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小小乔

    小小乔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英国2019

    主演:艾米丽·比查姆,本·卫肖,利安娜·贝斯特,菲尼克斯·布罗萨德,基特·康纳,琳赛·邓肯,凯瑞·福克斯,塞巴斯蒂安·胡克,戈兰·卡斯蒂克,大卫·威尔莫特,Jessie Mae Alonzo,Jason Cloud,Marie Noel,安德鲁·拉詹,Yana Yanezic 

    导演:杰茜卡·豪丝娜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畸变

    • HD中字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 正片 上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 HD中字

      生化危机:终章

    • 更新HD

      屌飞船奇遇记

    • 更新HD

      星际之门:真理之盒

    • HD中字

      铁血战士

    • HD

      幽灵行动阿尔法

     剧照

    小小乔 剧照 NO.1小小乔 剧照 NO.2小小乔 剧照 NO.3小小乔 剧照 NO.4小小乔 剧照 NO.5小小乔 剧照 NO.6小小乔 剧照 NO.16小小乔 剧照 NO.17小小乔 剧照 NO.18小小乔 剧照 NO.19小小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爱丽丝,是一个单身母亲,也是一家新品种植物开发公司的高级植物培育员,工作非常勤奋。她设计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暗红色花朵,不仅外观让人注目,其健康价值更是出众:如果气温合适,营养足够,人们能时常跟它说话,这棵植物就可以让它的所有者开心起来。爱丽丝违反了公司规定,带了一株回家送给自己的青少年儿子,乔。他们给这朵花起名“小小乔”。但随着花朵生长,爱丽丝越来越怀疑“小小乔”也许并不像它的名字那么无邪。

     长篇影评

     1 ) 专访杰茜卡·豪丝娜:人不一定生来就是为了追寻快乐的

    (导演很多不同寻常的想法,对我而言非常具有启发性。原载于《电影》杂志与“电影杂志 MOVIE”公众号。女主角采访→《专访艾米丽·比查姆:艺术的作用,就是让你质疑》。)

    杰茜卡·豪丝娜第一次到中国,去了澳门,第二次则来到上海。到了酒店还没歇够,她就带着同样清瘦的儿子前来接受采访。

    初来乍到,她总是有点不太好意思似的说自己知之甚少,关于上影节的模式,关于中国电影的制作,关于中国观众对《小小乔》(2018)的反应,以及,关于儿子玩的那个无法在奥地利外登陆的足球游戏。

    谦逊得有些害羞,连笑意都会朦胧起来。

    从电影到见闻,聊到自己独特的想法,也总是略有腼腆地笑笑。

    可她的电影,是如此先锋、大胆。 表现手法,呈现结果都是如此之外,还有对评价两极分化的坦然甚至期许。

    她质疑希望、信仰与爱,更质疑真相。这样的电影人,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泡出了哲学家的深度。听她侃侃而谈,真知灼见俯拾皆是,原来竟有那么多事情,我们从未想过另外一面。

    她把电影奉在圣殿中,却点燃了圣殿不容置疑的存在。而她,杰茜卡·豪丝娜,成了影坛上又一位可敬的战神。

    每个人都成了问号

    本·卫肖之所以欣然接下《小小乔》中的角色,就是因为“对杰茜卡之前所有的电影极感兴趣”。

    从维也纳电影学院毕业后,杰茜卡以处女作《任性天使》(2001)登上影坛。等到《卢尔德》(2009)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拿到竞赛单元费比西奖,她实现了职业生涯的突破。以德国文豪克莱斯特入题的《疯狂的爱》(2014),成为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开幕片。而首部英语作品《小小乔》首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就为艾米丽·比查姆赢得了影后称誉。

    作品不多,但总能让人看到跟其他电影不一样的内容以及精神内核。走到这一步,跟她所处的环境不无关系。

    杰茜卡生在奥地利的一个艺术世家,父母和大姐都在绘画界闯出了名堂,尤其是父亲鲁道夫,可谓维也纳幻想现实主义画派的大将,二姐谭雅在服装设计领域颇有建树,而她本人则在电影领域崭露头角。

    这次《小小乔》能够吸引好演员,还能够打动戛纳评委,正因它不只在讲述一个科技与人心的故事,而它搅动的,更不只是这一片小小的精神天地。

    女主角爱丽丝(艾米丽·比查姆饰)是个科学家,在新品种植物开发公司里带队培育了新植株“小小乔”。它非但不是速成的,还要人们怀着爱意去抚摸、倾谈,才能成长。相应地,它会释放气味,激发人们心底的快乐。

    但是,小小乔渐渐有了控制人们情感与思想的能力,甚至“意愿”。

    有人说这像《黑镜》,用冷冰冰的科技来推演一个潜在的未来。杰茜卡表示,“我喜欢《黑镜》,但我觉得《小小乔》是不一样的,我不是在想象一个未来。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这不是对未来作一个明确的预判。”

    事实上,创作《小小乔》的基本思路,就是“设定一个女性版本的弗兰肯斯坦”。科学家爱丽丝培育出小小乔,从某个角度看,确实是把生命赋予了一个未知的怪物。

    有了这样一个故事前提,才能进一步探讨电影的核心,即爱丽丝如何在对儿子的爱和对工作的爱之间左右为难。

    而在这个斟酌的过程当中,爱丽丝惊骇地察觉周遭的人在一步步变质、异化,自己再也无法确定应当如何去看待他们。“他们变成了一个个问号。”

    这种疑虑状态的投射,来自于杰茜卡在现实生活里或触动或困扰的经历。她接连举例说,有些人变了,你会想,“哦,那可不是我十年前认识的人”。又或者,你的孩子变了,因为他们长大了。当你发现自己所爱的某人,其实并不完全就如想象那般,你会觉得惊讶不已。两个人去结婚,两年后,他们就变得相互厌憎,怎么会这样呢?我们以为很亲密的人,有朝一日,大家的距离会变得非常遥远,这又是为什么呢?

    爱丽丝的同事贝拉(凯瑞·福克斯饰)到后来,越来越“不在状态”、“不是自己”了,但这时候,“是自己”还有什么意义呢?当你疯了的时候,你还是不是你自己,或者说,当你吃药了,你会不会没那么“是你自己”?

