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荒城纪

    荒城纪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17

    主演:李畅,郝星棋,斯琴高娃,褚栓忠,王建国,阎青妤,高军,韩三明 

    导演:徐啸力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警察与女兵国语

    • 更新HD

      风流绅士

    • 更新HD

      午夜帮

    • 更新HD

      朱迪之夏

    • 更新HD

      赛车狂人3

    • 更新HD

      棒打鸳鸯

    • 更新HD

      情定巴黎国语

    • HD中字

      啄木鸟伍迪2

     剧照

    荒城纪 剧照 NO.1荒城纪 剧照 NO.2荒城纪 剧照 NO.3荒城纪 剧照 NO.4荒城纪 剧照 NO.5荒城纪 剧照 NO.6荒城纪 剧照 NO.16荒城纪 剧照 NO.17荒城纪 剧照 NO.18荒城纪 剧照 NO.19荒城纪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民国,山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里的保长为了趋炎附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县长的儿子,并从女儿口中辗转得知了一条旱涝保收的消息:在村里建个“李忆莲祠堂”,就可以获得县里拨发的巨额救济粮和银元。虽然不太明白县里的意思,但是贪财的保长立马勾搭了村里的族长,开始筹谋这桩买卖。

     长篇影评

     1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有时候会觉得活在红旗下的人很悲催,但是,又觉得更悲催的是民国。《一九四二》在民国,《鬼子来了》在民国,本片的背景也还是民国。好像大家无力无吐槽当下的是非,转而把火力都集中在了民国。然后,民国就变成各种丑陋的大杂烩。时至今日,鲁迅笔下的人我们依然可见。如果鲁迅再生,不知道他今天会说些什么?

    电影看似很荒诞,不过,似乎能感受到真实的一面。因为片中发生的事,虽不曾目睹,却有所耳闻。或者你把这个情景当做放大的事物,然后去找对应缩小的人事,依然能够匹配。他们在准备弄死一个人,然而他们不是害怕也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变态的快感。

    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真的就可以牺牲个人利益吗?甚至于将其无辜地残害?

    电影本身的可观性有待商榷,看着不是太舒服,总想要拉进度条。但是,人性的丑是展现得很透彻。《金瓶梅》里似乎没一个好人,而这里似乎没有一个是人。其中两个女人很特别,一个是被烧死;一个是上告客死他乡的。这里面似乎也存在一个悖论,老太太那么刚强还有点智慧,怎么养了个冲动的废柴。

     2 ) 为受伤的个体奏一曲挽歌

    从影片《荒城纪》的开头十分钟,便能看出导演徐啸力试图完成史诗叙事的勃勃野心。从一个词句上的小误会引发的社会动荡和个人悲剧,陈旧观念、宗族体制和现代文明的冲突和交融,在荒谬的喜剧色彩中逐渐弥漫出浓厚的悲情氛围。叙事的完成度很高,每段故事的推进都建立了充分的铺垫和理由。

    其中的调侃和隐喻,为影片赋予了黑色幽默的底色,让人很快联想到之前的《驴得水》和《不成问题的问题》,相似的以小见大,民国时代背景下的贫瘠与荒谬,而《荒城纪》则力求将视野放在更广阔的角度,父女之间的言辞误解,不仅引发了整个村庄的暗潮汹涌,导致了传统宗法机制的内部冲突,家庭和集体之间的利益纠葛,甚至造成了追求情感自由的灵魂个体被集体戕害的惨烈悲剧。

    导演用丰富的背景音乐为每段剧情转折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或是长笛二胡婉转奏出的悲音,或是电吉他和密集节奏鼓噪出的朋克,有效烘托了这场闹剧的各种面向。斯琴高娃、褚栓忠等几位老戏骨更是以极具张力的表演撑起了繁复而宏大的场景。生动刻画出上层官僚、宗族家长、底层村民和妇女各个层级彼此之间的压制、约束和抗争。为了迎接新生活运动,无论是思想还是习惯都处于“旧生活”的人们却演绎出种种闹剧,意图通过得到认可,获得利益。然而,男女主角才真正是新旧文化转换中的先锋者,他们追求个人自由,不把一切阻碍放在眼里。并且以善意和乐观的心态,面对身旁的喧嚣众人,面带着真诚笑容,却迎来了最沉重的伤害和打击。

