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韩国剧 师任堂:光的日记

    师任堂:光的日记

    评分:
    0.0很差

    分类:韩国剧韩国2017

    主演:李英爱,宋承宪,吴允儿,崔哲浩,李周妍,梁世宗,朴惠秀,金海淑,朴政学 

    导演:尹尚浩 

    猜你喜欢

     剧照

    师任堂:光的日记 剧照 NO.1师任堂:光的日记 剧照 NO.2师任堂:光的日记 剧照 NO.3师任堂:光的日记 剧照 NO.4师任堂:光的日记 剧照 NO.5师任堂:光的日记 剧照 NO.6师任堂:光的日记 剧照 NO.16师任堂:光的日记 剧照 NO.17师任堂:光的日记 剧照 NO.18师任堂:光的日记 剧照 NO.19师任堂:光的日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师任堂》中,李英爱将化身朝鲜王朝时期著名女书画家、文学家、诗人“申师任堂”,演绎她不平凡的一生。该人物以其美德、聪慧,以及杰出的艺术造诣被视为韩国女性的典范,其人物形象甚至被印在了2009年正式发行的韩国最大的5万面值韩币上,而5千元韩币上的人物形象则是其儿子李珥— —朝鲜时代著名的儒学家。 据悉,《师任堂》的故事将在朝鲜时代和现代穿梭呈现,而李英爱也将分饰大学美术史讲师和师任堂两个角色。在偶然发现师任堂的日记和神秘的美人图之后,同样由李英爱饰演的美术讲师步入了对“师任堂”这一传奇女性的探秘之旅。   《师任堂》剧方表示“虽然我们不敢说是在策划之初就考虑由李英爱来主演,但她所拥有的古典美和优雅的的形象与师任堂这个人物十分吻合。对于李英爱所塑造的师任堂,即便是想象一下也会为之心动”。 制作方表示该剧将在全部拍摄制作完成后于2017年初播出,敬请期待!

     长篇影评

     1 ) 实在失望,浪费了几个老戏骨

    饰演师任堂年轻时期的小演员尤其失败,估计换饰演女二的小演员来饰演都比她好,反过来她去饰演坏女二幼年估计都还有一点代入感,完全与李饰演的师任堂没有任何气质和感觉的衔接不说,连角色最基本的一些东西都无法诠释……我很想说。。想说当年黄真伊的小演员不美至少人家还有几分演技。。现在这位实在是感觉是不是关系户抠来的角色啊。。女二小时候的那位演技都要比她好得多,也长得好得多。非常重点的师任堂与男主爱之初的这些戏码因为小演员演技诠释等等的问题以至于让人不能形成丝毫感情的带动和对剧情情感的理解感,理解也觉得肤浅,没有一丝这种古风的深邃感动和美,导致最终剧情的发展都毫无感人可言。初恋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戏份,结果……哎,实在浪费了李英爱这份气质来出演,角色合适,可是整体毁了,情节和剧情的排布也尤其拖沓,没有抑扬顿挫的戏剧感,人物内置也显得特别没啥内涵,只觉得肤浅浅薄,浪费几个老戏骨

     2 ) 李英爱——岁月的童话

    更新至四集

    前两集

    李英爱

    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在李英爱确定拍这部戏时就期待啦,虽然我有些担心岁月给她带来的改变,但是前两集真是不负众望,演的太好啦。

    怎么说呢,长今是许多人的回忆,也是李英爱最广为流传的角色,但是之后李英爱的戏路没有一点被限制,而且去攻读博士真是让人敬佩啊。这次许智允老师和师任堂的角色也被她演绎的很好,具体看了剧的人都能明白,不仅演得好,李英爱的美貌真是国宝级的啊,她的脸真是完美的演绎了岁月的童话啊,分分钟美成少女也是没谁了。

