two-Lane Blacktop ”,电影带有明显的70年代公路电影的特殊,确实和逍遥骑士的风格有些相似,不过一个开的是摩托,一个是改装汽车。后来上imdb查了下背景材料,发现一些故事。
1.此片主角是james taylor。老实说,我确实没有想到如今秃了半个脑袋的他竟也有过如此青葱岁月。
2.主要男配角是Dennis Wilson,beach boys里wilson兄弟中的一个。本来我对他毫无印象,但是前两天看袁智聪的blog,正好介绍了他唯一一张单飞专辑“Pacific Ocean Blue”以双cd再版的消息,我于是开始在驴子上拖这张专辑。而amg首页编辑推荐一栏,今天也正好出现了这张。很巧是吧。晚上我又看了他的电影。出演这部电影的时候他26岁,11年后,沙滩男孩溺水身亡。
3.本片女主角Laurie Bird,这是她的debut演出,时年19。她一生只出演过三部影片,后来成为一名摄影师。她曾在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中,饰演paul simon的女友,不过我对此毫无印象。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男友是simon的搭档Garfunkel ,1979年6月15日,她自杀于Garfunkel位于曼哈顿的房子,时年25岁。1981年,Garfunkel将自己的专辑“scissor cut”献给Laurie。
唏嘘
乡村调子响起,hit the road, Jack,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no more。小酒馆门前随意拉开一扇车门,那便是她今晚的归宿。嬉皮姑娘,尽情发漏油儿哈特,不要在乎下一秒,不要在乎有没有明天。毕竟那个时代里,没有一个有名字的人。
7.3 人们总是在路上明确与寻找自我,这部片不给个屎,年轻人高瘦长发驼背僵硬,像是布列松电影里的死人,中年人夸夸其谈,在编造的故事中他本身也不存在。
CC版海报真心像赛车游戏阿,纯公路片。和[逍遥骑士]不同类,无可比性
一种音乐性:影像的碎片如空气中的花粉般空无而散漫,而空间中的每一块剪辑所形成的断块:车子,赛道,疲惫的人... 都生成了一种变动不居的节奏:彼此之间既是异质的,却又拥有相互融汇纠缠的容惯性(我们在下一个情景中依然可以「听到」上一个情景中遗留的「声音」) 。而那些追随着赛车的摇镜头,并不使运动在景框边停止,而是赋予它一个加速度,让逃逸不断地持续下去——直到影像,胶片本身变成灰烬。这时候,电影似乎又以一种新的形式存活下去了。
洲际公路,嬉皮&中产,雪福来55 & G.T.O.,女人,打赌,比赛,唱片,搭车,超车,撞车。。。开车的快感淹没一切。。
前面只是感觉这个两车四人的公路片节奏还不错,看完之后感觉绝对是杰作,不仅飙车到DC的目标被消解了,整个存在的意义都模糊了,比Lost in America更原生态,比River of Grass更流畅,完全男性视角,女主仿佛在两辆车间摆动的挂饰;没有一个人有名字的;中年男搭的一众hitchhikers简直是神来之笔;女主很美,可惜20多岁就自杀死了
终于找到一个电影,心甘情愿可以把海报贴到墙上!
糙,但也比《逍遥骑士》好点,结束方式非常特别...
或许正是因为本片所呈现出的极致虚无,以至于将嬉皮士的特征都于影像上几近剔除,才使得这部更加纯粹的作品却难以企及《逍遥骑士》的影史高度。属于特定时期的主题表达,影片几乎将“垮掉的一代”的生活无意义推向由内而外的高峰,直至结尾的戛然而止化为虚无。反叙事、反情节、反高潮,影片以一段虚构的故事,刻画了美国特定时期下的人物状态,而嬉皮与中产的关系构建,又拓宽了该题材的社会范围。同时,在路上始终是该题材作品的母题,《双车道柏油路》以赛车作为假命题,涉及大段赛车戏,也算是为此后的赛车类型片打开先河。
结尾亮眼,其他时候那种气氛营造一直戳不到我的点。 7.2分★★★☆
前戏虽爽,但这种只管起飞不管降落的就没什么意思了
这些人不知道从哪里来,做什么的,两台车说好要赛车结果又不赛了,一会儿说要去这,一会儿又说要去那,连泡妞都泡到一半没下文。可是人生为什么非得要有意义,先上路再说吧!这电影搁今天确实拍不出来了,它只属于迷人的70年代
三星半,的确蛮有意思.角色没有名字和背景,对白与剧情走向亦缺乏逻辑和重心,主人公似乎对车赛有些执念,但对决开始后又仿佛不在意其进程――车在路上,跑就是了. 奇怪的是,尽管影片几乎从未交代什么有用信息,我们却也不曾对人物或故事产生任何好奇;百无聊赖的心理状态俘获观众又反噬作品自身的结构,最终女孩厌倦,男孩厌倦,我们亦开始厌倦,甚至连摄影机也感到厌倦――它无聊地自行焚毁,影片便解体消失了. 没头没脑的风格能自成一种趣味的奥秘就在于,这"无聊"乃是社会性的;相比之下,当代《速度与激情》之流的"汽车情色片"倒显得幼稚可笑了.
两组主人公在公路电影里还没见过,很典型的70年代美国电影,迷失在反经典叙事中
伊伯特称蒙特·赫尔曼是一位作品受到法人赞誉的美国导演,他有种禀赋就是总能从人们所认为的西部片中发现某种存在主义真相……本片便是此评价的延伸:一部存在主义公路片。影片更侧重于视觉和氛围体验。随着赛车过程逐渐梦幻化,公路本身也呈现出其真实身份:更像居住之所,而非途径之地。
70年代好莱坞电影。蒙特 赫尔曼。“公路电影”。好莱坞越来越热衷于研究欧洲艺术电影所开发的讲故事技巧:注重气氛的营造,人物的刻画和暧昧复杂的心理揭示。采用较为宽松、开放的叙事方式:以精简的对白和凝练的人物性格而表现突出。无资源
all about the beautiful vintage cars, the drivers, and the journey
劳丽·伯德,1953年9月26日出生于纽约长岛。从1971年到1977年的演艺生涯中,她只演出了三部电影,分别为《Two-Lane Blacktop》、《Cockfighter》和《Annie Hall》。1977年退出演艺界,成为一名摄影师。1979年6月15日,她在男友位于曼哈顿的公寓中自杀。
在话痨成灾的世纪这种这种片真是稀释针品,在偷车牌的小镇窗子和汽车一起悬浮着
作为一个对车无爱的男人,这部无叙事电影的文化隔膜感真是加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