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夏洛特2021

    夏洛特2021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加拿大2021

    主演:凯拉·奈特莉,山姆·克拉弗林,马克·斯特朗,海伦·麦克洛瑞,玛丽昂·歌迪亚,埃迪·马森,苏菲·奥康内多,布兰达·布莱斯,吉姆·布劳德本特,亨利·科泽尼,朱利安·瑞钦斯,罗曼·杜里斯,皮帕·贝内特-华纳,罗伯特·H·托马斯,汉娜克·塔波特,托尼·纳波,雷欧·巴奈扎,斯科特·麦克科德 

    导演:Tahir Rana,艾瑞克·韦林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夏洛特2021 剧照 NO.1夏洛特2021 剧照 NO.2夏洛特2021 剧照 NO.3夏洛特2021 剧照 NO.4夏洛特2021 剧照 NO.5夏洛特2021 剧照 NO.6夏洛特2021 剧照 NO.16夏洛特2021 剧照 NO.17夏洛特2021 剧照 NO.18夏洛特2021 剧照 NO.19夏洛特202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讲述夏洛特·萨洛蒙的真实故事,她是一位年轻的德国犹太艺术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创作了永恒的杰作。

     长篇影评

     1 ) 《沙丘》里的BDO:为何巨大沉默物让我们战栗

    几百公里、巨大沉默的生物在地表下游走光滑、完美又巨大的几何体在宇宙中疾驰边长绝对精确的沉默巨石在地球伫立万年

    “还有什么比这些景象更让人肃然起敬、毛骨悚然?”

    ⚫️

    本文部分整理自铥铥科幻电波Vol.145

    皇帝使节的飞船抵达保罗的故乡卡拉丹,球形船体神谕般降临在绿洲中,这是《沙丘》全片最美的镜头之一。

    美术风格是《沙丘》最大的亮点。“这会是BDO爱好者狂喜的一部作品,‘很符合维伦纽瓦对宏大叙事的一贯处理’”。

    今年7月看完《沙丘》15min IMAX片段后的感想

    我们常说,科幻的核心趣味是“陌生感”。科幻,尤其是太空歌剧这一分支,是一种建立在光年尺度上的类型。无垠的时空赋予了创作者某种自由,允许他们想象无法抵达的远方,创造超出想象的物品。

    科幻片的“陌生感”如何制造?太空歌剧代表作《沙丘》的影视化,是否触及了这样一种科幻的核心趣味?

    提前看完全片,我们将本着不剧透的原则,聊聊这部电影的美术。

    本文将带你走进《沙丘》视觉呈现的秘密,众多伟大科幻作品营造“陌生感”的不二法门,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精神深处的最终梦魇——BDO。

    预 警

    本文主要讨论电影美术,不聊剧情,但仍将有轻微剧透

    01

    BDO是什么?

    BDO,big dumb object,巨大沉默物体。

    它最早是1993年澳大利亚学者 Peter Nicholls 在《科幻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中杜撰的一个虚构概念,后来在亚文化圈里流传开来。*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一部关于科幻小说的术语大全,1979年出版,曾获得雨果奖和轨迹奖

    BDO有三个特点:

    1、它是“被制造”的(非自然产物),但不是“人类制造”的

    2、它的制造者不会出现

    3、它足够大,通常封闭而沉默

    狭义上,BDO是一个科幻概念,只有非人类创造的巨大沉默物才是BDO。

    比如《降临》里的外星飞船“贝壳”

    广义上,任何能够唤起类似情感的东西,比如《银翼杀手》里的巨构建筑,《指环王》里的王者双柱阿刚纳斯,东欧的结构主义和野兽派雕塑,也算是BDO。

    “他们是消逝已久的王国的沉默守护者,仍拥有伟大的力量和威严......小船飞速从努门诺尔双卫的恒久阴影下漂过,脆弱短暂如同渺小的树叶。”

    很多伟大的科幻小说和电影都曾使用BDO。

    比如《2001太空漫游》黑石碑

    “四边方正锐利,表面没有任何纹路,根本无法分辨其成分到底是石头、金属、塑料,还是人类上一无所知的什么东西。”

    边长比例是精确的1:4:9,轻描淡写中毫不客气地展现人类科技无法企及的几何的极致。 边长比例是精确的1:4:9,轻描淡写中毫不客气地展现人类科技无法企及的几何的极致。

    这是人类史上最经典的BDO,没有之一。

    《2001》之后,阿瑟·克拉克又创作了堪称BDO教科书的《与拉玛相会》

    22世纪,一艘巨大飞船自外太空悄然而至,外表像是由车床加工而成的完美圆柱体,直径40公里,质量十万亿吨。

    《与拉玛相会》有多版本封面,这是我认为最BDO的一张

    它似乎已是一艘死船,内部空空荡荡,只留下无比宏伟的遗迹。正当人类迷惑之时,它却突然改变轨道,以每小时10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袭来。

    克拉克的粉丝刘慈欣也善于描绘大到丧心病狂的物体。

    《三体》中的四维实体“魔戒”,一个封闭的巨大金色环状物,像是太空中一道巨大的拱门,没有活动迹象,也看不到内部,“只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纵深感和包容性。”

    庵野秀明也是一位BDO专业户。

    《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来历不明的巨大使徒,红色海洋中崩坏的白色绫波丽,都成功制造了大量精神污染。

    《真心为你》名场面,万恶之源

    大白丽,观众心中永恒的梦魇

    痞子在新剧场版终章里也玩儿得不亦乐乎

    此前,维伦纽瓦曾在《降临》里成功塑造过BDO:12艘巨大的外星飞船,如同上帝的黑色棋子,凭空出现。

    《降临》的先导海报,更能体现巨物的压迫感

    跟《降临》相比,《沙丘》里的飞船更大了——

    影片开头,球形飞船降落在卡拉丹,为厄崔迪家带来皇帝的任命,舷梯打开,只有眯着眼才能看清走下红毯的使者。

    注意人和飞船的大小对比

    保罗举家前往沙丘时搭乘的飞船,更是大到无法目测。

    巨大环形船体悬浮在深空,船体中飞出的小点,都是这艘飞船的搭车客——在原著中,厄崔迪家的所有舰船,只占宇航工会飞船的一个角落。

    “宇航工会的飞船真的很大吗?”“是的,很大,我们将乘坐一艘远航机......远航机非常大,它的船舱可以把我们所有的护航舰和运输船塞进去,而且只用到一个小小的角落。”

    照讲,《沙丘》里最像BDO的物体是沙虫。

    沙虫不是严格意义上的BDO(人造的、非自然的),但作为科幻史上最重要的视觉符号之一,沙虫巨大、无声、被人视若神明,种种设定,仍提供了意象上的神秘感。

    小说中,据说沙丘的香料开采区深处曾发现“长达450米”“下颚直径 240 米”的沙虫,极地还有长达1000米的沙虫

    影史/科幻史上的优秀BDO,无一不带有鲜明的“去人类中心主义”色彩。

    它的巨大,本质上是为了唤起我们对自身的反思。

    在豆瓣的BDO爱好者小组,每天有无数人试图描绘巨大沉默物体带来的愉悦和战栗。

    所以,BDO到底为何令我们上瘾?

    02

    为何BDO让人着迷?

    把这个词拆开来看。

    Big,大。巨大尺寸,是一种对常识的摧毁。

    大刘有过一个经典观点:

    人的感官对大尺度是麻木的。

    “对于大尺度,我们能用数字去把握它,但是没有办法去用具象的想象去把握它......你想想,光一秒钟绕地球一圈半,你走一年才能走多少?如果我们真的在这种大尺度中生活,是很难受得了的。科幻努力做的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这种巨大,把它形象化。”

    举个例子,在新浪潮名家J.G.巴拉德的名篇《溺亡的巨人》(被改编为很多人喜欢的《爱死机》S2E8),一具来历不明的巨人遗体被冲上海滩。

    人们先是对这座巨物敬若神明,习以为常后,开始劫掠般的洗刷。

    坐在巨人的耳朵上看书,往眼眶里丢垃圾,肢解ta的残骸。

    最后,巨人的肋骨被肉铺拿去做门牌,头颅遗弃路边,器官泡在罐子里展览......当巨大的残骸完全融入小镇熙熙攘攘的日常,影片的魔幻与荒诞达到了顶峰。

    “被肢解”这一动作,不仅消解了巨物的神圣性,也用一种直观的方式,让我们迟钝的感官意识到了“巨大”及其背后的不合理性。

    这种对常识的颠覆,本身就是一道难以名状的奇观。

    Dumb,沉默,代表拒绝、漠视和危险。

    所有BDO的共同点:平整,光滑,不透明,无法窥见里面,少有可供辨识或理解的部件。

    BDO明显是“被制造”的,它一定是某种思想和意图的产物。这种思想的目的和技术比人类优越,或处于人类无法理解的维度,但拒绝解释自己。

    当一个巨大物体保持沉默,也就把一种态度明明白白写在脸上:“你是虫子”。

    《2001太空漫游》中,科学家想方设法破坏黑石碑,都无功而返。人们绝望地自嘲:

    “只有化外之民碰上他们不明白的东西才会加以摧毁,不过,和那些制造出这个东西的生物比起来,也许人类自己就是化外之民。”

    在《从<降临>浅论隔壁老王与外星文明的根本差异》一文里,作者糖匪指出,这些巨大之物给出关于它自己的线索如此至少,更让人类抓狂的,是没有可见武器。

    “没有可见武器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没有武器。第二种可能,它携带着未知的武器......未知武器,这四个所包含的震慑远比一个真枪实弹装着好多激光炮的外星飞船更可怕。”

    总的来讲,BDO的诱人,在于它背后的力量和态度。越是傲视一切、沉默不语,越是会唤起我们对未知的恐惧和想象。

    03

    BDO不是万金油

    既然BDO是营造陌生感的法宝,是不是所有东西只要往大里做就完事?显然不是。科幻作家大刘会告诉你:大尺度写起来容易,往尺度后面加多少个零都没有问题,

    “难就难在如何用文字和图象来表现它的巨大。我们作为一个很渺小的人,在如此巨大之中,会如何和它发生关系?”

    科幻的核心,也是它最难的地方,就是处理好个人命运与巨大尺度(宇宙)的关系。

    比如《降临》里,调查队进入飞船,地球上的重力法则立刻失效。

    又如《与拉玛相会》里,探险队进入巨大圆柱体,发现拉玛的内部表面布满类似城市的几何结构,头顶和四周都是大地,中央有一条圆柱海洋,因为低重力,人能用衣物作为减速伞降落。

    右下角的人类探险队员,以一种诡异的角度进入拉玛

    从《降临》《银翼杀手2049》到《沙丘》,维伦纽瓦对巨大物体的处理都保持了这种谨慎,因为傻大不等于震撼,BDO之所以迷人,除了尺度难以理解,最重要的是陌生感给人带来的战栗。

    《降临》在营造战栗感上做得很好。

    七肢桶的飞船虽大,如果外观是繁复的工业风,神秘感就会立刻丧失。

    作为一种来自外星文明的、难以理解的高科技产物,它却采用了一种极简的风格,用接近石头的原始质感唤起了人类的远古记忆。

    在飞行器设计上,《沙丘》的战栗感也做得不错,所有飞船都一个共性,就是不把技术显露在外表。

    光滑的表面上,隐约有一些纹路显示它是人造之物,但又不展示其中原理,跟《星球大战》或赛博朋克里管线毕露、内部结构一目了然的飞船完全不同。

    厄崔迪家的船

    哈克南家的船和香料采集车

    “繁复”是科幻中惯用的一种审美倾向。繁复能让你看到技术的演进,能够清晰地昭示那个世界中人跟技术的关系如何。

    然而《沙丘》中,沙漠星球的表面上悬停着那样一艘飞船,它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是一种「简洁的美」。

    这种简洁,把片中异域世界给人的感受向前推进了几千年,甚至几亿年。它暗示观众:

    这个世界一定离我们非常遥远。在这样一个时代,人类的精神状态也一定发生了巨大变化。

    保罗幻象中的一艘巨大飞船

    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的船

    所以,BDO不是科幻作品的万灵药,用得好才是加分项。

    《沙丘》是维伦纽瓦的第三部科幻片,这次,他对BDO的运用更加成熟,用不同于今天主流科幻的飞船,制造了一种新的审美。

    遗憾的是,影片对“大尺度”的呈现始于飞船,也止步于飞船。2万年后,人类如何利用香料、驱使大到恐怖的航船在星间飞行?在能造出如此庞然大物的时代,人类的技术跃进到了何种程度?这些我们期待的部分,尚未得到解答。

    今天,科幻作品仍在孜孜不懈地突破人类感官极限,描写巨大疯狂的物体。

    不管1光年、10光年还是10亿光年,尽管我们难以想象,但巨大沉默物体在心中激起的、宗教般的震撼和敬畏,仍会久久回荡。

    那正是只有科幻才能带来的体验。

    ⚫️

    我们也跟维伦纽瓦聊了聊BDO

    “飞船为啥设计得这么大?”“大有什么好处?”

