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局部第一季

    局部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15

    主演:陈丹青 

    导演:谢梦茜 

    猜你喜欢

    • 华年喜宴

      度华年

    • 第8集

      第二次初见

    • 第27集

      执行法官

    • 第8集

      向前一步

    • 第11集

      你比星光美丽

    • 第9集

      消失的大象

    • 第14集

      孤战迷城

    • 第18集

      上有老下有小

     剧照

    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1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2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3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4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5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6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16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17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18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19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土豆和理想国共同打造的“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陈丹青的以画家之眼观看艺术杰作的《局部》。

     长篇影评

     1 ) 另一种自负

    第二季已经出来了,我才偶然看到第一季。好像前阵子《千里江山图》大热的时候,也谈论到陈丹青。对热点这东西我一直都不太留心,并没有什么骄傲的资本,却不知道这样的态度算不算另一种自负。其实这种状况很像看各色展览,逛各种博物馆,你总是避不开人群,但是又别无选择。然而对于看一档节目就自由很多,当它冷却下来不再被热议,如果某一刻它仍然吸引了你,就如一场偶遇般惊喜。正如陈丹青说他去佛罗伦萨的圣马可教堂,看一间间小禅房里安吉里柯的湿壁画。同样的宗教题材,同样的人物画面,在这般安静的无人打扰的情形下,此刻仿佛化身其间修行的僧侣,你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感受。画与它所产生的环境是一体的,你会明白为什么安吉里柯宁愿放弃做高官的机会,只想在这里画画。

    片头的音乐让我想起《从卢浮宫到紫禁城》,当时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不太明白为什么到了最后就成了东西方绘画的对比。现在才明白,原来绘画在西方艺术史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着绝大多数的篇幅。纪录片介绍的是主流的大众的,而陈丹青讲的是完全私人的。他很认真的写了讲稿,甚至写得很文艺,但他非要端着稿纸好似漫不经心地念出来,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档节目属于“订件”。然而他越是漫不经心你越是听得仔细,恐怕一个思维跟不上,就会少许多美妙的体验似的。可是他讲的仅仅是“局部”,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讲了些什么。他是自负的,当他说到人们向他索求答案的时候他会想死,当他看到那些考美院的孩子们的素描时他会想死。这种没有原因可说也许就是另一种自负吧,只是他用了相当谦逊于主流的方式来表达,然而越是冷静就越是鄙夷,他的自负比木心高明。

    木心赞美鲁迅写的雪,然而他自己写的我以为比不上鲁迅。有一次我看到,木心拿自己和曹雪芹比,这种狂妄或许近似梵高认为自己将来会闻名世界一样,是艺术家的特质。然而我只想问问,即便木心和曹雪芹可比,那么我们的时代和曹雪芹的时代能不能比,如何比?实际上许多事败就败在你要去比,只要一比,就势必会把自己的思维困住,尚未下笔,就已经输了。而陈丹青说,世界历史上之所以有那么多伟大的文明,是因为他们不知有彼此。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都是如此。我们是历史的后来者,我们什么都知道,所以我们控制不住要自作聪明地去比较一番,这才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我们如何去比较我们的上下五千年?你喜欢哪个朝代或者不喜欢哪个朝代。如果严肃一点说,你没有喜不喜欢的资格,你只能去了解、认识,尽可能的接纳。陈丹青说到徐扬的《南巡图》,诚然清朝是柔弱的、萎靡的、艳俗的,然而这就是清朝,和你所了解的广汉盛唐一样,它的存在不可替代。

    陈丹青说王希孟的年轻,说梵高的憨,说古希腊是人类历史的少年期。他是在说一种元气和灵气,说人之生来的你没有办法的天分,这一点才是最稀缺最要紧的。如果少了这一点,你可以有学术,可以有传统,也可以有技巧,但却都构不成那个特别的你。我们这个时代,和以往不同的是,并不存在什么迫切需要解决的,尖锐到关乎生死的矛盾,所以我们的信仰也并不是那些可以拿出来呐喊的凛然大义。没有什么鲜明的旗帜,很包容也很多元,我们只想听点新鲜的。不一定要有什么用,而这一点新鲜却格外的难得。比如大多数人认可古希腊的雕塑是静穆的,而鲁迅偏要说,它们在诞生的时候也是雪白的,崭新的,在阳光下发闪的。

    我们这一生会学到许多东西,眼界也会随着所学一点点广阔。可是等你老了再来看,却发现念念不忘的还是那几个作家,那几部电影,那几幅画,那几首歌。好像我们的情感归属其实老早就定格在自己的青春时代,只是有的人会一直保留着这元气和灵气,而有的人则一辈子纠结挣扎。我们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练习,却丝毫也不敢说自己到了怎样的程度。我们只想等来上帝垂青的那一刻,好像那幅画不是你画的,那首诗也不是你写的,正如王希孟一样,那是上帝让他画的。

     2 ) 《局部》第一季——丈量过往的艺术之美(7-9)

