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8

    主演:陈晓楠 

    导演:季业 

    猜你喜欢

     剧照

    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2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3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4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5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和陌生人说话》是腾讯新闻出品,陈晓楠主持的访谈节目,讲述真实世界的魔幻故事。人间戏,永不散场。  2018年8月28日,第二季开播。

     长篇影评

     1 ) 对话恋爱中的“最强王者”,她如何让猎艳者敞开心扉?

    在《和陌生人说话》中,我们看到一个个具体的人,关心一个个具体的群体和事件。其实我们没有高下之分,就像主持人陈晓楠总是与访谈对象平等地交谈,叩开访谈对象的心,寻找他们内心深处的底色。

    尤其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猎艳者》这一集。

    在这一集中,主持人陈晓楠和往常一样,更多的还是去“倾听”采访对象的讲述,克制地不加以过多情绪的引导,也不会给一般人认为是“恶人”的猎艳者下绝对的定论和评价,而是去展现他的多面性,从而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一开头听到林晨实施的套路,陈晓楠的一句“这会很累吗”其实是一种关心,像朋友一样去担心对方的身体和心灵,打开了采访的窗口,而不是去批判这个做法从而让采访对象感到抵触。在接下来的整个采访过程中,陈晓楠也没有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平等地对话,尝试去了解这个客观的事实和她面前这个人的内心,由此一步一步让林晨能够敞开心扉地去诉说自己。

    她努力去了解PUA到底是什么样子,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对此下了负面的评价而抵制去了解它。她尝试去理解关键性的问题,让林晨知道她真的在听他说什么,也展示出她足够尊重他的诉说。

    通过一些细节的追问,如第一次看到“自杀鼓励”时的心情,主持人获得了一句很重要的心里话——

    如果恋爱是一场游戏,那我要玩到最强王者。

    这是足够深入当时的情境,足够唤醒内心的呼吸,才能水到渠成得出的关键性句子。

    这样的浸入程度,折射出主持人深厚的采访功底,而这背后无疑是她对人的尊重与关注。

    在PUA之外,陈晓楠也希望能够去了解林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没有特别多亲密的时候,是吧?”用以回溯他的原生家庭,“你看女生的眼光会有区别吗?”可以透视他的自卑。在讲得足够深入时,陈晓楠会适时地总结,“自卑的你和一个心里很傲的你,永远都是在你心里交织着”,从而也让林晨对自己的过往进行一次回顾和总结,达到采访者和采访对象的深度共情。

    其实,当林晨能够讲述那个最卑微的自己的时候,已经是极大程度地卸下了心防,包括后来提到的“和街边乞丐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种高度的自我曝露。而在这个自我解剖的过程中,是需要对方给予他很强的安全感的,不然倾诉很可能就会终止。陈晓楠很好地做到了,即使了解到林晨最卑微的一面,她依然给予同样的尊重,在他拿自己和乞丐相比时,她会稍显惊讶,并且温柔地问为什么。

    在此之上,陈晓楠还有很好的一点,是能够寻找到与采访对象的相同之处。也就是说,他们二人其实都向往美好的感情,只是林晨可能对此不感到很大的希望。但人性深处,对于爱情都是具有期待的,所以她可以剖开林晨的表面,去往下挖掘他内心的一种矛盾。因此,她能够理解林晨“总是挣扎在两套新体系之间”,期待爱情,却又害怕投入真情实感;她能够用“(在老家)为什么没用你学的那些套路呢”引起林晨诉说对老家的爱情信仰,反映出他对待爱情还有一点点的纯真,却在对旧相识的表白中灰飞烟灭。

    最后,我想说说整个采访最打动我的一个问题,“或许你可能就是没找到最合适的那一个?”陈晓楠和林晨的情感经历不同,但这给了林晨一个根本性的理解。它所蕴含的是,找不到才是常态,“最合适”的人怎么会轻易遇到?不必担心,这或许不是你的错,你可能只是还没找到TA。

    虽然我无法得知林晨心里的感想,但这句话对我而言触动很深,让我愿意继续等待着那个难得的、美好的机会,去偶遇最纯洁的爱情。

    人性那么复杂,谁都会在善恶之间摇摆过,像林晨,像你我。而这个世界缺少的,是一份理解、一场倾听、一次对话和一种思考,这是《和陌生人对话》最美好的意义,也在《猎艳者》这一集得到了很大的体现。

    如果说还有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陈晓楠并没有问及林晨寻找反PUA组织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这样一个曾经成为“恶势力”的人,如何走进一个正义的组织,在推翻自我的过程中,他有何所想?面对那些可能将他视为恶人的“正义使者”,他能够从容地面对并且说出自己想要寻求帮助的诉求吗?当然,或许主持人有更多的采访内容,限于节目时长必须做一些删减,而目前已有的内容已经十分完整并足够引人深思。采访总是会有遗憾的,一个视频的成形也会带着或多或少的缺憾,但这些缺憾未尝不是一种美,并给人留下了遐想与思考的空间。