    剧情

    前两集走的是韩剧一贯套路,女主热爱学习,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却被导师因私利开除,并且遭遇家破人亡(等等,这熟悉的画风╭(°A°`)╮),不过这些都是看完才意识到的,看到时候真是紧随李英爱的演绎前进啊,真是做到了调动观众的目光。然后就是女主和师任堂的身份穿越回忆,要特别提到古代小男主,太让人心动啦,笑一下真是美好(*๓´╰╯`๓)♡。

    对前两集可以看出编剧在埋线,不过全是套路啊……后面剧情基本能摸索出,但是前两集看完可以总结一下

    1.师任堂没有嫁给李谦是事实,那她们的感情和李谦在意大利死去是一个伏笔

    2.反对导师的学生就是小男主,看得出来他是现代线关键人物,值得期待

    3.家破人亡应该和韩国财团有关,不过还需观望

    4.真迹到底在哪

    观众们,如果在意大利,那面镜子在你面前破碎,你会想到什么?是命中注定的故事还是随光旅行的秘密。不管如何,命运在那个时候的转折,是我们所期待的未知古老的等待。电视剧的名字叫光的日记,这很像爱因斯坦随光旅行而发现时间的秘密,那么我们的女主,到底会发现怎样我们未知的过去与未来呢?请一起期待吧✧*。٩(ˊωˋ*)و✧*。

    三四集

    情歌浅唱

    云淡遮月黄

    寂寞苦诉绕肠

    笔墨干久成荒

    夜半微寒凉

    瑶琴哀伤

    ——《曲水流觞》

    这首歌形容年少的师任堂再合适不过了,一夜间的变故,曾经青梅竹马的恋人,世界上唯一的知心人,随着自己不懂事闯出的祸,只好痛心舍弃。这是怎样的悲伤呢,重要的不是昔日恋人的被迫分离,而是在男权社会里,最尊重自己,最理解自己,最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那个人,因自己的热血,从此被生生阻断。师任堂最爱的是什么,大概就是绘画,失去这样一位懂得自己价值的恋人,真是令人惋惜。可惜原剧里没有能很好表现出这一点,更让人叹息,不然也许我们会认为这也只是万千别离里极平凡的一次了吧。

    最喜欢小男主啦,演的很动人,他无作为却热爱诗词,像极了古代烂到骨头里的文人,这也为后来他的命运埋下伏笔吧。少年师任堂演的一言难尽啊,总之有些不如人意朴慧秀演技还需磨炼啊。小女二演的很好,但是我比较讨厌女二因得不到男主的爱就黑化这一剧情,许多电视剧的恶毒女二都是这么来的,这让人物非常不饱满,有种非黑即白的平面感,仿佛女二失去了所有智商,简直辣眼睛。而且本剧女二,自小就偷偷读书,其实对于古代女孩,这个思想觉悟非常高,而且男主与自己地位悬殊,即使是有先进思想的孩子,如此不注重古代背景的设置让女儿执着黑化,实在是太不妥啦。我更倾向于女主的东西是自己在山间激动时丢失被发现的,偶然的意味更浓重,悲剧性也更强,也就避免了回程时男主与女二那场对两方角色塑造都不利的对手戏。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而现代戏矛盾放在女主家里更重一些,婆媳,夫妻,看来家里一定会有更大伏笔,不然重心就偏了好多。现代的李英爱会借着日记,一步步发现过去的师任堂,很期待与学弟也就是古代小男主的戏,这一对更像是有共同语言的soulmate。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啊

     3 ) 还是爱情剧

    以为是另一个大长今,结果点进去感觉是熟悉的言情韩剧配方。御姐加迷弟,一往情深的男主什么的。
    李英爱老了,不过还是好美。韩国电视剧的镜头拍人真的特别好看。
    宋承宪是不是当了假男主……前几集戏份好少,现代李谦还是小演员演,不是他演。小演员才是男主角吧!现代装找小演员演是为了满足观众对小弟弟的幻想吧!但李英爱毕竟年龄在那儿,跟小哥搭戏真的比较违和啊!所以不爱看现代装部分。
    节奏比较慢,第一集跳着看的。后面还好。剪辑也比较碎。感觉又是一部卡司厉害,剧情相比不给力的片。但还是可以看的。三星观望。