    🌟第七期-绘画的放纵🌟

    上海的晴天很美,这座城市的雨季多过晴天,从树影中筛出鲜活的光芒,罩住熙熙攘攘的万物。这样的季节会想到莫奈的《日出.印象》,对于和笔者一样喜爱在户外流连的画家们,他们尽情捕捉良辰美景,若他抓住了那六点钟一瞬的景致,想象着他们提起绘画工具心满意足,也许还哼着欢快的小曲离去。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回家路上,八九点的太阳又是另一番景象,画家的笔触凭着拼时间、感觉、才华、阅历和状态开始获得足够的温暖,才会在画布盛放生命的一柱光,后世的一段传奇。我们能在画布中看到颜料、笔触、涂抹、不断覆盖,这些媒材是把画家的生活活成一场艺术盛宴,目睹着画作许久后它也成全了我们生活的日新月异。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再到后来,野兽派的崛起让印象派总存在不适感,从毕加索拆散绘画的角落,各取一端,就有了立体派,也影响到了后来的抽象画。他们的绘画更加尊重自己的初心,于是作品开始有了生命力,在印象派与野兽派之间,莫奈阅读日出,发现了艺术的日出,毕加索阅读灵感,发现了艺术的潜意识秘密,在印象派与野兽派之间,我们欢迎各种欣赏绘画的观众。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毕加索认为,画作配上框子之后就死去了。画家对画作绞尽脑汁的反复琢磨,在绘画中尽情放纵,这种生命力让它能继续依靠画家决定。笔者认为观众在欣赏画作的时候,它也以另一种形式活着,带我们领略旧时光的外面风光,满足我们对世界无尽的探索欲,粉碎隔开我们与世界的这道屏障。

    🌟第八期 —非正式魅力🌟

    疫情持续许久,这样膨胀的消息里,看着陈丹青先生交流绘画心得,至少艺术成了生活的冥想点,于是聆听音乐、阅读书籍、了解陈丹青先生讲述的艺术,让碎片生活变得更加连贯起来,不再是飘荡在时间与空间之中。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在陈丹青先生的轻柔细语下,那种充满着旧事的胶片质感镜头浮现,在他的语言中勾勒出不一样的文人墨客作画,惬意山水与西方油画相映成趣,更加感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洒脱又极具儒雅韵味,笔尖倾诉在纸张上是行云流水的意境,想必他们是酣畅淋漓地挥笔,真是逸笔草草,尽其妙也。他们在作画中追求绘画中的一切皆是虚幻的,切莫把绘画当真,画这幅画的心情比较重要,无所谓是否画完。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关于对书法的了解,陈先生言简意赅地指出“碑不如告,告不如书”,意思是石刻的碑文不如墨写的文件,墨写的文件却不如私信的草稿。这也说明在非正式场合的表达往往体现出艺术的魅力,书法离不开随笔而写的一种自在随性的心境,这就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只是今人多少是爱怀古的,可是看到至此唯有拙见的笔者不禁有了疑惑,难道只有不断歌颂曾经的艺术成就来一场心灵的文艺复兴,而不去探索与鼓励今人的文字、音乐与绘画等艺术形式继续发扬,笔者惟愿不薄今人爱古人。

    🌸第九期 —瓦拉东母子🌟

    印象派进入了转折时期,陆续出现了毕加索、勃拉克和马蒂斯等人,随着民众对画家更加有包容性后,这时候冒出了“巴黎画派”,那里出现了一位女性画家苏珊.瓦拉东。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这次介绍瓦拉东的事迹令人感到十九世纪的巴黎真是一个美妙而奇异的地方,她做过很多工作,服务员、杂技马术演员、洗衣工、模特等工作,在做模特工作期间,她也一直观察这些画家是如何处理工作,仔细聆听他们对艺术的看法。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使她更加无法压抑自己对美的感知,或许这种美也来自于她的身心被痛苦折磨后从混乱的巴黎社会中创造出来的。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瓦拉东无意作画得到了德加的认可与鼓励,她就开始继续作画。她的绘画方式没有像男性目光审视洛丽塔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而是出于女性对其他美丽女性的身体投去了欣赏的态度,因此呈现出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她笔下的女性也没有那种甜美、丰腴、高贵和性感的风格,而是充满着野性的味道。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瓦拉东曾经是社会边缘人物,她凭借着纯粹强健的生命力,野心勃勃、热烈奔放的心灵使她更加强健,顺着艺术的道路,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沿着自己的轨迹安宁地前进,最终演奏了属于自己的命运节奏。

     3 ) 大师之局部你我之一世

    感谢当下
    ----------------
    在高晓松之后终于有人想起了他
    以前我都是看央10《人物》
    他在里面牛逼炸
    但是并不了解
    又极端渴望接近他
    我觉得
    很多是非假象在这节目之后
    就烟消云散了吧
    老师真的很严谨
    他说的每句话是那么的实在
    真善美过目不忘
    假丑恶灰飞烟灭

    ----------------------------------------
    高晓松如果不搞笑扯皮
    收视率会很惨
    老师那隔着镜片后面真知的眼神
    也许有人不爱看
    但是不打紧
    因为他的话很难让人忘记
    我想这个时代更需要他
    卖嘴皮与传道授业
    高下立判

    当然看了高晓松这三年
    不能提裤不认账
    只是要是我孩子大了
    我希望他先接触到的
    是陈丹青老师

    -------------------------------
    与同学聊起来
    说到艺术了 立马觉得逼格搞高了不好聊
    他顿了顿说 并不是
    做饭是艺术 带孩子也是艺术
    把事儿整美了 都是艺术
    浅泛而谈 大抵如此

    只是
    躺在夜里会想
    如何真正的接近艺术
    如何去画一张美丽的画
    有时很难寻找答案
    幸而老师说了一些话
    告知了一些可改变
    也告知了一些不可能
    倍感欣慰!

    我们活的很被动
    在真正的学校里没有几个好老师
    被挤牙膏一样一点儿点儿推出了校园
    出了校园没有了考核的压力
    一下子就卸掉了本不爱并不属于我们的知识
    脱下沉重的枷锁之后
    才看见了本身真正喜爱的东西
    却发现没有老师教无从上手
    又发现市面上可供学习的书总云里雾里

    这时候
    就能感受到
    这个时代
    多么需要陈丹青老师
    -----------------------------------

    夸赞的话收住

    说几句别的感言

    首先 这部片子里的审美观
    基本上坐实了现在综艺节目最高逼格
    场景简单 什么也没有标榜
    却有浓烈的艺术气息

    其次 动画的配置上及到位
    不管是名画的动态图
    还是搭配语言的装饰效果
    都有着极高审美
    并不是现在泛滥的飞碟说风格
    肯定是老师自己把关过的吧

    讲解中一些稍微生涩的东西
    都会加以备注 老师自己也会解释
    老少咸宜
    其中有一些话
    我觉得适用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由此可见老师是真的棒
    ---------------------------------------------

    老师是有点老了
    真的没那么愤青了
    带着眼镜就是慈祥的长辈
    望节目长久可看
    做老师的学生
    乐此不疲!!!