     2 ) 你好啊,陌生人

    原定14集,目前只播出4集,然而随着无限期的“技术性问题”调整,就连这四集,也无法再看到每集30分钟时长的全部内容。 这应该是陈晓楠从凤凰离职,加盟腾讯成为“首席主持人”后的第一档节目。 节目的英文名是:talk to her.毫无疑问,陈晓楠是这档谈话节目的灵魂人物。用陈晓楠自己的话来说,她是倾听者,主角是坐在她对面的一个个生活中的普通大众。 要当好倾听者的角色并不容易,陈晓楠就像是一个耐心又亲和的老朋友,静静地聆听对方的讲述。尊重每一个讲述者和他们的故事。 第一季的话题主要聚焦孤独的现代人,剥离猎奇和对话题的炒作,去关注普通个体的生命意义。 这是一档有良心的节目,也充满着真实的人性,哪怕这种剖析开来的真实感会让人惊慌失措,可却是对人性背后复杂存在的忠诚展现与不回避不完美的态度。 第二季的内容是在第一季讲述层面上的更深层次的挖掘,但这一次的挖掘似乎是触碰到了什么痛处,匆匆忙忙以一个借口带过了它的消失。这一消失来得太突然,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在评分页面上为它做出合理的评价。 即使是无评分,但是短评中网友们的评论早已说明了它的分量之重。 现在,顺着官微置顶微博的播放地址,点进去是一个硕大的404… 确实,第二季更加直面了那些曾经作为热点话题出现过的社会现象。第一季每个孤单的个体背后还保存着一丝温暖和人情,第二季就像一把尖刃,狠狠地戳下伪装的表层,撕开那些云山雾罩,直露露地让我们看到了悲凉的人性底色和社会现实。 也是因为节目对社会事件不掩饰、不遮蔽的表达,才会令审查意识到,这里面讲得太多了... 畸形恋爱关系背后的可悲 还记得上半年某位所谓的知名女性情感大V,鼓吹pua,那时她遭受到了她事业上最大的质疑和众网友对她的口诛笔伐。但是仍然是有一大批的人选择用pua来替代正常自然的恋爱,并且沉陷其中,也不觉得有什么道德上的错误和情感上的欺骗。 《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有位化名林晨的pua学员,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羞涩的男孩最终成为一个情感的骗子。 林晨对待所有的事情都抱着试探和怀疑的态度,不去相信也没有了情感。这样带着面具和包袱生活才是他感到自然和舒适的形式。 林晨也坦然地说,这就是一种欺骗的行为,他利用了其他人的信任,玩弄对方真挚的感情。 当陈晓楠对pua教程中的“自杀”环节表示讶异并询问林晨的看法时,林晨却并不以为然,他只是将这种相处当做是一场游戏,和他玩的lol、英雄联盟一样。他想要得到的是一种胜利的快感,并以这种占有式的胜出作为体现自己存在价值的一种途径。 至于他人的生命,林晨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关心。 他一方面厌恶自己的所作所为,另一方面却享受这种畸形恋爱关系里的占有感。情感的扭曲,一定有着他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经历的影子。 家庭亲子关系的缺失,林晨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爱。在需要用感情来处理关系的时候,他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向对方去表达,也不知道怎么和这种“爱”相处。 让人唏嘘的是,林晨一方面清晰地知道自己人格上的分裂,另一方面又不可遏制地想要让两个不同的人格统一,却用一种强迫的占有去完成自洽,结果只能越来越偏离。 讲述者不知道自己之后的出路在哪里,节目也没有企图去介入讲述者的人生。 这正是节目的意义所在,不向观众灌输一种观念和判断,是给社会中那些被偏见的人提供讲述的窗口,让他们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困惑。 节目镜头交给讲述者的同时,也是对讲述者所代表的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想去探究这一种社会现象背后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在“正能量”遍地开花的形势下,这样的故事讲却是一个迷茫痛苦的“负能量”,和积极向上的高光伟正相比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也难怪被“技术调整”。 负能量不被允许传播,那么“性”的话题就更加不被允许了。影视放映的许可条例里,我们会对暴力元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却不能容忍荧幕之上有裸露与性话题的讨论。 更何况,节目中所涉及到了老年群体对于性的需求和态度。 胡大爷毫不掩饰自己对另一半的高要求,还拿以前的一个女朋友和陈晓楠打趣,两人的访谈就在唠家常中展开。 胡大爷面对镜头说起性生活,也直言不讳。 遇到喜欢的对象,大爷们上来就是一句“我要你”。这让陈晓楠也着实吃了一惊。 平时更是黄段子满天飞,尺度有过之无不及。 整个社会的默认观念里,老年人似乎就只要演绎好慈祥的角色,那些欲望和需求,反而会引起人们的不齿:都这把岁数了,还想那事呢! 但是,老年人只是在年龄上步入了衰老的行列,并不意味着那些欲望就要跟着消灭。 坦言自己在寻找伴侣上毫不羞涩的胡大爷,有过多段恋情,甚至还追到了漂亮的电影明星。