    点击听维伦纽瓦本人的亲口回答

    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收听铥铥科幻电波Vol.145

     2 ) 十刷《沙丘》后,我看到了这些

    作者: 老KK影

    这不快双11了吗,本来是计划11刷《沙丘》赶个时令,谁料想——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万恶的疫情阻挡了我最后一刷,也好,十全十美。

    十刷《沙丘》

    刚过去的十月,我跨省看了十遍《沙丘》,包含激光 IMAX GT、杜比影院、Onyx、LUXE等不同的影厅,2D和3D均有体验。

    十刷《沙丘》的旅程以及对各个影厅的评价如下图所示:

    在北京影博GT是8刷,淘票票纪念语打错了:

    跨省10刷沙丘戴过的3D眼镜:

    本来是要在哈尔滨的IMAX GT银幕前11刷的,没想到这一计划在我踏上哈尔滨之旅9小时前被叫停。

    IMAX在全国4城举办了IMAX 2D 1.43:1全画幅观影马拉松,其他三城(东莞、昆明、北京)如期举行。因为疫情,我与1.43马拉松金牌擦肩而过,也与《沙丘》11刷惜别……

    在IMAX观影马拉松连刷《沙丘》和《007:无暇赴死》后,会拿到这样一个奖牌

    十刷过后,我确定了三件事:

    ·沙丘值得多刷;

    ·牛蛙很牛;

    ·沙丘最佳观影选择是IMAX GT和杜比影院,最亮的银幕则是14米的LED。

    角色

    《沙丘》有很多优点,演员、场景、配乐、器具、细节等等,这些精彩的合力效果就是使得影片的角色立体且深刻。

    ·保罗·厄崔迪

    男一号甜茶的外形、年龄、扮相、表演都很符合这个角色的设定,没有用力过猛,也没有欠火,很理想。

    「全都是设计好的!」少主的这一句哽咽愤怒似乎已经提前勾勒了这个主要人物未来走向的一种可能,同时也是他与母亲杰西卡裂痕的开始。等到之后在沙漠的蒸馏帐篷里对母亲怒吼,这对母子间的隔阂更大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会有保罗和杰西卡沙漠换衣服时的些许窘迫,那种感觉不应该是亲母子之间应该有的,正是因为有了间隙变得陌生而本能产生的一种「尬」。

    至于有的观众猜测母子关系要向不伦方向发展了,有这联想能力的看《沙丘》是有点儿大材小用了。

    ·公爵雷托

    这个角色很悲情没错,但雷托可不是老国王哈姆雷特。保罗虽是王子,但也不是哈姆雷特,《沙丘》的人物设定既不貌似、也不神似《王子复仇记》,莎士比亚是传统的,而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是一部反传统的太空歌剧,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雷托死时垂下一只手,颇有名画《马拉之死》之神韵。

    ·杰西卡

    瑞典演员丽贝卡·弗格森奉献了精彩的表演!在迎接御使团时与姐妹会长老对视的这个眼神与表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而且印了十次!

    许多观众说影片对许多人物的背景交代欠缺,导演维伦纽瓦素材安排不周祥,实际上影片对主要人物的介绍和暗示已经很多了,只是在次序安排上有颠倒而已。比如公爵和杰西卡的关系,任谁看前面都会以为是板上钉钉的夫妻关系,可随着剧情的展开却有反转:

    影片是逐渐披露杰西卡是妾的,但中国内地的中文字幕把concubine翻译成了含混的「女人」。妾和妻都是女人没错,但这里必须明确是妾,不然上面公爵的那些话就莫名其妙了。

    影片中类似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手法还有弗雷曼人的沙虫钩出现了3次,在影片结尾几乎最后一个镜头才明确那钩子是干啥的,这个我认为是艺术处理的一种,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

    ·格尼

    格尼除了是厄崔迪家族里极具棱角的武教头之外,还是一位吟游诗人,所以他才可以在踏上厄拉科斯沙漠之际潇洒地吟上一吟。

    另外,作为家族总教头和王子殿下私人教练的格尼,平时却和普通士兵住在一起,这样的高层手下岂有弱兵?厄崔迪家族的日益强盛不无道理。

    ·邓肯

    邓肯在片中简直就是常山赵子龙般的存在——与幼主相处甚笃,对家族极其忠诚,可以孤身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单兵作战能力爆表,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力!沙丘武将排行榜首名非他莫属。

    《三国》讲究一吕二赵三典韦,那沙丘就是一邓二格,三拉班?

    ·哈克南男爵

    瑞典演员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演过很多电影,他的角色我几乎都喜欢,当然也包括这部《沙丘》,夸张的外形设计也遮挡不住他精湛的演技。

    此前我一度认为男爵就是沙虫本虫,其实不是,男爵能高高升起靠的是悬浮装置,不是沙虫的400米身体。

    ·其他

    《沙丘》中其他角色也是各有各的精彩。

    本片的选角导演可以说是功力深厚,从表演效果上看,几乎每一个角色的人选都是恰如其分的。当然,这个功劳也可以算在牛蛙身上,哈哈。

    单独说一下张震扮演的岳医生,目前坚定地说这个角色「乳滑」的和坚定地说这个角色精彩的人,都很少,更多的是含混地说这个角色让人感觉不舒服,翻译一下,就是不喜欢。

    其实这个角色设计得很精彩,首先岳医生是一个技能高超的专业人士,其次他很聪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决绝。在最关键的时刻,在绝无第二替补的情况下,岳医生抛开一切直奔主题:杀仇人、救幼主,如果他的决定稍有迟疑,或是执行上略有差池,那《沙丘》宇宙的走向就将完全不同。在这样的大义之下,叛徒的骂名已经无足轻重,岳医生的伟大必将永垂沙史!

    最后提一下沙鼠。

    片中出现过两次的沙鼠是影片灵动一刻的担当,是沙漠希望的象征,是厄拉科斯复兴的预兆,是保罗和弗雷曼人胜利的号角!

    场景

    在我看来,维伦纽瓦呈现的《沙丘》场景是极具艺术价值的史诗级杰作。据说导演牛蛙有「BDO」膜拜情节,即big dumb object,巨大沉默物体。其实我第8次刷《沙丘》的电影博物馆建筑设计也有「BDO」倾向,哈哈。

    影片精彩场景中,我尤其喜欢皇家萨卡多军团从天而降的场景,冷漠、诡秘、残忍,静静的暴力!

    牛蛙似乎对橘色情有独钟,在《沙丘》和《银翼杀手2049》中都可以看到满眼的橘红色:

    但在保罗母子逃生场景中的橘黄应该不是情结所致,而是因为扑翼机的舱门颜色:

    此外还有两处有意思的场景:

    保罗在时速800公里的飓沙暴(Coriolis storm,即科里奥利斯风暴)中毅然松开了扑翼机的操纵杆,这个动作《与狼共舞》中凯文·科斯特纳的邓巴中尉在两军对峙的前沿空地中间松开了坐骑的缰绳一样,都是听从了心灵的召唤,放大招般的、勇敢拥抱了眼前艰险的现实!

    尽管知道那种情况下顺其自然更符合科学道理,但抉择时需要的胆识与智慧却是最难的,果然保罗和邓巴中尉都是「天选之子」。

    保罗驾驶着扑翼机冲出飓沙暴的瞬间,又如《黑客帝国3》中尼奥的飞船冲破云层,让翠妮缇死前终于看到了太阳一样畅快。

    维伦纽瓦在《沙丘》中的减法做得不错,沙虫的正面整体面貌并没有像这张海报一样尽收眼底,即使是在最大最全的1.43:1画幅之下也都一直有个边在画面之外。

    十刷之后我确定观看沙丘的最佳影厅是IMAX GT,激光双机放映、12声道音响加持,1.43:1的画幅呈现,当下面这个画面在电影博物馆IMAX GT厅20米高、27米宽的巨大银幕上出现时,感觉就俩字:窒息!

    十刷之中我现场掐表,《沙丘》特殊画幅累计超过了70分钟,最长的一段特殊画幅出现在影片最后的30分钟。

    配乐

    除了喜欢电影之外,即使只是为了听汉斯·季默的配乐也值回票价了!恢弘的旋律、精彩的配器、绝妙的人声、适时的出现,让本片配乐的整体效果达到了汉斯·季默个人职业生涯的又一高峰。个人认为本片配乐在世界电影配乐的王冠上也该有一席之地!

    我尤其喜欢片中伴随格尼的两次激昂的苏格兰风笛协奏曲,第一次是厄崔迪家族走下飞船踏上厄拉科斯那一刻,第二次是厄崔迪家族夜里被偷袭,风笛伴随着格尼的挥刀大喊:跟我来!

    器具

    我对片中的扑翼机(thopter)最为着迷。

    它让我想到《黑客帝国3》中的飞船:

    还有巨大的宇航工会运输船和小如蚊蝇的猎杀镖,设计都颇具美感。

    其他器具也很有意思:

    其中沙虫钩出现了3次,前2次分别由凯恩斯博士和詹米手持。

    最后放一张哈克南人的集束炸弹,这个也是后面小问题的一个答案。

    细节

    电影《沙丘》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其恢弘之下仍有精致的细节。

    博士凯恩斯被萨卡多刺杀之际,尖刀后背刺入前胸刺出,最先随刀而出的不是红的血而是蒸馏服里的水,身后萨卡多面具上是拔刀带出的血,这个细节足见创作人员的用心。

    还有一处,厄崔迪家族第一次驾驶扑翼机进入厄拉科斯宫殿时,飞机略过宫殿广场上的枣椰树(date palm),飞机的风力将树冠吹得大幅摆动,这个细节在画面上即远又渺小又快速消逝,但却依然做得微雕一般精细到位,让格外注意细节的我叹为观止。

    3D

    我是比较坚定的劣质3D抵制者,但好的3D还是要支持的,比如李安的4K+120帧+3D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双子杀手》的3D,再比如这部《沙丘》的3D效果。

    本片有比较多的正对阳光的镜头,用3D来表现这些场景很恰当也很漂亮。萨卡多监狱星球是一个阴雨天,也设计了一个雨中太阳的逆光镜头,独辟蹊径地刻画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用3D表现空中飞舞的沙粒和香料颗粒时空间感十足,仿佛伸手就能真实地摸到那些颗粒。

    本片的3D效果在下面这个镜头中尤其精彩——凯恩斯博士蓝色的眼睛依次透过污浊的玻璃、沙尘、逆射的阳光,3D之下画面层次丰富,视觉效果很奇妙。

    关于维伦纽瓦是否想让《沙丘》以3D形式呈现在银幕上一事,或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又或许是断章取义、语言隔阂,牛蛙自己也在不同场合言语矛盾。

    当然,3D的缺点也是不能忽略,片中有远景悬浮灯的场景,杜比影院、LED之外的3D,悬浮灯都是有双影的(双影程度不同),沙丘GT 3D还没看,无法确定GT 3D的具体效果。

    下面这个打开的、发亮的飞船舱门口的远景,在杜比影院和LED之外也出现了双影。

    周边

    能十刷《沙丘》,足见我有多喜欢这部电影。爱屋及乌,本片的周边我也很喜欢。

    比如这个金属镂空质感的书签——

    就算没有实物周边,用绝美物料做手机壁纸也是好的。

    BUG

    影片中有一处镜头安排上的bug。

    哈克南攻入厄崔迪住处之后,男爵带着军队进入宫殿,第一个镜头是高高的男爵居队伍后排中间,队伍中除了男爵并没有身高突出的其他人。

    紧接着的下一个镜头中,在队伍的第二排最左面,变魔术般的出现了另一个身高突出的哈克南,看外形很像男爵侄子野兽拉班。因为这是一个只更换了角度的同时间、同空间的镜头,应该是剪辑上的一个bug。

    Q&A

    -未来就是更加文明和发达的吗?

    -不一定啊

    -厄拉科斯宫殿广场有几棵椰枣树?

    -20

    -萨卡多军团首领额头纹了几颗星?

    -6

    -姐妹会拜访杰西卡,走下飞船时是几个人?

    -7

    -《沙丘》和《007:无暇赴死》的共同点?

    1.作曲都是汉斯·季默;

    2.都有集束炸弹;

    3.电影院都有发行1.43版本;

    4.档期重叠;

    5.时长都超过了150分钟。

    -扑翼机有几个机翼?

    4翼-保罗母子从生态实验室逃生驾驶的那辆。

    6翼-邓肯黑夜逃生驾驶的那辆。

    8翼-雷托驾驶去香料开采车的那辆。

    最后,来张轻松愉快一点儿的网友制图,祝大家,观影愉快。

     3 ) 揭秘神秘角色“岳医生”背后的悲情故事

    年度科幻史诗巨作《沙丘》终于上映,这次我们不挖彩蛋,而是跟大家聊聊影片中的由张震饰演的神秘角色“岳医生”。相信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岳医生出场的篇幅并不多,但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角色。本文将结合原著小说中的描述,揭秘岳医生未被诉说的背后故事与内心挣扎,带大家重新认识这个充满神秘感的角色。

    *下文涉及剧透,请谨慎下滑。

    与电影不同,小说从一开始就揭露了岳医生的叛徒身份,但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厄崔迪家族成员都知道叛徒的存在并相互猜忌,展开了“权力的游戏”般的内部角力,但始终没有一个人对岳医生心生怀疑,究竟是什么让岳如此备受家族的信任呢?

    厄崔迪家族

    那就要从岳医生额头上的特殊标志说起,在弗兰克·赫伯特的原著小说中,威灵顿·岳是从苏克学院毕业的医师,接受过一项叫做“帝国预处理”的特殊训练,前额刺有钻石状刺青,代表他们视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竭尽全力守护他人的健康。

    理论上帝国预处理是无法破坏的,苏克医生对自己的病人绝对忠诚,但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根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邪恶的哈克南人正是找到了岳医生的杠杆——他的妻子瓦娜

    DUNE: The Graphic Novel, Book 1

    哈克南家族的彼得·德伏将瓦娜囚禁,以此来威胁岳,除非岳遵守他们的要求,否则瓦娜将遭受酷刑直至死亡。因此岳长期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折磨,最终他对妻子的爱战胜了良心,他所受的不让病人收伤害的苏克训练也因此失效。

    哈克南家族

    由于篇幅关系,影片没有展现出太多小说中岳医生的心理独白以及他与厄崔迪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比如当岳医生对保罗说谎时,会在心里责备自己;

    岳想:我这是在说什么?我对自己都要玩这虚伪的一套吗?

    在杰西卡对他表示关怀时,岳忍住快要流下的泪水,但同时告诫自己必先狠心达到目的;

    她以为我在为她担心!岳挤挤眼,忍住眼泪。我当然在担心,但我必须对付阴险的男爵,先助他达到目的,然后趁他得意忘形之时,袭击他的致命弱点!

    岳医生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他只是被卷入家族世仇中的一个小卒,因此他会哀怨命运的不公,对自己的行为无比厌恶。

    我干吗要站在这儿折磨自己,折磨这可怜的小伙子?虽然他什么都不知道。哦!那些该死的哈克南禽兽!为什么他们要选我做这个千夫所指的人啊?