     4 ) 目录笔记

    第一季

    第一集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第二集 布法马可 《死亡的胜利》《地狱》

    “可是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不是咱们现在说的所谓文化教养,而是直觉,而是本能,而是那种最最新鲜的感受力。”

    “因为我们中国的绘画文化、绘画传统,是《千里江山图》,不是《死亡的胜利》。”

    第三集 蒋兆和 《流民图》

    “可是孟德斯鸠说过一句话: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

    “大家想想看,这是一个受难的民族,一个战胜国对待《流民图》的态度,这幅问世于沦陷时代的创作,日本敌国怎样憎恨不去说了,胜利后,《流民图》在本国还是遭遇憎惧,权力的意志让这幅画辗转于高层的毒语和封尘的库房,《流民图》中的流民像鬼魂一样流进蒋先生的画里,结果这幅画也像鬼魂一样,在胜利后的岁月背负罪名、差点被销毁,这才是真的灾难,而且是难以战胜的灾难。”

    第四集 文森特·梵高 《杏花》《吃土豆的人》

    在荷兰初学画时的早期作品 憨人梵高 大巧若拙

    画穷苦人的对比 德国珂罗惠支的《暴乱》 中国王式廓的《血衣》

    第五集 巴齐耶 《画室》《粉红色连衣裙》《家庭团聚》《夏日》

    第六七八集 文森特·梵高 《海边的渔夫》

    谁养艺术家、绘画的放纵、非正式魅力。

    画家从巫师、到宫廷画师、到“self-employ”。

    7

    以前画家的宫廷订件和印象派画家的自由创作。

    锡管颜料的诞生让印象派随时随地作画得以实现。

    一起写生的毕沙罗和塞尚的画作的对比,毕沙罗尽量完成,而塞尚每幅画都没有完成,“打开的作品openwork”。

    8

    “毕加索说过另外一句话,他说希腊人,罗马人,文艺复兴人,在那画画都有一个规则,可是到了梵高开始,每个人必须做自己的太阳。”

    “(吴作人)他说你们要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要知道画,也要知道不画。”

    晚年的德加眼睛不太看得见了,就做点雕塑,也喜欢写十四行诗,写完之后就给他的诗人朋友马拉美看。“他说,哎呀,我心里还有很多意象,没有写出来,结果马拉美对他说,亲爱的,诗不是意象,是字和词。德加是非常刻薄的一个人,也非常会说话,可是听到这句话,他说,我在你面前丢丑了。”

    “碑不如告,告不如书。石刻的碑文不如墨写的文件,墨写的文件不如私信的草稿。”

    “但我要提醒大家,所谓未完成,所谓打开的作品,是一个早就过时的命题,早就过时的革命,但所有革命啊,遗患无穷,除了若干天才,自从印象派闹了这么一场之后,全世界千千万万画家就猖狂起来,画了不知道多少糊涂乱抹未完成的画。那么‘尽其妙也’也是一句漂亮话,漂亮话也是遗患无穷的。”

    第九集 瓦拉东母子:苏珊娜·瓦拉东、莫里斯·尤特里罗

    她是第一个提供了女性视角的女裸体和男裸体的画家。

    第十集 关紫兰《少女像》 丘堤《静物之一》《平湖秋月》

    “(关紫兰)她下笔的胆气,和瓦拉东有一拼,而且是纯然的天生,你比起刘海粟那种胆气那种霸悍,她一点不是造作的,一点不是刻意的”

    “(丘堤)她的静物画,以我所见,我愿意说是中国第一。好在哪里呢,同样是画花、瓶子、衬布,她知道避俗,出手非常简静,她的画不比瓦拉东好,但是比瓦拉东高。第二,就是她的素心。第三就是见物性,物性又分两层,一个就是她画的那些东西,就是不修饰,不渲染,是物体的恰如其分,也是她对物体的敬意和爱意,另外一层呢,就是材料的物性,就是颜料和笔,丘先生敷色、行笔、起止、收束,她始终都是不温不火,到处都是浓淡得宜,这很难做到的,不光是本事,就所谓温良恭俭让入了画,就是丘先生这种境界。第四呢,当然她也是非常民国的气息,自发,自在,自主,自适,而且自尊。”

    第十一集 徐扬 《乾隆南巡图》

    第十二集 卡帕齐奥《朝圣前的典礼》

    讯息与景别

    影像介入大量次要讯息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八部半》 贝托鲁奇《1900年》《同流者》

    塔可夫斯基 《牺牲》 景别运用

    “一部电影,一幅画,其实是看导演和画家,怎样诱导观众的目光,我这么看这个场面,是要你也这么看,然后个人的风格,他要说的意思,就通过这个观看出来了,这个是视觉艺术的命根子。”

    “但是这两位天才(卡帕齐奥和费里尼)的影像和画面,我又要说,和徐扬还有点接近,就是热衷于次要的信息,为什么呢,因为重要的不是故事,而是场景,诱人的未必是情节,而是观看本身。”

    第十三集 苏里科夫《近卫兵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卓娃》 列宾《伊凡雷帝》《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王》