    更新分割线-
    看完6集后,果断要降星了。
    不仅仅是闷(一直快进看),还不少槽点。前面几集还觉得好些细节不错。现在,每集都可以写吐槽了。
    编剧超级不给力啊!人物形象一塌糊涂。20年过去了,那几个人明明没什么交集,男主能一直爱得死去活来。誓死不结婚什么的,太玛丽苏,还一下子空降当大官。单薄的痴情高富帅形象。女二已经嫁给高富帅成为人生赢家20年,还是对男主特别介意,典型坏女配形象。女主是写得好一点的人物,20年来性格有成长变化。可是特意人家大婚还画什么鬼。年轻人玛丽苏些还可以忍,年轻气盛嘛,可一把年纪的人还是要有点稳重吧。

    第六集,女主写的诗就是杜甫绝句换了两个字啊!而且后面没有解释!不要欺负我太久没有背唐诗,这首我还是记得啊!然后感觉好出戏,也觉得女主这回答太随便了,心疼男主一秒。
    然后比翼堂这种名字有点赤果果的恋爱酸臭味……不过百度一下,比翼也不完全形容爱情恩爱的。可能是这样吧。反正要是我是殿下不会答应这种名字。
    这下连历史感都没了。其实百度申师任堂,是一个传奇人物,完全可以不写成那么玛丽苏的。而且李英爱的气质其实跟师任堂不太符合。师任堂给我感觉就是坚强的贤妻良母,但没什么女人味,就是没什么吸引男人的感觉。一辈子可能都没体会过爱情。不知道是因为没有女人味而丈夫不爱,还是因为丈夫不爱所以独自坚强,变得没有女人味。而李英爱是一个很温婉,很有女人味的人。

    继续看这剧完全是因为我爱男女主的演员。感觉韩国最近出的男女明星都缺乏让人惊艳的。类型越来越趋于一致。也不能完全说脸盲分不出,但都是一类的长相,如剧里面的小男主就是典型的最近流行的长腿偶吧。而李英爱宋承宪真的是韩国少有的有特色的大美女大帅哥。看着他们明明老了,还觉得好美好帅(虽然韩剧是自带美颜相机的)。这才是真美女真帅哥。我认为一些天仙粉丝不要玻璃心了。宋承宪挺好的。黑点可能也就逃兵役?拍色情片那种韩国很多演员都干过。而演技,完爆天仙没问题,演技也不算差。看过我们一些小生小花的戏,真的不好意思吐槽韩国演员的演技了。小女主被很多人嘲,可我觉得新婚前的哭戏也是可圈可点的嘛。不跟ab这么糟糕的比,跟唐嫣杨幂比也是更强的啊!

    感觉快要弃了,居然还有30集那么长。制作人毁完孔孝真和金秀贤,这部要来毁李英爱和宋承宪了。
    至于为什么还有两颗星。我觉得这韩剧再难看还是比国产青春偶像剧好看些的。

     4 ) 她的一生之一 本末之源

    豆瓣专稿 谢绝转载 谢绝引用

    师任堂 光的日记 她的一生

    第一篇 本末之源

    在纠结了一年之后,本剧终于开播,之前种种猜测均已落实,期待作品的人们只需跟随播出进度,不时查看即可。面对未拍先红的作品,若想要有所了解,必须先看主题,才能理解演艺人选择的初衷,可以确定的是,李英爱再次选择演绎史上杰出女性的人生,选剧偏好昭然若示。在打开这部虽为虚构,却刻画入微的新编历史剧之前,亟待了解的就是作品所述的主人公:师任堂。

    那么,师任堂究竟是谁?