    这恐怕就要跳到另外一个话题“疯狂”,而这也是很让杰茜卡感兴趣的。

    《小小乔》令人惊恐而又兴奋的一个地方,是始终想要牢牢控制一切的爱丽丝,发现自己渐渐深陷于内心的流沙,曾经以为稳固的关系、观念甚至自我,都在随之下沉,但与此同时,她又像是一个接连押错筹码的赌徒,再憧憬鸿运都好,也会有一瞬间动念——不如,就让一切尽毁吧,落得个人神共灭,也好过这灰头土脸。

    有人觉得,到头来什么都变了,爱丽丝妥协,放任,看来什么都不会好了。杰茜卡谈结局这种放松的状态,“也许她是迷失了,也许她是高兴的”。这就看你要把寻常逻辑,摆在精神状态的什么位置。

    在挑选演员来诠释这种不一般的状态时,杰茜卡相中了艾米丽。

    不久前,艾米丽在《达芙妮》(2017)里演了一个顽固、好斗的疯女人。“这是一个非常摩登的疯女人版本,因为这些古怪的地方,都挺让人喜欢的,而且是很正常的。艾米丽有不可思议的天赋,而我的电影正好需要一个看重工作多于儿子的女人,我不希望观众去指责她,说她是个不好的妈妈。”

    正式拍摄时,杰茜卡就会经常跟艾米丽探讨,什么时候爱丽丝会发现别人变了,而通过什么方式,她会觉得自己是在胡思乱想。

    杰茜卡盛赞艾米丽的表现,“她是在一个很不稳定的基础上表演,因为这不是一部心理学的电影,不会有大场面来展现她的感受,她在电影里只能跟那种不安感合作,而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这是角色所承受的压力,我觉得她完成得很好。每一场戏,你仿佛都能听到一些内心独白。‘他现在是在撒谎吗?还是说,他正在说出真相?谁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而这种情状下,观众不知不觉地就会以一种特殊方式潜入角色身上,甚至是代入到看似遥远的电影世界里。

    单一性的真相并不存在

    能潜入《小小乔》世界的人会更明白,对于心理状态的质疑不过是一角冰山,对真相的质疑才是海面之下叫人惊诧的二级内涵。

    爱丽丝、克里斯(本·卫肖饰)和贝拉,全部都是科学家。可即便是科学家,也无法厘清当下发生的事态。杰茜卡分析,“他们发明东西,发现事情,能够拯救人类,却也有可能毁掉人类。”而仔细一想,能让科学家也失去自我意识,其实是一件更有讽刺意味的事情。

    在创作剧本的阶段,杰茜卡跟曾经合作过《卢尔德》《疯狂的爱》的编剧拍档贾拉尔丁·巴哈德有过许多考量。二人最终构建了一个复杂的剧本,力图保证每场戏都有一些模糊的特征。

    比如,贝拉最后倒下了,那么,是克里斯他们把她推下去的,还是她自己跳下去自杀的?究竟是小小乔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脾性,还是说这一切,不过是爱丽丝自己的臆想,只为了能让自己顺利工作,不用带小孩?

    这些不确定的场景,就是杰茜卡觉得有意思的所在。

    “当你在质疑别人的时候,你也在质疑自己。”对这种视角问题,杰茜卡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就像我们这会儿坐在同一个房间里,我看着这个方向,而你看着那个方向。这就很像电影的摄影。”

    她很喜欢摆弄摄影机,譬如让镜头凑近某人,然后又把镜头移开。“镜头的位置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想要做的是,让观众感受到不安。”

    也就是说,她想让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脑子里不断出现各种泡泡,“我这样判断,是对的吗?”或者说,当有事情发生,角色离开了电影画面,然后又回来,那作为观众,就会有一种感受,“嗯,怎么回事?有什么东西是我漏看的吗?”

    杰茜卡笑说,“我不会把整幅拼图都摊给你看,总有几块是找不到的,而我手上并没有拿着。”

    这就是为什么说,她的电影两极分化,很挑观众。

    其实她也明白,绝大多数观众都希望能在电影里找到线索,并得到明确的答案。但她觉得,既然自己都还处在寻找答案的阶段,又如何能给观众提供呢?“作为一个电影人,很难在拍电影时稍微留出一个缺口,让那种怀疑精神保持活力。”

    这种曲折隐晦的做法,当年杰茜卡在《鬼饭店》(2004)里就已经做过尝试。到了《小小乔》,她用了一个新的手段,那就是提供至少2个答案。真相不再具有单一性,并开始背离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

    在《小小乔》的试映环节,特定的一批观众会做好“被质问”的准备,所以能够欣然接受电影的特色。但是到了戛纳首映,面对大批不同背景的观众,情状就不同了。

    杰茜卡说,“当我看到观众在我觉得该发笑的地方笑起来,我会很开心。但我也会跟评委会成员说,《小小乔》是多面性的,会有很多不同的主题,你得让观众选择是关于这个,还是关于那个的。”

    电影的主线是爱丽丝在儿子与工作之间的权衡,但很显然,许多不管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的观点、指涉、意蕴,都随着故事发展渐次出现,并被真相与假象之争给联系到一起。

    “要是真的存在真相,那会是什么?一切事情是否会有一个绝对的答案?我在提供答案这方面,确实是很犹豫不决的。”

    人类就是一些观念的集合体

    杰茜卡在自己的电影世界里探究真相,这真相连皮带肉的,什么粉饰都不加。越敢直面,越显勇气。

    她深入许多常见的议题,在别人的陈腔滥调里,别有一种赤诚。

    “我有时候会觉得压力很大,当我在广播里听到一些所谓‘会让你感觉很好’的音乐时,我会想尖叫,我没法听。包括一些‘很浪漫的、美妙的’电影,我没法看。因为这是不真实的,它们遮盖了事情的本来面貌。”

    而爱丽丝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取舍,其实多少投射了一点杰茜卡目前的状况。她谈到当爸爸和当妈妈之间存在的不公平,“我必须得说,很多母亲就是很难放手。而且我经常想,为什么她们不能说,‘请照顾我的孩子,我要去工作了。’那种愧疚的不好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

    她笑着看了看跟来采访现场的儿子,小孩正在打游戏,还处在习惯跟着妈妈的阶段。“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但没那么多。我试图保持平衡,也希望能给孩子找到一个好的保姆,所以这并不难过,哈哈。”

    所以在她看来,电影结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绝望。

    杰茜卡自己就挺喜欢爱丽丝和心理医生(琳赛·邓肯饰)谈话的那个场景。“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解脱。电影里很模棱两可——她现在是变了还是怎样?但这也是个真相。那为什么不放手,把孩子给爸爸?反正爸爸正好想要孩子,而她至少能专心工作……这应该是个开心的结局。她为什么不能过这样的生活呢?”