    因为饥饿和贫穷,村民已经失去了同生活抗争的力量,他们的麻木体现在表情上,渗透在语言中,更深深地铭刻于观念之中。从贾樟柯电影中走出来的韩三明,演绎出这一类群体的生动代表。村民们表情淡漠、沉默寡言,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气,日常生活局限于自己的狭隘观念和浅薄认知,但也正是面容模糊的他们,纵容了旧时代宗亲族长们对人性的压制,同时还成为其帮凶,在消灭自由灵魂的过程中推波助澜。

    影片由此进入了最为悲情的段落,关于人性的隐喻也在此得到最深刻诠释。宿命般的悲剧发生,如同《狗镇》中的人性走向,尽管时代、国别等背景全部迥异,但同样毫不留情地呈现了人性的阴暗面,以喜剧的讽刺为线索,最终戳破了人性的愚昧、自私,以及虚假的集体主义对个体灵魂甚至生命的消灭。

    宿命的悲剧性高潮过后,导演也许不想情绪过于低落。影片最后仍然回归到讽刺。通过种种争夺和伪饰,甚至付出了炸毁民房、情感破裂和害死人命的代价。最后族长和保长却不得不面对更上层官僚的压榨欺骗,换回可怜的几包大洋。在1930年旧军阀统治下的山西乡村,这场因为物质和观念的双重落后导致的悲剧,以一个讽刺谐音开头,经历了激烈的冲突和荒谬的演绎,最终制造了自由灵魂的终结,以及更多人的哀叹与悲伤。影片呈现出这些人性的弱点,却并没有提出合适的解决之道。它发人深省,成为观影后继续思考的深刻话题。

    发表于《普洱》杂志。

     3 ) 看似荒诞,实则讽刺,于古于今,人性皆如此

    又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国产影片,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好片子,只是好片子都被埋没了。一连串荒诞的事情,愚昧的老百姓,麻木冷血。一个好好的人没有任何罪名却被硬生生扣上对祖宗亵渎的罪名,活活烧死。那些看客的嘴脸,那些帮凶的嘴脸,我感到恶心和丑陋。我想到了《无问西东》里被差点打死的章子怡,想到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人血馒头》。小小的保长和族长,也能玩弄百姓,唯利是图。族长前一秒还跟保长说,膝盖是给祖宗跪的,后一秒,他自己跪在了大洋面前,这么大大的讽刺惟妙惟肖。我给十分!

     4 ) 一句方言的误听引发寡妇的离奇故事,荒诞中透露着悲哀

    这个荒诞的故事发生在李寡妇身上。

    李寡妇名叫李忆莲,丈夫在外跑买卖被土匪杀死后,一直守寡。有一个儿子,但为了能够找到好男人,将儿子当作弟弟来养。

    寡妇门前是非多,李寡妇年轻漂亮,用村里李氏宗族族长的话说,“这女的长的确实像神仙,那皮肤白得,馍馍也白不过她。看人一眼,勾人心魂。”

    “咱做女人的,那味道没尝过也还好。要是尝过了,这辈子又不给碰了,还真不如死了算了”。

    这是片中一个村妇说过的话。

    李忆莲自然也受不了这种寂寞,于是跟村里名叫林硭的男人搞上了。

    林硭也是个老实人,喜欢打猎。

    两人彼此相爱,已经到了准备结婚的地步了。

    只是两人的爱情遇上了阻碍。

    村里的保长将自己的女儿翠翠嫁给了县长的傻儿子,也算攀上了县长这个贵亲。

    有了这个关系,保长可以为村里领到足够的经济粮,也可以得到一些小道消息。

    1934年,为了启民智,展教育,倡有序,蒋介石在全国开展新生活运动。“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为了响应号召,全国各地开始宣扬“礼义廉耻”。

