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16

    主演:汤唯,吴秀波,惠英红,秦沛,吴彦姝,颜卓灵,王志文,陆毅,祖峰,王茜,刘志宏,张一白,艾丽娅,李灿森,陈创,韩张 

    导演:薛晓路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十亿实习生

    • HD

      唐人街恰恰

    • HD

      大脚野人日落

    • HD中字

      绝种铁金刚

    • HD中字

      高兴

    • HD中字

      有钱别嘚瑟

    • 更新至02集

      我的意外室友

    • HD中字

      绝地战警

     剧照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剧照 NO.1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剧照 NO.2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剧照 NO.3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剧照 NO.4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剧照 NO.5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剧照 NO.6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剧照 NO.16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剧照 NO.17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剧照 NO.18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剧照 NO.19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焦娇(汤唯 饰)15岁就来到了澳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成为了赌场公关。罗大牛(吴秀波 饰)早年来到美国,一番摸爬滚打,如今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加州房地产经纪人,事业一帆风顺的他在情场上自然步步为赢,是公认的钻石王老五。  一本名为《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让这一对生活毫无交集的男女走到了一起,两人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往,透过种种误会和波折,最终发现彼此是自己的灵魂伴侣。在此期间,焦娇徘徊在郑义(陆毅 饰)、邓先生(王志文 饰)和诗人(祖峰 饰)之间不知何去何从,而罗大牛则在同华裔老夫妻林平生(秦沛 饰)和唐秀懿(吴彦姝 饰)的交往当中逐渐发现了人生的道义。

     长篇影评

     1 ) 无法认可的三观

    槽点太多,其他都可以不吐,但,她在教堂被那句什么死都不怕还有什么过不去之类的豪言壮语激到的时候,她整个人仿佛得到了无穷力量,我以为她要金盆洗手,从此吃苦耐劳开始踏实奋斗来还债时,没想到,她再次去了赌场,而且堵赢了。赌赢了。赌赢了。然后找到老板还钱并羞辱人家,并意淫人老板为此虎躯一震,觉得自己看错了她,对她充满了负罪感,而她就是满满的「报复了人家」的自豪感。这个时候我在心里给编剧默默跪了。

     2 ) 你是否也有情书,想要寄出

    生活中肯定也有很多“娇爷”。“爷”看似霸气,其实也透露着些许无奈。独自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独自面对一切,承受一切。在独立的过程中,所有的成长都是有代价,都要在受挫中领悟人生哲学。焦娇(汤唯饰)没有本应属于她的花样年华,15岁开始就开始混社会。缺少太多阅历的小姑娘,独自摸索出了自己的生活之道,这其中辛酸,可想而知。一次次搬家流落街头,一次次不知悔改赌博欠债,一次次被逼到走投无路。终于,她也想要走捷径。自以为遇到了真诚的爱情,与邓先生(王志文饰)去拉斯维加斯,以为可以依靠,却没想到对方依然像对待生意一样对待她。自尊受挫。却也终于醒悟。

    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教授”,给她上了很多课,教给她人生哲学。而她,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叛逆地不以为然,仍然我行我素,直到吃亏上当,才幡然醒悟,长辈告诉的道理是对的。而我们,必须要亲身经历一遍,才愿意相信。生活是本教科书。

    反过来,活的太明白太自我的Daniel(吴秀波饰)像仙人掌一样拒绝让别人走近内心。却也在与焦娇的通信中,在生活的磕绊中否定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对他心中的小姑娘-焦娇产生了依恋。即使一个人很强大,置身于浩瀚宇宙,也是需要他人的支持理解关爱。

    主线之外,很喜欢爷爷奶奶的这一辅线。温暖了整部电影。看到他们,不禁想到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多少人向往的爱情,就是这样子吧。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白头偕老。无数词汇可以描述这种爱情。看到他们在教堂办婚礼的部分,不知不觉泪目了。爷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功底,所说一字一句都那样深邃。但他这次却没有说大哲学,只是很家常地说如果奶奶先他而去,那也是挺好的,她那样笨,怎么能够独自处理一切。更是深情说到,自己脾气不好,如果奶奶愿意,到了那边请等等他。此生相守不够,走后也要相伴。“牧师”说他“过了七十年,耄耋之年,还有心办一场婚礼,这是向生而死的勇气啊”。向生而死,这得是一种什么境界。