    岳医生与莱托公爵之间并无仇怨,但他清楚认识到无论他是否背叛家族,厄崔迪同样会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失势甚至灭亡,于是他选择让公爵充当自己的筹码,满足自己的复仇计划的同时也让公爵死得其所。而作为回报,他将救出公爵的情人和儿子,这件事也只有岳一人能办得到。

    相信国内的观众会对影片里出现中文对白感到惊喜,这不仅是基于岳医生形象上的呼应,也交代了岳与保罗之间的关系——彼此熟悉且信任。小说中,岳除了担任厄崔迪家族的御用医生,也是保罗的良师益友。在岳医生背叛公爵之前,他给保罗送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奥兰治天主圣经》,这是岳的妻子非常珍视的一本书籍,里面讲述了大量历史事件,包含着各大宗教的伦理哲学。岳医生让保罗随身携带这本小黑书,希望他在迷失的时候能得到救赎,而这本书正正也是岳医生对自己的救赎。

    在出卖他之前,我给了他信仰。
    从剧照可以看出岳医生送书的情节被删减了。

    在以往的《沙丘》影视改编中,岳医生都是由欧美演员扮演的,而这次张震则塑造了更具“东方”特色的版本,这实际上更加贴合小说中对这个角色的描述:

    他有着一张张扬的脸,一双杏仁眼中是漆黑的眸子,奶白色的肤色,紫色的嘴唇和狭窄的下颌上挂着两条弯弯的胡须。

    再看看下面这张绘图,自然会明白导演为什么要找来张震饰演这个角色了。

    影片中岳医生为保罗做检查时,用手触摸头部的动作,也是由中医把脉的概念转化而来的。

    对于饰演岳医生这个角色,张震提炼出三个关键词——纠结神秘悲剧,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演绎类似特质的角色,但如何在有限的戏份中,让观众看到人物内心的活动,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为此张震做了大量的准备功夫,包括阅读原著,设计角色的行为模式和细节,还有与导演反复沟通人物的形象。

    影片中,岳医生的前后形象是有着明显变化的:作为厄崔迪的专业医师,岳的表现沉着严肃,俨然一副绝不出错的精英形象。而在背叛家族后,我们可以注意到他的头发散落,动作和神色多了一分紧张,但依然行动利落,不失尊严。透过张震在表演中的对眼神、表情等细微的处理,我们得以感受到角色在不同状态下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岳医生在影片中的高光时刻,是在他前往觐见男爵的路上,将自己凌乱的头发梳理好,冷峻而坚毅地行走在哈克南士兵队伍中,面对生死未卜的命运,仍然保存最后一丝体面,颇有一番英勇就义的气概。

    岳医生绝对是《沙丘》开篇最精彩的角色之一,很遗憾影片没有用足够的篇幅去深挖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都能对岳医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欢迎豆友踊跃提出想要深度解析的沙丘角色~

    文 | 豆瓣·彩蛋君KL

     4 ) 比预想的要好一些

    传播或鼓励盗版讯息的一概删,就不要孜孜不倦地留言了,这片拍的不容易。

    还有!我对这个豆瓣简介的货不对版已经无法再忍了!要看星战型太空歌剧的、要看打戏的、要看王子复仇记的,都不要来看这个IP!跟以上三项没有半毛钱关系!冲着以上三项去看原著的也不必了,原著跟这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作为一个宽容的原著党,我给他四星。

    原本我放出话来说这部小说是不适合也不可能改成电影的,尤其是戴着资本镣铐的前提下,今天看了正片,更加加深了我这个想法……本片在各方面的制作上抓不出问题的,从演技、特效、服装、美术各个角度来说都算时代前沿,而且导演也没有彻底放弃对小说精髓部分的诠释,本来看预告片心说坏了,整得跟王子复仇记和土著反侵略记一样,难道要照抄一个表面故事,把哲学背景全部扔掉了嘛?其实开篇十分钟当我看到那么多叙述性旁白讲解来龙去脉得时候仍旧觉得这片一定是屎了,但是逐渐这个美术和音乐构建出的大环境建立出来之后,有了很大改观,我觉得真的大写的不容易,所以这个四星里的三星都是给迎难而上的导演的。

    为什么沙丘难改电影?

    我先来解释一下这个老大难。各位只看过沙丘简介的同学,不可能直接理解为什么那么难改编。我看到有原著党泛泛地说沙丘有一整个生态系统,美工难做,这话放在2021年不是开玩笑吗?难你能比前几年的《湮灭》还难?别逗我了;说沙丘人物复杂关系庞大,错是没错,但绝对没多到拍不了,没立体复杂到无法实现;说表面剧情难拍那就更加岂有此理了,各位看简介的是不是大都觉得“就这么个王子复仇记”的老套故事有什么稀奇的……真爱原著党敲章确认的确丝毫不稀奇。那问题究竟在哪?

    在讲故事的方法和目的。我们必须要承认,同一个王子复仇记,你分别让小学生和文豪去写,可以保证故事情节一样,表达思想差几十个档次。

    弗兰克赫伯特在讲这个故事时,就没有沿用传统的“王子被害+天赋异禀成长雄起”的心路历程,他用了一个subversion的技法,片中每次传统的“高潮点”和“抖包袱”点全部刻意破坏掉(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表示沙丘难读,也不爽,反映在剧情上的评价就是“剧情平淡”)。此外他给这个本该非常俗气的桥段添加了太多科幻角度的设定,这些设定每一个都会蝴蝶效应交叉影响,将故事再度复杂化,这么做最终是为了反英雄、反救世主,背后有赫伯特酝酿了好几本书才缓慢铺展开的哲学思想,所以用王子复仇记去形容沙丘的人,全部都成为了原著试图描述的反义词。

    总的来说,原著里的分析、清谈成分太高,太远离大众熟悉的叙事套路,相比一个可以影视化的剧本,它长得更像哲学课本,请问怎么拍?就像降临的原著给你讲物理原理、太空漫游的原著给你讲人机结合精神脱离肉体和超越人类物种的认知,沙丘也是一样的,它给你讲无常、祖先记忆、反宿命论、反救世主、诗意、语言分析,全是纯抽象的玩意,咋拍?(当然,不否认去找个天纵之才的艺术家或许真可以试试,但谁给钱啊?老佐不就是这样吗。)

    我似乎看到维伦纽瓦的访谈里,他提到过对反救世主这个点的理解,而我看下来第一部,似乎是有可能符合原著去做大这个点的,只是一切均在起势,整个局势还不明确,暂时不好说,如果他决定做这个点,那么一切缺点我都一概原谅,并彻底承认他将真正的第一本沙丘成功搬上银幕。

    哲学、宗教和心理描写都是银屏杀手,如果要对得起弗兰克赫伯特,就会出现许多敏感话题、费解的人物动机,如今资本绝对不会允许这么容易砸场子、引争议的内容出现,所以我觉得只要维伦纽瓦能够抓住反英雄这一个点,就能开巨型庆功会了。

    当然,我也觉得维伦纽瓦现在就已经很聪明,他强行利用了他可以利用的部分,那就是一个非常神秘肃杀的叙事环境,他给这个环境投入的高级感完全契合了原著,这就是音乐和美术强大的能力,足以让观者在没有直接收到哲学讨论相关信息的时候,靠感官去接受一小部分异曲同工的变体。

    优点

    本片的主要优点就在于我上面说的,对整体叙事环境的把控。预告片里出现的那两个笑点(长了点肌肉嘛小子?哥尼笑一个)真的就是全剧所有笑点了……要挤出这几滴去做宣传真的不容易,瞬间让我觉得资方也挺心累的,还能怎么办呢,大家都只能妥协啊……

    第二个就是表皮故事忠于原著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我就暂且不考虑每个情节的权重,一揽子看的话,大致故事都在了,光看表皮故事的原著党肯定是会满意的。

    第三就是本片那股意识流的闪回(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未来闪”。。。)有做到概括性地酝酿出一个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即便目前为止只是个形式,它也已经出来那个味儿了,非常赞赏。仔细想想当年《降临》是如何处理形而上的抽象思维的?在这里你能看到它的影子。

    我刚刚在讨论区意外看到一组对话很有意思,有观众不理解保罗和杰米决斗前那些预见未来的“未来闪”,讨论结果就是这些预言是没用的。这顿时让我开始品出点额外的味道出来了,赫伯特不就是要写“预言不是你想的那样牛逼无比”吗?他不就是要写预言能力作为负担的那一面吗?很有意思,电影这里应该说是通过很晦涩的镜头语言实现了这点,真是不容易啊,绝对的加分项。(这个桥段我唯一没理解的是为什么杰米和保罗决斗不脱衣服,hum....不管是从商业角度、视觉效果角度、气氛渲染还是对原著的还原度,都是脱衣服打更好啊,该卖肉的时候不卖?困惑。。)

    缺点

    1,压缩情节还是太厉害了

    我看完第一个大问号就是“谁是叛徒”的情节整个没了??这是第一个我认为绝对不可以压缩的情节,更别提完整删除了。它的重要性在于,一打重要主角配角的人物塑造都是通过“找叛徒”而激发的猜疑链而塑造的:公爵和杰西卡之间坚不可摧的信任以及复杂压抑的爱恋、公爵的不堪重负、老门泰特杜菲的僵化思维、岳医生立体的形象……全没了。归根结底,如果要加入找叛徒这一情节,精神交流和互相猜疑的戏就会大幅上升,而这基本是很难图像化的。

    当观众从很震撼的试听效果里走出来的时候就马上会发现,大部分配角都是空的。

    就拿咱们张震的岳医生举例子好了。岳医生的叛变完全激不起任何涟漪,因为观众并不知道岳医生是“苏克医生”——头带菱形印记(预处理)以后就不可能叛变的忠实仆人,岳医生之行为的难度实际上类似于:一个人为了爱人渺茫的一线生机而突破思想钢印,誓要拖全世界下地狱,是不是就有魅力了许多?而且原著里的岳医生形象甚至更加立体,他很聪明地推测出了政治局势,知道皇帝和哈克南都要公爵死,公爵生还可能性极低,就算他不叛也早晚会死,而且也知道哈克南的秉性,早就推测出了自己和妻子多半都会死,因此行事的根本动机是对哈克南的恨意。但如今由于删掉了找叛徒情节线,观众都没能注意到岳医生跟厄崔迪家族有多么亲近,他是多么的“不可能叛变”,这叛变就失去力量,变成了纯推进剧情的需求。不过话说回来,仔细看能看出导演有尽力了……他强行在盒子测试前安排了一个体检,用中文对话去说明岳医生和保罗的亲近,好吧……就是……我知道你尽力了……

    岳医生还有一个高光点被删除得让我很心酸:就是他悄悄送给保罗一本珍贵的圣经。这里修饰岳医生形象还在其次,这本奥兰治天主圣经其实在保罗和他的后代身上都留下了极深的印记,甚至于第四本小说《沙丘神帝》本身就是一本圣经。删除这个桥段,等于直接宣告:我不会往下拍。目测确实拍到小说第二本就是极限了。

    此外还有很多,杰西卡的形象在拿走了找叛徒一事之后也大大受损,后面她接收晶牙匕的时候演得也太快了太潦草了,都证明了原著里的心理描写没办法拍的问题;杜菲和哥尼甚至完全简化到工具人的地步,后半段就彻底消失了,还有……非原著党估计都不知道保罗也有门泰特能力吧……

    2,详略不当

    这点我先原谅,再次说一句,商业嘛,但是写还是要写出来的。

    根据执导宗旨到底商业还是艺术,对原著剧情描绘的权重自然会不同。就像我之前说的,如果要尊重原著,光杰西卡接受晶牙匕这件事就可以拍个五分钟,而那些打斗则没有必要突出,但想想好像也不现实吧……

    但是本片里我最不能接受的被省略掉的一个小剧情点,是故事的最后,保罗取人性命后,杰西卡非常怕他沾沾自喜,适时地讽刺了一句:“好啊,杀人的滋味如何?”啊,当时这个桥段立刻让我对这本书的观感上涨了10086。取人性命往往都是类似少年人成长为男人故事的临界点,本片也是暗示了这一点,但是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去塑造杰西卡母子俩最大的特点:站得很高的悲悯。去看看星球大战里的少年成长桥段,天行者杀人那是理所当然,杀坏人嘛,坏的就该杀,商业片的荧屏上还尚未有任何一个真正能给与死亡哲学思考和提点主人公谦逊悲悯不忘初心的桥段出现。

    另一个让我很不满的是保罗的形象降智了。这当然是对比书里,电影同行比比他还是很在线的。由于沙丘他根本就不是成长型小说,是无法像传统少年成长类ip那样足以让青少年代入的!就这么说吧,保罗的起点,已经是一切少年成长IP里主角的终点再成长十几二十年的状态……所以小说里保罗尽管不经常插嘴,但每次插嘴都能震撼全场,每个配角都要有一模一样的心理活动:“这小孩怎么总是能问出最聪明的大人才能问出的问题!”看完电影以后观众有这感觉吗?没有……我还常觉得保罗插嘴插得挺二的……实际上保罗去赢得凯恩斯的尊重(暗暗对凯恩斯突然变女的了感到无语,是政治正确牌吗?)完全可以重点拍,书里这段可是非常精彩的心理play,片中却把时间交给邓肯打戏煽情去了……啊西巴这主次不分得让我晕眩。还有这段让我笑倒在地上的是:邓肯已经在防护门里边儿了,他非要出门把自己弄到半死为止,期间主角团居然一动没动,还得靠他回光返照的那几秒钟才能走进密道,which就在几步远……啊西巴真的显得这届的主角全在为一个配角牺牲戏贡献时间。参考一下小说里是什么情况:敌人攻进来的时候,杰西卡和保罗是靠着邓肯的武力输出当屏障逃进加固过的密室的,也就是说他们一开始谁都不在密室内,而关上大门将邓肯锁在外面的正是保罗……