    正是让爱丽丝有了一段纠结、骇然的复杂经历,她才会有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观众同样如此。很多困扰我们的事情,其实正因为有一层困扰我们的所谓道德在,只是,道德由谁定义?道德为什么没有随社会变化而变化?而我们是否太习惯于被不完美的道德所束缚甚至折磨?

    在最初打算拍摄一部关于人们改变的电影时,杰茜卡总是想,“结尾就是要拥抱人的天性。”《小小乔》的结局是坏的,因为所有人都改变了?还是说结局是好的,因为所有人都被治愈了?又或者,哪怕在结尾出现一个充满丧尸的世界,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这其实正是我想要的感觉。所有东西都会改变,但是,没关系的,生活并不会介意如此。”仔细一想,杰茜卡近乎荒谬的“残忍”,其实已经上升到了某种哲学高度。

    “人类说白了,就是一些观念的集合体。其中,最强烈的观念就是爱。每个人都渴望爱,但爱并不存在,它只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观念,而它使得我们能够沟通、生存,尽管我们当中有些人知道,它并不存在。这就跟我们其他观念是一样的,比如信仰、希望、科学。在当下,我们并没有那么相信上帝,而我们很多人都会离婚,所以信仰和爱也没有那么强大了,但是每个人都爱科学,我们总希望科学家会给我们终极答案。《小小乔》则说,科学家也并不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就像是牧师,他们假装给我们最后的答案,但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任性天使》里的女主角丽塔(芭芭拉·欧斯卡饰)就是个始终得不到爱的中学生,哪怕“爱”被有形无形地强调多次,而最终,对于爱的索求,让她走向了某种无爱的毁灭。《卢尔德》在一群病患信徒的朝圣之旅中展开神迹是否存在的谈论,到头来,似是而非的一个“神迹”让众人在信与妒之间摇摆,也不知道这宣示了上帝的慈爱抑或是残忍。《疯狂的爱》在爱与死的关系上大做文章,在平静的语调里,透过起起落落的戏剧冲突,掠过一丝丝嘲讽。

    而在《小小乔》里,还有个看起来有趣,但却有很深意味的设定,那就是培育小小乔的时候,需要付出时间,更需要付出爱,甚至要跟它说话,而它会让人感受到快乐。可以说,快乐也是一种可以等价交换的东西。

    杰茜卡补充说,愉快也是一个强烈的观念。她在报纸上读到一篇关于奥地利学校体系的文章,说的是学校正在摧毁学生的快乐。“我就会想,这是指哪种类型的快乐呢?我觉得这很值得质疑。一个人做他或她想做的,就会开心是吗?我觉得,在所生存的社会体系里,能够担当一个受尊重的角色,这才是快乐的本源。”

    她笑着加了一句,“人不一定生来就是为了追寻快乐的。”

     2 ) 还记得奇葩说的那口愚人井里的水吗?

    这是我今年上海电影节的第三部作品,也是让我觉得很深刻的一部影视作品。故事线和结构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一株被命名为“小小乔”的花会分泌一种令人产生快乐情绪的花粉,女主爱丽丝违反规定将一株“小小乔”送给他的儿子乔,渐渐地事情走向了不可预估的局面。

    因为对于片子的理解跟我同行的两位小伙伴圆子和曾哥有着截然不同的说辞,我就无法以我的主观叙述说全整部剧情,毕竟任何的语言叙述都具有倾向性。

    对于本部电影的大致理解,主要使我联想到的是《奇葩说》第四季的半决赛辩题:奇葩村有一口愚人井,只要有人喝了愚人井里的水,人们就变得意识错乱、颠倒黑白,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喝了,你喝不喝?

    我觉得花粉就是另一个愚人井中的水,它代表着一种最强大的意志,试图同化和消解任何他方意志,让世界只剩下唯一的独立意志——照顾“小小乔”,就像影片中乔杀死了所有的蚂蚁,他说:我没办法照顾这里的一切。他做出了选择,选择照顾小小乔,所以另外的东西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好了,接下来我试图从影片中的几个重要人物着手,试图将我现在很混乱又很明朗的思绪中,整理出个大概的我的理解:

    1.心理医生

    对于心理医生是否被“小小乔”同化依然存疑。但是最后心理医生家里出现的那颗“小小乔”使我坚定了心理医生在最后依然被驯服了。

    影片中,心理医生所起到的作用不小。

    心理医生是女主内心的解惑者和叙述者,她的主要作用是试图归因女主作为母亲角色所遇到的失败。影片从始至终,心理医生使用了一次录音机,那一次她说的是:她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试图摆脱儿子。

    在这个时候,我相信心理医生也是“小小乔”意志了。

    因为她站在了女主的对立面了。

    2.具有20年植物培育经验的老人——贝洛

    贝洛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清醒”人,她对于所有的“小小乔”的认识都权威而理性。她能够理性到在发现自己最爱的狗出现感染后,立马杀死了它。这才所有的人看来都是一个疯狂的举动。她就是那个愚人井里的那个选择不喝、试图融入大家而找到解决方案的一个智者;是“真理的掌握者”;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个“独醒人”,对,这个独醒的人并不是女主,而是贝洛。但是,她最终失败了。

    贝洛在被老板和克里斯推下楼的那一刻,“真理”死了。影片的走向其实也明朗了起来。因为导演一直试图将女主塑造成一个意志不坚定的动摇的角色,她全程没有任何的救赎行为,

    任凭事态的发生。当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信奉于一个意志之后,所有的其他价值观都会被杀死,不可能得到生存。——这可能是作者想要试图表达的哲学态度。