    电影中也不乏一些套路,男女主擦肩而过N次却不得相遇。都那样文艺地去到通信中的地址也终于在曲折过后遇到。母子之间隔阂很深,却在外人的一番劝解下一切变好。等等。
    但这些,都不会影响我被感动。电影本身就是艺术,艺术本来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电影中为何不能大胆一试?故事本身就是创作出来的,故事主线已足够文艺的不现实。试问在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书信来往?

    然而,你我是否都希望,也可以有这样一个人,让我们寄出情书,等待情书?

     3 ) 不二情书有点二

        我是带着第一部里吴秀波绅士、沉稳、内敛的形象记忆走进电影院的,结果一开头汤唯红唇夹克、飞摩炫酷的追债梦就把我的印象抹得踪影全无。看到最后也确定,它跟第一部真的没任何瓜葛。

        女主焦姣告诉我三句话:一是要想重温时过境迁的同学友谊,去赌场输一场就知道该不该再回味了;二是情和钱的交易永远是不对等的,谈钱伤感情,谈情又太伤钱;三是不要以为捧着本书、吟几句诗的就是脱俗的,他想风花雪月,也想红尘滚滚。

        男主罗大牛除了他自己的一份“既可以做,又何必谈”的爱情之外,还有两个故事:一个是一对为儿孙而远游、装着去国怀乡梦的老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后落叶归根的故事;另一个就是一个被母亲扼杀梦想,生拉硬扯来美国读书的“问题”少年,最后终于带上偶像的限量版帽子我心飞翔的故事。

        导演想讲的太多,爱情、亲情、人情、家国情,一个都不想丢,所以一个都不突出。尽管我在影院里也听到了笑声,也被那对爷爷奶奶的相濡以沫的感情和生活状态所感动,但这弥补不了影片的杂碎和浅白。

        影片结尾说是纪念《查令十字路84号》作者海莲诞辰100周年,当初海莲和书店老板弗兰克书信往来20年,最终未能见上一面,给读者留下了一种遗憾美,人们总是对得不到的更会念念不忘,所以《查令十字路84号》能成为经典。《不二情书》也想要从书缘续情缘,但太过表面,始终没能让我体会到那种“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深切的期盼和想念。尤其用了幻觉这种太形式化的表现方法,我宁愿没有那个打着光晕的身影在眼前晃,单纯的心里对白也许要好很多。说到形式化有一处不得不提,大牛和老奶奶最后的对话“人在哪家就在哪,人不在了呢?......”这到说里,老奶奶的手已经放到了大牛的胸口,我想“在心里”那三个字若能不再经大牛的口说出来,给影中人和观众都留点白也要好得多。

        编剧应该是个古典文学爱好者,可中国古诗词的优美并不只在于文字,更胜在意境。《不二情书》的诗词用得实在生硬,格格不入。

        终上所述,这《不二情书》还真有点二。

     4 ) 当矫情遇上装逼

    2013年,一部名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平庸爱情电影在大陆一众言情烂片中脱颖而出,席卷了五个多亿的票房。这样的结果,一就是证明了在中国,类型片只要做到60分就能杀出重围变成口碑之作,二就是证明了找对了CP,故事好不好真的无所谓。

    于是,带着一颗复制《北京遇上西雅图》票房神话的心,《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就这么拍摄完成了。



    其实,观众在影院看头十分钟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就可以深刻地了解到本片是一部狗尾续貂,并且骗钱的目的性相当明确得让人发指的所谓续集电影。首先,本片和“北京”以及“西雅图”一点关系都没有,男主角在洛杉矶,女主角在澳门,片方和导演为了搭着《北京遇上西雅图》这个所谓的IP(骂了隔壁的,一提这两个字母就来气)不惜把一个和前作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故事取了这个名字,其心可诛,这样的行为不是诈骗又是什么呢?