    3,商业部分未免太白痴模式了

    嗨,我知道沙丘开头难,但是也不至于就这样放弃治疗整个旁白干巴巴地解释来龙去脉吧。。。尤其是这个旁白被当作是保罗梦中契尼的思绪,这就更离谱了,因为保罗的能力是能看向未来,而不是全知全能,他足以看到契尼,但绝不可能看到契尼的思想,他又不是上帝!原著很强调地点明过看向未来只是打开了一种普通人类无法理解的感官,就像视力会被一座山阻挡,未来视力一样有他的局限,相关哲学讨论在我看来是全书的精髓,但这个开头一出我也知道肯定是全部砍掉,没戏了。

    契尼的独白还给观众一个错误概念就是弗里曼人一直被压迫且无力反抗,这直接又降了弗里曼人的智,他们只是在隐藏实力而已,这点虽然后面有补救,但也只是一句带过。

    另一个我完全翻白眼的是保罗和他爹公爵在母星时的对话。还是因为删掉了心理活动戏,保罗降智double kill,电影按照剧情需要,必须向观众明说公爵实际在受到政治迫害,于是就通过父亲教儿子这个方式展现,但保罗需要他爹教这点最基础的事吗?!原著里的保罗根本不需要好吗!电影通过给保罗硬加上两个桥段(和邓肯兄弟情、向父亲学习)将保罗在本质上变成了少年漫主角。这是我最失望的地方。

    好吧,还是为这样一个视听效果而高兴的

    这四分,是理解了创作环境而给的四分,也为整个片子的审美而欢呼,就像那些可爱的扑翼飞机,的确有把我想象里的沙丘环境展示出来。

    最后,欣赏一截开篇15岁的小保罗晚上躺床上沉思的节选:

    Paul sensed his own tensions, decided to practice one of the mind-body lessons his mother had taught him. Three quick breaths triggered the responses: he fell into the floating awareness … focusing the consciousness … aortal dilation … avoiding the unfocused mechanism of consciousness … to be conscious by choice … blood enriched and swift-flooding the overload regions… one does not obtain food-safety- freedom by instinct alone …animal consciousness does not extend beyond the given moment nor into the idea that its victims may become extinct … the animal destroys and does not produce …animal pleasures remain close to sensation levels and avoid the perceptual … the human requires a background grid through which to see his universe … focused consciousness by choice, this forms your grid … bodily integrity follows nerve-blood flow according to the deepest awareness of cell needs … all things/cells/beings are impermanent … strive for flow-permanence within….

     5 ) 2

    拉班回到了哈克南人的母星桀迪主星。

    拉班气急败坏地说:皇帝怎么可以夺走沙丘,还把它给雷托?

    男爵的门泰特彼得非常淡定地说:别以为这是在厚待他。

    我们从两人的情绪就能看出来拉班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彼得更稳重聪明,毕竟他和哈瓦特一样,也是一个人形计算机。

    小说和电影一样,彼得很早就领盒饭了,都是被雷托释放的毒气毒死的,但是彼得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后面男爵会策反哈瓦特。

    那么男爵如何确保哈瓦特会效忠他呢?

    正是彼得想到了办法。

    就是给哈瓦特下毒,然后每天把解药混入他的日常食物。

    这样一来,哈瓦特就不会知道自己中毒了,而且如果他背叛男爵,他也不会苟活。

    再比如张震饰演的岳医生,简称张震岳医生,之所以会叛变,也是彼得的计谋。

    彼得策反了张震岳医生和哈瓦特,这两件事都是男爵能打败厄崔迪人的关键。

    注意,《沙丘》的故事脉络是错综复杂的,所以这两件事后面都有反转。

    首先是张震岳医生,虽然他被策反了,但他还留了一手,给雷托安了有毒气的假牙。

    更巧的是,张震岳医生的计划是让雷托杀了男爵,结果他没毒死男爵,反而把彼得毒死了。

    两次反转之后,这件事就变成了:彼得策反了张震岳医生,然而这一行为却间接导致雷托杀了彼得。

    我们再简化一下,就成了:是彼得杀了彼得。

    更重要的是,张震岳医生受了“预处理”,即制约人的杀人举动,受过处理的人员会在前额刺上钻石形刺青。

    所以有人操控猎杀镖暗杀保罗后,他们知道有内鬼,他们首先就排除了张震岳医生的嫌疑。

    彼得破解了张震岳医生的预处理,让张震岳医生重新拥有杀人的能力,才有了后来他让雷托杀了彼得。

    再次说明,是彼得杀了彼得。

    彼得是一个人形计算机,但是千算万算,不如天算,你算计得越多,你只会失去得越多。

    彼得间接杀了自己,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自食其果”,也正是《沙丘》的剧情的巧妙之处,而且这种巧妙的剧情,在小说中处处可见,比如杰西卡母子幸免于难那段,这个我们后面会说。

    钻石标志是张震岳医生的标志,所以杰西卡看见飞机座椅上的钻石标志后,就知道座椅下有张震岳医生给他们准备的装备。

    张震岳医生给他们写的信上,也有钻石标志。

    如果张震岳医生不在座椅上做记号,就算杰西卡母子杀了哈克南士兵,也不会知道张震岳医生给他们准备了装备。

    没有张震岳医生给他们准备的帐篷和沙锤(用来引开沙虫的工具),就算他们能从哈克南士兵手中逃出去,也很难在沙漠中活下来。

    更重要的是,装备中还有雷托的公爵戒指。

    张震岳医生死后,男爵半天找不到雷托的戒指在哪儿,其实被张震岳医生藏在飞机上了。

    男爵为此还骂了彼得一顿,说他杀张震岳医生杀得太早了。

    “爵位印章戒指在哪儿?”男爵问,“他的手指光秃秃的。”
    “萨多卡军官说,抓到公爵的时候就没看见戒指,大人。”卫队长说。
    “那医生你杀得太早,”男爵说,“那是一个失误。你应该先让我知道,彼得。你行动太过迅猛,对我们的事业不利。”他皱着眉说。

    换言之,张震岳医生早就料到彼得会过早杀死自己,所以才放心大胆地把戒指藏在飞机上。

    他有把握,当男爵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杰西卡母子已经带着戒指跑了。

    而且哈克南士兵押送杰西卡母子的路线,也是张震岳医生指使的,从而确保他们下飞机后能遇到邓肯和弗雷曼人。

    保罗已清楚地知道那个弗雷曼工具包是谁留的,是谁给押送他们的扑翼飞机指了这条路线。
    岳。
    那个奸细医生把他们直接送到了邓肯·艾达荷的手里。

    男爵抓了张震岳医生的妻子瓦娜,并且折磨她,从而破解了张震岳医生的预处理。

    虽然“瓦娜还活着,并且男爵会信守承诺放了她”的可能性很低,但他还是得试试才知道。

    其实瓦娜此时已经死了,张震岳医生也猜到瓦娜有可能死了,但他无法确定。

    万一呢?

    万一瓦娜还活着呢,而他仅仅是怀疑她死了,而没有去救她,导致她真的死了,那么他一辈子也无法原谅自己。

    所以他只能把保罗一家人交给男爵,来交换那渺茫的可能性。

    但另一方面,他知道瓦娜很可能已经死了,并且男爵很可能会利用完他就杀了他,所以他留了一手,给雷托安了假牙,希望他能杀了男爵,以及给哈克南士兵指路线,并且给杰西卡母子留了装备和戒指。

    他把妻子看得比主人更重要,为了那一丝可能性,他愿意赌上一切。你能说他一定是错的吗?

    如果换做是你,你能保证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主人,放弃妻子(丈夫)吗?

    我不是在洗白张震岳医生,我想表达的是,他是一个很复杂的角色。

    不仅张震岳医生这条线反转了,哈瓦特这条线也反转了。

    虽然男爵迫使哈瓦特效忠于他,但哈瓦特也是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

    表面上效忠男爵,背地里却在离间男爵和菲德-罗萨(男爵的侄子),让他们自相残杀。

    而且哈瓦特还脚踏两条船,同时为男爵和菲德-罗萨两个人办事,但实际上是在搞破坏,我们会在《沙丘2》中看到这一幕。

    男爵明知道哈瓦特是一个门泰特,明知道他很危险,人们都劝他杀了哈瓦特,但他却不听,他自负到觉得他可以控制哈瓦特。

    最后打败男爵的是哈瓦特吗?

    不是,是男爵的自负,是男爵自己打败了自己。

    先是男爵策反了哈瓦特,随后剧情反转,哈瓦特是装的。

    后来剧情再次反转,男爵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还有二手准备,也是就设计让哈瓦特怀疑内鬼是杰西卡。

    没错,策反张震岳医生只是第一步。

    男爵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制造猜忌,让厄崔迪人以为内鬼是杰西卡。

    《沙丘》的主线剧情是比较简单的,无非就是哈克南人打败了厄崔迪人,后来厄崔迪人又赢回来了,但这个故事的细节是很复杂的,充满了转折和意外。

    就算你能猜到结局,能猜到保罗赢了,但你也猜不到过程。

    说回彼得。

    彼得为男爵办了两件大事,他能力太强了,甚至让男爵感觉彼得对自己构成了威胁,所以他一直想除掉彼得。

    那他为什么不除掉彼得呢?

    因为彼得对他还有用,而这也是彼得避免男爵杀了自己的方法。

    他知道男爵想杀他,他也知道只要他还有用,男爵就不会杀他。

    “啊哈!可男爵你瞧,身为一名门泰特,我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派出处决者。只要我有用,你就会留着我。过早行动是一种浪费,我现在还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我知道你从那可爱的沙丘星球学到了什么东西——绝不浪费,对吗,男爵?”

    下一个镜头是姐妹会来到卡拉丹。

    这个悬在空中的灯叫“球形灯”。

    冷知识,球形灯和屏蔽场使用的是相同的技术。

    《沙丘》中个物理学家,叫做霍尔茨曼,他的成就是亚原子粒子的排斥力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为“霍尔茨曼效应”。

    霍尔茨曼效应的具体应用包括屏蔽场、球形灯、浮空器,也就是让男爵飞起来的设备,以及星际旅行。

    霍尔茨曼效应使得人们可以折叠空间,从而实现光速旅行。

    《沙丘》作者弗兰克·赫伯特的儿子布莱恩·赫伯特,和凯文·J·安德森合作写了19部《沙丘》衍生作品。

    其中《沙丘传说》三部曲中,详细讲述了霍尔茨曼效应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一万年前的芭特勒圣战,也就是人类对抗人工智能的故事,还有厄崔迪人和哈克南人的过去。

    厄崔迪人的祖先沃里安,是哈克南人祖先阿布勒德的导师,同时也是阿布勒德的爷爷的朋友兼战友。

    阿布勒德对沃里安非常忠诚,然而一系列事情后,他们反目成仇,并且由私人恩怨演变为家族世仇,两大家族水火不容,和《星战》又多了一个共同点。

    《沙丘》衍生剧《沙丘:姐妹会》已经立项了,《沙丘传说》剧集也可以期待一波。

    保罗准备去见圣母,圣母是皇帝的真言师,真言师可以进入辨真灵态,检验出面前说话的人是否在撒谎,相当于人形测谎仪。

    如果哈克南士兵直接杀了杰西卡母子,后来圣母问他们,他们就会不受控制地说出实话,那么圣母就知道男爵违反了约定。

    所以哈克南士兵没有杀了杰西卡母子,而是把他们扔到沙漠里喂沙虫。

    后来圣母问他们,他们就可以说他们没有杀杰西卡母子,因为他们真的没有杀他们,是沙虫杀了他们。

    正是因为有真言师的存在,他们不能亲手杀了杰西卡母子,从而给杰西卡母子逃跑创造了机会。

    这个剧情是很巧妙的,你知道杰西卡母子肯定不会死,但他们活下来靠的不是主角光环,而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

    真言师的设定,以及两人的音控力,使得他们活了下来,但最重要的还是真言师的设定。

    如果没有真言师,那么哈克南士兵直接就把他们杀了,他们哪还有机会使用音控力。

    圣母是皇帝的真言师,同时也是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的会长,以及杰西卡的老师。

    布莱恩和凯文撰写的《沙丘》前传,《沙丘序曲:厄崔迪家族》显示,圣母其实是杰西卡的母亲。

    而且早在几十年前,杰西卡和保罗还没出生的时候,圣母就看到了她未来的外孙发动圣战的幻象。

    虽然《沙丘序曲:厄崔迪家族》不是弗兰克·赫伯特本人写的,但布莱恩和凯文表示,圣母是杰西卡的母亲的设定,不是他们随便编的,而是从弗兰克·赫伯特的工作笔记中发现的。

    圣母是杰西卡的母亲,那么问题来了,杰西卡的父亲是谁呢?

    正是男爵。

    所以杰西卡是圣母和男爵的孩子。

    也就是说,男爵是雷托的岳父,是保罗的外公。

    这时,张震岳医生登场了。

    张震岳医生说:姐妹会说她们的存在是为了造福更多的人,但其实她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们自己人。

    保罗说:你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张震岳医生的话是什么意思。

    张震岳医生说的话,指的是《沙丘序曲:厄崔迪家族》和《沙丘姐妹会》(小说)的内容,同时也是在为《沙丘:姐妹会》(剧集)做铺垫,《沙丘:姐妹会》(剧集)就会讲这件事。

    我们先说说贝尼·杰瑟里姐妹会是什么。

    起因仍然是芭特勒圣战,人类非常艰难地打败了人工智能,事后禁止制造人工智能,让门泰特、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宇航公会取而代之。

    这三类人所做的事,其实就是以前的人工智能所做的事。

    门泰特的工作是推理和计算,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则是一所学校,主要对女性学生进行心智和身体的训练,从而获得在外人看来很神奇的能力。

    掌握了所有贝尼·杰瑟里特能力的人被称为“圣母”。

    那么姐妹会的目标是什么呢?