    【不和谐之音:狗吠声】

    影片中两次用了类似贝洛的狗的bgm,非常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一定带有某种剧情的暗示,在小伙伴们的回忆下(也许有错),一次就是在贝洛在被金发男(我又忘记了名字......)锁在“小小乔”的养殖地后,贝洛通过一扇窗子逃了出去,在逃出去之前她回头看了一眼那些“小小乔”。这时,狗吠声的背景乐响起,预示着贝洛做出了一个选择,融入大家,假装自己是“小小乔”意志。她甚至蒙混了爱丽丝。她试图救赎所有人。

    还有一次应该是在乔的镜头,可能预示着乔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异,但是具体我记不大清了。

    3.乔和塞尔玛

    女友塞尔玛的作用是通过对话体将乔的所有情绪得以表达。但两者都是“小小乔”的意志奴隶。他们对于“小小乔”的强烈崇拜使得他们表现出快乐情绪以外,甚至表现出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劝服能力。

    乔:一开始我也觉得吸入花粉有些异常。但是后来我发现它没什么不好的。你根本注意不到自己有什么变化,就可以假装一切都和原来一样。

    塞尔玛:就像你注意不到死亡一样。

    乔:好比喻!

    乔和塞尔玛放声大笑。

    乔:嘿!这是个笑话!

    爱丽丝严肃脸,她已经无法救不回孩子了。

    我认为这段话在影片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认为,它是导演试图明晰全剧观念的一个核心:当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吸入了花粉,所有的人都不是原来的自己了,他们失去了个性,改变了性格,变成了纯粹的乐天派——甚至在贝洛死去的下一分钟,就对于博览会的举办而欢呼(影片中出现了刺耳的笑声)。这时候所有人都死了,但是没人注意得到了。

    这段很神奇,让我想到了颜如晶在半决赛上讲的那段故事(《红色的月亮》):

    我简单的讲一下这个故事以及它所表达的东西。

    世界上被大部分吸血鬼充满,男主和女主是最后没被感染的两个人。他们互相约定他们两人中的谁被感染了,另一方就杀死他(她)。最终女主被感染了,男主没有把女主杀死,而是将她带到山上捆绑起来。最终男主依然被感染了,当他在医院中醒来的时候,他的孩子、父母都过来拥抱着他,说你到底去了哪里呀,我们好想你呀。他的女友也跑过来说:我也好想你!

    最后男主抬头看到了红色的月亮,说了一句:红色的月亮真好看。

    我觉得这个故事和《小小乔》所表达的核心几乎是一致的,主角都是被迫“合群”的,但最终他们都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吸血鬼是温情,《小小乔》却是悲剧。

    这种差异主要还是来自于配乐的表达,配乐的悲凉说明了导演的立场。

    这种乌托邦式的“美丽新世界”是一种没有希望的地狱。

    同样是上帝视角的观者,因为全篇充斥着的不和谐之音,观众的观感进入了导演所呈现了悲剧色彩,令人抑郁。

    4.克里斯

    克里斯是个很有趣的角色。他一直站在爱丽丝的立场去对抗所有人。但他也是“小小乔”的第一受害者。他全程在传播“小小乔”无害说,即使到爱丽丝都开始动摇的时候,依然在劝爱丽丝别想太多,”小小乔“一点问题也么得。他是一个更为强大的”小小乔“意志奴隶,他劝服爱丽丝;杀死贝洛;最终与乔和塞尔玛见了面。

    所有的意志奴隶,在最后汇合了。

    这时这个独立世界里的人,已经只剩下了爱丽丝。

    在克里斯的拳头下,爱丽丝不出意外地也被迫吸入了花粉。

    整个世界充满了欢乐。

    5.女主:爱丽丝

    作为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我就假装认为她演出了我所理解的一切角色定位。

    在乔的父亲、贝洛以及贝洛的狗的剧情推动下,爱丽丝依然像个没事儿人一样把“小小乔”放在家里任凭乔把玩。说明她一直不坚定,一直在庇护“小小乔”,即使她在家依然在研究贝洛的说辞,她仍然做不到杀伐决断地去解决掉“小小乔,即使”她在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她很正面地回应:我非常爱乔。

    这是一个挣扎的点,一直到影片最后,她都没能在“小小乔”和乔的冲突中做出自己的抉择。舍“小小乔”而保儿子的主流价值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彰显,这是影片悲剧的直接导火索。(打完这句话的我又有了新的理解,我决定放在最后说。)

    我觉得有很多的机会,她完全可以一把拔掉“小小乔”——然后全剧终。但是她没有,她选择听之任之。她才是前面那个辩题中,在纠结要不要喝下那口水的人。

    全篇的几个疑惑的点以及以此产生的不同观点:

    1.心理医生是否有感染,以及如果感染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的理解在一开始已做陈述,但是我总觉得有点说服不了我自己。

    2.影片中的父亲是否得到感染?

    我的理解:没有。

    因为有一个点(我和圆子同时注意到了,说明这可能是导演的刻意为之)是在爱丽丝走出心理医生家里,脸上的笑容从有变为无的过程。感觉是卸下伪装的真实流露。

    如果这种理解正确的话,女主就变成了下一个“贝洛”,试图融入大家来救赎大家,做下一个英雄。而将孩子送到父亲那里,是因为父亲是一个居住在乡村里的隐居者。影片的画面呈现的是一种世外桃源的独立状态,儿子在这里能够远离世界,父亲也许能作为一个保护者。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出于对儿子的爱和庇护。

    而我更倾向的理解是:父亲虽然没被异化,爱丽丝确实异化了。她和儿子最后晚餐的融洽程度,不得不令人信服,她进到了儿子的世界,感受了儿子的感受了。

    对于对于全篇的理解:

    栋式理解:虽然奇葩说给出了一个二元对立的选项。但是影片呈现的是一种矛盾而纠结的状态。女主不知道何从选择,最终交给了命运。而这估计也是导演的悲观主义:当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信奉的是一种价值观的时候,这种价值观会吞噬一切异己,最终成为唯一的真理。正如陈铭说的,价值观是经验的,而不是先验的。