    当然,这不是最过分的地方,因为上一部还算是致敬《西雅图夜未眠》,而这一部真的已经变成了赤裸裸的抄袭,从《给朱丽叶的信》、《电子情书》、《触不到的恋人》、《缘分天注定》、《恋爱假期》以及《一个烂赌的传说》等等,反正好多桥段都似曾相识,但是呢,影片又抄的不够高明,使得风格一直在变,节奏时快时慢,叙事的碎片感相当严重。



    我其实很想把影片的故事归纳一下,但是,这部电影真正讲述的事情真的是少之又少,明明节奏很快,角色不少,但是,来来回回真的就讲了屁大的一点事儿,就是一个烂赌的女人如何戒赌和一个看似黑心的地产经纪如何成为一对老夫妻的小天使,其中,烂赌的女人遇上了三个男人,发展了三段没头没尾的、莫名其妙的感情,而地产经纪人则和两三个都只有一场戏的外国女人发生了一点羞羞的事情。

    你说这片子讲爱情吧,其实它说了在移民或者出国留学热潮下的一个“回家”的主题,但是你说这片子说的是寻根吧,一切又是那么缺乏说服力,反正到头来,这片子的主题是不清晰甚至是混乱的。



    大致总结一下的话,本片就是一个标准的无病呻吟的假文艺片,一部有着深深北京电影学院烙印的学究气息的四不像,把赌片、爱情片、文艺片等元素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了一起,看的时候,反正我真的非常消化不良。

    说本片无病呻吟其实很简单,从头到尾,我们看到的都是两个自以为孤独,自以为与众不同的白痴在犯傻逼,这点上倒是和《蝙蝠侠大战超人》里面的两个弱智相当相似。烂赌的那位有能力成为富婆,但是就是要赌,房产经纪那位明明事业很成功,但是就是要乱搞,反正,什么不该做,他们就要理直气壮地去做这个并且还他妈觉得自己活得不开心,那可不吗?

    你们活得这么累,怎么不去死呢?有病的矫情鬼!

    汤唯的角色要是放在《暗金丑岛君》里面早就变成妓女了好吗!

    把自己失败的人生寄托在几张来来回回的信纸之上,这不是矫情又是什么呢?



    然而,无病呻吟和矫情并不是我最讨厌本片的地方,影片中最让人讨厌的就是那种显摆和卖弄学识的嘴脸,这也就让影片空有所谓的文艺气质,确实彻头彻尾的伪文艺片。

    《北京遇上西雅图2之不二情书》从头到尾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学生写的文章,正好在写之前背了几段古文言文,就死皮烂脸地一定要把这些语句完全放到文章里面,自以为有学问,自以为有逼格,但是全然不知自己的文章也就被这些词句给毁掉了。

    说难听点,这片子让我看到了当年的语文课本的感觉,作为观众我真的受不了,受不了创作者的肤浅和自以为是,受不了文言文阅读理解一般的台词,受不了导演把自己作为教师的一面暴露在了电影之中。

    反正,本片一厢情愿的程度简直是世界级的。

    有逼可装叫牛逼,没逼可装,但是依然要装,那叫傻逼,本片也就是后者。



    除了以上这些以外,本片基本上犯了爱情片乃至是故事片的所有忌讳,比如剪辑生硬,叙事混乱,也比如情感没有代入,一个个配角都是走马观花,还比如男女主角的每一段感情的处理都莫名其妙,很多戏还没说完就断了,特别是女主角故事线上的陆毅、王志文、祖峰还有惠英红,没有一个人物是完整的,也没有哪一段关系是完整的,如果把这条故事线单独剪辑成为一部电影肯定把人看得一头雾水。



    不过,影片中有一个点是“创新”,因为导演在对于表现男女主角书信交流的时候,她采取的是利用抠像让另一个地方的人物出现在角色面前,两人对话,这个方式可能别人拍ok,但是薛晓璐硬生生把这个变成了“人鬼”交流,看着看着,我还真看出了《陀地驱魔人》里面郭采洁和张家辉的感觉,最可笑的还是,每次另一个地方得角色出现的时候,身上都有可笑的光环,这样自以为聪明的处理看得我也是尴尬病要犯了。

    当然,最可怕的还是,总觉得影片中两个角色之间的交流是他们自己脑补出来的,我靠,你们知道从洛杉矶写信经过英国再到澳门特么得花多少时间吗?