    但是胡大爷想要再次找伴侣的原因,让人听后止不住心酸,还是因为无法独自承受家里无声的空旷和寂寞。 一个人在家,只能让整宿的电视声来化解烦闷的心,满房间开着的灯似乎会让浓得化不开的夜晚不那么可怕。 胡大爷仍旧思念着爱人,即便对爱人是责任多于爱,几十年的婚姻关系近乎无性。 陈晓楠问大爷,以前有没有想过离开爱人。大爷说,结婚时发过的誓言不能违背,说好了要携手共度一生,那么这中途就不能抛弃另一半。 哪怕她是一身的病痛,也要尽力照顾她,守护她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听到这里,陈晓楠的眼中也泛起了泪光,为胡大爷与他爱人的相守动容。主持人此时不是一个旁观者,是事件的见证者。 无声的画面里,大爷拿着卡的手微微颤抖,欲言又止。几十年的陪伴,两个人的关系早就超越了情爱,双方化成了对方生命长河中的涓涓细流,是相互离不开的影子。 提到爱人离世的时候,胡大爷哽咽了。 老年的孤独就像那些无声的黑夜,望不到一点亮光,没有边际的孤独。他们投入声色犬马中,也是寻找一种慰藉,何错之有。 人生倒计时中的孤独无助和彷徨,就像午夜彻夜播放的电视,那些热闹和繁华已经逝去,不管声音开得再大,躺在沙发上的老人,内心的空寂怎么也填不上了。 这一期里,我们看到节目的人文关怀。老年人的性话题的确足以引起一番议论,可是,随着节目的深入,我们看到了上了年纪的人要面对的生活困境。 节目没有仅仅停留在话题的层面,而是挖掘了表面热闹的黄昏恋的实质——仍旧是无处安放的寂寞。将目光停留在渐渐步入人生后阶段的人群,他们的生活被大众忽视,但是他们也需要有人倾听。他们的生活也有权利得到理解。 还有雇佣兵,在公众的认知中,这是一群要钱不要命的群体。曾经的雇佣兵直白地告诉你:就是为了赚钱才去那儿。显然又是触及到了主流价值观中所不提倡的金钱至上。 在伊拉克,与死神擦脖子而过。白晓保亲眼看着队友死在自己眼前,血溅就在自己身上,跪在沙漠上用最原始的方法来火化牺牲的战友,三个多小时,看着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伙伴,在火焰里慢慢消失… 白晓保在亲身经历了死神的擦肩而过等等无数生死边缘的时刻以后,他从一开始对生命、死亡毫无概念的一个“小混混”成为了一个敬畏生命的人 陈晓楠与白晓保的谈话,始终围绕的话题是一个人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讨,平等对谈而不是猎奇的追问。 看完他们每个人的故事之后,很难再用一个词来评价他们。好、坏、善良、邪恶、良知…这些总共也只有几个字的内容是无法用来准确地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全部。 节目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复杂和多面,现实世界中更是魔幻和现实的交错,那些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被拿出来放在大众的眼前时,魔幻地令人瞠目结舌。 节目的片头,陈晓楠说了一句话,他人还是自己,理解还是离奇。 他人构成了我们的世界,我们自己同样地成为了别人人生中的一部分。 节目从头至尾没有一句旁白,陈晓楠也不对受访者做任何主观的评价和陈述。 节目的视角始终对准受访者,不是上帝视角式地俯视他人的经历,而是贴近每一个普通人,尊重他们的人生和语言,以同理心来看待。并剖出社会话题浮华外表之下,那些赤裸裸的实际样貌。 节目的良心在于它不是曾热度博眼球,选择了在快节奏的娱乐至死的时代,沉下心来,思索当下社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局面,该往哪里走。节目呈现的多样化的人生里,不同处境中有着共同困境的人们能够看到自己、反思自己。 也是因为节目没有选择强行展示生活的阳光,无奈之后终会走出的合家欢结局,让它遭致一定的阻挠。 主流需要打满鸡血,来营造生活多么光明美好,让民众相信所前行的道路准确无误。 实际生活哪里不是一地鸡毛和充满狗血,这片广阔的土地天天都有挑战认知和底线的事情发生。残酷的现实、真实的人性,不是我们看不到就不存在。真实的人生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人生戏,永不散场。

     3 ) 人间戏,永不散场

    《和陌生人说话》是由腾讯新闻出品的访谈类节目。在这个被反复灌输“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社会,凤凰卫视主持人陈晓楠独自展开和“和陌生人说话”,探讨各种属于这个时代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目前一共出了二季(2017年第一季,2018-2019年第二季)和4集名为《不可说》的特别节目。在腾讯视频上找到的资源里,第一季都比较短,平均不到20分钟一集。第二季的时长要比第一季多一倍左右,特别节目都是去主持人化的模式,只有嘉宾互相对话。

    它没有试图通过谈话来对观众进行说教,反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让你自己通过节目中嘉宾的阐述来产生思考。

    它没有婆婆媳妇小姑般的鸡飞狗跳,那些难以解决的困难、无法言说的压抑、逝去的遗憾、生命不公地再现,似乎只是想要告诉你:也许并没有人过着符合世俗定义的圆满人生,每个人未曾彩排的剧本都会在某一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一落千丈,也许一飞冲天,生命无常,但所有人都深切地热爱着生活本身。

    选题具有社会性

    节目每一期的选题都是社会热点,不仅具有经典性和可看性,也具有持续地可研究性和追踪性,哪怕过了几年后重新再把当时探讨的话题拿出来,你会发现也许受众不同了,但话题依然具有热度,那就是始终是人们所困扰、想知道、想参考、有觉醒的内容。

    这些话题包含了年轻人对未来的迷茫(劝生者、换子疑云、爸妈,谢谢你们尊重我)、对婚姻家庭的疑虑(猎艳者、菖蒲河老人情、我把爱人送到零下196度)、对自己人生观的塑造(一个杀人犯的忏悔、和世界记录较劲的倔老头、我为死囚写遗书、从花臂凶徒到煮面天使)、对什么是值得过的人生的阐述(我不是“神女”、无声合唱团、我给盲人放电影、我和小偷一起慢慢变老)...

    这些已经达到哲学高度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用对话的方式娓娓道来,对所有的观众来说是有震撼力的。除了素人嘉宾,有一期还采访了当时《明日之子》的人气选手毛不易、马伯骞,贴合选秀节目的热点,满足了粉丝们对于自己喜爱选手的好奇心,增加了节目的热度。

    拿菖蒲河老人情来说,它关注的是老年人寻找配偶的问题。我们以前会轻视老年人对另一半的情感需求,认为安享晚年就是每天平静如水,三餐吃饱跳个广场舞健身,但没有考虑到他们也希望可以再次感受到心跳的悸动,甚至重组家庭,而这一问题近年来逐渐被人所重视起来,这期节目就向我们揭开了老年人对于老年伴侣的期许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你会发现爱情这一经典议题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

    猎艳者这期的嘉宾是一个面带口罩和帽子的男士,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渣男。这一切都源于一种新型的“文化”-----PUA,pick-up artist. 中文译为“搭讪艺术家”,但这期节目探讨的是“不良PUA”,即使用情感欺骗和心理操纵术疯狂猎艳,使用套路不择手段地骗人上床,在这过程中控制他人情感、榨取钱财,甚至是鼓励女生为爱自杀。但节目中请来的这个PUA高手实则有严重的抑郁症状,因为自我角色的分裂而痛苦不已。内心期待真正的爱,但又无法停下骗人的筹码,在帮助观众了解这一欺诈行为的同时也给予警示:不要重蹈覆辙。