    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不能感受“小小乔”,那么你错了。

    所以,在“小小乔”的传播下,人们失去了其他情绪了,大脑中分泌了快乐,并且将除了“照顾小小乔”这件事以外的一切都杀死了。

    影片中有四类人:坚定的反“小小乔”意志拥有者贝洛、介于独立意志与“小小乔”意志之间的边缘人爱丽丝、被“小小乔”意识驯服的所有人、自由意识者乔爸。

    也就是这个当这个世界都疯了的时候,你选择喝下这杯水跟他们一起疯,还是选择保持你以为的清醒,去救赎所有人。作者的倾向是后者。

    作者试图将这个问题,真实地演绎。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要做这个决定,每个人都会经历和女主一样的苦痛和挣扎,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而逼于趋同。然后一切因这种挣扎而带来想要救赎的行为都被消解为无意义。

    这种深深的悲剧感不是来自于女主不知道如何选择,而是当女主渐渐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不能从众而沉沦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但是,上帝视角的我感悲剧无法证实爱丽丝的现实悲剧。爱丽丝最终走进了儿子的真实世界。她在“小小乔”和儿子之间做出了选择,选择了努力工作,让儿子跟父亲一块生活。这也顺从了乔的想法。她成了一个“成功”的母亲。所有人都得到了“快乐”。

    另外导演可能试图想要诠释快乐。

    当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追求无休止的“快乐”的时候,这个世界是需要被警醒的,因为快乐不是唯一的幸福的来源,痛苦也可能是。当世界只剩下快乐的时候,所有的应有的悲伤被稀释而消灭,人也变成了僵尸。

    虽然,我没有那么感受到曾哥所说的母亲失败论。但是我感受得到,当爱丽丝来到了这个新世界后,她将所有对于孩子的爱都倾注在了“小小乔”身上。这好像也诠释了“小小乔”的价值理念,你只能照顾一个。

    “晚安,小小乔。”

    “晚安,妈妈。”

    小小乔最后还是成为了这个世界唯一的王。

    曾式理解:影片主要想要表达爱丽丝作为母亲的角色失败。在遇到青春期的孩子时,她没能很好地走近乔的内心,想他所想。而“小小乔”只是个催化剂。促使爱丽丝在工作和家庭中做出抉择。她没法顾全两者,因为两者的核心已经开始了冲撞。这也暗示了:心理医生的录音,她内心是想要摆脱孩子去追求工作上的晋升的。她的挣扎在于她仍然爱着乔,她无法割舍。孩子的任性和远离是“小小乔”带来的,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真实出现的——逃避父母、早恋以及争吵和冷漠。

    我觉得有道理,但是如果不从上文的视角去理解的话,仍然把这部影片讲浅了。

    后来曾哥补充了一段自己的理解:

    从母亲与孩子的角度来解读,Alice扮演了一位失败的母亲,虽然她口口声声说她最爱的是孩子,但她无法在孩子与工作间取得平衡。数次面对小小乔摸棱两可的态度,也暗示她的爱是对妄图摆脱孩子的潜意识造成的补偿心理。正因如此,小小乔的出现对她而言是一种诱惑,无法承受选择之苦而借小小乔解脱。

    从个体与社会的角度来解读,Alice工作的植物研究所已成为小小乔的行尸走肉大本营,唯一一位清醒的抗争者贝洛被残害。想要存活下去的唯一选择是pretending——假装吸食过小小乔的花粉。但随着小小乔在欧盟获奖即将被推广到全世界的时候,Alice的内心应该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也许某一天早上起来,世界上全是失去感情的僵尸,仅存自己意识清醒。此时的假装意味着每分每秒的演戏,也许已与吸食小小乔别无二异,区别她是否吸食已失去意义。这就是个体的悲哀,只能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前行,就如同《绝望者日记》中所反映的社会,在巨大的恐惧下,不知何时会变成利维坦的爪牙。

    (虽然文笔很好,但是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吧!!)

    圆式理解:这个世界依然是正常的,只是母亲疯了。

    圆子的理解是和我完全相反的理解。

    圆子认为一切都是母亲的臆想,母亲被巨大的工作压力压垮而精神异常,儿子和克里斯都试图与她沟通,但是她已经无法从中走出来了。

    一个线索是,爱丽丝在把花带回家的时候,一直盯着花看,说明已经被吸食了。

    (虽然我觉得,影片中所有吸食了花粉的,都有非常明确的吸食动作的暗示。爱丽丝没有。)

    但我认为这只是真实和虚幻的二律背反。毕竟在影片中没有上帝来界定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

    所以可以说“小小乔”可以是致人迷惑而沉沦的毒药,也可以是救赎所有自以为清醒者的解药。

    (这句话也像肖骁在那集里说的一样。)

    毕竟真实和虚假,也只有上帝能分得清吧。

    那从这一层面来理解的话,圆子和我其实是同一种理解,只是出发的角度不同罢了。

    一段应该有的总结:

    看完的那一刻,觉得导演已经尽量浅白的去传递一些信号和精神。过于夸张而渗人的配乐,演员过于明显的异常的笑、皱眉、铺陈的叙事和不加技巧的叙述,让人有省视的可能。没有任何故作高深的悬念。但是豆瓣6.4的分值让我觉得有点过低。影片耐人寻味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是自己的水平也只能看出这些吧。

    虽然我觉得相比惊悚,悬疑类型更为贴切吧。

    “如果真的有人变了的话,那个人就是你。”

    当所有人都改变了的时候,唯一不变的你就是那个需要改变的。

    所以在千夫所指中,你要么去改变,要么去假装,假装我和你一样。但是当你选择后者的时候,你就要做好被戳穿的可能。就像贝洛看到死去的爱犬的玩具的时候,她的真情流露最终导致她的悲剧。

    突然,我又想到了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怪房客》

    “他人即地狱”可能也是一种能够的诠释。

    也想到迪迦奥特曼里面的那个霸王花怪兽......好像表达的荒诞是一个类型。

    只是大古是那个清醒者,最终他救回了所有人。

    曾哥说,这部片子有看到《圣鹿之死》的影子的时候。我恰好在影评中看到有人提到了欧格斯兰斯莫斯。

    也许这种亦正亦邪的结尾的解读,并不是小众的。

    毕竟,真作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嘛!