    最后,我真心觉得汤唯得罪了化妆师,而吴秀波得罪了发型师,反正,两个人当年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暧昧的光环在本片中已经荡然无存了,他们的角色都被感染上了导演的急功近利。你以为第一部拍得像电视剧,第二部预算多了就好点了吗?

    结果,哈哈,简直是MV既视感烂片《冲上云霄》混搭上了二流言情广播剧,说到底,要是大家听得懂墨西哥语、粤语以及英语的话,本片光听就可以了,花这个冤枉钱观看干嘛?

    电影学院老师拍电影能不能有点诚意!

     5 ) 《北京遇上西雅图2》我愿意为爱试错,直到遇上你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那对耄耋之年的老人不知道感动了多少观众,平心而论,用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爱情来敲开现代人的心灵,确实没什么新意。

    可当林爷爷在婚礼上对老奶奶说“老太婆啊,我脾气不好,你要是到了那边,愿意的话,就等一等我。如果你不愿意,你就找一个脾气比我好的,我也答应。那咱俩说好了,墓碑旁边我会空出一块,到时候把我的名字刻在你旁边,你看行吗?”时,我转头还是看到了坐在旁边的姑娘湿了眼眶。

    有谁不向往这种一世一人的爱情呢?尤其是最后老奶奶举着颤巍巍的手放在胸前,说“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时,就连我,明明知道是套路,但还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电影总爱不厌其烦地表达恋旧的主题,我想大概是我们有多仰望复古的爱情,心底就有多不相信现世的情感吧。就好像《不二情书》中小虾对教授说,你看过海鸥捕食吗?一群海鸥绕着海岸飞啊飞啊,看准了水下的鱼,收了翅膀,一猛子扎下去,那样子就是寻死。自由落体似地掉进水里,不管不顾,就如同爱情,只不过,有的满载而归,有的一无所获。

    只可惜,并不是所有的理解和怜惜,都是真心实意,她的爱情之花还没开始就已经凋零了。而后在赌场遇见的那个酷似教授的男人,也陪她聊天,陪她读书,倾听她的烦恼,并且近在咫尺地亲吻了她,可那也不是真正爱她的人。