    其他的话题还包括身体有残疾的人如何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有前科坐过牢的灰历史如何重新来过;酒瘾者如何从困顿无力中摆脱出来正常生活;网络暴力如何摧毁一个人的日常又该怎样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当身份被掉包,别人过着自己的人生享有自己父母的爱时如何重构人生版图;父母与孩子之间因为缺乏沟通酿成的失子后果,如何走出痛苦去了解以孩子为代表的这一批迷茫的年轻人等,所有这些话题都带有探讨性和警示意,不断告诫着我们人生就是你的选择,而你永远有重新来过的机会,爱可以传递,只要你想好好的。

    呈现形式多样化

    有主持人的时候,无论对面的嘉宾性格、说话方式、回答问题态度差异,陈晓楠总是可以很专业地引导,使得整个节目的调性很统一流畅。我们看到的是一台有自己特点的谈话类节目,因为主持人的状态是稳定的,且很会带节奏。

    “去主持人”只让嘉宾上阵,双方既担任采访者又是被访者是《不可说》特别节目的形式。看惯了陈晓楠的娓娓道来,一下子切换后你就会有不适应,不仅是因为一个人的身上具备了双重身份,也是因为嘉宾本身对于如何成为一个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场控表现不同,导致在最后呈现的效果上会有不同的化学反应。有的时候甚至会在一期节目里引入好几对嘉宾,对于他们的谈话穿插播出。

    但导演在设计特别节目的时候,表明意图不是理解,而是对话。只要双方展开对话,就达成了节目的本意。这是一场两个陌生人的对话,他们可能观点不同,经历不同,也许无法理解对方,也许不能和解。但是只要是“说了话”就有意义。

    主持人是节奏的把控者

    陈晓楠身上体现的是知性,她让受访者有一种感觉,就是在我对面的这个人是理解我的,可以让嘉宾自然卸下防备真情流露,都是她主持功力的体现。

    她永远是亲和力优先,站在对方角度去体会当事人的心态,并且做出提问引导,也说明在访谈类节目中开放性的问题更容易让嘉宾打开话匣子。比如当嘉宾说自己当时的心情就是什么什么,她会再进一步完善描述说到底是什么呢,而不是自己去添词,对提问不预判,给嘉宾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开口”。

    普通人和有些名气的采访嘉宾之间是有明显差异的。被大家所熟知的嘉宾上节目时观众对于嘉宾本身更感兴趣,而对于一般的素人来说,他们只是热点话题的亲历者或者分享者,观众对于事件本身的关注度要远大于对讲述者本身的好奇心,这就导致其实采访明星和素人时的角度拿捏需要不同程度的把握。

    在采访毛不易的时候,他本身就是一个不怎么爱说话的嘉宾,但由于明日之子,当时已经为人所知,所以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他的成长经历和成名过程,但是与那些家境贫寒靠自己奋发图强的励志故事不同,毛不易的成长可谓是波澜不惊。

    陈晓楠开始和毛不易拉家常,聊他小时候的事,循序渐进地增加彼此的信任,不急不躁的语速和耐心,引导他开口的谈话方式都让人觉得很舒服。

    毛不易虽然出身于一个小县城,但从小到大基本上也没吃过什么苦,由于是最小的孩子,被大家庭呵护有加,大学虽然不是清华北大,但也是一本院校,甚至在参加比赛的时候,他所有的生活来源都是家庭主持的。而他的创作经历也是带有很多天赋的表现,就是问朋友借来的吉他,自己一个人在实习结束后的消遣和爱好,参加比赛是因为有个节目组认识的朋友的推荐,写歌也只是正好写了一些的时候用于比赛曝光,于是就红了。

    听起来很奇幻的故事,也不是乐于表现自己的嘉宾,就为采访本身的可看性增加了难度。但你会发现,与其去找差异化,陈晓楠反而是去找了他和我们普通人之间的共通性,以一种普适的方式呈现了一个邻家男孩。

    他没有太多努力,也没有活得很惨,只是机缘巧合下,他被选中成为了幸运儿。他唱的歌曲也好,他的经历、困惑和迷茫也罢,都是会在你我身上重现或者曾经经历过的,但可能在某一个瞬间或者路口,我们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

    同台竞技的马伯骞做的访谈就不同了。本身已经有一个很高的起点的他家世良好,从小美国长大,父亲马清远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母亲也是著名建筑师。

    马伯骞本身就很有表达欲,对于他的采访,陈晓楠更多的是一个倾听和总结的作用,她可以把中英混杂又带有各种情感喷涌的表达进行归纳整理,反馈给对方,让嘉宾觉得你是理解我的,这样积极有效的互动对于推动节目的进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在后面特别节目中有一期讲整容,请来两位嘉宾对话。一位是花费400万整形并每年都需要根据流行回炉重造的美女吴晓辰,一位是剑桥硕士毕业的纯天然美女王诺诺。

    原本是打着知性标记的王诺诺会在对方还没有做出回答前先下一个定义,再去问别人,“对吧,你当时就是那么想的吧”,还在评价吴晓辰以整容为事业的时候预先给出假设:你到时候做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你以后事业的一部分,应该是没有想到吧?这样的单刀直入有时会引来对方的不适,更多的是会让人产生这个嘉宾有些自作聪明的嫌疑。

    给他人台阶,感同身受,而不是去反驳或者说服别人,谈话类节目不是辩论类节目,更多的是同理心,同频的互动。

    而谈话技巧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有时候两位嘉宾会相见无言或者陷入短暂尴尬,有时又会一方突然情绪激动而另外一方不知如何安抚把控,整个节目的节奏把关人缺失,导致有些值得更深入挖掘的问题没有好好挖,而有些可以避免谈论的话题或者是敏感的点被暴露,这一对比体现了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重要性,以及主持功力的体现。

    节目的价值观引导

    当你看完每一期的对话,你会发现这档节目输出的都是价值观。所有嘉宾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放在人群中甚至都不会受到瞩目,但就是这样的人,生命中遭遇了其他人所未曾能想象的变故和契机,从而使得他们走到了屏幕前和大家分享非凡的故事。