     3 ) 一点零碎的观后感

    1.魔花这个元素的加入和抽离,对人物的粗线条行为不构成影响。这个设计是高明的,置整部作品于一种真正的猜疑腔调之中,从而区别于常见的异类入侵题材。

    2.某条短评中提到的的“信息缺失”的处理方式同样也是,如同片中小男孩养的蚂蚁之家,导演截取观察展现的人类生活可以等同于小男孩观察的蚂蚁之家的截面,都是静观之下的姿态,光滑、平整、表面化、渺小化、无机化。大多数电影作品在于对人物和情节的拆解、溶释、分析,通过增加信息量和情感浓度来提高观众的共情和自省力,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对现实的“过分”解读。此片不然,导演颇有机心的祛除信息,个体固守自我思想,与外界交往中呈现出最简化的行为,与他人之间亦不存在真正的情感沟通。

    3.人工感与人工感。在Hausner之前的两部作品中,无论是《卢尔德》还是《疯狂的爱》,题材都并非具有人工感的题材,而这是它们与《小小乔》差异最大的地方。在其他方面,此三部均是影像上祛除情绪的人工感无机感较重的运镜风格(除了此片镜头更运动),作者态度均是疏离的审视角度,其主题均是“人”这一柔软主体的柔软情感的无力、冷淡与荒诞。前两部在人文类题材上佐以人工感极强的画面镜头及电影节奏,得以幻化出某种冷淡但凌然凡品之上的灵气。《小小乔》的内核仍可谓是人文主旨,但形式上是人工感极强的实验室、魔花组合,于本片则是人工感(题材)再加人工感(影片制作风格)的叠加,而双重的人工感对于不同的观众也是观感完全不同的。

    4.是过程的、空间的作品而非单向线性运动的作品。装置。镜头、画面及奇特配乐,共同组构成一个完满空间。导演在镜头运用上也通过在一组人物对话中镜头推进到虚空第三点的方式来强调空间的存在。有结局的电影,但并非完全单向线性运动的作品,企图在有进度条的媒介中塑造空间,任意拉动时间线,空间均是完整的可独立的疑惧空间,是为装置影像作品。

    3.5。

     4 ) 小小乔的谎言:影片的唯物与现实

    电影欲言又止,用小小乔做了一个巨大的隐喻。花是很多微妙的恐惧情绪的隐喻。同事们的漠然是“正常”,哭泣与诉说是异常。男士们的暴力(或误伤)归因于“感染”。特别是女主暧昧对象突然的暴力,也假借着“感染”的壳。而在现实中荒诞的行径(暴力)却不需要如此荒诞的理由。这是女性才会拍出的细节。感染真的发生过吗?在女主离开咨询师后瞬间消失的笑容表明了,感染不曾发生,快乐的笑容并不来自于花,而是一种接纳、妥协、人自醉。她自然的吻了那位男士,仿佛一切不曾发生,并承认自己过去“太情绪化”,她只是戴上面具,掩去本真的痛苦而已。敏感,缺爱,却冷漠,人可以如此“不正常”吗?贝拉的悲剧,女主的妥协,像是隐去的没有脱口的尖叫,一切掩藏在一块铺天盖地的名之为“正常”的布料之下。你不必道歉的,你不必正常的,你不需要隐喻,因为这就是现实本身。我们如何给予爱?真爱存在吗?它又在哪里?爱了还是不爱?人如此敏感如此纠结,电影把它展现出来,包裹着惊悚片的外衣。笑容消失后,影片“惊悚”的谎言被彻底揭示——人们所无法接受的事,人们称之为“变化”——它发生着,存在着,是正常的,而这正常才是惊悚所在。

     5 ) 速记.

    影片具有一种无菌的高度现代主义的纹理,精致营造的触感(科技霓虹,花粉,高清晰度摄影)引起一种实验室式的不适

    以植株密布的温室监控镜头为开端与结尾——密不透风的晕眩感,高度渗透的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存的合围

    后人类恐怖氛围:大量非人感的镜头运动(机械,匀速,不以人类为焦点的移镜头),诱发恐怖谷效应的表演,无调性的声音处理(具有东方色彩的极简主义音乐,电子嗡咛,犬吠)

    不安感来自于叙述上的模棱两可(这也势必导致批评的模棱两可),心理现实主义的家庭伦理寓言或是关于科技滥用的恐怖故事:通过将角色的感情变化与关于花卉的阴谋论密切地编织在一起,以及引入心理咨询师这一与电影织体的调性截然不同的段落(典雅的咨询室中居然全部都是花卉的图像),镜头诱导我们以释梦的阐释学将“去除生殖能力的花卉寻求繁衍”的说法解释为人类求偶/爱情的一种隐喻(Chris对Alice),“花卉试图操纵其他物种全身心关切其自身”则是关于爱-控制欲/责任-逃避(Alice对Joe,Bella对宠物狗)的另一层隐喻,我们试图接受Joe的变化只是出于青春期男孩的正常需求与家庭缺失带来的某种压抑,然而很快故事急转直下并愈发诡异,观众被说服影片实则为生物恐怖主义灾难预言,于是精神类药物的隐秘操纵性和成瘾性,现代性异化,普遍抑郁时代中反常的快乐专政则更像是其真正的“内容”或“意义”,基于这一双重性,《小小乔》是一部机敏而成功的复调电影

     6 ) 《海底速報:小魔花》

    影院好讀版

    小魔花既是商品,也是小小喬(little joe),即一種家庭成員的投影,這使得本片的雙重性從電影一開始就確定了,從類型來說,做為科幻電影之科,裡頭的科可以說是不盡令人滿意的,尤其在劇情細節上有許多邏輯硬傷,而幻的部分更是更是過於單薄,這是其失職的部份,然而當我們轉一面來看,作為對天外魔花的一次改寫其也有其可觀之處。

    一開始看到小魔花這個翻譯,當然首先會想到科幻電影史上著名的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這部電影有很多版本,但大致是在講外星植物來地球透過各種滲透手法來施行其擴張。所以一比對《小魔花》當然就很像天外魔花的某種當代改版,只是其走了「未來即現在」的風格,將天外魔花改為當代人類基改的產品,誕生於類似孟山都的大企業實驗室,而女主則是小魔花的「母親」,但是對於這個她自豪的產品,她漸漸感到不安,因為她發現這個她自豪的商品/兒子似乎改變周遭的人,甚至改變自己血親上的兒子喬,讓她覺得他的寶貝兒子被變成不一樣的東西。