    她们有一个“育种计划”,目的是创造一个魁萨茨·哈德拉克,一个可以同时处于不同时空的人,可以理解为四维生物,类似于曼哈顿博士。

    “他将强大到足以连接时间和空间,连接过去和未来,引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前面我们说了,门泰特、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宇航公会取代了人工智能。

    而魁萨茨·哈德拉克,就是门泰特、贝尼·杰瑟里特、宇航公会的领航员的结合体。

    他是魁萨茨·哈德拉克,一个可以同时处于不同时空的人;他是穆阿迪布,对齐扎拉教团的传教士来说,他的每一个心血来潮的念头都是不可抗拒的命令;他是一名门泰特,其大脑远远超过最优秀的古代计算机;他还是弗雷曼军团的穆阿迪布,可以命令他们杀光星球上所有的人类;他拥有能看破未来的灵眼,还有我们贝尼·杰瑟里特孜孜以求的基因模式……

    姐妹会的计划是通过一项大规模的育种计划来创造魁萨茨·哈德拉克,育种计划已经进行了几千年了,这几千年来她们通过精心操纵人际关系,以及培养贝尼·杰瑟里特来收集关键基因,从而控制和完善血脉。

    所以即使圣母不喜欢男爵,她也必须和男爵生下杰西卡,因为这是育种计划的一部分。

    我们从《沙丘序曲:厄崔迪家族》得知,几十年前,男爵还很英俊,身材也很好。

    与此同时,姐妹会命令圣母,为育种计划收集男爵的遗传物质。

    至于“收集男爵的遗传物质”具体是什么意思,就不用我解释了吧。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但问题来了,男爵是一个同性恋。

    圣母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勒索男爵,从而强迫男爵和自己发生关系。

    圣母生了个女儿,却发现她的基因不符合条件。

    于是圣母杀了自己的女儿,并且再次找到男爵。

    这一次,男爵强奸了圣母。

    圣母感到很痛苦,但为了姐妹会的任务,她还是只能把孩子生下来,这个孩子就是杰西卡。

    圣母为了报复男爵,给男爵下了毒,这才导致男爵变得那么胖。

    一开始男爵不知道自己中毒了,直到他去看了医生,这个医生正是张震岳医生,是张震岳医生告诉他,这是圣母干的。

    所以假如《沙丘》要拍前传,张震岳医生还是有机会回归的。

    男爵对姐妹会展开报复,但是失败了。

    实在是太惨了,感觉瓦伦蒂娜马上就要来招募他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来看圣母去找男爵那段。

    男爵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其实内心已经把圣母的全家骂了个遍。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我们都能看出来圣母对杰西卡很冷漠,其原因在于作者写《沙丘1》的时候还没想过要把圣母写成杰西卡的母亲。

    但现在有前传了,结合前传的剧情,我们就可以解读为,杰西卡是圣母被强奸后生下的孩子,这就是圣母对她很冷漠的原因。

    先是圣母勒索男爵睡自己,后来男爵又强奸了圣母,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姐妹会的错,因为是她们命令圣母去睡男爵,才有了后来的事,而且类似的事情姐妹会已经做了几千年了。

    杰西卡也是如此,她就是姐妹会的工具。

    姐妹会把她送给雷托,作为一个礼物,因为这是育种计划的其中一步,这就是杰西卡要背叛姐妹会的原因。

    好在后来杰西卡和雷托都爱上了对方,才让这件事不至于太坏。

    根据姐妹会的计算,如果杰西卡和雷托生一个女儿,然后他们的女儿和菲德-罗萨(男爵的侄子)再生一个儿子,这个人就将是魁萨茨·哈德拉克。

    然而杰西卡却违抗了姐妹会的命令,生了个儿子。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圣母要指责她:我告诉过你要生个女儿。

    可能有人要问了,生儿生女是杰西卡能决定的吗?

    这的确是她能决定的。

    贝尼·杰瑟里特能对生理进行精确的控制,她们能够直接控制受孕,以及决定胚胎的性别。

    正是这一能力,才让她们的育种计划有了可行性。

    如果她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孩子的性别,那么育种计划根本无法进行。

    圣母对杰西卡说:如果保罗失败的话,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别的选择”,指的就是菲德-罗萨。

    老版《沙丘》中的菲德-罗萨

    菲德-罗萨是《沙丘》的重要角色,但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他,《沙丘2》肯定是会出现的,有网友希望他由比尔·斯卡斯加德(男爵扮演者斯特兰·斯卡斯加德的儿子)、罗伯特·帕丁森、巴里·基奥恩、哈卷,或者戴涵涵饰演。

    甚至有人希望甜茶一人分饰两角,同时饰演保罗和菲德-罗萨,这个想法也很不错。

    杰西卡生儿子的行为打乱了姐妹会的计划,而且保罗最终还成为了魁萨茨·哈德拉克,使得魁萨茨·哈德拉克早了一代出生,这些都不是姐妹会的计划,也是姐妹会没有预料到的。

    更重要的,姐妹会的计划是魁萨茨·哈德拉克会受到她们的控制,她们将利用魁萨茨·哈德拉克控制宇宙。

    然而保罗却不服从于姐妹会,所以就有了《沙丘2》的故事,姐妹会密谋除掉保罗。

    (“《沙丘2》”指的是小说,对应到电影就是《沙丘3》)

    这其实有点像《基地》。

    《基地》讲述的是谢顿预言帝国即将灭亡,于是建了基地,让基地成为第二帝国的种子。

    然而后来有一个叫“骡”的人出现了,他不在谢顿的计划之内,他打乱了谢顿计划。

    于是第二基地想要除掉骡,从而让谢顿计划重回正轨。

    所以《沙丘》像是一部反基地小说,姐妹会就是基地,保罗就是骡。

    姐妹会表面上为帝国服务,但实际上她们在利用她们的影响力,暗中引导人类和帝国朝着她们计划的方向前进。

    而且姐妹会对外宣称,她们创造魁萨茨·哈德拉克是为了让他引领人类走向更好的未来,但她们真正的目的,是通过魁萨茨·哈德拉克统治宇宙。

    所以张震岳医生说:姐妹会说她们的存在是为了造福更多的人,但其实她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们自己人。

    贝尼·杰瑟里特被训练为完全忠实于姐妹会和目标,没有比育种计划更重要的目标,对家庭的忠诚都是次要的。

    所以就有了雷托和杰西卡的对话。

    雷托:你会保护保罗吗?

    杰西卡:我会用我的生命来保护他。

    雷托:我问的不是他的母亲,而是贝尼·杰瑟里特的一员。你会保护保罗吗?

    前面我们说了,男爵的计划的第二步,是让厄崔迪人以为内鬼是杰西卡。

    并且他成功达到这一目的,让哈瓦特误以为内鬼是杰西卡。

    而哈瓦特又影响到了邓肯,导致邓肯也觉得内鬼是杰西卡。

    男爵的计划之所以能成功,其原因就在于杰西卡是一个贝尼·杰瑟里特,对她们来说任务比家庭更重要。

    首先是哈瓦特的大脑中有这项参数,再加上男爵的一系列误导,成功让哈瓦特怀疑杰西卡。

    而邓肯选择相信哈瓦特,也认为杰西卡是内鬼,一是因为杰西卡是贝尼·杰瑟里特,二是因为哈瓦特是一个门泰特,即人形计算机,他很少出错。

    小说的逻辑真的很缜密。

    虽然哈瓦特是人形计算机,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计算机,所以他还是会出错。

    假如人类没有禁止人工智能,假如雷托的助手是机器人,或许它就不会被男爵误导。

    虽然机器人也会出错,但概率比人低多了。

    这说明人类是离不开人工智能的。

    不信你一天不碰手机试试?(没有说手机是人工智能的意思)

    反之亦然,如果人工智能毁灭了人类,没有人类,它们也注定会走向毁灭。

    《黑客帝国》中,人工智能不灭绝人类,反而冒着人类觉醒、然后反击它们的风险创造矩阵,其目的就是观察人类、学习人类,从而避免走向毁灭。

    科幻电影中人类和人工智能总是相爱相杀,但事实证明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所以完全禁止人工智能并不是办法,应该去寻找让人类和人工智能和谐共存的方法,比如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

    零、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整体受到伤害。
    一、除非违背第零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第零及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在不违背第零、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机器人三定律虽然可能难以实施,但这个思路是对的,只不过它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完善。

    首先是有人暗杀保罗后,哈瓦特没有怀疑张震岳医生,因为他受了预处理,他不会有杀人的想法。

    其次是因为杰西卡是贝尼·杰瑟里特,再加上男爵的误导,导致他怀疑杰西卡是内鬼。

    小说先说门泰特在逻辑推理运算上拥有极高的能力,以及张震岳医生受了预处理,理论上是不可能被策反的。

    然而男爵和彼得成功策反了张震岳医生,并且让身为人形计算机的哈瓦特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就像《守望者》和《BVS》,先引出一个神一般的人物,曼哈顿博士和超人,而电影的后半部分讲述的就是,神是如何被打败的。

    大部分贝尼·杰瑟里特都把姐妹会和育种计划放在首位,把家人放在第二位。

    比如圣母,为了育种计划,她不得不勒索男爵睡自己,并且还杀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

    而杰西卡是个例外,她把保罗和雷托放在第一位,把姐妹会和育种计划放在第二位。

    姐妹会派她去和雷托生女儿,然而她却爱上了雷托,后来姐妹会称这一行为为“杰西卡犯罪”。

    并且她违抗命令,生了个儿子,还一心训练保罗,决心把他培养成魁萨茨·哈德拉克。

    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伟大无私的。

    然而对姐妹会而言,她却是一个叛徒。

    圣母为了完成任务,结果惨遭强奸。

    她的人生充满悲剧,但对姐妹会而言,她们最需要的就是圣母这种人,圣母就是她们学习的榜样。

    而在她死去的第一个女儿的眼中,她是全世界最恶毒的母亲。

    《沙丘》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它没有明确的好坏对错、正派反派之分。

    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取决于你的视角。

    站在保罗和雷托的角度看杰西卡,以及站在姐妹会的角度看杰西卡,你会看到两个截然相反的人,圣母也同理。

    《沙丘》里每一个角色都是很立体的,前面说的拉班、张震岳医生、哈瓦特也是一样的。

    拉班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他只是相对而言比较傻,并不完全是个傻子,比如他也意识到人们低估了弗雷曼人。

    虽然后来哈瓦特被策反了,但他只是表面上被策反,实际上仍然在用他的计谋对付哈克南人。

    张震岳医生也是如此,这个角色不至于有多么复杂,但也绝不单薄。

    以上就是张震岳医生说的那几句话的含义。

    已经讲到电影的第23分钟了,很快就能讲完了。

     6 ) 看沙丘的感觉仿佛成为曼城球迷

    本篇无任何术语,因为作者真的没有文化。

    原作男主是鹅蛋脸,甜茶这个脸型,连鹅都不认吧(。


    我承认我这种弱队球迷永远无法知道豪门球迷在想什么,所以也只能妄自揣测。但我真的认为看《沙丘》的感觉和曼城球迷看比赛的心态十有八九是一样的:

    1. 你知道他们非常有钱,挥金如土,极尽奢华,每一个镜头都是 money shot;

    2. 你闭上眼睛都能预知到会发生什么(决赛阵容之外),毫无悬念,因此你可以放松欣赏别人烧钱,主要是看人家怎么烧;

    3. 石油!石油!石油!!!呵。

    就是这样。观看沙丘是一种相当放松舒缓的体验。虽然维伦纽瓦利用冷硬巨物、沉默特写、极简美学和汉斯·季莫的异世界配乐,在姐妹会的低语和迷幻预言中,尽力打造政治惊悚和神秘主义氛围,但是观看体验却与紧张背道而驰

    首先因为他完全摈弃了被迪士尼漫威系像瘟疫一样扩散的动作片配方,完全不具备流水线片的成(无)熟(趣)节奏、专为调动情绪而生的模板化剧本、浮夸却廉价的动作场面,以及莫名其妙像狗屎一样会被不时踩到的无聊笑话。这让人的思想完全不会被审美差劲的垃圾信息所干扰,干干净净。

    同时,它又不像某些人热衷用画面暗示。有人的电影同样每一帧都是美学极致,但一些静止画面信息量极大,让懂自懂的观众立刻集中精神去分析构图、宗教隐喻和彩蛋。《沙丘》不是这种,它的美自不必说——此般规模的独特视效和实景拍摄带来的震撼,的确是久违了的、对双眼的馈赠,但它仅靠画面和音乐传递的感觉作为信息输出。它美,它不需要你的任何脑力。它很空

    这种空不单单是场景的空旷,它无处不在。情节方面的空最为明显。我花了一晚上读完了原著第一本,但在此我假装自己还没看书,所以我并不在意原著的情节有多复杂,它和电影无关。单说电影,它就是一个极其单纯的王子复仇记故事,再加上阿拉伯的劳伦斯,关于觉醒的白人救世主尊重原住民价值观并率领他们反抗。在它结束的当口,"一切才刚刚开始"。

    父亲被害、家族遭背叛、少主被流放,可以是个电视剧导航集的剧情或电影前半小时。沙丘用了两个半小时描述这一传统事件,并不存在目不暇接的紧凑戏份和"烧脑"——这不是什么坏事,然而当这样一个故事被拉长又没有额外内容,它显得很疏松。况且这一模式(trope)和它包含的其他模式如今已广为人知,观众甚至看到某个角色就能预见他将英勇战死。因而无需思考分析,看着画面随波逐流就行,大脑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不同于原作花了很多笔墨讲各个角色的心理斗争、怀疑戏码和权力平衡分析,电影靠放大每一个微小的姿态和意味深长的眼神来体现这幕大戏的复杂度,用种种奢侈的特写和大全景来弥补对话和支线情节的欠缺。这种省略让观众得以悠闲地深呼吸,但它在剩余的有限时间内仅能奠定比较传统又毫无惊喜的角色脸谱,过于克制的角色塑造带来了情绪上的空。