    苏里科夫做到了油画民族化

    “西方对俄罗斯的文学和音乐高度重视,但是到今天为止,他们仍然坚持,对俄罗斯的绘画无知,至少,好像不想有知。”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一句话:在亚洲,我们是欧洲人,在欧洲,我们是亚洲人。”

    “西方对俄罗斯绘画的批评,通常是指,不是纯绘画,这种绘画是一种文学的附庸,我认同的,但我心里不服。欧美极少数艺术家和学者知道苏里科夫和列宾,正好今年上半年,我和一位英国的老学者谈起俄罗斯的委屈,他也蛮同意,但他说西方人可能有两个词批评俄罗斯绘画,一个就是narrative,就是叙述性的绘画,还有一个就是sentimental,太伤感主义,我也认同的......但我还是不服,整个文艺复兴的绘画,就是《圣经》的附庸,是《新/旧约》的图解。”

    (俄罗斯也是我的少年情结啊 片尾《山楂树》一响起来就眼睛酸)

    第十四集 弗拉·安吉里柯 《耶稣受难》《嘲弄耶稣》《三博士的朝拜》

    Angelico类似一个外号 意文 天使般的

    “你到了这里面,你不单是安静下来,而且一切到此为止,你的家,你的国,你过去的记忆,全都消失了,有一点点像电脑死机的样子。同时呢,一切就开始了,你会自然而然地心里面有一念,就是万事罢休,从此静心修道,你会有这么一个念头。你面对的是空荡荡的四壁,只有耶稣和圣徒陪着你,准确地说,其实就是你跟安吉里柯面对面,此外什么也没有。”

    “13世纪中叶之后,整个14世纪,还有15世纪的上半,事情很有意思了,这两百年的宗教画,人性,神性,你用不着分的,你也很难分开,你瞧见神性的地方,就是人性,你被人性感动了,你会发现那个是神性。......都说文艺复兴是欧洲人的黎明,在佛罗伦萨,在圣马可教堂的二楼,在一间一间小禅房里面,就在窗户旁边,那个安吉里柯的湿壁画,你会看见,什么是黎明的曙光。”

    第十五集 菲罗马可斯(Phyromachos)《巨人的战役》

    古希腊派格蒙祭坛雕塑

    鲁迅 《“题未定”草》

    “鲁迅很讨厌,读到他(朱光潜)这篇文章,他就出来跟他叫板,煞风景。鲁迅举了古希腊雕塑和陶渊明的一些例子,说他们并不会全然是静穆,他们还有别的境界。”

    “照马克思的说法,古希腊是人类的儿童时代。”

    第十六集 马塞尔·杜尚 《下楼的裸女》《泉》《L.H.O.O.Q》《杜尚的盒子》

    被艺术耽误的职业棋手

    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

    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现场》 跟乌莱对视那幕堪比电影场景

    “即使在欧美,说起艺术,还是指绘画和雕刻的意思。杜尚机警,一百多年前他就想,除了绘画和雕刻之外,艺术还有没有别的可能,他想重新定义艺术这个词,他做到了。”

    “上次说到所谓前卫,就是事情做得太早,历史看不懂,也看不见,印象派小子很苦,等于在前线,直接跟沙龙、跟公众、跟旧势力斗。马塞尔·杜尚的前卫啊,笑眯眯地躲着,稍微弄几下子,他不声张。”

    “晚年他说,他重视呼吸胜于一切。”

    “站在绘画的立场上,当然会说,塞尚去世的那一年,1906年,是现代艺术的起点......那么,你以非绘画的立场,我以为,应该算是杜尚放弃画画的1912年起算。”

     5 ) 《局部》第一季——丈量过往的艺术之美(10-12)

    1⃣️0⃣️ 《民国女画家》

    陈丹青先生说起民国女画家的时候,嘴角带着一抹温情的微笑,然后缓缓地、缓缓地说着话,话语如同暖阳之光,不同于之前的冷寂静谧,它从窗外洋洋洒洒、正大光明地浸入我们的躯体与思想。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民国时代可以说是女性崛起的年代,从林徽因、宋氏三姐妹、陆小曼和杨绛等等,这些女人从外貌亦或是智慧都独具韵味,这些女性追求平等、渴望成功的欲望很强烈。我们也能感悟到她们的倔强,感悟到她们如何义无反顾地创造生命,仿佛为当初战争年代的灰暗里加添了希望。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这次提到两位中国女画家,一位是上海女子关紫兰先生,明艳的长相养出来一团静气,这团静气在画笔中也得以晕染开来,下笔颇有胆气,画笔纵横涂抹表现出娴静艳丽的欢愉气息。而关紫兰的后半生大隐隐于市却也不掩她侠情柔骨的另一面,她施以援手资助恩师的孩子上学,鼎力相助恩师的家人归国,那层美丽的外表下流淌着人类的高尚品德。人至暮年的她成了穿行上海弄堂间的妇人,偶尔爱去铜仁路喝咖啡,每月会去理发店修饰自己,嘱咐子女在她去世后洒骨灰到西湖,这样可以每年到西湖旅游,正是这样淡泊的态度成全她与世界一次坦诚的相知相惜。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曾经名噪一时的关紫兰先生这一生也给我们启示,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即使是独一无二的也需向统一退让,即使是自由的也需向规则妥协,即使有着孤独的魂魄也需亲近群体,这才是能延续自己的生命。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另一位民国女性画家丘堤先生,她不同留学日本的关紫兰先生那东洋路数,而是典型的法国路数,受到法国留学的丈夫影响,她掌握了温和的“立体主义”架构,画作有一种素简的气息,旧日的温良恭俭入了画魂,笔者偏爱她的《栀子花》,浓淡恰到好处,不温不火的风格使得物体有一种通透感。看着《静物之二》光线洒在物体上面,让我们卸下生活的铠甲为《静物之二》里的物件和阳光停下来,感受到了一股佛的慈心。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这期视频是最喜欢的,她们带着积淀时光的风雅碎步,轻轻叩响笔者的心门,相信这期视频会给你沉淀浮躁的内心,让你看到另一端日子的艰难与温情。