    而所謂的「外星」不再是某種外部共產勢力入侵的象徵,而是資本主義內部生長出的異化的象徵,小魔花正是這樣與過去的天外魔花做出一種反向的對比,其揭示了資本主義何以如此牢固,因為其是合於人性的,而不人性的地方在稍一衡量之後也就成為了體制內的必要之惡,比如公司內部最先從自己身上的狗聯想到小魔花之毒的神經質老資歷同事,便以一種瘋癲先知的身分預告了一切,她宣告著對異化的奮鬥

    「這不是我的狗!這不是我的狗!」

    然後她便把自己的狗拿去安樂死了,做為對抗者,她也有自己的必要之惡。

    換句話說,本片觸及了一般商業科幻電影較少觸碰的面相,那就是如果異化是真實存在,但卻是往對他人好但對我們不好的方向,我們要接受那個被異化的「他」並尊重「他」嗎?這個議題在之後女主發現自己兒子喬的漸變而逐漸發酵,她因此得站上那個神經質老資歷同事的位置,將這個問題嚴肅以待,包括去檢視愛慕自己的男同事的漸變。

    開頭有提到本片的一些硬傷,比如作為一個高經濟價值的未發售原型,小魔花竟然這麼容易被盜走,而實驗室居然只需要一張id卡即可進入,且大樓一樓沒有警衛24小時輪班,使得這一切變得如此輕而易舉,這些東西是無法去深思或許也是電影導演沒有要我們深思的。

    就氛圍塑造而言,本片做的不賴,尤其比起走有奇觀來嚇人的套路(當然本片還是有跳躍式驚嚇),本片則是因為低成本所以必須在背景音樂還有色彩與音效上讓觀眾給受到詭異的氛圍,一些東洋音樂的使用讓其在西方人耳裡聽來或許增添了些神祕氣息、高頻的音效則幾乎要引爆觀眾的耳膜,而小魔花綻放時的音效也讓人感到不安,即便它是如此被動而非主動進擊的「怪物」,但正因為本片缺乏高動能的情節,反而使得觀眾對這種細小的聲音更敏感,你可以拿其與稍早環球的《隱形人》比較,兩部同樣是小成本電影,故都不約而同採取了較低限的手法來拍攝,利用觀眾感官的相對性來節省資源,於是對於本片「故弄玄虛」便並非是種貶意,而是種讚揚。

    你不知道什麼正在傳播,是小魔花的病毒正在感染眾人嗎?還是老員工的歇斯底里?又或者是女主自身的愧咎?電影刻意的不去說破反而使得一切更使人焦慮不安,因為它不再是個可以引出然後擊破的他者,比如作為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的象徵一般,從資本主義的象徵來解讀小魔花也許只是我的一廂情願。

    如同電影時常出現的向空無一物的背景而去的手法,全片擺盪在「想太多」跟「無可救藥」之間,小魔花改變了人,但這是壞事嗎?如同電腦、網路、手機……改變了現代生活,我們最終只能過問自己,而當我們不喜歡時,也只能接受自己已成少數,不再有任何既成解答,也不再有任何改變可能,如同女主從孤立無援到接受一切。

    如果我們從「對抗外星勢力」那種科幻片來去給它評判好壞,那本片絕對是會被嘲諷缺乏智商的那種,然而另一方面其卻也說出了某種當代人心的真相,那就是資本主義改變了一切,而我們不應該去留念那些被改變的事物,包含我們的家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選擇,你的往昔不變或許是他人的不堪地獄。

     短评

    政治意味很强啊。片中很多极具装置艺术气息的场面辅助电影叙事,比如老研究员爬窗户回头看到一动不动却似饿虎扑食的花丛、心理医生墙上的画医患相拥,现实中却冷漠地例行查问的对照...当然,这部电影最后也像一个装置艺术,很好地抛出了议题,却欠缺电影真正应有的感染力。

    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全场都被这鬼畜惊乍的日系配乐吓得啼笑皆非,诡谲的音效、横向移动的字幕、向着对话人物间空档缓慢推进的摄影,视听手法新颖的后现代科幻惊悚片。看到最后,人类被自己所培育的魔花控制情绪、放下包袱、欣喜地接受当下,表面上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结局,实际上则是对人类一个个变成行尸走肉般“快乐僵尸”的隐喻。

    9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在软科幻的外衣下,讲述的其实还是当代人内心深处隐秘的不安全感。尽管满屏的红色花朵显得如此触目惊心,它们弥散出的花粉亦可能只是人们潜意识中的幻觉。这也是豪斯娜在《小小乔》中做得出色的一点,正如影片中不停复现的挠人音乐,也许只是某种焦虑情绪再明显不过的外化。故事本身并不完美,甚至某些部分带有后现代式的空洞(特别是影片前半部分),但随着叙事的深入,究竟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臆想,逐渐混做一团,解读的空间也随之被打开。

    14分钟前
    • 鸡头井。
    • 还行

    前半程特别讨厌,觉得又一惊一乍又故弄玄虚。然而渐入佳境,惊悚悬疑逐渐引入心理学和形而上的悖论,真假虚实、假快乐与真现实的界限逐渐模糊,以至于结局一黑到底,假快乐最终也变得胜似真快乐,everyone is happier,导演的聪明劲儿真是用对了地方。电影完成度很高,配乐也可能是年度最诡异最wtf,吓得几次差点从座椅上跳起来。

    1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概念先行的电影,但文本其实十分贫瘠,意象搭建完全失败,颠来倒去还是浮在这个概念框架上,经不起推敲。冷感梳理的镜头和怪异的配乐十分刻意,导演一头钻进形式的囚牢。