     6 ) 说说不二情书中的古诗句词的引用

    欢迎进入公粽好:第二十二号病房。

    肯定会有很多人在讲海莲娜和弗兰克的故事,我想来讲讲台词里的古诗文句。 我看完电影出来以后发了一条朋友圈,意思是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像话剧的电影,大量的独白,两个人借助大量臆想的对话和独白,代替纸笔谱写情歌。故事讲得有点零散,节奏有点拖沓,尴尬的植入广告和特别生硬又做作的结尾,这部片子有很多很多我不喜欢的元素,但是作为一部致敬片,还是合格甚至上乘的。但是最让人觉得意外的,是台词中的诗句的引用。忽略有些刻意的不行的,大部分还是惊艳且动人的。 作为一个学中文的孩子,和妈妈一起看了这部电影,被台词中大量的古诗句的引用给惊到了。记得不完全,因为真的是电影节奏不快,但是信息量极大,而且多种语言自由切换,脑子真的不够用。 以下: ①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 ——陆机《猛虎行》 西晋文学家陆机,文才倾动一时,但是后来政治立场出了问题(遭馋人陷害)。 这句话是爷爷在知道了大牛的“阴谋之后”,在自己心脏病发后,写在纸上托老奶奶给大牛的。说不出口的这句教诲,蕴含的是老人对晚辈浓浓的爱之深、责之切。对于老人而言,最大的伤害并不在于大牛的企图心,而是在于大牛把自己的企图心藏在了一个替老人圆梦的华丽外衣之下,是欺骗,是杀心,是浓浓的功利心。 “就算口渴也了也不要去饮名为“盗泉”的水,就算燠热难耐也不要在不好的树木下荫凉。” (因为名字叫做“盗泉”就不愿饮用,这样的气节也真的是那个纷乱的年代特有的了吧。感谢评论指正) 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这句话是大牛写给小虾的信里的一句话,学《陈情表》的时候,老师都会说这句话饱含深情,表达了一老一少的感情至深,死后只能和影子想问候,这是一种多么孤独的伤感。大牛和小虾都是孤独的,两个人的孤独感原因不同,表现不同,一个是14岁远赴美国的孩子,深深感受过所谓爱带来的负担和压力,所以躲避爱,认为一切人与人的关系都是自作多情;另一个是15岁拿着砍刀到黑社会找爸爸的娇爷,连赢21把,励志不欠钱,想要追求爱,可是一路走过来,赌场上只留下一屁股债,情场上一无所有。 这就是两个活在梦里的人,所以他们在信里活成了女大学生和教授,满满的幻想。归根到底,就是孤独。孤独到只有和自己的影子对话,只有自己来给自己疗伤,慢慢的,一个人久了,也就刀枪不入了。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 ③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苏轼《屈原庙赋》 屈原的这条线埋了很久,从老爷爷写给孙子的那封信开始,一直到最后魂归故里。老奶奶在金佛寺里虔诚的一拜,大牛问她要不要在这儿给爷爷立块碑,奶奶说了这句话。 老爷爷的一生都在逞能,有着中国老头特有的倔和劲儿,不愿意认输,不愿意低头,就算和老太婆表白都是向死而生。喜欢中国自己的文化,写的一手好字,古文信手拈来。无论曾经离开家乡有多久,现在啊,都回来了;无论死后有没有一块碑,这块土地这条江河都是归宿。 “你离开家园跋涉千里,生无归宿啊死无墓地” 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是年三十那天,大牛一个人开着车,去唐人街打包了一份饺子的时候,台词就这么突兀的响起来了,这首诗,谁都会背,太熟了。那一刹那,心酸,真的酸。就想到了说如果大学不是在故乡读的话“从此故乡再无春秋”,一个人在美国,一个人点一份外卖,一个人在海边看着潮起潮落,大团圆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在为自己等待,也没有谁和自己说一句“春节快乐”。最可怕的思念,是你思念着一大片土地,却想不起一个思念的亲人,也不想到一个思念自己的人。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⑤去国怀乡 ——范仲淹《岳阳楼记》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这句话说出口的一刹那,所有的情怀都被概括了。一句话都不该多说,对于跟着爸爸移民的娇爷来说,对于那对守着一百年的旧房子的老夫妇来说,对于美国的大牛来说,甚至对于那对母子而言,都是这样。怀乡,怀的不仅是土地,还有这个土地上的家,这个家里的人。 “离开祖国怀念故乡” ⑥父母在,不远游 ——《论语》 这句话是老奶奶在山峰之上和大牛说的,后半句奶奶接的是“现在啊,是儿女在,父母不远游”。多奇怪啊,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几百上千年,我们把孝道传承至今,可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们总是觉得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年青一代啊,总是想要干出一番事业,觉得那才是孝敬父母。但是往往,我们忘记了,父母一天天的老去,他们的体态年迈的时候,心智开始慢慢接近于孩子,他们需要陪伴需要爱,需要的是我们可以陪着他们看3D电视,听他们讲话,陪他考驾照,一起喝茶吃饭。 “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 ⑦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竹枝词•其七》 刘禹锡写起情诗来是情真意切,但是感慨人心世故也是别具风味。大牛给娇爷写信的时候问她,有没有读过《陋室铭》(后来谈笑有鸿儒也被娇爷用来讽刺那个号称爱看书的祖峰了),然后说自己更喜欢另一首他的诗,然后只说了前半句,后半句,是娇爷后来补上的。 那个时候,大牛对自己对周围的人都是质疑的,他开始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对,太过功利。 “常常遗憾人的内心不同于水,平白无故就会有波动起伏” 啊啊啊啊补充的来了楼下继续 (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娇爷一咬牙一跺脚流着眼泪跟着邓先生踏上去赌城的飞机前,仿佛立军令状一般决绝的自我剖白。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写起战争的壮志凌云豪气外露,这里的娇爷是霸气,是那种鱼死网破的霸气,不给自己后路,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好心收留自己的阿姨。真爷们儿。同时,也是真的苦。 “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 (9)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编剧一定很喜欢苏轼,那种豪放大气的词风,其实和我们两位小心思的主人公不是很像。但是后半句话的飘渺,恰恰和娇爷的人生轨迹很像。娇爷说这句话是告诉教授自己选择了这样的路。可是这句用在这里,还是有那么点不合适吧我总觉得。那种真大度,真无畏,真的只要一件蓑衣就可以面对雨打风吹,是要有经历和岁月甚至是涵养积攒出来的,但是娇爷,可能还不到吧。但是那种乘风破浪会有时的勇气,足足的,满满的。 “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这是分割线-------------------- 以下的诗句,真不是我自己想起来的,是有好心的豆瓣小伙伴找到了微博上的一位叫“别时忆相逢”的一位po主的整理,很齐全的样子,我把我想的起来桥段的句子详细说一下哦。