    这些人中有些依然对生活是迷茫的,但更多的是找到了人生要走的路,建立起了完善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他们不具有世俗意义上的幸福:儿女双全、夫妻恩爱、身体健康、平静度日;但他们每个人在各自的人生剧本中绽放。

    这种绽放是不具有普世意义的,但却是带有力量的。它所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看尽了世间变迁后的从容,撕下了繁华的虚幻,抵达你内心的最深处。你会发现,原来你不是一个人。你所经历的忐忑也好,迷茫也罢,别人也都一样经历过。你所面对的困境、求而不得,别人的程度比你更深,遭受的创伤更大。

    有一集的内容是丁克,请来三对不同的嘉宾,男女搭档的对话,每对嘉宾都是有孩子的一方和单身的一方。很多人也许会有一个观点,认为只有从小在爱中生活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有爱的能力去组织家庭和繁衍后代,但当你看了这期节目后你会发现:所有人的幼年都有各自的痛苦和不堪回首的往事,与父母的关系也很稀松,但是长大后,那些曾经不被父母珍爱的孩子却选择把爱传递,构造新的生活,去养育孩子,甚至有一位女高管花费700万差点丧命也要不懈努力试管婴儿,还因为生育导致拄拐。面临选择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标准答案,有人选择独立、独立清冷、与世俗保持一定的距离,有人选择赴汤蹈火燃尽自己。

    如果你把所有的节目都融汇贯通看的话,就会明白:普通人也有自己特别的闪光点,也会遇到很多神奇的事件,而镜头前看似离我们很远的名人,其实也都有着和普通的我们一样的烦恼。你会感叹,自己手上所握的牌可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而这些经历最关键的是不忘初心,无论是犯过多大错的人,杀人犯也好,PUA实施者也罢,你都在节目中看到了他们的无奈与悔恨,还有心底涌出的人之初的善,这就是这个节目的意义所在。

    它试图告诉你的是,人生的确不公平且充满瑕疵,但你的人生怎么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无论过去如何,你的未来都可以重新打造,但关键的是要有一颗坚定且纯粹的心。

    天下没有所谓的绝人之路,每个普通人的生命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只要你始终拥有对生活的渴望、对爱的相守相望和对梦想的执着。

    沪上50万粉丝人气公众号“上海公交”主编。

    世界500强品牌传播、公关。

    关注女性成长,职场达人,媒体人,自由撰稿人。

     4 ) 生活还是剧本?魔幻还是现实?

    生活还是剧本?魔幻还是现实? 作为一档社会访谈类节目,选题还是很好的。 印象最深的菖蒲河老情人这一集,讲的老年人的爱与性。人的皮囊会老去,可血肉之躯和滚烫的心依然鲜活。 胡大爷直言,这个年纪再相亲,哪儿的人,孩子几个,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医保。配对成功,再往下谈,不成功,直接咔嚓。 看到这里,突然好想笑。所以,婚姻的本质是一种利益交换,对么?省去了年轻时什么也不知道就谈恋爱的阶段。 而老年人只搭伴过日子,不扯证。为啥呢。扯证要分财产啊,子女不同意啊。合着就是请一个照顾你吃喝拉撒,让你不寂寞的保姆呗?算盘打得可真精。 黄昏恋的背后是老年人的孤独。孤独无处不在。不分年龄,生命在爱欲中交替。 pua的那集,是真的看着觉得恶心。如果恋爱是场游戏,那我要玩到最强王者。擦亮双眼选人啊,不要自己在这儿动情,结果只是落入了对方的游戏,对方玩通关,拍拍屁股走人了。你还一无所知在那儿伤春悲秋。 被错位置换的人生。人生有时还真是戏剧化。保姆拐走了大儿子,几年后,警方通知,在一次打拐行动中,大儿子找回来了。做了亲子鉴定,没问题。欢天喜地领回去养了。养了二十多年,直到亲生儿子来寻亲,才发现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并非亲生。呵呵了。 是命运给这两个孩子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这二十年被错位置换的人生。 我不是神女这集讲述了校园歧视和网络暴力。每个人可能都只是跟风说了几句,都没有往这把火里添把柴,但是讲述者的房子却烧了…而这一切,不过源于一个小小的玩笑。 器官捐赠与移植,一边是生一边是死。一边欢喜,一边悲痛。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的“呼吸”,对于有些人,是多不容易… 有的人在努力生,有的人相约去自杀。 最后那集劝生者,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生活的难关一关接着一关。 此后数月经年,做一个感恩的人。

     5 ) 第7集 校园霸凌 “我不是神女”

    可能当年每个人在这把火里头都没添太多的柴,但我的房子就已经烧掉了,但是我却不知道该去恨谁

    我盯着她看了很久,她白白净净,眉眼温婉,眼睛生得尤其漂亮,带着牙套,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讲话慢慢得、富有逻辑。我一直不清楚被霸凌的女孩子会是什么样子,总觉得可能是长得不太好看或是脑子笨笨得,才惹得那些无知的、不知是非的孩子们讨厌。我没曾想到,当时的所有人会冷漠的对待这样一个温柔乖巧的小姑娘,毫无怜悯之心。

    一切都源于一个因男孩子打闹而打碎的茶杯,和同学玩笑的一句“她的茶杯要三百万呢”。打碎她茶杯的男孩拿出两百块要还她,“我是畏畏缩缩的,不自信的,我记得他当时穿着校服,我的校服里面穿着一件妈妈穿剩下的内衣。” 她没接受这笔钱,反而成了别人嘴中的故作清高,她不富足的家境、款式老旧的裤子成了众人嘲讽的风向。