    22分钟前
    • 日王仔
    • 较差

    饲养蚂蚁观察如何筑巢,饲养爱犬相信足够忠诚,饲养孩子需要陪伴孤独。温室里的花朵,它不用说话就能带来快乐,于是人类终于集体放弃了悲伤与痛苦的情感。某天小小乔终于上市推广开来,每个人都培育小小乔并吸食了它的花粉而变得快乐,作为地球上唯一一个知道真相且清醒的人,你,会选择吸食小小乔吗?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7.5/10。我观影的两个角度:中产阶级矫饰的完美和对母性角色的质疑。被花粉侵染的人们以维持表面一切完好的假象来保护魔花,最终女主也被侵染,却俨然一副中产或上流虚假平和之“圆满”结局。女主从不以为意到渐渐焦虑,心理医生提示她也许魔花的恶果恰恰是她自己潜意识的浮现:儿子对自己的依赖感消失也许正是她所希望的,她并不想履行母亲的指责,而是投入满足自我的工作中。科幻和心理戏平行双线齐下。女主对男主示好的不投入、对儿子无暇关心的歉意……被花粉感染……一切都美好得可怕(联想到《Pity》中男主只能在悲伤中感到愉悦):似乎产生了爱意和理解,但都是为了魔花而形成的同盟cult。终于她自由了,她也不再自由。影片同预想的(概念书)几乎一样,完成度不错。错过了开头。观影于戛纳电影节。05/14/2019

    28分钟前
    • 若汐
    • 推荐

    风格接近“圣鹿之死”,剧情却是“天外魔花”。声大于形,伊藤贞司的诡异配乐比鲜红欲滴的画风还惊悚。女主全程表情呆滞,竟然KO“燃烧女子”拿下戛纳影后,除了分猪肉我找不到别的解释了...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7分,仍然保持了之前作品闷蛋风格。不过,这次选择了一个相当现代的题材(其实是科幻)。美术还是各种大块的黄绿红这种,摄影倒是运动起来了。主题其实在之前很多科幻恐怖片都有涉及,好似《天外魔花》之类,好在风格明显。以及,配乐非常诡异。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韦斯·安德森凭借本片中男扮女装的精湛演技,成功获得戛纳最佳女演员奖。

    37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赤色恐惧

    3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22thsiff#《小小乔》绝对是我上影最大的惊喜。它是一部存在主义的恐怖电影,讲述了我们无法理解自己复杂的情感,以及对一种无思想、无负担的幸福的诱惑。特别要说导演豪丝娜为电影做了一些令人不安和特殊的事情,除了在原声带上偶尔的无调性尖叫,她提供了一种更克制的不安,电影中的女主角无法理性地接受可能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她采取了一段微弱的恐惧和不确定性的时期,这段时期通常会引发这个经常被讲述的故事。从隐喻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一部容易归类的电影。从视觉上看,这是一场盛宴,将装饰艺术的粉红色和薄荷绿与对称的白框形成对比,隐约地唤起了70年代一些失传的科幻电影的美学。

    42分钟前
    • 素素素素素丶
    • 力荐

    花吃了那男孩,原来我非不快乐。

    46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被配乐吓死…如果把小小乔的病毒看成另一层面的“母性”,是否可以理解女性变成母亲后的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失去自我行为?

    50分钟前
    • 贡丸猩猩
    • 还行

    【今年的SIFF惊喜】就是非常特别。声音设计做得真好,soundscape as a (vital) role,伦敦公寓门外的摇曳树影搭配古筝过耳难忘;每一个角色都是既模糊又坚定冷静,女主也是,在这种超现实设定里还能演出(让我)可以identify的效果(我与世界:我?世界?爱咋咋滴吧),我觉得影后是实至名归;难以定义的小尺度叙事创造巨大文本空间(存在主义?探讨幸福?自我意识?心理分析?随便怎么解释吧,但这可解读性没有消弱我看故事的乐趣);影像语言既有诡异独特风格(比如每一场对话的zoom in镜头都是对准一个虚的点)而且成体系,形式主义强迫症也没啥可抱怨的。

    55分钟前
    • 力荐

    #72nd Cannes# 影后。7分。影片观感就像兰斯莫斯拍了一集《黑镜》的剧场版。豪斯娜的研究工作做得还是相当细致的,片中各种生物学技术细节都很说的过去,对科学原理和话语都保持了很好的尊重,影片的美术和服装设计得相当出色,惊悚感主要是来自希腊诡异浪潮式的无表情表演(营造某种“uncanny”的感觉),但更多的还是靠日本风的音乐来营造一惊一乍的气氛,写得虽好但是真得有点滥用了。影片对(技术带来的)“快乐”的伦理探讨十分有趣,也讨论到了“主体性”这种大问题。影片显然是有着颇为精心编排的的隐喻和丰富的哲学探讨面向。最可惜的一点就是花粉控制人这件事,其实由爱丽丝的心理咨询师给出了另一个解释:作为工作狂的爱丽丝对自己疏于照顾儿子这件事心怀歉疚。如果能保持住这种暧昧性就更好了……

    57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怪异而有趣。从开头第一个画面起就陷入一种催眠又一惊一乍的情绪,弹幕般飘过的字幕,旋转着的培育室监控画面,一朵朵红艳诡谲的花。见过太多人工智能颠覆人类世界的故事,但你听说过植物智能的危害么?它甚至很难被判定为有害,因为每个人都因为它变得更快乐,相敬相爱,不再纠结,保护着小小乔花。结尾那声“晚安,妈妈”过后,旁边老外抽了口气说,scary!各种东瀛风竹笛、击鼓、犬吠等奇怪大音量音效突然冒出,真真科幻惊悚片。PS,半英国片,有句台词是我们将把这种快乐花推向全世界,甚至欧盟XD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B / 开头干瘪,但之后随着配乐表演多个层次的旁逸斜出调性逐渐丰富,甚至在这个一眼能望到头的单薄科幻设定之下发掘到了极其细微的当代症候。它并不同于《圣鹿》一般直接的病态具象,而是着力于捕捉对“常态”与“非常态”进行“分辨”这一行为本身的焦虑,这恰似一种“塑料”包被的困顿状态:批判与批判的无力之间的无休止缠斗。为了呈现这种状态导演所采取的手法可以说是无比谨小慎微了,她让几乎每一个部分都出现偏离与失常,又让它们相互团结成一副欣欣然的科幻类型模样。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惊呆!学生作业一样的质感居然进了戛纳竞赛单元!这配乐真的是审美扭曲的典范了。

    1小时前
    • 大蒂茎蕾
    • 较差

    黑镜什么时候能回归这个水平

    1小时前
    • 十二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