    师任堂的画像对于华语观众来说,并不陌生,只要收看韩剧,就会对各类面额的该国纸币留下印象,在这其中,五万面额的韩国纸币上的女性画像就是师任堂。确切说来,这是一位出身于古代朝鲜李朝时代中宗时的女性文化精英,擅长诗词书画,师任堂是她的别号,是为表达效法我国西周文王之母太任之贤所起,她本姓申,名仁善。

    可是,为什么要称别号而不称本名?

    按照古代朝鲜李朝时代的礼仪,儒生往往都有本名,字与别号,前两个名字为宗族家长所取,但别号为自行命名,因此要尊称某人,往往不称本名,而称别号,这既是礼仪,也是教养。由此可见,人们称呼申氏为师任堂,是对她的尊重和礼貌。

    在李朝时代前期,理学之风尚未波及士大夫阶层,女性仍可识文断字,历朝历代都出才女佳人,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两班闺秀随行的嫁妆当中不仅有女红针指等物件,还包括新娘闺中所著的诗册。以现如今的观念来看,那是一个才女辈出的年代。毫无疑问,师任堂是一位才女,但较同时代那些善诗词的才女而言,师任堂的特殊之处在于她是为官方所推崇的知识女性,拥有贞敬夫人的爵位。介绍到这里,回答读者提问:

    贞敬夫人是什么品阶?为什么师任堂家里一般,会有这样的品阶?不过,对于这样一部波折重重的作品,确有不少需要了解的知识,对于收看本剧的华语观众来说,或可称为历史常识,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录说明相关情况:

    以下引用

    세종실록 84권, 세종 21년 윤2월 2일 庚辰 2번째기사 1439년 명 정통(正統) 4년
    ○议政府据吏曹呈启: "文武一品之妻, 依《续六典》以贞淑夫人封爵, 今更参考, 与贞淑王后庙讳相同, 实为未便。 请自今一品正妻爵号, 改称贞敬夫人, 已封者, 亦追改。" 从之。

    引用完

    意思是说:

    世宗实录84卷,世宗21年 闰2月2日 庚辰 第2条记录 1439年(明朝)正统4年

    议政府根据吏曹呈上启奏说:

    “文武一品官员的妻子, 依据《续六典》以贞淑夫人封爵, 如今更改参考, 与贞淑王后(太祖李成桂曾祖母)庙讳相同, 实在不便。 请求,从现如(开始)一品正妻爵号, 改称贞敬夫人,已册封的人也(须)追改。”

    (世宗)同意(这项请奏)。

    这是世宗朝时,将一品官员正妻的称号由贞淑夫人改为贞敬夫人的记录,原是为避开被追赠的李成桂曾祖母的庙号,也就意味着从世宗朝开始,正一品官员正妻均称贞敬夫人。从规则而言,古代朝鲜李朝时代的贵族女性被分为外命妇和内命妇,在这其中,内命妇为宫女子,而外命妇指的是官家女子,以其夫品阶受封,可见,贞敬夫人为正一品正妻,是外命妇之首。从相关情况来看,师任堂夫婿李元秀生前未达正一品官阶,可见,贞敬夫人的爵位为殁后追赠。

    那么,族中既然无人嫁入宫内,师任堂这样一名精英知识女性为何会在身后被追赠?

    这原是因为师任堂的第三子是宣祖朝的大儒李珥,申氏身后还获追赠,其实是母以子贵。师任堂虽然并未活到高年,但她培养出李珥这样一位杰出的儒学者,本人又精通诗书画,颇有才名,品德高尚,在李珥被追赠之后,其母被追赠也是理所当然。

    在本剧播出之后,还有华语地区的观众强烈要求说明李珥相关情况,但在有关细节在剧情深入之后会有详细解答,在此谨列示基本情况,作为初步解释,确切说来,这是在其母师任堂身后发生的种种事件的概括,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录解答:

    以下引用

    명종실록 32권, 명종 21년 3월 24일 乙卯 1번째기사 1566년 명 가정(嘉靖) 45년
    ○乙卯/以宋贺为司宪府执义, 金亿龄为掌令, 李光轩、李珥 【珥, 自少时已有文名。 早丧母, 执丧有诚。 父妾不慈, 且其父元秀尝耽佛经, 珥年十六七, 有僧诱以荐福亡灵之说, 珥不告家人, 卽拂衣入金刚山, 数年乃知其诞而反。 为人质甚美, 无矫饰之态。 学知义利, 趋向有方, 于俗累湛然无意, 中生员壮元, 将谒圣, 泮中诸生以出家为嫌, 不使入庙庭。 群论峥嵘, 而怡然不变。 文章富赡, 若不经意, 滔二不竭。 其登第也, 通魁三场。】 为司谏院正言。

    引用完

    意思是说:

    明宗实录32卷,明宗21年3月24日 乙卯 第1条记录 1566年 明 嘉靖45年

    乙卯日/任用宋贺为司宪府执义, (任用)金亿龄为掌令, (任用)李光轩、李珥 【(李)珥, 自从少年时已有文名。 早年丧母,为母亲治丧有诚意。父亲的妾侍(对他)不好,而且他的父亲李元秀曾经耽误在佛经(方面),李珥在十六七岁时, 有僧人用荐福亡灵的说法诱骗, 李珥没有跟家人说, 就拂下衣衫进入金刚山,几年以后知道(说法)荒诞才返回。(李珥)为人质朴特别美好,没有矫情粉饰的态度。 做学问懂得义气和道理,(治学)有方向,对于世俗之事毫不在意,中生员状元(之后)将要面圣,成均馆儒生嫌弃他曾经出家,不让他进入(文庙)。众人与他激烈辩论,而(李珥)从容应对。(李珥)文章丰富充足,不经意间,滔滔不绝。他是通过考试选拔获名次,连续三场夺得第一。】 任用为司谏院正言。

    以上记录为明宗时任用李珥为官时,对他相关情况所做的其中一则介绍,因为内容较为具体详实,因此引用在此并作解释。若以风格二字论,古代朝鲜李朝时代的史官们性格各异,跃然纸上,都在史书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种种表现堪称一绝:

    太祖李成桂时的史书可以过誉二字论,溢美之词尤甚,但篡位君主李芳远时的史书可说是:遮掩,但另一位篡位君主世祖李瑈时的史书可认为是:洗白,但明宗李峘时的史书绝对称得上“八卦”二字,提到某个人就加几行小字注释,如同妇人私语一般,力求几句话说明该君家庭情况,为人水准,待人处事,学问水准等等等,不过再怎样的八卦都比不上肃宗时的史书厉害,已经达到“小说”的程度,能把史书写到人物神态逼真,刻画细致入微,对话详细确实,场面栩栩如生的程度,若放在当代,可以多写历史小说面世。

    话题回到明宗实录记载这里,由记录可知,李珥此前已经通过当年生员、文科等三场考试,结果是“通魁三场”,意思是说三场考试都得了第一,可见是连中三元,三元及第,不仅为明宗朝所罕见,也为李朝时代所难得一见的三试状元郎。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任用李珥的君主明宗李峘,就是历史剧【大长今】当中那位被医女徐长今治愈痘疮的尹妃独生子,后来继位为王,虽然常为生母文定王后尹氏所牵制,但仍广纳贤才,李珥就是他所欣赏并加以重用的一名官员。李珥生于1536年,此时为官记录是在1566年,可见是三十周岁时获得提拔。

    就是这样一位培养出状元的知识女性申师任堂,她的内心世界究竟如何,她的人生当中发生过怎样的故事,留待下篇详述。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本系列连载。

     5 ) 量身定做

    此剧为SBS精心策划的古装穿越大戏,最大的亮点,无外乎请来了继《大长今》之后,十几年再未拍摄电视剧的顶级女神李英爱,并配以宋承宪这样的巨星辅助,人物与剧情也全部为李英爱量身定做,可谓绝对的大女主设定,但由于故事节奏缓慢、套路过时等因素,导致此剧的收视率在后期一路下滑,最终在口碑上并不理想。