    她大概只有那么一件事做得不太好,那就是骗了别人说她并不是穷的。

    我想,对当时所有人来说,揭露一个慌称富裕的穷人恐怕是最让人兴奋和疯狂的事情了。我可以“正义”得、尽情得、不留任何情面得扒开和嘲笑她,因为她是个骗子,这是她自找的。更尽兴的是,她是个畏畏缩缩的穷人啊。如果我是个一样穷的,我终于找到嘲讽一个人穷而不波及自己的机会了。如果我是个富的呢?那便更加无所顾忌了,我是天生个“高贵”的,她一个低劣的人竟然也要装作和我一样高贵了,真是可笑又活该。

    但是众人的狂欢很快就成了断章取义的、无所顾忌的诽谤,她成了“炫富,整容,有过无数男友”的“神女”,一个全校的公敌,众矢之的。而随之而来的身体暴力,都显得没有那么让人惊讶了,“周围就像是一块幕布了,好像全世界只剩下我自己,和打在我脸上的耳光。”

    我以为加诸于身体上的暴力就是最残酷的事情了,直到她说出那个裸照的事情,被唯一的朋友背叛。什么是唯一信任和依赖的人啊?大概就像这歌里写的一样吧。

    Be my friend, hold me
    Wrap me up, unfold me
    I am small, I'm needy
    Warm me up and breathe me

    只求你能让我温暖一点儿,你想要什么,我甚至愿意把自己摊开给你。就好像在一个漆黑的迷宫里,走啊走啊,又一次走到了一条路的尽头,黑暗、冰冷。你能救我么?我能救你么?你牵着我的手,拉着我起来,你指着很近的那面墙,缝隙里钻进来了一点光,你温和得说:“你看,路就在这呢。” 是啊,竟然就在这。因为你,我不用费什么力气,甚至不用走回去再体会一遍那些路的冰冷,你在离我心脏最近的地方打开了一扇窗子。因为这一丝的光亮,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我的信赖啊、我的底线啊、甚至我的尊严,我都能献给你。

    是啊,所以她怎么会拒绝把穿着内衣的照片给那个男生呢?那点儿不妥和犹豫在这温暖面前彻底被忽略了。然后,她被背叛了,裸露照片的扩散,无耻的荡妇羞辱。温暖是虚伪的,冰冷和恐惧却是真实的切肤的,没什么可留恋的,我想如果是我,我大概也会选择不要再继续走下去。

    又一次的背叛,“你好蠢啊,怎么可能会有人真的喜欢你啊!” 。什么是蠢啊,什么是聪明啊。如果轻易信赖别人就是蠢的话,那么把别人的信任弃之如敝履就是聪明么?是啊,总有些人那么聪明、那么潇洒、那么恶心。

    我以为我永远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把攻击和诋毁别人作为人生的一部分。因为他在现实中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啊,自卑、内向、贫穷、阴暗,走在路上都不会有人去瞧一眼的。他就是那个穷的,那个“我终于找到嘲讽一个人穷而不波及自己的机会了”的人。而在他领导的那场全民的狂欢里,他成了一个领袖,得到了很多人甚至是富人孩子的拥戴,那场狂欢他一生的“荣耀”。真可惜,他只被判处了三个月,不过一百天,转瞬即逝。

    在这场狂欢里,每个人都不过只添了一把柴,每个人头上的那些恶意细算起来都远不是罪恶滔天,她不知道该去恨谁,我也不知道。是那个打了她几十个耳光的学姐,还是那个走在路上言语羞辱的校友,还是贴吧里随手转发嘲笑的一个学生?他们当时不懂自己在做什么,甚至到现在也如此。但是她被毁了,她的房子烧成了灰烬,不复存在。

    最后她说,“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可能就不屑融入这个集体了,完全不屑。” 。


    我无法忽略她漂亮眼睛里的不安和伤痛。这几天我一直在拼命得回忆,我曾经有没有也添过一把柴,所幸我没有做过,也庆幸我看到了她。

    “愿你走出阴霾,从此再无崎岖。”

     6 ) 老年人相亲——爱、性、死亡

    一下子连着看了四季的《和陌生人说话》,因为很多季和很多集被下架了,四处搜刮的资源,有些情节分不太清哪集是哪季了,但是这个节目整体四季的立意都富有深度,短小却回味悠长,探讨的边缘群体,聚焦的社会问题,饱含人文情怀与思辨气息。晓楠老师的采访与提问深度与温度并存,尖锐却又不失意义。希望如此般的节目能多多出现,让传媒不再悬浮,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人平凡人生活实处。借由《平凡的世界》那句话:“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很多集都对我触动很深,“神女”、监狱犯人、直播造梦村、劝导不要自杀为心灵赎罪的爸爸等等,印象都很深刻,久久不忘,不像刷短视频的时候过目即忘,只剩下空虚,自然而然就刻在脑海中萦绕,回味悠长。 想写的是老年人相亲这集,因为之前在b站刷到过老年人相亲节目的剪辑视频,将传统意义上年轻人的相亲,扩展到未曾设想却又需求庞大的群体——老年人,夹着些东北人自带的幽默与爆梗,用这种形式呈现在社会语境里几近隐身、被忽略的群体,被漠视的同样强烈的情感需求,撞击在一起迸发出的张力所吸引,直接又大胆的大爷大妈毫不避讳,展示着真实的人性与需求,所以看了很多期。老年人比年轻人相亲更加的单刀直入,直白坦率,也丝毫不掩饰对性的需求。总结下来,老年人相亲,最关注的健康和年龄,其次是退休金和房子,还有性方面的匹配。 爱、性、死亡,总是相互交织缠绕。《和陌生人说话》里,也更加细节的刻画了独身老年人情感与现实的困境,也展示了儿女的冲突与困境。其中描述了一个丧偶老年人的生活画面:躺在家里,开着电视,不看,只是为了有个“人气儿”,躺着躺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凌晨4、5点,电视仍在开着……很多时候,子女不让领证,怕父母被骗分割财产,也有的子女,觉得对不住已故的父母。很多老年人,只想有个“伴儿”。子女和父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彼此更加了解、理解、谅解,谅解老年人现实层面的困境外,对生活、对爱欲的渴求。 用纪录片一位老人的话结束:“我随时准备着这个滚烫的心”。

     7 ) 从他们身边走过

    1-校园霸凌

    2-老人们的夕阳红

    3-相约自杀

    4-PUA

    5-器官捐赠

    6-家庭危机,自我原则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奋不顾身的,只是自己不知道;中国的父母对于爱的表达大都不合格,但并不是爱不合格。不能因为自己私人的意外而接受公众的捐赠,真正需要捐助的真的太多了。我爱这个独立要强的女孩,活得明白!