    1⃣️1⃣️《徐杨的功德》

    世人皆知《清明上河图》,当我们的目光被它吸引的时候,再去看还有一副画也存在着重大的意义,这就是徐杨所绘的《乾隆南巡图》,每一个笔触都铿锵有力,那些风光、壮观的画面,不过因为是宫廷画师徐杨们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流下了想象不到的汗水。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这副画全凭画家的高超记忆力和精湛技术,描绘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让当时的“人间天堂,盛世繁华”的苏州城盛况出现在世人眼里,这是一件非常有历史价值的作品,真实反应当时社会风貌的纪实风格画卷。中国拥有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到一份情感的寄托,这样的画卷给后世遗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历史。

    嘿!从室内到户外,换地盘了!哈哈哈!豁然开朗!

    1⃣️2⃣️《讯息与景别》

    话说陈丹青老师提到画家卡帕奇奥眼睛不安分的时候,笔者不由得联想到疫情前那个无比快乐看着各路无名帅哥的自己,不安分的眼神也是捕捉美的眼睛,画下神明赐予世界的丑陋与美丽,即使是猖獗的丑陋,经过画家的神来之笔在观众眼中也只有满纸诉无尽的美丽,如火如荼地怒放,跃然纸上的智慧与美丽让后人的眼眸触及心灵并且重读信仰。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卡帕齐奥的透视法,永远设定观众在现场,从观众的位置看出去,远远望去有很多人游荡。而说到透视法,中国的长卷画与散点透视、移步换景相关,其“旷观”视角在古代好比纪录片的写实角度,然而这样“旷观”的角度就此止步于徐扬和王希孟,这样的美术史秘密就永远遗失了,去世的艺术家就此永远沉默了。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不知为啥陈丹青先生在乌镇老宅前莫名流露出一种羞涩的感觉,乌镇也是很喜爱的古镇,尤其是晚上的乌镇夜色很迷人,暖黄色的灯光,那种暖色让人驻足留恋,早上那么多人瞬间消隐在低垂的夜景里,乌镇,按照旷观角度东栅的原生态文化底蕴、西栅的繁华喧嚣,如果是卡帕齐奥的透视法那就是亦或是泛舟在迷离的水乡上,遇颇有雅兴的船家即兴哼唱,亦或是找家有热气腾腾的小饭馆儿,惬意的吃着美味佳肴(记得光盘!),亦或是石桥上看着灯火辉煌的建筑。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以眼画美景,以笔写美景,以心记美景,这个场景从未离开过。

     6 ) 《局部》第一季——丈量过往的艺术之美

    ❣1-3

    审美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后来不断地学习和提升。陈先生讲的画作对我们而言是不懂得的美,美具有多样性,不能要求一致性,面对这样的美选择虚心接受和记录。(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陈先生离校出走,与体制告别后的他在外讲授知识,对我们而言是一种幸运,他对美的理解倾向高阶思维和学术性知识层面,一位忠实于自我的人对于美的理解更具有真实的感知能力,无需借助任何词藻修饰美。(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千里江山图》

    画家:王希孟

    皇家画院,一位十八岁的少年王希孟无所忌讳,又得宋徽宗亲自调教,彼时的他雄心壮志,挥笔收纳自成格局的景致,每个景致都有精细动人的细微之处。(小孙字典没输字)

    十八岁贵在年少轻狂,才在伟大的画卷中赞颂秀丽江山的气魄。“纸寿千年,但是绢寿五百”,于我们而言,千里江山图的完好保存是何其有幸,而那个早慧的少年在乱世中如烟云浩渺一般隐身在画卷的背后,《千里江山图》成了个人的绝世哀弦。(小孙字典没输字)

    ——《死亡的胜利》

    画家:布法马可

    原来我们一直误会,在西方人和正统艺术家的价值观里,湿壁画才是艺术的杰作,油画之所以风华绝代是得益于印刷的普及和画册宣传。(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说来也巧,《死亡的胜利》展现了一场瘟疫带给世人的恐惧,西方艺术家不同于东方艺术家,他们是直接坦坦荡荡地表现出死亡的到来,《死亡的胜利》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这样纷繁的景象还能得到细心的描绘,湿壁画走出油画的框架在墙上直接的呈现了神圣的杰作。(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艺术画作会激发人类内心深层的崭新感知能力,是第一感觉,是内心的本能,是对作品的骚动,而这份感知能力也让人类由此内省自己孩子般的无知感。(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人民的胜利》

    画家:蒋兆和

    《流民图》生动的记录了战争时期受到日本欺负、压迫和奴役的一百个中国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每个人紧皱眉头,眼神涣散地注目没有尽头的前方。这部有血有肉的长卷画作因画家的个人经历得到质疑,这部作品的存在也就掩藏起来,而蒋先生的人生也过上了四处游荡的生活。(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孟德斯鸠曾说过“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看着《流民图》,你才会真正地置身其中,与那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深深地共鸣。今日这盛世是来之不易的,忘记历史的民族是另一种形式背叛披荆斩棘的先辈们,同时也不再拥有未来。(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7 ) 我看《局部》

    最近在看陈丹青的《局部》,网络视频,共16集,目前第一季。

    不好说这是个什么类型的节目,脱口秀似乎也不确切,作为“秀”,他的表达方式显然有差异;叫文化讲座又没那么系统和正式,漫谈式的格局,又总是从一个话题展开到另一个话题。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好定义的非类型化节目,却意外地具备了很大的吸引力。