    翠翠告诉父亲,建立“礼义廉耻堂”,可以得到县政府的三十万银元。

    但因为山西方言的口音存在偏差,保长听成了“李忆莲祠堂”,于是一场误会引发了一段黑色幽默的悲剧故事。

    给一个外村人,还是寡妇,并且还在人世的人建祠堂,这绝对是一件荒诞的事情。

    但在巨大利益面前,一切不合理都可以变为合理。

    族长和保长决定力排众议,为李忆莲建立祠堂。

    他们在的村庄是个偏远村子,村里人没有一个识字的,对外面的时事更是知之甚少。

    不知道当前是什么朝代,不知道领导人是谁。在他们眼里太原已经是很大地方了,听说南京是首府还能管着太原,已经感觉匪夷所思来了。

    族长在听说领导人叫“蒋中正”后,根据谐音“讲忠贞”,更加找到了为李忆莲修祠堂的理由。

    为寡妇修建“忠贞”牌坊,这是多么正当官方的理由啊。

    片中族长在想到这一点时的表情真是亮了。

    根据村里算命先生的考量,祠堂决定修在林硭家里。

    在开宗族大会时,斯琴高娃饰演林硭的母亲李满真,大声斥责族长忘恩负义,自己丈夫曾替族长住过班房,而今却要被族长如此欺负。

    仇恨可以被铭记,恩情却极易被忘记。

    不得不收斯琴高娃老师的演技实在太棒了,将一个农村妇女的泼辣与率真拿捏的非常到位。

    之后李忆莲和林硭被请上大会,本来以为是给自己主持婚事的两人,却被告知两人不得结婚。

    李忆莲要被当做神供起来,然后被保长安排人控制起来。

    而对林硭的打击最大,爱情与家都要被抢走。

    为了守护家,李满真决定要去南京告发,可惜死在了路上,连山西都没走出去。

    林硭日夜不眠拿枪守护家,跟全村人对抗。

    李忆莲趁乱套了出来,带着弟弟李福找到了林硭。

    李福自告奋勇拿枪守夜,却悄悄拿着枪逃走了。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有了枪后的李福得到了孩子们大王一般的待遇,有小女孩帮着按摩,还有小女孩为玉米。这个画面非常搞笑,却让人感叹,本该天真无邪的孩童也耳濡目染成年人变得势利。

    没有了枪,保长和族长带人重进了林硭的房子,正好抓到两人炕上激情。

    在这个社会下,一个寡妇嫩个生存已经很艰难了,贞洁早已不值一提。李忆莲哭诉,自己只想找个疼自己的男人。

    族长决定烧死李忆莲,这样更加将建祠堂变得合理了,毕竟祠堂是给死人的。

    于是,一个大活人,就被活活的烧死了。

    烧人时,一个个带着狰狞面具,手舞足蹈。

    其实,在封建礼教下,这些固守者就是一个个魔鬼,杀人的魔鬼。

    祠堂也开始风风火火的修了起来,为了筹集工钱,族长与保长甚至把神像上的金元宝买了。

    县政府的陶总管带着三十万银元来了村子,而保长才知道自己理解错了,根本就不是为李忆莲建祠堂。

    但为了钱,众人假装不点明这一切。

    陶总管在带着养人观摩拍照后,竟拿着三十万银元走了,这个钱竟只是个过场。

    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场闹剧后剩下一地鸡毛。

    而神像上的大金元宝也只能换成了小元宝。

    在最后,林硭逃出禁锢,拿着枪追杀族长,将其钉在了棺材里。

    而后在与保长带着一群人的对峙中,枪火起,影片结束。

    这便是2018年上映的《荒城纪》讲述的故事。

    影片通过一个方言的误会,引出了一个荒诞的的黑色幽默故事。但其实仔细想想,里面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坏人。保长,虽然霸道,甚至通过救济粮跟其他村妇有不正当关系,但是在大局上,他还是为了村子考虑;族长,色厉内荏,更多是随着保长的步伐走,总体而言也是为了宗族。

    只是他们都是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人,无知的他们,只知守候祖辈传下来的思想与规矩。

    这是社会的悲哀!

    礼化杀人,本片更多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只有从根源上消除,才能解放人心。

    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5 ) 『荒城纪』故事多荒诞,现实多残酷

    『荒城纪』

    电影以民国时新生活运动为背景,

    讲一起上层布答礼义廉耻堂下层听成李忆莲祠堂引发的闹剧,

    故事有多荒诞现实就有多残酷,

    高层谋求开化民情本是好事,

    但受千年百年愚民zhen策影响下,

    在那样特殊年代里,

    中层浮于形式化的不作为,

    底层在生存苟且面前无视(无知)道德,

    使世道变得更加萎靡混乱,

    而极少数小人物的抗争在历史的长河中则连朵浪花都溅不起,

    毕竟牺牲掉这小部分就能成全那种环境下的大部分,

    把人命沦为草芥谁又会在乎呢?