感谢豆瓣的小天使们尤其特地贴了链接的那个美少女,还有谢谢微博原po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黄鹤楼》 这句诗是那个讨债的把三个熊孩子扔在娇爷临时居住的家里时候,这个出入赌场的女公关,噼里啪啦把孩子们一通(言语上和些许行动上)的修理,然后把书pia在了他们桌上,告诉他们一人背出三首。然后最大的孩子随手一翻,被迫大声朗读的就是这个。读的是这两句,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后面那两句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实这首诗真的是旷达浩远,前半句把自然规律呈现给你,所有的事情都有尽头,一切都有定数。后两句格局缩了,淡淡的和你讲道理,这里是导演的小心思吧,就像娇爷说的,你爹和我的事儿让他自己来找我。无论大人的世界如何如何,孩子还是要努力进步的,是有无穷可能性的吧。 “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 (11)三千弱水深 ——吴承恩《西游记·二十二回》 这个出处百度完惊到我了……我原以为这个是秀波叔自己编的,认错脸。这句句子是娇爷从邓先生的房间里偷了筹码牌在走道上自我挣扎的时候,臆想出的教授和她说的一句话。可是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这句话是沙僧形容流沙河的,大致猜一猜,可能意思是,世间诱惑特别多,困难也多?(附上翻阅书籍,一般认为许多浅而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是因为水嬴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如《尚书禹贡》记载“导弱水至于合黎”、《尚书今古文注疏》记载“弱水出张掖”、《山海经》记载“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但弱水和数字连用是泛指险而遥远,如苏轼《金山妙高台》“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宋人张孝祥的《水龙吟--望九华山》“缥缈珠幢愚卫,望蓬莱、初无弱水”、《红楼梦》“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地理学著作弱水也用来特指位于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月氏建都昭武城 匈奴驻牧弱水畔”,甘肃省地图上现在还有一条弱水河.可我要说的却还是“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我曾撰文“流沙河不是河”,既然八百流沙河没有水,那三千弱水是指的什么?而且深!我以为弱水是小湖泊,水很浅,水的下面是沼泽地,很深.这样想,就好理解了,也能解释“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八百里流沙界,贯穿着许多可怕的沼泽地,沼泽地的芦花都沉底了.) (12)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定风波》 这句话实在老爷爷家里,老爷爷拉着大牛说起给孩子写信的时候说道的。 老奶奶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家,问那人不在了呢?老奶奶拉着大牛的手摸上心头,在心里。然后就又想到了这句话此。很多人被爷爷奶奶的故事感动的泪流满面,我也好几次湿了眼眶。因为她们身上不是简单的相爱相守,他们有对彼此的爱,对儿孙辈的守候,还有对故土的眷恋,对中国文化的颂歌。老头子,回家了。 “内心安宁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 (13)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鹧鸪天》 编剧肯定是豪放派词人的迷妹,而且挑的大部分都是豪放派词人的婉约向的词句。这句话出来的时候,教授还没有经历了老爷爷老奶奶怒坐长途车离开,娇爷也没有体会到情场惨败。有一种故作玄虚的调情之感。 这首词本是借女子痴情相思写自己壮志难酬,这里被用来感叹人生苦难,甚至有表面叹人生不易,实则是表达对对方思念之情。我到现在还觉得这两个主人公的爱来的太突然,这句诗在这里,用小了。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一夜白头的事. ” (1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根据评论,传说14.15是在孩子们朗读声中出现的。 (16)云中谁寄锦书来 ——李清照《一剪梅》 这个事在两个一大串独白中出现的,总括了所有所有的信。等待的是一封信,更是一个人,一份情。我有点期待你的心……我有点想你……我有点喜欢你。 “谁从云端给我寄来书信?” -----------------------这又是分割线-------------------- (17)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群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 这句话今天突如其来的想起来了,出处很可爱啊!你们还记得么!那个时候老爷爷刚刚在驾校吃了败仗,和印度阿三噼里啪啦的吵了一架,然后回到了大牛的车上,老奶奶坐在后座上偷笑,眉眼间全是泛滥的少女心。然后老爷爷说了这句话,后面还接了古代的休书的梗。 在这个孩子气又有傲骨的老人家眼里,中国的文化悠长久远,中国的就是好的。而美国啊,就像是蛮夷之地一样,印度阿三可能就像魑魅魍魉一般。有文化的爷爷,嘲讽起来也都是引用。(还有一个小细节,印度阿三画大叉的时候,老爷爷也生气地说,你就是欺负我们中国人。) “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荒凉之地,和那些鬼怪为伍”。 (18)勿惮劳,勿恃贵 ——张之洞《诫子书》 老爷爷给孙子的信里有这样一句话,所有长辈的谆谆教导都浓缩在这样的6个字里,“不要害怕辛劳”,这是教育孩子要踏踏实实地,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要依赖权贵财富”,是在告诫孩子要记得初心,不要贪财不要趋炎附势,不要忘本。 “不要害怕辛劳,不要依赖权贵财富” 插一句,如果是我的话,肯定就拍到祖峰和汤唯坐在台阶上接吻,然后波叔在美国好好过日子,最后再用店主的口吻讲明白信的来龙去脉。因为生命里的巧合往往都是颠倒为止的。对于这样两个人而言,在信里的情愫远比见一面的执念珍贵的多。通过通信让对方和自己都能做更好的人,从而遇到更好的人,收获对的爱情,这才是我最喜欢的不二情书。 啊。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那首被说烂了的试“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所以用纸用笔谈一场复古的恋爱吧 若有二刷的机会会再补充,如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豆瓣大神们指正❤给你们比心!爱你们