    7-无声合唱团 催泪

    8-生 养 恶意

     8 ) 仿佛在和「内心每一个可能的自我」对话

    我总觉得,这些陌生人于我,是特别的、真实的存在。

    他们是我,我也是他们。

    他们仿佛是我内心割裂成的、无数个可能的“自我”,只是这些自我所占的分量可能微不足道,因而未能在我身上体现出来,也没能得到我的重视。

    而通过这一档节目,这些“自我”被摆上台面,开始被主持人、被观众、被我审视。

    善恶难分,本就一体。

    魔鬼与天使的界限向来模糊,稍有差池,仅一步之遥,便坠入深渊。

    我本以为我可以冷静地审视,但还是红了眼眶。这就是共情吧,都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可当我眼睁睁看着这些“自我”的痛苦与挣扎,我的心也像是被撕裂开来,被灌注这些“自我”的灵魂,有如共生。

    人类之间的情谊通常被分为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些情感琐碎又真实。

    节目中的“自我”,无一不为“情”所困,他们在漩涡里拼命地逃,以为看到的那些“光亮”便是救赎,殊不知,有些“光亮”不过是下一个漩涡的入口。

    「亲情——有些震荡的影响是永生的」

    儿子被保姆偷走,各处奔走寻找儿子的母亲因为一纸亲子鉴定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亲生儿子”,将其带回家百般疼爱,抚养其长大成人。

    却得知,原来自己的亲生儿子还在外受罪,亲子鉴定是错的……这场闹剧影响了四个家庭,虽然亲生儿子最终回家了,但这28年被人偷走的人生,该拿什么来挽回?

    我看到母亲对亲生儿子的愧疚,看到儿子对母爱的渴望,我想到了太多太多。

    这场重逢,竟然迟到了20多年,物是人非,一切都回不去了……我不知道该怎样论对错,纠结于这些对眼前的局面想必也没有意义。

    兄弟间的略带“敌意”的相处,母子间的“尴尬”相处,父子间“别扭”的相处,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或许一切交给时间,会慢慢变好。

    这样的希冀可能稍显苍白,但我想应该没有比时间更好的治愈剂了吧。

    这种震荡足以影响人的一生,深刻而又长远。

    心理、生理上的不适都是正常的,但这种不适需要多久来缓解、来适应,需要时间给我们答案。

    「友情——当一个人对身边发生的一切都抱有怀疑的时候,他还怎么活?」

    王晶晶遭受长达10年的校园欺凌和网络暴力,当她讲出这一切的开始竟然只是因为一只“三百万”的茶杯时,我心里一顿,多可笑,可转念一想,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孩子,那还能是因为什么大事呢?

    校园欺凌的开始,往往只需要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欺凌者便利用这个契机,开始兴风作浪。

    当王晶晶说她甚至怀疑这场采访也是一场骗局,是有人“谋划”着要来算计她的,我眼泪就开始往上涌。

    这该是怎样的无望,才会对周遭的一切都抱有怀疑。

    她被步步紧逼,被扇耳光,被孤立,退学,抑郁,复读,甚至上了大学后,依然有无形的手拉她入深渊。

    她所有的“朋友”,无一例外,都背叛了她。

    她一次次怀有希望,付出感情,最终却都是骗局、圈套。

    她甚至不知道该恨谁。

    每个人都往这场火里添了几把柴,不多,但她的房子彻底烧了。

    官司胜诉以后,这件事被更多人知道,她也被很多人道歉,但她却迟迟等不到始作俑者的一声对不起。

    我找到了王晶晶的微博,惊讶于她如今男性化的脸和男性化的声音,她离婚了,开始努力做自己。

    我看到她云淡风轻地说:“那个人到现在都还在给黑我的微博点赞”,“那个人”,应该就是伤害她的人之一吧。

    她好像释然了,不在乎了,那些道歉已经迟到太多年了,她没有力气再去等待,她搞摄影,开网店,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活。

    王晶晶的置顶微博

    我不知道她现在的内心世界,但至少看上去,她活得像个“正常人”了。

    「爱情——中老年人谈恋爱就是耍流氓?」

    我看到那个说话像郭德纲的叔叔侃侃而谈,他的孤独,他对亡妻的思念,他对爱情和陪伴的渴望,他的话直白到有些露骨。

    我看到那个戴眼镜的叔叔说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急诊,疼到发昏,从医院出来又自己一个人买早饭,这种时候人真的很需要陪伴啊,他提到了生理需求,提到了性伴侣,他说他们管这叫“傍家儿”,就是搭伙过日子,找到更合适的人再分开。

    我能理解,我也接受。

    弹幕上的什么“老流氓”、“流氓变老了”之类的评论,真的大可不必,而且也过于偏激了。叔叔阿姨们的这种需求并不可耻,属人之常情。

    承受孤独的人是很多的,但甘于孤独的人却很少。

    我想人类最原始的渴望大概就是爱情吧,这无关年龄,无关性别,只关于心底最美好的悸动。

    -END-

    我有时候就在想,会不会有一天,我会成为这些陌生人其中的一员。

    会不会有一天,我也会面临同样的岔路,做下可能会改变我一生的抉择。

    会不会有一天,我也会遭遇网络暴力,我也会急需用钱却无处可觅,我也会抑郁到想自杀,我也会孤独难耐到处相亲,我也会把自己的孩子搞丢了,我也会遇到一群让我甘愿付出所有去帮助的孩子们……相同的或类似的境遇,如果是我,我会怎样选择?