    【8分】

     6 ) 荒唐荒诞

    电影看起来很荒诞 吃救济粮的村子 保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县长的傻儿子以求粮食和金钱 因谐音礼义廉耻堂和李忆莲祠堂造成了把活生生的人烧/死的惨剧 保长和族长都是贪财敛财之人 为了钱拆散了一对勇于追求新生活的新人 救济粮接收后存储在仓库再贩卖 军棉也贩卖 镜头一直捕捉每个人的穿着 都露着棉花 打着补丁 占人房产 而这样荒诞的行径却是在全村人的眼下进行的 村民冷眼旁观 甚至打趣 参与 实在荒唐 荒诞

     7 ) 《荒城纪》:反思大于娱乐的文艺电影

    《荒城纪》这部电影,在当下的电影市场里别具匠心。它将背景设定在民国,却不像许多电影那样描述文人雅士的风花雪月,而是无情地展现了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国民的愚昧无知。整个故事就是因为某偏远小山村保长将“礼义廉耻堂”听成了“李忆莲祠堂”,为一个原本想要私定终身的寡妇建了个贞洁祠堂,由此引发的悲剧。在我看来,《荒城纪》的“荒”,不只是饥荒,更是荒唐、荒诞。

    这是一部文艺电影,导演借助影片想要传达很多思想。我个人有这么几点思考,简单聊一聊:

    1.对封建思想的讽刺和批判

    民国新生活运动的出发点和提倡的内容多少是有一些进步意义的,但其本身是一场混乱的运动,就在于观点不统一、形式主义居多,就在于“用封建的伦理纲常来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用对民众生活细节的要求来转移人民对政治腐败、军事无能、财政危机、思想文化钳制的不满”。这种封建思想是对五四运动“人的发现”的背离,在影片中突出体现在扼杀个人情感尤其是女性情感的自由追求上。族长他们所提倡的“贞洁烈女”其实就是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体现。

    2.对宗族思想文化的批判

    影片中,因为所谓的宗族思想和祭祀文化,族长、保长和村民们可以把一个普通的外姓村民李忆莲任意宰割,先将她神化,为她建祠堂,再因为她“大逆不道”对不起祖宗和神灵而残忍地烧死她,因为“祠堂本来就不需要活人”。这成了村民集体杀人的正当理由,而丝毫没有内疚感和罪恶感。

    3.对所谓“国民性”的批判

    这部电影就如同看鲁迅先生的小说一样,把村民的那种“愚昧”“麻木”“无知”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我要在“国民性”前加“所谓”二字呢,因为我倒不认为这种特点是中国人独有的,或许可以说是人性的阴暗面,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很容易被激发。具体到影片,当族长宣布为李忆莲建祠堂时,有些村民起初还开玩笑般质疑说,祖宗还管谈恋爱这事吗?随后不知道哪个村民幸灾乐祸地来了一句,“林硭娶不到李忆莲喽!”村民们好似恍然大悟一般,都开始起哄、叫好。这种心态其实很好理解,李忆莲是个漂亮的女人,喜欢她的村民一定不在少数,所谓自己得不到便希望别人也得不到,看到林硭不能娶李忆莲了,他们便觉得心理平衡了。后来对李忆莲实施种种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没有一个村民制止这种行为。

    4.思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影片中的村民,恐怕体现的不只是“国民劣根性”,因为他们已经从“旁观者”走向了“参与者”。他们认为只要牺牲两位主人翁,村里的救济粮就能发的多一些,因此这是村子的整体利益,是正义的事业,于是站在了一起。这就引申到一个问题,是否为了集体的利益可以随意牺牲个人的基本权利。我们再进一步思考,村民和保长、族长,到底在乎的是集体利益还是个人利益呢?保长、族长,显然存在贪污行为,林硭也对村民说过,大意是政府发了多少粮食,你们拿到手的又有多少,不去想想剩下的被谁占去了吗?不过保长和族长又确实有为村子整体考虑,甚至保长牺牲自己的女儿,把她嫁给了县长的“傻”儿子,换来全村的平安,当然也许也有为自己攀上高枝的考虑。村民表面上是为了维护村子集体利益,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自己能多拿些粮食。所以说,个人和集体是很难完全割裂开的,无限度地削弱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也会受损,反之亦然。在平衡二者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和人身自由权都是不可剥夺的。事实证明,保长也好,村民也好,最终没有因为牺牲了两位主人翁来获得根本的好处。话又说回来,之所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会如此激烈,有它的时代背景。如果村里不存在饥荒,如果没有那种封建思想,村民还会闲的没事干对李忆莲、林硭进行“迫害”吗?