    我其实不在乎保罗会怎样,他大概率会成功呗,正如我也没那么在乎厄崔迪家族的灭顶之灾和宇宙政治斗争一样。阴谋家宫斗戏吸引人之处在于参与者的个性鲜明,或让人动容,或让人动怒,总有你支持或鄙视的角色,找到了他们你就会全情关注角色的命运。然而电影的角色塑造没有给我在乎的理由。

    保罗,一个从小受到多样严苛训练的天生政治家,出自高尚的贵族家庭,一个预言钦定的杰克苏(蒂莫西和饰演其母的丽贝卡·弗格森比起来,差距过于显著,大概也因为杰西卡是个更有趣、身上具备更多冲突性的角色);厄崔迪和哈克南,简直是脸谱化好人坏人。这种过于漫画的表现在半个世纪前行得通,当下会很吃力。我对沙漠风土人情更感兴趣,那正是作品体现人性、种族习俗、宗教起源和文化冲突所在,是一个模糊了所有人道德评判界限的地方,总会比脸谱战争有意思。

    这些有趣之处在第二部里一定会扩展,它在第一部里只是庞大世界观的一部分。维伦纽瓦的确是完成了建造世界的任务,他给了观众非常奢侈的时间充分摄取必要的信息,但同时无法免于"假大空"的指控——假,因为玄学话语和预言还没有体现其价值;大,引发各色巨物恐惧症的美学;空,上述种种,包括简单情节和脸谱人物。它给部分人带来了如同曼城球迷观赛一样的休闲体验,但也完全能让人理解,为什么部分观众无法抑制地产生了嫌弃之情。

    在读完原著后,我还意识到有些地方导演不该放弃解释,他不能指望省略这些细节、普通观众就可以琢磨出这意味着什么。

    比如,我们都不懂为什么打斗场景如此笨拙甚至缓慢,为什么哈克南进攻时不直接轰炸厄崔迪的士兵,看了书才知道,原来热武器会和防护罩产生两败俱伤的反应,而身穿个人防护罩的搏斗,要点在于防守反击,只有缓慢精确地将刀刃刺进去才能产生有效伤害;

    在保罗第一次杀人后,杰西卡用一句话警醒了他,这是讽刺性的一句"好呀,啊——杀人的滋味如何?"因为她认为儿子绝不应该在杀人后沾沾自喜,如果保留这处细节,会让流亡母子具有更多的人性,在这出权谋戏中,他们显然将是人性的保留者,所以读者/观众才会为他们摇旗。而同样没有表现的,还有原作保罗多次的自我警示:我不能成为宗教领袖,我不能发动圣战,我不能走上那条路,不然它会烧尽整个宇宙。这是保罗区别于传统救世主的地方,他抵触那个血腥的未来,他深知宗教狂热和圣战的暴虐后果。可是这些重要的警醒多次让位给了其他幻象,首当其冲是想表现保罗和契尼的亲密关系,大概仅仅因为赞达亚咖位之巨吧,也可能是有人监督着要添加爱情戏。

    凯恩斯的生态之梦也仅保留了只言片语。这位被弗雷曼人接受的帝国官员,这名第一个播种改造星球之梦想的"列特",本该承担多一点生态解说戏份。她的突然死亡,让电影失去了一个生态维度。而她的父亲在原作中也说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句话:“不要让你的人民落进英雄的手里,再没有比这更可怕的灾难了”——这正是沙丘的核心概念,关于弥赛亚式的人物如何把自己投射进人类社会,成为重大灾难。如导演所说,这并非颂扬白人救世主的电影,它在批判这一主题(可惜首部并没有展现,如果后期不强调也会让人误解)。

    当然,不是说加了上述细节观众就会提高对本片的容忍度。它仍然是那个会被一半人认为假大空、一半人觉得看着挺舒服的异类。这个异类在续集里也许会让前者有所改观,因为我们将迎来稍微复杂的斗争和更多对弗雷曼人的描写。你将看到(或者说已经看到)诸多熟悉的元素,最显著的就是星战——在星战上映后,弗兰克·赫伯特列了一张包含 16 条借鉴痕迹的清单。30 年后,和沙子联系在一起的头号选手变成了阿纳金。

    "I don’t like sand. It’s coarse, rough, irritating, and it gets everywhere".

    海登也许可以演救世主,但他的演技我不敢看了

    p.s.

    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夸它超越时代。原作对殖民主义、文化冲突、宗教圣战、救世主情结、生态系统等的思考早已成为科幻万物之源,它着重生态的部分在今天又是巨热话题。但是你不喜欢它也完全值得理解,最起码托尔金会理解你,这位《指环王》作者在私人书信里写道:

    实际上我极其不喜欢沙丘(I dislike Dune with some intensity),不过对于另一名作家(我)而言,最好也是最公平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拒绝对此评论。

    (看了原作大概能理解到,这种人类甚至是亲属之间充满猜忌、不尔虞我诈就活不下来、预言中的全能救世主等等梗,和托尔金小人物改变世界的田园诗歌,只能说路走岔了)


    你以为我想加公众号?我当然不想,但是豆瓣老禁言老删帖逼我出走😭

    墨带(ink_ribbon)

     7 ) 「沙丘」观后:古典复兴的意义

    文 | 阑夕

    - 我得承认,我是抱着非常低的预期走进电影院看的首映,甚至准备了不少种族类型的地狱笑话(误),没想到却在无意中造成了先抑后扬的戏剧性效果;

    - 即便如此,我也不会认为「沙丘」是一部适合所有人——或者说大多数人——的影片,太空歌剧是古典科幻的遗物,在这个被设定培养起来的当代市场,本就不具有普遍性;

    - 丹尼斯·维伦纽瓦的镜头美学和汉斯·季默的恢弘配乐是绝对的加分项,哪怕是对剧情有着再多不满,也不会波及到这两处,所以划重点的推荐2D+IMAX,享受视网膜和耳膜的双重高潮吧;

    - 在某种程度上,「沙丘」作为电影的好评多少有着「基地」作为美剧的衬托,改编巨匠经典的尝试,就像是在卢浮宫里重塑一件件的顶流艺术品,手抖是不可避免的;

    - 「沙丘」当然也手抖了,抖出的最大问题可能在于它在史诗性的复现上做得远远不够,一个强盛家族的几近覆灭被浓缩到了不超过百人场面的短暂打斗里,委实失之宏大与悲情;

    - 没办法,导演就不是彼得·杰克逊那一卦的,使用Instagram式的滤镜缓慢托起一个世界的浮现,才是「银翼杀手2049」和「降临」先例在前的演示,「沙丘」没有辜负「既是导演里最懂摄影的,也摄影师里最会拍电影的」这个标签;

    - 据说乔治·R·R·马丁在写「冰与火之歌」之前就受到过「沙丘」的微妙影响,而史塔克家族和厄崔迪家族的悲剧开篇也在结构上高度相似,只是一个以西方主义的都铎王朝为蓝本,一个投射了殖民主义的阿拉伯半岛;

    - 万物源于MIUI,不对,是「阿拉伯的劳伦斯」,这是一部值得反复推荐的老电影,其立意——那种糅合了傲慢和敬畏的扭曲视角——太能代表一代代西方知识分子对于所谓蛮族的想象了,充满着自以为是的文化挪用;

    - 落难王子以武德赢取蛮族尊敬并率领臣服大军反叛帝国残酷统治的设计也是同样属于优越感作祟的产物,在哥伦布开创的世界观里,就不存在别人可能根本就不想被打扰这个选项,更不愿意扮演自我感动的垫脚石;

    - 演示完毕;

    - 之所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因为古典创作是不追求所谓的代入感的,戏剧表演对于舞台上下的身份强调是贯穿始终的,沉浸式的电影播放反而破坏了传统体验,于是撕裂了两个代际的需求;

    - 这也是对旧日文学作品打差评的理由里满是「三观不正」「为渣男洗地」「这不就是一群绿茶婊么」的原因,在服务于代入感的创作方式哺育出的新型消费者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理解是不被允许的,像是打分这种定性手段才是通用的交流语言;

    - 所以真正取悦自己的观影姿势是跳出那些刻板的解读——我刚才只是为了证明我也办得到而已——重新把自己当作——实际上也确实是——坐在舞台下方的一个观众,赏旌旗猎猎,品天下汹汹,让时代的归时代,把情感还给自己;

    - 「沙丘」的电影叙事至少保持了流畅性,在以宇宙为尺度的架构里,宫廷权谋的发展空间大了许多,感官效果也在高度贴合原著小说的基础上有了长足回报,无论是工业机械的颗粒细节,还是沙虫支配的星球生态,都认真得无可挑剔;

    - 王子依然必须是吹弹可破的俊美白男,但蛮族的「公主」却可以是棕黑皮肤的混血卷发女,这本来是我备好的地狱笑话之一,不过演员们的演技确实在线,在很大程度上撑起了片子里的角色魅力,连张震都去当反骨仔了,都坐下吧;

    - 尽管全片节奏是偏慢的,不过并不显得拖沓,没有塞入过剩的多余动作,是长达155分钟的篇幅里很难得的要素,每个角色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没有对观众的线性观看路径造成顿挫;

    - 但凡换个导演,一定都会对杰森·莫玛舍身保护王子和公爵夫人逃走的关门情节安排上慢镜头,或是让王子最后和弗雷曼战士决斗时出现第一次杀人的心理斗争,这种给观众划重点的技巧,丹尼斯·维伦纽瓦是绝对不会做的;

    - 这让「沙丘」在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里显得足够果断,没有驻足停留的余地,就像哈克南家族的攻击来得也是让人猝不及防,厄崔迪家族最后血脉的逃亡也是无权精心规划的,少年的命运之轮一经转动,谁都不知道会将盛怒的风暴刮向何方;

    - 正是因为坚韧、勇气、成长、决断这些能力在现实世界里素来稀缺,古往今来的文艺创作才会一遍遍的把它们演绎出来,告诉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那些闪亮发光的看似火焰的东西并不总是滚烫的,而选择一种命运本身,就是对命运的无畏挑战。

    - 如果一定要打分的话,我给「沙丘」的这部起源作品的分数是8.5/10;

    - 最后,我想对所有纠结诸如「为什么都可以星际航行了还要用冷兵器砍杀」的人分享一副数字名画,虽然「沙丘」原本的设定上就有了解释——覆盖人体的防护装置可以抵挡子弹这类攻击,却对近距离的切割效果有限——但是不妨假装不知道设定,还是来看看这幅名画吧:

     8 ) 《沙丘》全面拉片赏析(不断更新中)

    注:2022.03.04,又更新了一些内容!

    《沙丘》是一部美学风格独特、高超,通过细节交代设定并串联起故事情节及角色的影片。我准备在这里做一个全面的拉片分析。既然是以赏析电影为目的,就没有太多涉及《沙丘》原著的概念介绍、解析,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知乎搜索相关回答,已经有很好的答案了。

    如果没看过影片,不建议阅读此文,以免减少了看电影的乐趣。可以收藏了以后再看。工作量比较大,我只能一段一段地更新内容,争取尽快全部完成。希望大家谅解!

    影片第一帧是一句slogan:梦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信息。此句格言出自凯恩斯博士。在出厂标之前先出slogan的做法在好莱坞电影里相当少见,表明了影片有很强的作者属性。此外,也意味着此次对《沙丘》的改编,梦境/预言是导演维伦纽瓦选择的切入点。

    第一个镜头,用契尼的画外音引出沙漠星球厄拉科斯,交代背景。配合着汉斯·季默的配乐,一种宏大悠远之感油然而生。

    维伦纽瓦在影片中采用了低饱和度的画面风格,甚至用有些模糊、做旧的画面,来呈现出沙丘星球沙尘笼罩的感觉。这与当下好莱坞大片高饱和度色彩纷繁的美学取向截然不同。对比下面这张来自《失控玩家》的剧照,就能看出,其色彩绚丽光鲜(因为游戏主题的故事),但光影层次较为单薄,看久了感觉比较乏味。

    《失控玩家》画面光鲜,但缺乏层次感和质感

    哈克南家族出场。注意野兽拉班身上的这根鞭子,它暗示着哈克南家族对弗雷曼人的残酷统治与压迫。

    这种古典主义绘画般的构图、光影,是我喜欢维伦纽瓦的重要原因!因为左边人物的存在,右边庞然大物般的香料采集车才更显突出,特别是人物拿着的发光法杖。这种画面,是有故事性的画面。它甚至不依赖于电影整体的叙事,在单独一帧内就呈现出了自己的故事情境。

    弗雷曼人埋伏在沙子中,突然出现袭击哈克南人。这就是雷托公爵后来说的“沙漠的力量”。弗雷曼人在沙丘系列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们的故事也打破了一些观众认为影片依然是“白人至上”态度的理解——后来弗雷曼人称霸了整个沙丘宇宙。

    故事基本背景和铺垫完成,2分32秒片名出现。DUNE四个字母分别向四面开口,这甚至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原作里雷托二世的“黄金之路”。

    男主角保罗登场,一开始就是其梦境。

    梦境中的画面大多是模糊的逆光镜头,契尼的形象往往并不清晰。这也说明梦境是不连贯和准确的,它可能是多个时间多个事件的混杂或叠加。

    卡拉丹是厄崔迪家族的母星,云下的闪电说明这个星球有大量降水。这是一颗“水之星球”。

    保罗与母亲共进早餐,母亲让他练习“音控力”(以前我就叫它魔音)。镜头掠过公爵家的室内,这个斗牛的雕塑多次出现,还有一个巨大的牛头挂在门框上。这是保罗祖父的故事,他因斗牛受重伤而死。雕像也可以看做是一个象征:厄崔迪家族即将面对哈克南家族(凶猛的公牛)攻击,并受到毁灭性打击。

    契尼这个角色在保罗的梦境中出场,这让我联想到了《星球大战》中卢克第一次看到莱阿公主全息影像的场景:一个完美的神秘少女形象,是主角产生离开家乡,走入未知世界,进行冒险的主要动力。这个少女形象,也是美好和未来的象征。