    或许这就是这个节目带给我的最大意义,它让我提前开始思考人生中的那些可能的转折,并给我提供了一份这些陌生人的答案作参考。或许这些答案不够完美甚至有些是错误的,但至少给我以警示。这也是我希望所有看过这档节目的人至少应该有的收获。

    “人间戏,永不散场”。

     短评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7分钟前
    • 乏善可陈
    • 推荐

    这一季的主题更深刻

    10分钟前
    • Charis
    • 力荐

    不深不浅的交谈,比第一季更成熟,比不可说更敏锐。

    13分钟前
    • 三岛由纪妻
    • 力荐

    当代中国魔幻现实主义

    15分钟前
    • 力荐

    可以拓宽你对中国的认知,停播本身就挺魔幻现实主义的。

    18分钟前
    • 小彗心
    • 力荐

    币圈、PUA、老人婚恋市场、聋哑合唱团、偷子置换人生、校园暴力、器官捐献、百人筹款、爱子轻生变为劝生者。主题选得好。

    22分钟前
    • 一个豆瓣用户
    • 推荐

    止步于E04被下架。能说什么呢?……这是个特别好的节目。

    24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PUA、币圈 看上去离生活很远 其实揭示的都是最底层 最普遍的人性的欲望与挣扎 看完思绪良多……

    26分钟前
    • whoknows
    • 力荐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平凡的世界》被整改节目还是挺可惜的,还是不能直面社会的背面吗?太少人想去真正了解一个孤独的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我们都觉得自己生活在光鲜亮丽的世界里面,不愿意剥开自己看到腐烂的内脏。

    31分钟前
    • 小周的电影摊子
    • 力荐

    币圈,PUA,黄昏恋,合唱团,换子风波,校园暴力,百人筹款,

    33分钟前
    • 没有办法的事
    • 力荐

    真实的压抑。感觉主持人,访谈者,有点疏离看了是真的难受系列良心。虽然明明某三邀的主持人也一样,爱人,爱世界,态度,吃了“油腻”的亏?下架,绝望。这个国,我还能期望什么呢。真实的,是要被封锁的。给我看的,都是你精心营造的。这个国,真的,能好吗。胖哥,拜。感想,脑子可能是打阶级翻身仗的唯一资本。介于看了是真难受,可能我境界还不够?又心痛又无力。只能四星了如果痛苦不是为了看清之后弥补,就没有意义。所以痛苦,也催生,“愤青”。因为真的贫穷的人,根本不知道金钱的运作,社会的运作,他只知道,有钱,才有饭吃。也许我们,是时候停止询问“为何贫穷”了。难道人类的理想不就是繁荣共生吗。难道我们不该记得我们最初出发的原因吗。难道我们应该自私吗

    34分钟前
    • 欢呼雀跃
    • 推荐

    前三集:发财梦(币圈)、pua、菖蒲河老情人(老年相亲),选题个个稳准狠,抓住了激流中的要点。选题看起来猎奇,但展开方式并不是猎奇的,而是带温度的,宽容且平静。陈晓楠真不错,导演选取的访谈对象也恰到好处(有表达的热情,又有一层难言的情感复调)。期待看到复播之后的节目。

    39分钟前
    • blueshadow
    • 力荐

    没看第一季,但是看了第一季的采访对象,对比了一下,第二季勇敢和尖锐了很多。老年人无处安放的性与爱,这一集的争议也颇多,说明大家本质上其实还是宝玉的想法,看得惯年轻的胡来,对于年老的显然连多看一眼也不想,就更别提还让我们去想他们的情啊性啊了。有这样一集关照到他们让我们了解他们,很重要

    41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力荐

    突然停播下架了,雇佣兵是对生活选择的思考,pua是两性关系的毒品,币圈里是财富当前人的疯狂,菖蒲河情人最是刺痛,衰老,性需要,情感需要,孤独感,愿天坛公园的歪脖松树下少一些泪水。

    46分钟前
    • 杜周
    • 力荐

    刚想找出来看看 结果发已经被下架禁播了

    48分钟前
    • 管理￳员
    • 力荐

    看了币圈 pua 黄昏恋三个主题的一部分 太好看了 这才是国内最有意义的节目 人生百态 可惜越真实的东西越要被禁

    50分钟前
    • 董点点
    • 力荐

    其实这一季挺棒的,几个话题都是完全超出认知范围之外的人物。不知道触了谁的眉头,这么快就被封了。

    55分钟前
    • 莹小慢
    • 推荐

    是因为在中国禁了所以油管上才有的吗?因为4集都是在同一天17.01.2019上传的。其实很棒的节目,剖析一个社会热点的采访对象基本上角度都不同。我个人仅是主观上不喜欢主持人,觉得在第一集里没有给予第一个受访者足够的尊重。最喜欢的是E4,中国难道没有给老年人的相亲节目或者相亲平台吗?

    59分钟前
    • 懦弱者的托词。
    • 推荐

    越是底层的人越相信一夜暴富的骗局,越痛恨与不甘自己的来处,把人生当成一场投机的赌博,把恋爱当成一场输赢的游戏,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60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冲『我不是“神女”』这期来的,讲精神暴力和集体的恶,校园暴力和网络暴力互相助长,人人自我催眠,淹死她的水池,我只是其中一滴水罢了。事件从百度贴吧发酵,而如今百度贴吧和人人网殊途同归,百度已经放弃这个产品,无人打理,放任匿名者狂欢。脱口秀后我对她最后的印象是她结婚生子,好像渐渐释怀了。今天竟然在抖音刷到了她,她选择了去性别化。一个始于青春期的水杯的造谣毁掉了她整个人生,我好恨,替她恨,恨我恨。痛恨滞留在青春期的软弱少女人格,为什么没有人来拯救她。

    1小时前
    • Syfannn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