    5.揭露腐败问题

    片方号称“展现真实民国”,影片中多处可以体现对国民政府腐败和村民趋炎附势的讽刺:保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县长的“傻”儿子;某妇女为了多拿点粮食,和保长上床;县长的管家来给村里发金条,金条装在箱子里,保长拿出一点放在桌子上作为给管家的好处,没想到管家轻描淡写地说:桌子上的金条给村里留下,箱子抬走带回去。

    《荒城纪》这篇电影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不足:故事还是比较简单,稍显单薄;男女主人翁之间的感情刻画不够深入,主要停留在生理欲求方面,甚至最后男主人翁回忆,想的还是那些事。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总体来说,《荒城纪》是一部很难得的反思大于娱乐的文艺电影。看完这部电影,要比看一部《变形金刚》式好莱坞大片心情沉重得多,却也回味得久。

    本文首发自文学小溪微信公众号,欢迎热爱电影和文学的朋友关注,感谢

     8 ) 荒诞不只是批判劣根性

    建礼义廉耻堂,学新生活运动,才能多要国民政府的救济粮。听成李忆莲祠堂,贞节牌坊守活寡,原本的情人还得断念想 算好卦就给多点,算了坏卦能少给就少给,那我还不如随便算说个好话,那人们就听不到真话咯。(算卦的说完,刚刚得坏卦的人又只能给多几个鸡蛋) 作为族人李满真,族里今天要办一件有益所有村民的大事,要征用你家的土地和窑洞作为宗室祠堂,(李满真)你是否有权做主呢?你别急啊。按规矩,你得先在祖宗面前表个态,我才能跟你说之后的好处了么。(阴阳怪气地装腔) 国比家大,要找政府评评理。 保长和县长是亲家,告了有啥用?怎么可能听你娘评理呢(村民这么懂?还听村长的,甘愿接受一村长之言,为了救济粮) 管天下的叫蒋中正(讲忠贞),那这贞节牌坊就不瘆得慌了。 荒诞夸张的故事在荧幕上演,但导演评述版就荒诞表象的背后有如今看来更荒诞的人物内核。比如救济粮被保长保管,每次发都是缺斤少两就没村民反抗,评述版中说反抗也没用,那个世道抱团或许还有残羹冷炙,反抗被逐出宗族可能死于非命,而且即使逃出去也还是会回到这里,根就在这,那时的人想法,如今看来或许很奇怪,但那时可能就是普遍的想法,一旦是普遍的,谁都不想成为异端。只是评述版中导演似乎一切尽在掌握,有些解读是可以观众自行理解的,有些可能是导演刻意展示他隐喻的意思,有点装,不过也还行,毕竟是那时那个中西交汇,新老交替的风云际会的年代,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又有违常理,国民的劣根性不能谁都是圣人,只是无力与压抑而已吗?反抗也只是徒劳?守旧的宗祀文化与一昧追求西洋文明却不结合国情考虑的落不到实地的两者不兼容,不只是民国,也不只是现代,哪里不一样?丑态哪里都有,真能革新,自知自爱,这才是鲁迅从文的意义吧

     短评

    论一个导演怎么毁了一个好的本子的,虽然本子也是模仿杀生

    6分钟前
    • 恋恋风尘
    • 较差

    编导想法多,没落实多少。

    9分钟前
    • Roc™
    • 还行

    让人想起《驴得水》,表达的是社会的愚昧和专制,悲剧的起点在于一个小小的误会。总之,比起大部分现在的国产片要好很多了,至少有想法,但问题就在于深度不深,故事又讲的不是太出彩,不如《村戏》那么全面和平稳。2.5