    《星球大战》

    香料的镜头出现。香料既对应着现实中的石油(极其珍贵的战略资源),又对应着毒品(能产生幻觉和依赖性,长期服用严重损害身体),单独说一方面都是不确切的。

    画外音解释香料对宇航的价值,画面切到了巨型母舰和“小型”登陆飞船。这也算是一种“相似性剪辑”,只不过是以内容的关联性而不是画面的相似性来把画面剪辑到一起。注意小飞船与母舰的比例,导演在影片中经常以三个物体相互作为的参照物,来突出人在巨大沉默之物面前的渺小,以及沙丘世界之宏大。反观《环太平洋2》《变形金刚》之类的片子,仅以高楼大厦或人类作为巨型机器人的参照物,这种两两对照,导致观众很容易在视觉疲劳后丧失对尺度的把握。

    皇帝的传令官乘“小飞船”降落卡拉丹星。飞船与周围的山脉森林形成强烈对比,但色调又是基本统一的,不会过于突兀。这个镜头犹如一幅赛博朋克绘画! 让我联想到波兰画家Jakub Różalski的作品——他的1920系列,就是将巨大的机器人置于上世纪20年代的日常场景中,产生奇异的美感和强烈对比。

    Jakub Różalski的作品

    这些应该是皇帝指派的宇航员/领航员,沙丘世界中的宇航员有极高的地位,因为只有他们(宇航员公会)能驾驶飞船在宇宙间穿梭。因为长期服用香料,书里和1984年大卫·林奇版的电影都把他们描绘成了已经变异的非人形生物。这个镜头中的服装设计风格,有一点点《异形》美术指导HR·吉格尔的影子。

    1984年版《沙丘》中的宇航员(罐子里的家伙)

    厄崔迪家族的门泰特杜菲,门泰特就是人形计算机,因为巴特勒圣战,人类抛弃了人工智能,转而发展人自身的能力。即使你不了解这些背景,把杜菲当做一个有特异功能的角色,其实也不影响对整个电影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法西斯美学,宏大整齐——厄崔迪家族的军服看起来确实有点二战中德国军服的感觉。但维伦纽瓦之前的作品并不总是贯穿着这种美学风格,甚至《银翼杀手2049》也更多是废土美学而不是所谓“法西斯美学”(这个词语就有待商榷)。在《沙丘》中,运用这种美学风格,显然是它与原著及影片的调性最为符合。想想《星球大战》也是如此,这也是宏大架构的太空歌剧常用的美学风格,包括《星际迷航》这样不以战争和权力斗争为主要内容的科幻片也是如此。

    邓肯登场,保罗告诉他,自己梦到了邓肯找到弗雷曼人,但也梦到了他的死亡。注意最后一张里的小虫子(生命如蝼蚁,勇气当永存!)。这个画面会在后面的影片中出现!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叙事手段,它简化了故事情节,不叙述前因后果,省略中间过程,只用意象化的镜头来串联情节!但同时,也对观众有了很高要求,提高了观影门槛——我也是在第二次观影中才意识到这种呼应。此外,邓肯这个角色一登场,就被保罗预示了其死亡,这也是很不寻常的手法。因为在原著小说中,邓肯这个角色,会不断被复活,被改造,然后不断死亡!死亡、勇气、忠诚,都可以看做这个角色的关键词。

    保罗来到祖父坟前,与父亲讨论责任与义务的问题。这里,导演已经明确给观众提出了主人公面临的问题:他不想成为大家希望他成为的人——父亲期待他成为家族的领袖,母亲想把他培养成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寻求的天选之子……但因为第一部的篇幅和情节,影片没有能力给出保罗自己的梦想,以致这个主角一路拧巴地走下去,直到接受命运(其实也没有)。主角塑造的单薄,主要还是受限于原著及影片的容量。

    保罗与哥尼练习对战一场戏,主要交代了护盾的功能和弱点。没有交代巴特勒圣战作为背景,观众确实容易不理解,为什么在一个宇航时代,人们仍然用原始的冷兵器战斗。从导演的风格看,感觉他是想尽量减少陈述式的直白的介绍,代之以画面的沉浸感,让你体会而不是理解这个沙丘世界!就像后来保罗梦境中詹米(与保罗决斗被杀死的弗雷曼人) 的一句台词:The mystery of life isn't a problem to solve, but a reality to experience.(生命的奥秘并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体验现实)

    画面转到哈克南主星杰第。飞船下降的一个过场镜头,都能体现维伦纽瓦的美学风格:极简、对称、物体的空间对比!

    《现代启示录》

    哈克南男爵出场,他坐在雾气笼罩的罩子里,用手摩挲着光头,这个画面明显在致敬科波拉的经典电影《现代启示录》中马龙·白兰度饰演的科茨上校。 他们的共同之处应该是极致的疯狂!

    我们来看这组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考察保罗的镜头,非常典型地展现了维伦纽瓦控制节奏和气氛的大师级水准!首先是环境空镜头,以下雨的地面作为背景,镜头仅仅停留在一小块地面上,故意让观众去想象外面整个环境;接着是保罗母亲杰西卡跪在那里等待姐妹会圣母的降临,表现出她对姐妹会圣母的敬畏,强调姐妹会的力量;再下一个镜头转到外景,飞船在巨大的风雨中降落,整个飞船被风雨和树木遮住,仅有灯光,充满神秘气息和威严感。镜头转回杰西卡,从全景变成近景,以手部的动作更确切地表现其不安感。在几次气氛烘托之后,推出姐妹会登陆的镜头,以大远景而不是普通的中景进行表现,左边基本空白,画面以全黑为主,只有飞船的灯光打出姐妹会成员轮廓,形成强烈的压抑感和惊悚气氛!

    保罗被母亲叫醒,前去进行测试(试炼)。母亲杰西卡和岳先生在等他。两人模糊的身影,以及背后的透亮门,都显示了一个未知的考验在等待着保罗。

    岳先生额头上的菱形,表示他毕业于Suk School,被除去了心中的恶欲,善良忠诚。即使不了解这些,把岳先生只看作厄崔迪家族的私人医生,也能说明他受信任的程度,所以影片中才几次交代杰西卡让岳先生给保罗做检查。

    杰西卡的手语在影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在进去之前一再关照保罗,制造了一种紧张感。

    进去时,杰西卡表现出一种谦卑畏惧的态度,让人理解到姐妹会圣母的威严甚至可怕。

    昏暗的室内,圣母坐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似乎只有她周围有亮光,其他地方都是黑暗的。构图充满神秘色彩和危险气息。

    《沙丘》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亲自解析戈姆刺测试关键戏

    本想详细分析一下这场戏,但导演已经做了非常棒的分享!建议大家一定要看看这段视频。(豆瓣很难直接传视频,只能放链接了)

    甜茶在这段戏中的表演也非常值得称赞:他不仅需要做出极端痛苦的表情,而且情绪一直在变化——从刚进门时不知所以的高傲,到被圣母以魔音命令之后的错愕,接着是不情愿的服从。在不断感受痛苦之后,他看到了幻象,并从内心战胜了恐惧,眼神变得犀利坚定,从而在气场上与圣母有了此消彼长的改变,从茫然的被测试者变成了无惧的保罗!当强悍的女声吟唱响起,保罗顽强地直视圣母时,我不由产生一种头皮发麻的震撼感!这种体验,我只在极少数几部影片的经典段落中感受到过:比如《指环王》第二部结尾,洛汉国王与阿拉贡望向东方,看到甘道夫率领洛汉骑兵对兽人军队发起冲锋!阳光刺眼,童声吟唱优美而又热血。当杰西卡再次走进门时,保罗傲然站立,面对坐着的圣母,这与之前圣母坐着,保罗被命令跪下的情景形成明显的对比。

    在1984年大卫·林奇版的《沙丘》中,这段只是过场戏,没有维伦纽瓦这样强烈的风格性。这段戏的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也没有特别强烈的戏剧性。但维伦纽瓦强化了它,赋予其令人难忘的特质。难怪导演自己都认为这是其得意之笔呢!

    有不少观众觉得本片叙事节奏慢、故事单薄。这里面,有个对电影叙事的理解问题:大部分观众,习惯了好莱坞商业大片式讲故事的模式,即将情节前因后果,角色的目的、驱动力,人物关系,正反派的理念以及冲突核心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甚至直接用对话或画外音讲出来。观众看电影时,基本不需要自己来理解、分析,这样才能跟得上如今越来越快速的情节和镜头。这种电影的故事复杂性,完全是外在的,是情节点的众多转折让观众产生故事丰富的感觉——比如一部商业动作片,交代角色复仇,可能会先让角色去找一个人,弄清真相,再找人获得武器,接着第一次尝试复仇失败,损失了朋友,再次筹划,又去找到一个帮手,先打败反派的一个帮手,最后打败大反派。这种曲折的情节(Twisted Plots)并没有增加电影的厚度和艺术性,仅仅是在增加观众的“游戏时间”而已。很多艺术电影的叙事需要观众参与,而不仅仅是观赏。这对观众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会使一些观众产生“累心”的感觉。同时,商业大片里的情节往往是线性的,因果关系直接而简单。艺术电影里有很多看似和主线故事无关的情节,角色的某个行为也并不一定与故事的结果有关。

    我们以厄崔迪家族离开卡拉丹星球一段为例,说明维伦纽瓦是怎样进行叙事的,看他的镜头当中,包含着哪些细节和信息。这段戏仅仅只有1分钟左右,它隐含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厄崔迪家族将放弃卡拉丹母星,全部迁移到厄拉科斯星去!然而,这段戏没有一句台词交代,它是怎样展现这个关键信息的呢?

    第一组镜头,保罗蹲下,用手折下一只小花。镜头转到全景,厄崔迪家族的巨型舰队从海底升起。这就传递出了保罗即将离开成长的星球,以此作为告别的情绪。

    当然,仅仅一两个镜头是不足以让观众确认这样的信息的。于是第二组镜头转到内景,先是祖先画像被打包的特写,然后是众人忙碌搬家的全景。导演生怕不够清晰,又切入一个雷托公爵抚摸杰西卡肩头,杰西卡伸手与之接触的镜头。这个镜头其实非常重要,它表现了雷托公爵理解杰西卡的感觉,知道她的不舍,因此加以安慰,杰西卡的动作则表明“虽然不舍,但明白这一步是必须走的”!接着,导演再次切到牛头被打包的特写。祖先画像、图腾等都已经装箱,这显然不是只率领一支军队出发去厄拉科斯的状态,而是举家前往,成王败寇,在此一举。 这组镜头,从特写转到全景,再接近景,又转特写,仅仅10秒钟左右,却交代得既全面又细致,足见导演功力!

    镜头转回保罗,他在往回走,背后是升起的舰队,同样是一种告别的状态。最后一组镜头,是保罗把手伸入水中。雷托公爵之前已经明确说过,厄崔迪家族在卡拉丹,靠的是空气和水的力量。水象征着家族的力量来源,这个镜头正表明了保罗与“水之星球”卡拉丹告别,也与曾经的厄崔迪家族(包括他自己)告别。同时,不要忘记,后面保罗有一个几乎相同的动作,是在厄拉科斯伸手触摸沙子的镜头。这种对应性镜头,在维伦纽瓦的《沙丘》中多次出现,是一种能令镜头信息量倍增,串联起前后情节的极佳手段。

    下面这组镜头,是描写厄崔迪家族来到厄拉科斯星的场面。这本来跟前面保罗等人告别卡拉丹星一样,也是过场戏,普通导演几个镜头就交代了,但维伦纽瓦却对其大肆进行渲染。这似乎是牛蛙导演的一个特色:以缚虎之力描写一个过场场面,以此构造环境,渲染气氛。比如《降临》中,第一个令人兴奋的场景,就是地球人进入外星飞船的一段,在情节和故事层面,它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多,但当我们看到飞船里的失重状态、奇怪的凸凹墙壁,以及把地球科学家和七肢桶隔开的屏障等等,会有一种神秘又真切的体验。对全片而言,相当重要。《边境杀手》中车队接人一段也是如此,15分钟左右的戏,大部分镜头都在交代车队的进程、美墨边境的状态,几乎没有情节的发展变化,却透出一种紧张感,让你非常期待及好奇,后面会发生什么——而到了实际交火的场面,几分钟就干脆利落地拍完了。这种以大量镜头展现过场场面,积蓄情绪的手法,非常独特。

    极简化的构图,黑白的对比,这种宏大的太空场面颇像《2001太空漫游》。

    接着镜头上移,出现厄拉科斯星。这里的处理手法与一般太空类科幻电影正好相反:大部分科幻片中,都是以飞船向下降落的视角构图。维伦纽瓦使用了飞船向上着陆的视角,巨大的星球充满画面上方,带有一种压迫感,这可以看做一种暗示:对厄拉科斯星来说,厄崔迪家族只是外来者,他们既不是来征服,也不是像回家。背后潜藏着各种危险。

    这个飞船降落的画面非常像《降落》的场景,甚至充满了某种宗教性。

    同样具有宗教味道的画面。这个大远景的俯视镜头中,弗雷曼人如蚂蚁般聚集着,等待着。他们既显得弱小无助,仿佛谦卑地在等待新的统治者,其实又展现了某种力量。

    以弗雷曼人视角交代飞船降落。

    这种简单整齐,同时带有巨大与渺小的构图,在《银翼杀手2049》里也非常多见。

    镜头给到飞船室内,保罗仿佛孤单地处在黑暗中,人物的紧张和对新世界的期待不言而喻。

    军官命令打开护盾,保罗周围都是全副武装的战士,凸显出一种紧张感。保罗在其中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紧张之中,杰西卡握住了雷托公爵的手。雷托则望向杰西卡,以示安慰。

    音乐激昂起来!飞船大门打开,厄拉科斯刺眼的阳光随着开门的动作一点点照进来,角色从上到下,犹如沐浴着阳光的洗礼,黑暗逐渐退去。保罗眯着眼的动作一下告诉我们,这个沙丘世界非同寻常!雷托回头看了一眼儿子,再次表现出他的紧张,以及对儿子的关切。

    剪影般的镜头,有型有款,以背影的角度拍摄,充满力量感!