    对于公众人物,不论了解多少,我们通常总会有自己一个或直观或理性的认知,但对陈丹青,我心中却一直怀有一种不确定感,因此也无法有自己的评判。他的社会知名度与其说来自作品,不如说更多来自他的公共行为,比如早年间尽人皆知的辞职风波,而一以贯之的老愤青做派更简直可以说是他的招牌了。

    我在美院上学的时候他还在校,在东三环那个著名美术院校小小的原址里,你时常会邂逅一个穿黑色立领学生装的人迎面而来,圆眼镜后面一双愤世嫉俗目不斜视的牛眼,步伐总象是去赶着干一件什么要紧事似的,此人就是陈丹青。从他身旁经过,你能感觉到一小股煞气和焦虑,这是属于他的气场。

    画作见过几幅,在校内外各种大小展览上,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大约鉴赏力还是不够,也只会在看到署名时恍叹一声而已。校内讲座听过一次,规模很小,没有明确主题,具体内容记不太清了,基本还是批判现行艺术教育制度大骂英语考试之类的,有两件事印象深刻:抽烟与骂娘,但南方口音的粗口,说实话有点儿怪怪的。

    很惭愧,作为一名美术生,我并未对陈丹青的画有过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也是少有阅读,看得最多的恐怕还是网上流传的各种视频,讲座访谈之类的,还有一个跟韩寒的对谈印象比较深,他似乎有点儿把自己当成鲁迅了。

    还是说回局部吧。

    第一讲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我当时一下觉得震惊了,瞬间竟有电光火石之感。时空倒转穿越回某省某市某校某系的一间小黑屋里,三十多个人围坐在一起,随着幻灯机切换的咔哒声,墙壁上呈现出无比真切夺目的流光溢彩,那是中国美术史的作品鉴赏课,而让我最深深记住的,就是这个名字,王希孟。“此画创作时作者仅18岁,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去世时年仅23岁。。”,眼前一片青绿山水明媚,学习委员的声音都因此变得充满磁性无比动听,我瞬间感动了,不知是为作品还是生平,也许兼而有之,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最容易为这种传奇打动。而到如今我已两倍于王希孟的年纪,却依然没有做成过一件也许在18岁就该做成的事,在漫长无为的岁月中,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王希孟淡忘的呢?

    貌似在讲画意旨又象不在画,他后来又讲了我喜欢的梵高,讲了我认识却不了解的《流民图》,讲了一直被我误解的杜尚,还讲了更多我从未听闻的画家和作品:徐洋、瓦拉东、安吉利科、民国女画家……

    看似随意的选题实则煞费苦心,以冷僻的画家或名画家的冷僻作品切入,牵扯出无数相关信息,这是他的眼界与学识;以他的视角和取舍帮你在某处开一个小孔,带着你从这些小孔中一窥艺术世界的万千精彩,这是他的趣味与手段。“他总是越过故事主角的肩头,张望远处正在走动的人。”这大约是他自己的方式,也是“局部”的释义。

    节目平实的节奏彰显着巨大的用心:一幅幅作品精美逼真的呈现,适度的现代科技的融入,最加分的是音乐,严丝合扣,张亚东不只是个人名,那是品质的保障。

    透过陈丹青干瘪得近乎枯燥的语调,你仍然可以感觉到他的悲悯与慷慨。这实质上是一档门槛较低的大众美育普及节目,而真善美在当下的社会已如蓝天般稀缺,恶趣味,却如雾霾般长期驱之不散。

    我也终于明白,不管是原来的老愤青还是如今好脾气(装的也罢)的娓娓道来,陈丹青也只是在做他自己而已,节目本身已如良师益友,与其妄加评判不如多看几遍。

     8 ) 陈丹青《局部》笔记与摘录

    第十画:民国女画家

    二十世纪初,女权文化萌芽,出现了几位女性艺术的先驱。
    例: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与乌莱):《情人·长城》→《艺术家在场》

    中国古代女画家:赵孟頫的太太管道升、文征明的玄孙、秦淮名妓马守真顾眉…
    民国女画家:
    关紫兰:画中有闺中女气,但下笔的胆气毫不造作,画风受东洋影响。
    丘堤:法国路数,相对温和的立体主义架构,静物画出手简静,带着一种素心,画中可见“物性”,不修饰不渲染,恰如其分,不温不火。



    第九画:瓦拉东母子

    巴黎画派:
    二十世纪初十九世纪末,印象派影响之后的巴黎画派画家,有偏于野兽派的,有偏于立体派的,也有自成一派的,风格百花齐放。
    例:德朗:横跨野兽派与立体主义;马尔凯:集印象派之大成。

    瓦拉东:
    她的时代还没有女性艺术一说,她的风格十分本色和野性。
    当时男性画家笔下的女裸体常被定义为泛爱的欲念的符号。她提供了一个罕见的视角:从女性的角度描绘女裸体——没有尴尬也没有暧昧,只是在私密的场合观察另一个女人。瓦拉东也画男裸体——带着某种儿女对父兄、母亲对儿孙的亲昵的目光,但就其爱上儿子的朋友一事,画中是否有欲念还不能妄断。
    她的静物画也很优秀,没有风格的自觉和野心干扰,她的创作都十分单纯。

    郁特里罗(瓦拉东之子):
    他画遍了蒙马特高地,画中白墙的丰富色彩也影响了吴冠中。



    第八画:非正式的魅力

    “绘画何时停手,是否有规则?”:
    毕加索为收藏夹斯坦画的肖像画了一百多遍。
    佛洛伊德,二战之后有名的具象画家,他画画的覆盖程度、量感、覆盖程度是毕沙罗的几十倍。
    但他却说过一句话:“每幅画接近完成时,我最不能确定的就是什么时候应该罢手。”
    毕加索说:“希腊人、罗马人、文艺复兴人,都顶着规则在画画。而从梵高开始,每个人都必须做自己的太阳。”
    吴作人:“你们要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要知道什么时候画,也要知道什么时候不画。”