     7 ) 知道你在便是永远

    对于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喜爱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没有期盼过还有续集,感觉那是无法超越的唯美爱情,不过依然等来了不二情书。

    整个影片中由来来回回的信牵引着全片剧情的起伏跌宕,久远的书信联系方式奠定了剧情的文艺情结,让人不能自拔,文艺中参杂了世俗的套路又莫名的戳中泪点。 角色定位也深的人心,赌场公关娇爷与和一个房产经纪人,谈情说爱中考量着内心的善良与道德,我们不是被爱情感动,是被好的爱情感动,好的爱情就是为了你我努力变成最好的自己。而好的电影就是在呼唤人们心中那份纯真,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短评

    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导致什么都没法说清,只能停留于表面

    6分钟前
    • 遇见
    • 还行

    还不错,国产爱情片要是都能有这水准,那就很让人欣慰了。男神女神的搭配还是那么舒服和谐,波叔有味道,汤唯知性美,配一脸。

    11分钟前
    • snowflake
    • 推荐

    预告片比正片有感觉。写信的方式浪漫但不真实,而且拽古诗词稍显刻意。最打动我的是秦沛夫妻,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14分钟前
    • 半胱氨酸
    • 还行

    吴秀波好有魅力啊,汤唯老了。

    16分钟前
    • 高乐高
    • 推荐

    我们永远没可能收到由伦敦一间古老书店中转的情书。北西2的奇妙在于,它以一种不现实的甚至虚幻的形式来温暖破败冰冷的现实,却一点不让人觉得矫情,大概因为它所描绘的现实,正是你我的当下和内心。