    紧接着,一个低角度镜头,风沙慢慢渗入,弥漫了飞船的通道。这种“随风潜入,润物无声”的细腻镜头,也是维伦纽瓦的独特之处。

    这组镜头,从情节上看,不过是“飞船舱门打开,众人走下船舱”而已。放在剧本中,两三行字,毫不起眼。但在导演的镜头处理,加上汉斯·季默大气昂然的配乐,竟也产生出“走入新世界”的壮阔之感,我在影院中看得热血沸腾。如果是《星战》这类大片,一定要大量新世界的奇异场景才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吧。

    保罗等人乘坐扑翼机的一组镜头,构图完美,充满技术美感!扑翼机的设计既有实用的质感又充满想象力,堪称近年来科幻电影中设计最成功的载具了!这组镜头同样让我联想到了《现代启示录》。大家可以看下图。

    可能有人会说,有直升机编队镜头的电影很多,比如《黑鹰坠落》等等,你为什么偏说这段像《现代启示录》呢?我们知道,本片里至少有两个地方是非常明确地致敬了《现代启示录》,一个是上文提到的哈克南男爵出场摩挲光头的场景,另一个后面会提到,就是哈克南男爵在特殊液体中排出毒素的画面。维伦纽瓦导演为何在本片中一再致敬《现代启示录》?因为《沙丘》这个故事,本质上与《现代启示录》的来源——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有极大关联!《黑暗之心》描写一家英国贸易公司委托小说中的“我”,到非洲丛林寻找该公司失踪的贸易代表库尔茨,后来终于发现这个人已经变疯并很快死去。作者借寻找的经历,描写了殖民者在非洲大陆的感受。黑暗之心表面上指非洲大陆的腹地,同时也比喻了在这片土地上受到腐蚀的人心的黑暗。

    你看,把非洲丛林换成沙丘世界,把非洲人替换成弗雷曼人,某种角度上,《沙丘》跟《现代启示录》很接近,也是一个《黑暗之心》的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沙丘》中的保罗,只不过他的寻找之旅,是验证魁萨茨·哈德拉克和李桑·阿尔-盖布这两个称号!厄拉科斯星,不也像“黑暗之心”一样,改变着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们吗?在扑翼机上,保罗和母亲杰西卡的一段对话就很有意味,保罗说姐妹会在厄拉科斯人的头脑中“植入迷信”,这正是他对“天选之子”身份的质疑和抗拒。这种反思与自我质疑,也正是小说《黑暗之心》的独特魅力所在。

    《银翼杀手》中的泰勒公司总部远景

    同样接了一个飞船掠过的侧面镜头

    同样是又转了一下视角的镜头

    厄崔迪家族来到厄拉科斯的都城。我们看到,中心建筑的这座府邸,造型非常像《银翼杀手》中泰勒公司总部!都是类似金字塔式的大斜面建筑。鉴于导演刚拍过《银翼杀手2049》,可以说这是真爱了。

    我们会发现,《沙丘》除了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就是《王子复仇记》,其实也融合了莎翁其他经典悲剧的成分,比如与《麦克白》的联系:麦克白与国王邓肯的关系,在《沙丘》中正好掉过来了——帕迪沙皇帝沙达姆四世陷害自己下属的厄崔迪家族,同样也是为了追求权力;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有点像三女巫,只不过预言的是保罗的命运而不是雷托公爵的;班柯家族大概可以对应着本片中的邓肯、杜菲、哥尼等人;《麦克白》中复仇的麦克达夫自然是与保罗相对应……这种对应当然没有那么严谨,但《沙丘》中确实时时透露出一种莎士比亚悲剧式的气息,它包括了这样一些主题——

    主人公面对大时代变迁以及权力交替带来的动荡和杀戮,充满无力感;

    不顾一切与命运斗争,却恰恰陷入安排好的命运;

    不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不断质疑自己与这个世界,始终无法找到安宁;

    在人间的权力义务与超越世间的神性之间徘徊;

    充满脆弱的自毁气息……

    有些观众看完影片,会觉得厄崔迪家族缺乏防备,怎么这样容易就被仇家灭族呢。其实影片交代了很多细节,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在《沙丘》世界里,宇航员/领航员公会掌握了空间跳跃(书中写得比较含糊)的奥秘,其他各大家族乃至皇帝,都没有远程太空航行的能力——这就好比各方势力乃至皇帝都只有近海海军,远航的话,无论贸易还是战争,都需要宇航员公会的帮助和支持。厄崔迪家族搬到厄拉科斯星,就借助了宇航员公会的巨大母舰(见前面的截图)。所以,他们不可能逃走。而“神之手”的存在,有干扰了厄崔迪家族的通讯系统(应该包括探测系统),导致他们无法提前察觉哈克南家族的进攻。

    此外,哈克南家族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各种设施和防御系统都有问题。厄崔迪家族无法在短期内构筑好防御体系,但影片已经交代了,雷托公爵落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防务。只能说,厄崔迪家族钻进了人家的陷阱,没想到皇帝和哈克南家族携手陷害他们。

    这段看似没什么用的插曲其实颇值得玩味。这些枣椰树并非土生土长,乃是外来者,需要大量水才能存活,在厄拉科斯星这种行为自然是非常奢侈的,然而它们同时又是神圣的,是“一个古老的梦”——看明白了吗?这枣椰树,象征的不就是保罗,弗雷曼人的救世主吗!

    保罗的脆弱,恰恰是他的力量和潜力所在,这与哈克南家族外在的恐怖邪恶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在《沙丘》系列中,沙虫看似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无敌的存在,然而在沙虫背后,实际具有最高控制力的,却是看似弱小的保罗(包括未来保罗的妹妹)。

    在这个世界中,小说作者赫伯特其实设置了强与弱的双重意义——厄崔迪家族看似是弱小的,被皇帝和哈克南家族联手毁灭,但这个家族最终统治了整个帝国很多很多年;弗雷曼人看似是弱小的,哈克南家族看不到他们的力量,肆意剥削压迫他们,却没想到,他们能控制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沙虫。同时他们的人数也不是哈克南家族预计的5万左右,而是有上百万!保罗看似是弱小的,他身材瘦弱,战斗技能也不算特别强悍,内心又像哈姆雷特一样充满矛盾纠结,然而内心中蕴藏着强大的力量。顺便说一下,1984年林奇版的《沙丘》中,凯尔·麦克拉克伦(身高1.84米)饰演的保罗,缺少甜茶这种瘦弱的气息,显得比较强壮,所以结尾对决斯汀饰演的Feyd Rautha(哈克南男爵的侄子)时,会给人一种必然胜利的感觉……

    (待续)

     短评

    大家好,我叫蒂莫西.甜茶。身在贵族家,老爸奥斯卡。母亲力量大,杀人靠说话。海王好兄弟,师傅是灭霸。女友赞达亚,绿了蜘蛛侠。世界很复杂,没人说人话。生来责任大,代价祭全家。皇帝人在哪,看我弄死他。

    7分钟前
    • 健三快跑
    • 推荐

    听懂了甜茶的普通话,但是不知道张震说了什么。

    10分钟前
    • 张大一
    • 还行

    这种片子我们不给高分,还有谁给高分,猫眼淘票票么?全程起范儿,逼格满满。这是一部很独特的科幻大片,即便这样的故事本可以做得特别商业、特别热闹。但维伦纽瓦还是将之纳入个人风格当中,使得影片呈现一种宏大、悲怆、宗教味以及仪式感。尤其是汉斯季默的宏大配乐一路轰鸣,史诗感也就出来了。未必适合所有人,但真的全是我的嗨点,很爽。

    1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谁懂,全片最有性张力的片段不是保罗与梦中情人蓝眼睛的实打实的接吻,而是与他妈妈在脱衣服时尴尬的眼神相交。

    18分钟前
    • 百变小咪
    • 推荐

    😅我知道这个电影很厉害:庞大的世界观、无比用心的服化道,视听盛宴美到失语,演员也都很赞。甚至还有普通话和油纸伞(🥲)……可是,我就是觉得看着很累…很累…150分钟➕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手表,等来最后一句:一切才刚刚开始。不过瘾的慢动作打戏,10000年➕了还在冷兵器搏斗,the one(天选之子)和帝王公爵殖民主义的老套设定,人物形象还没立起来就咔咔死了一堆人…作为一个没有看过书的人只觉得还是一头雾水。电影可能很有高级感,但高潮不够,故事不清,仅有画面,让我很难追下去啊☹️

    21分钟前
    • 小羊D
    • 还行

    观众们在插科打诨的流行商业软科幻喜剧和勉力为之总缺一口气的小成本科幻电影的困境里挣扎多年之后,的确难得地收获了一部科幻史诗。整部电影堪称巨大物恐惧症患者的灾难,无论是太空还是厄拉克斯广袤的沙漠场景,对渺小人类的视觉冲击力很强,营造了一种类似宗教的极其神秘的氛围。对非原著读者的观众来说,适当进行了概念灌输,而这些灌输又不显得赘余。演员搭配其实也蛮香,甜茶的少年感还符合年龄设定,和丽贝卡的母子cp也有些好嗑,另外奥斯卡的肉体也是全片很绝的一个镜头。现在全心期待后续,拜托原人马搞快点。

    25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最多三星,不能再多了。真的只是个开始,几乎没有剧情的电影,每次讲不下去就切到故作高深的话语和梦境。对于原著的文本改编,也没能跳出老白男意yin式的殖民主义思想;相较于《降临》和《银翼杀手2049》,该片的人文思考真的过于简单,甚至可以说没有。可能由于人文思考是如此简单且可预测,导致宏大的配乐也让我感觉很不搭了。此外,打斗戏真的像过家家,甚至简单到有些好笑。真的只有特效宏大,其他都很廉价,可惜好莱坞最不缺特效好的电影。

    28分钟前
    • Spy Liu🌈
    • 还行

    顶级视听观影享受,服化道究极用心,细节设计多有惊喜,太空史诗气势磅礴。作为一个宏大作品的开篇确实足够优秀,三个世界被音乐、色彩、质感营造得极好,刻意反高潮的处理也并没有导致全片拖沓无聊。略感遗憾的是,大量口播的背景交代虽用心排布,还是稍显突兀;大光圈梦境有些过量了,观感有些疲惫;另外,几个重要角色在性格厚度上都略有欠缺,以至观众更多的是被世界观架构震撼,而非情感共鸣。可以预期,经此役铺陈完设定,故事更放开手脚后,此系列的下部一定会更牛B。

    33分钟前
    • 牛三牛
    • 推荐

    看到张震出来的时候太激动了,看到他说中文更激动,看到甜茶回答中文更更激动,以至于我完全没听清他们在说什么。。。(¬_¬)

    34分钟前
    • 喜儿喂鸭正经地
    • 推荐

    引用一条外媒口碑:“当下看《沙丘》,就像身处1968年看《2001太空漫游》”

    35分钟前
    • 查拉图斯特拉K
    • 力荐

    像是用《银翼杀手2049》的方式拍《星球大战》。其实故事主线挺简单明了,世界观架构的巨大信息量被铺陈在极富节奏感的叙事呼吸之中,因此就算对沙丘世界观/故事毫无认知也能轻松沉浸到电影中,两个半小时稍纵即逝。镜头在人物局部特写和大全景之间刻画出了史诗感(值得一提出色的剪辑),很多戏的拍法刻意回避了好莱坞商业大片中一贯的特效冲击和视觉刺激(动作戏的从简、战争戏的省略、甚至空中追逐戏的视角限制),反而通过视听氛围营造去推动叙事、牵引情绪。

    3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我感觉我看了一个两个半小时的预告片

    40分钟前
    • CG-prince
    • 推荐

    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这样就可以戴着口罩体验身临其境了(。

    43分钟前
    • Norloth
    • 推荐

    厄拉克斯的崛起,王子的复仇。维伦纽瓦开启了本世纪第三个十年最震撼的科幻系列。三分《降临》三分《星球大战》再加四分《银翼杀手2049》,在融合各种创造力和视觉奇观的基础上,维神又带创造出了新的科幻语法,靠高超的剪辑和音乐设计让作品有了可怕的“通感力”,编织出一个沉浸式的史诗的世界。绝对不要错过IMAX版本!!!

    44分钟前
    • 德小科
    • 推荐

    维神让沙丘这颗掩埋了半个世纪的宝石在沙漠中闪耀 他也必将在影史名垂青史 熠熠生辉

    49分钟前
    • 刘导
    • 力荐

    我常常不理解常人对史诗的定义。

    50分钟前
    • 蕉叁鱼
    • 还行

    其实拍得不像未来,倒是很像过去,遥远的过去。有一万年前那么久远。未来感不多,历史感反而很重。

    53分钟前
    • 北纬三十四
    • 还行

    如果说《边境杀手》是维伦纽瓦誉为好导演的助推器,《降临》是让他成为顶尖导演的证物,《银翼杀手2049》是他进阶为“王”的登基石,那么《沙丘》就是帮他稳住“神”这一称号的光环

    57分钟前
    • paradise
    • 力荐

    威尼斯非竞赛单元全球首映,万众期待的《沙丘》。1.一部各方面都处于高水准的杰作。今夜,漫天黄沙掩过了水城威尼斯。2.维伦纽瓦在封神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但仍未抵达属于他的王座。3.汉斯季默放弃诺兰的《信条》选择《沙丘》是明智的。4.《沙丘》的主体取自弗兰克赫伯特的同名原著科幻小说,由维伦纽瓦的个人风格和美学铸就了其内核,好莱坞工业体系构成了其外在。5.维伦纽瓦野心勃勃,沙丘宇宙诞生之时,纽瓦取代库布里克之日。

    1小时前
    • 花花
    • 推荐

    汉斯季默小金人+1,维伦纽瓦封神进度+20%,对原作的取舍很合适,甜茶的表现也比想象好,保罗厄崔迪前半段的纤细感和后段的转变都拿捏到位。原著党满意。

    1小时前
    • 鬼腳七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