    13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嗯,蒋中正,讲忠贞。

    15分钟前
    • Hachiko
    • 还行

    方言害死人

    16分钟前
    • Eco
    • 还行

    民智未开,很可怕。民智开了,更可怕。有的时候,选择随波逐流、不去思考,像个庸人一样活着也挺好,最起码少了很多烦恼。

    21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你听说过人类吗,据说是集天地间万物之灵长的一种东西呢。

    26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导演男女主正在我面前十米处…音乐混搭,低配黄渤,杀生加驴得水…模仿有点尬噶…(〃′o`)

    31分钟前
    • 丫上进
    • 较差

    杀生+驴得水,荒诞讽刺的手法表现国民劣根性,有点像鲁迅的小说,但总体过犹不及。从李忆莲到林硭再到大管家,还有一众村民,愚昧、腐朽、盲从等人性元素,再加上针砭时弊,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最后哪方面都不深刻,还是有些遗憾

    35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礼义廉耻和蒋中正,被听成别个意思,哭笑不得之余,又觉荒诞感开始落地生根。钱眼中的官僚,一脸苦兮兮地委屈,实质都在捞那不该捞的财物,叹的是,总有一群愚民,更叹的是,清醒的勇士会被一层层地剥去皮。比《杀生》要乡土,要锐利,要酣畅。黑得不知如何是好。郝星棋真美。处女作很可以。三星半。

    36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迟到12分钟。配乐挺优秀的,可是也被做作乱瞎JB的镜头带歪,貌似又见李安的儿子李淳还是我看错了?很久不见斯琴高娃却没多久就出走了没她什么事…蒋中正讲忠贞烂梗笑了。

    40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还行

    礼义廉耻的悲哀,群体的愚昧与麻木,思想的封建落后。像是《村戏》的低端版本,有些段落用力过度,有些段落又过于含蓄,导演的诉求鲜明,但功力还不够深厚,不过作为处女作这个完成度已经相当可以了。

    43分钟前
    • SleepWalker
    • 推荐

    两星半。对这种虚构的反映某个时期人性愚昧的电影,我是很难喜欢起来。一点人性的美好都看不到,我是不相信的。全村一个识字的都没有?“礼义廉耻堂”能修成“李忆莲祠堂”?虽然明白这是种荒诞,但我就像《驴得水》一样接受无能。看不到一丝悲悯,全是类似“你国”一样的嘲笑。

    48分钟前
    • 津五渡
    • 还行

    黑色幽默的民国戏,看似荒诞而又反映人性的残忍,有点驴得水+杀生的意思。外表粗粝野蛮,实则细腻丰富。故事内体现的阶层问题和女性问题,很有嚼头,用看似喜剧的方式,将这份压迫、悲哀、冷酷一一道出。

    53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很接地气的一部电影,画面,演技,语言都还原真实,黑色幽默加讽刺的内核,我觉得不比驴得水和村戏差,作为导演的处女座真的很棒了,可惜没名气和票房

    57分钟前
    • 慷慷
    • 力荐

    用幽默的方式写一个悲伤的故事,荒这个字可以概括主题了

    60分钟前
    • 草莓冰淇淋
    • 推荐

    电影告诉我们一定要学好普通话。

    1小时前
    • 康报虹
    • 还行

    一个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寓意深刻的故事。

    1小时前
    • 会笑的昨天
    • 还行

    听了导演的评论音轨,属于野心挺大,但能力不够的半成品。从文本层面来看,影片希图通过一幕时代悲剧来讲述个体在历史中所遭遇的种种丑恶,新生活运动带不来新生活,礼义廉耻堂最终沦为了李忆莲祠堂,点子挺好,可惜导演的掌控力实在太差,让整部影片看起来刻意做作,只有少数场景不错,配乐简直是尴尬

    1小时前
    • 搬砖侠
    • 较差

    虽然编导演摄乐剪等诸多环节都存在有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创作者的初衷与影片整体呈现出的效果仍是值得鼓励的。作为新人导演作品,比起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和又怀又蠢的小聪明等更让人讨厌的类型,这部更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在一个班上,往往那种智力天赋平平但始终脚踏实地的,都能在最后时刻追上来。

    1小时前
    • 柯里昂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