    19分钟前
    • 白瑞德
    • 推荐

    汤唯和吴秀波算是一对不错的cp。在这个被网络封锁的浮夸时代,还能有多少人记得写信?往往失去的可能是最怀念的东西,希望中国的导演把我们最内心最柔软最会心一击的地方呈现出来。

    24分钟前
    • 豆瓣酱
    • 还行

    借北西名的全新故事,由书信牵起的情谊,剧情不讨厌,却有股子刻意而为的文青味道。最戳人的还是那对老夫妇。

    27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还行

    世界那么大,遇到你好难。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别说有人给你写信了。连好好听你说说心里话都难。渐渐的,我们封闭了我们的眼耳口鼻,封闭了我们的心。在这个孤单星球,找到那个肯听你说话的人。真的太难了。因为难,所以珍贵。因为难,所以浪漫。因为难,所以令人向往。

    32分钟前
    • fish
    • 力荐

    女导演请记住,文艺不是矫情,有文化也不是背背几句古诗,台词酸到骨子里就是说教了。情怀可以有,但请分清主次,到底是年老的陪伴还是少年的追梦还是不二的情书呢,不要让你的加分项冲淡你的主旨,毕竟你拍的还是爱情戏。既然故事没有北京和西雅图,却仍沿用此名还要解释不是续集,也是多此一举。

    35分钟前
    • 孤獨江湖虛名
    • 较差

    套路不怕旧,全看你是不是真的放了真诚。确实是近几年国内爱情商业片数一数二的。爱情电影本来就不是只谈一份情,这部不二情书我最喜欢的恰恰也是除了爱情其它的点。正如吴秀波老师说的,希望国内未来有更多薛晓路这样的女导演,在电影里用女性的角度表达更多我们想说的。

    36分钟前
    • 是枝废材
    • 推荐

    跟北京和西雅图没有半毛钱关系

    40分钟前
    • 泳往直前
    • 还行

    新式柏拉图之恋,外表太华美,内在略平庸……

    42分钟前
    • 一诺
    • 还行

    一场美梦柏拉图。心疼北京和西雅图躺枪了。

    43分钟前
    • dataframe
    • 还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46分钟前
    • 汤平
    • 还行

    “说所有关系都是自欺欺人,恐怕太悲观,有些相遇是命中注定的。像我们这种长期生活在他乡离开家人没有伴侣的失败者,也只剩勇敢了。” 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等待和复古的书信爱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下显得弥足珍贵。薛晓路就是中国的南希·迈耶斯,适合李健的片尾曲加分。“慢一点,爱情也长久一点”

    4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难得很好看的续集电影,上部之后最棒的国产爱情片。女导演诠释爱情故事的角度足够细腻,但又不会无趣。两个多小时的片长因为主演们的演技,看着并不觉得累;主线叙事的同时又衍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向死而生的命题想必会击中很多男女的内心,能产生共鸣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影片有泪点,波叔有露腹肌~~

    53分钟前
    • 曾海绵🌈
    • 推荐

    槽点不能更多。其他90年代的电影都发邮件了你俩还写信,还通过伦敦书店转寄,我就问你三个月能不能有一个来回?假文艺真矫情,没必要的支线太多,也就一对老人走点心。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亵渎,以及我看过最差的笔友电影。

    55分钟前
    • 唐小万
    • 较差

    吴秀波和汤唯的第二次合作,却不是前作的续集是一个全新的故事。片子格局很大从爱到家,汤唯演活了一个渴望被人疼的女汉子,吴秀波演技流畅自然,最后男女主见面的时候挺感动的。还不错三星半推荐。

    60分钟前
    • 未雨嫣然
    • 推荐

    国产爱情片那么多,却很少有如本片这样描述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情感的。 别具一格的故事设定,吴秀波+汤唯的绝配情侣,写的是爱情,说的是人生,薛晓路剧本大赞。书信带来时间和距离上的发酵,在书缘与情缘之间牵了一根红线。自我否定的辩证人生观,换取向死而生的顿悟,在查令十字街84号记录下永远

    1小时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文艺≠矫情 主题不分明 支线太散,有点小失望

    1小时前
    • 曾经我是一朵花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