    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印象派同期后期
    欧洲其他艺术领域打破规则的“自由”表现:
    雕塑:布尔德尔、马约尔,关注石头泥土木头本身的质感;
    音乐:圣桑、德彪西开始玩音色和音符;
    文学:波德莱尔、马拉美醉心于调理字与词。

    中国画:
    中国的工笔画和西洋画一样,都有一个完整的规则。
    而文人画(士夫画)则不同,逸笔草草,恰到好处。他们是拿着朝廷俸禄的文人,把一种新的态度和闲情带入了绘画。
    书法:
    中国历史上非正式的书法作品反而高于正式的书法作品。这和欧洲是很不一样的。



    第七画:绘画的放纵

    “未完成”的艺术:
    舒伯特《未完成交响乐》,梵高《海边的渔夫》

    巴比松画派:
    柯罗户外作画,同一个景别画两张,一张写生,一张带回去慢慢画。这已经是印象派的铺垫了。
    印象派:
    管状颜料出现了,户外作画开始流行,笔触和颜色自由了,绘画被放开了,艺术家懂得和媒材玩了。
    “一幅画怎么才算画完”是印象派提出的颠覆性的话题,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柯罗看不惯印象派,梵高也看不惯野兽派。可见艺术趣味的改变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然而什么才叫“画完”呢,毕沙罗和塞尚常一起作画。毕沙罗喜欢不断堆砌颜料追求完成感,而塞尚的每幅画看上去都可以再继续画下去。塞尚在作画的过程里找到了自己的方法,追求普桑的“均衡”,因此非常注意边缘。他不在乎自己的画有没有画完,永远处于打开的状态,展现出了绘画的过程。他的理念之后也渐渐影响了立体派、抽象派。

    十九世纪是一个转折,人们发现了“一幅画可以不画完”,以及“一幅画可以无穷无尽地画下去”。



    第六画:谁养艺术家

    画的完成度:
    蒙娜丽莎是一张过度完成的画。哈尔斯的《微笑的男孩》虽然潦草但是具有完成度。

    艺术的角色:
    十九世纪前艺术是服务行业,是作为高级装饰物存在的。艺术家画的也都是订件。例如达维特为拿破仑画加冕礼。
    浪漫派的阶段艺术家的角色改变了,艺术的功能也改变了。十九世纪中叶,印象派的画家开始做历史陌生的事情,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意志。继而出现了艺术家“self-employ”的形式。新兴的资产阶级也在艺术的供求关系中产生变化,他们可以作为经纪人参与艺术买卖。



    第五画:巴黎的青年

    作品与环境:
    赋予一个作品与之匹配的展示空间是很有必要的。就像莫高窟的壁画脱离了洞窟的语境就会失去几分原有的味道;教堂的壁画脱离了原有环境画面的意思就会打折扣。一幅作品与它原生的环境相辅相成造就了一种独有的文化气息。
    例: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根据展品的文化背景布展。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展示的中国绘画,因为布展空间与中国画不相衬,他们调整了灯光,让环境极暗、光线聚集在画面上,使得画“孤立”、与周围隔绝,观众也就被引导着忽视环境去直面画作本身。

    印象派早期:巴齐耶
    最有名的是《巴齐耶的画室》,现存于奥赛美术馆,从中能看到印象派诞生的时刻。
    巴齐耶参军后29岁就去世了。他是一个早熟的天才,不仅擅长造型和光影,而且善于组织场面、画群像。他在19世纪同性恋文化备受打压的情况下画了许多青年男性肖像,非常坦然。
    他的画明亮、均衡、温和,非常健康。



    第四画:初习的作品

    梵高早期:1881~1883
    有一种画好在“憨”。
    米勒1875年逝世,梵高在他去世六年左右开始临摹他的画作。他早期在荷兰也画了许多下层劳动人民。摄影家桑德的人物摄影作品也有这种“憨”的感觉。

    珂勒惠支,表现主义画家,和蒋兆和一样,都有着卓越的技巧,画悲天悯人的主题。但他们都属于“巧手”,而梵高与他们都不相同。



    第三画:人民的胜利

    蒋兆和:
    “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画家,主题常常是可怜的受苦之人,著名的作品有战争时期1943年的《流民图》,其中人物描绘、历史意义、道德重量都首屈一指。



    第二画:死亡的胜利

    意大利壁画:
    戈佐里是十五世纪非常著名的壁画家。然而意大利比萨斜塔旁的圣墓园中,还有两幅布法马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死亡的胜利》、《地域》,他活跃在13世纪乔托晚期。

    油画方便传播,而欧洲最好的是湿壁画。湿壁画是将研磨好的干粉颜料掺入清水再将颜料涂抹在刚抹在墙壁表面的湿灰泥上,干燥之后,图案便永久保存于墙壁表面。现在许多教堂里都有留存。

    十三十四世纪,意大利已经出了一连串画家。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盛期出了文艺复兴三杰。

    二战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教堂炸毁了,而壁画却有幸没有毁损。

    早期艺术的魅力:
    幼稚天真但精力饱满、元气淋漓。
    各种文化、各种文明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但根基都在早期作品。
    早期艺术具有原创力;工具的创新也在早期;新主题和新工具又互为因果。
    例:
    布法马可《死亡的胜利》、《地狱》-文艺复兴早期壁画
    北魏壁画-中国早期壁画【龙门石窟(武则天时代)与云冈石窟(北魏时期)的比较】

    贡布里希:美感需要导引和学习。
    而艺术最重要的是直觉、是最新鲜的感受力、是可贵的无知。



    第一画:千里江山图

    国画历史:
    中国山水画的发端比欧洲人所谓的风景画早了近千年:
    隋:展子虔
    唐: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传世的只有李思训的《江山楼阁图》,现存于台北故宫
    五代:董源、巨然、荆浩、关仝
    北宋:刘、李、马、夏,山水画气格越来越大,路数越来越多,但青绿山水画这样歌功颂德的形式仍是主流。

    年轻的画家:
    《千里江山图》20米长手卷,作者王希孟18岁为宫廷所作,现存于故宫。
    委拉斯凯兹也是少年进宫,二十岁做宫廷画家,六十岁才得到爵位,因此在《宫娥》中郑重地把自己的形象地位画了出来。
    米开朗基罗雕刻圣母耶稣时23岁,雕刻大卫时候26岁;德拉克罗瓦23岁画《但丁小舟》;毕加索玫瑰色时期也在20岁左右。
    绘画靠手艺,眼光。眼光包括观察之眼和经验之眼。观察之眼是不可教的,这就是所谓天才的天赋所在。
    年轻时的艺术家充满好奇心,感知功能是全息的。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沿袭的全景观是北宋开拓的图式,犹有过之。《千里江山图》的“开阔”非常具体,每个局部都是自称格局的一幅画。成年的、老熟的大师喜欢做减法,也就是取舍和概括。而英年的王希孟则忙着做加法。

    北宋末年:
    张择端也属皇家画院,画出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一幅是世俗繁华的史诗,一幅是锦绣河山的颂唱。这两幅巨作都成于北宋末年,看不出亡国之兆。不久金人入侵。

    补充:
    元代王振鹏又有《江山揽胜图》,但画品气格都远不及《千里江山图》。

     短评

    我觉得陈丹青有些过于贩卖苦难,貌似只有成功人士谈起苦难来才更加权威,诚然该被历史记住的人物与艺术,值得铭记。

    7分钟前
    • 韧勉
    • 推荐

    好东西为什么好,不那么容易讲出来。陈丹青最厉害的是,不绕开问题,不故作高深,而是托出自己的恳切感悟。

    9分钟前
    • 淹然
    • 力荐

    不需要美术造型道具特效,他一个人一张嘴就够了,所谓最强大的不插电PPT。。。另外,陈老师有一双佛耳。。。

    10分钟前
    • TM1001
    • 力荐

    “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 陈老师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很多地方话语点到即止,听得心头一紧,必须关了视频看看窗外,努力多看两眼这个世界的明亮。(片头是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Prélude – Yo-Yo Ma;有一集俄罗斯民谣《山楂树》特别好听)推荐第六集和十三集

    12分钟前
    • yaoyanan
    • 推荐

    陈丹青讲话不紧不慢,从容的知识分子;艺术真美啊。音乐,绘画,文学,都美极了。感谢上帝。

    13分钟前
    • Pirouette
    • 力荐

    陈丹青做这个节目就是念稿,和他以前文风一样,内容都主观极了。但大概还是会去买他的书。有几集视频做的超有趣,而且放出了非常多我以前没见过的画,非常多,赞死。

    17分钟前
    • i姑娘
    • 推荐

    到目前为止,最有吸引力的一个,比梁文道,马世芳的更加吸引我。其实陈丹青的语言因为不太被新闻联播体污染,很有魅力。他个别的用词特别讲究,听来都是惊喜。

    21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有观点,有偏爱的男人是多么珍贵。

    22分钟前
    • amaranthiner
    • 力荐

    他好像知道,过几年,他就死了。

    26分钟前
    • 目手出
    • 力荐

    看理想系列中,对这一个最担心,会不会坑掉啊,怒打五星。

    27分钟前
    • lily13521
    • 力荐

    倒不是陈丹青讲的多好或者节目做的多棒,只是我们太缺乏这方面的教育了,所以才不得不在三十岁后一点点的补回来。

    29分钟前
    • 盲忙
    • 力荐

    单是听他说话,就觉得挺舒服的

    32分钟前
    • 黄壮壮
    • 力荐

    终于明白道长说的那句“人人都喜欢陈丹青”

    34分钟前
    • 凯丽要一夜暴富
    • 力荐

    之前还担心只是绘画史介绍,也怀疑公众形象越来越公知的陈丹青会让人失望,没想到他竟这么掏心掏肺的把自己的发现拿出来分享,是我小人之心了。非常值得看,国内这样的纪录片多一些就好了。

    36分钟前
    • 子东文
    • 推荐

    看醉了!陈丹青离开大学是对的,在网络上给所有人上课!

    37分钟前
    • 飞老湿
    • 力荐

    知识分子的良心

    41分钟前
    • DopamineLoss
    • 力荐

    其實這一部並不適合對藝術史毫無了解的圈外人來看,因為其中的見解相當個人化不說,都是他很奇怪的跑偏見地,不完全符合主流藝術史的客觀表述,容易把圈外人帶偏。但幸運的是我和他的見地不謀而合,特別是對意大利濕壁畫的部分。

    43分钟前
    • 沉淪。與涅槃
    • 力荐

    陈丹青的自媒体真的要好好办下去,因为看看这个,人真的就平静了好多。什么时候能平静的讲烦恼讲苦难讲幸福就真的成长了。

    48分钟前
    • V
    • 力荐

    每一集慢慢看,为什么这么喜欢陈丹青讲话呢…

    50分钟前
    • Vins3nt
    • 力荐

    去看了首映,一开演陈丹青就躲到观众席后面了,结束后他说,简直不忍看,自己跟个傻逼一样,像个老干部坐在那儿,没什么好说的。。说完匆匆就下去了。大家笑成一团,可惜我看不到主办方有多尴尬。。。还是很好看的,期待下一季

    53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