    其实平心而论,这部剧的精彩之处颇多,需要耐心与时间才能深入体会,首先在演员的妆容服饰与画面的摄影取景等审美方面绝对一流,再者是饱受诟病的剧情,在发展到中后期时,渐入佳境的体验会让人百感交集,绝非是味同嚼蜡的平庸故事,而在师任堂与宜城君的旷世苦恋背后,剧集对韩国历史文化及个人修养追求等方面的输出也是一个重点,另外覆盖全剧的BGM和插曲质量颇高,感人至深。

    即便忽略这一切,就单凭李英爱的美貌,也足以让人无限沉迷。

     6 ) 淡然而刻骨,叫人心碎

    这样的感情,表面平淡,内里刻骨,看客断肠……

    前世平行,今生依然

    导演怎么可以这样……

    任何一个地方,只要稍稍有点偏离选择,稍稍想点办法,或许他们都可以厮守一生,那样美好的一对璧人,天生就该在一起。其实从女主决定结婚那一刻他们就再无可能,注定一生相离,永埋心底。多么君子……希望他们不相忘,也多么希望他们彼此相忘于江湖呀……

    对于人生,他们是已然放弃,还是坚持呢?

     7 ) 她的一生之二 有案可稽

    师任堂 光的日记 她的一生

    第二篇 有案可稽

    人与人的相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总会因为某些人与事发生变化,这样的际遇,华人称为缘分,西方人则叫做命运。我们这个关于古代朝鲜李朝时代知名才女师任堂申氏的人生故事,说的就是才女佳人前世今生充满了遗憾的因缘与人生。

    这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播出前说明:本篇故事均为虚构这样的说法,则是在为推定师任堂人生故事里出现的人物皆为虚构,做不得准。但若按历史故事推测,越是声明都是虚构的故事,越在现实中有所参照,但有这样的人,并不等于一定有这样的事,可以穿凿附会,可以大胆推测,就是不需要小心求证,因为此前早已声明均为虚构来着。可天马行空,也可海阔天空,只要说明想说的道理即可,若能明白,这就是收看新编历史剧的乐趣所在。

    在故事的一开始,出现的却不是以民俗村为背景拍摄的古代朝鲜,而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引起观众强烈好奇,这里需要特别回答观众提问:

    为什么不是汉阳,或者放在明朝,这也能接受,毕竟师任堂擅长写汉诗,为什么是意大利,还是那样一个地方?

    请注意本剧标注的时间和地点:1551年 意大利托斯卡纳

    1551年是师任堂去世的年份,而意大利托斯卡纳的首府即是佛罗伦萨,为欧洲文艺复兴的起源之地,因此,安排男主人公在师任堂卒年身处异国艺术复苏的核心地带,确有深意在。最初镜头就集中在这位状态已近痴狂的画家笔下的画作,这是一名女子,在完成画作之后,因为雷电的缘故,他失控大叫,几近疯狂,可见有可能是因为闪电,见到了平日里不曾见到的东西,本身又极为投入,这才会叫出声来。

    此处特别注明:对照本剧相关影像,男主人公汉字姓名为:李岒。

    这里最值得关注的是不少观众都感兴趣的另一个问题:

    既然师任堂是真人真事,那么,爱画画的男主人公是什么人,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个人?

    要确认主人公的真实身份,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最简单的办法是对照姓名,看史书上究竟有无其人其事,若是姓名与所处年代无法对照,则可另寻细节核对,比方说剧中出现的作品或是人物对话等等等。对于本剧而言,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剧中出现的与师任堂画作一同展出的另一幅作品《母犬图》,此后确认出自男主人公李岒,因此,姓名与作品都是核对线索:

    以李岒的姓名对照,在中宗朝,史书查无此人,可见核名路径不通;

    以母犬图作者对照,倒真是出自中宗朝的宗室子弟,此人名叫:李巖。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录解答:

    以下引用

    인종실록 1권, 인종 1년 1월 18일 壬子 3번째기사 1545년 명 가정(嘉靖) 24년
    ○政院启曰: "前者大行大王御容画成事, 宗簿寺例掌为之, 今则异于常例, 追想而画之, 最难近眞, 不可泛委于外。 请于明政殿两廊设画局, 以平时亲侍宗亲利城君 【惯】 及平时入侍内官四五人, 监掌其事。 左赞成成世昌知画格, 请使监校。 杜城令 巖善画, 私奴上佐亦善画, 并令参画何如?" 传曰: "可。"

    引用完

    意思是说:

    明宗实录1卷,明宗1年1月18日 壬子 第3条记录 1545年 明嘉靖 24年

    承政院启奏说道:

    “前代大行大王(中宗李怿)御像真容画像这件事体,按惯例应由宗簿寺掌管,如今就跟惯常做法不同,追念想法来话,最难做到逼真,不能仅泛泛画出样子。请求在明政殿两边回廊设置画局,安排平日里就亲近侍奉(先代大王)的宗亲利城君李惯,以及平时入侍内官四五人,监督掌管这件事。左赞成成世昌知晓画画的道理,请求安排他监督校对。 杜城令李巖善于做画,(他的)私宅奴仆上佐也擅长画画,一并下令(让上佐)参与画画怎么样?”

    明宗传旨说:“可以”

    关于李巖其人其事,在史书中都以杜城令的称谓出现,这里仅摘录与画作相关的其中一条,引用内容是中宗李怿病故后,安排描摹御像真容的相关记录,在记录中明确表明李巖的身份为宗亲,而且是擅长绘画的宗亲,还与中宗熟悉,确知其长相,否则不可能画出逼真容貌。不过,对照相关剧情,却另有一番计较:

    由于古代朝鲜李氏王朝自太宗李芳远篡位之后,宗室子弟均以单字命名,且每代命名都要遵守特定的偏旁部首,因此,从姓名就可看出班辈。由本剧剧情所指,李岒是世宗大王嫡出第四子临灜大君李璆的曾孙,即为龟城君李浚之孙,若按辈分论及,李岒该是中宗李怿的族弟,但若按相关作品作者核对人名看来,《母犬图》的作者名叫李巖,对比中宗两名嫡子:仁宗李峼和明宗李峘姓名来看,李巖的名字部首也为山,可见按照班辈算来,李巖该是中宗的远房堂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差?

    若是按照真人真事对照,就无法做到剧情所述那样,男主人公李巖与中宗李怿虽为君臣,实为族内手足,因为志趣相投,彼此亲近,感情深厚,因此只能以剧定人,将《母犬图》作者安排为中宗的族弟。

    看,那话怎么说来着?无论是穿凿附会还是张冠李戴均可,这就是新编历史剧的妙处所在,新编嘛,变来变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位画家究竟见到了什么?

    对照此后剧情当中,数百年后,女学者徐智允来到这所房子,又像是被人提点一般来到画家当年所住的房间,甚至就在她面前,原先挡在壁橱外面的镜子碎裂成片,散落于地,露出柜门,可见若按前世今生论断,徐智允才是壁橱内物品的主人。这番异象早已被房子的主人看在眼里,出于意大利人豪爽热情,尊重艺术,顺应命运的性格,他也认可找到的物品应归徐智允所有。

    徐智允究竟拿到了什么?

    其实东西也不多,对照相关影像,共有三件物品值得注意:

    其一是装满种子的锦囊,究竟是何种植物,待确认。

    其一是壁橱墙内所悬挂的那副画,后来被徐智允和她的朋友称为:美人图。

    这幅美人图虽然画的是一名李朝时代的古装女子,但无论是当时在意大利托斯卡纳房主人的眼里,或是后来在徐智允好友高惠贞看来,画的都是她。所以,这就是房主人惊讶地打量着她,看看画,又看看人,最终以惊叹的语调说出:

    -这是命运的安排啊~

    这话的最终原因,在看到画与人高度重合的那时候起,房主人内心已经认定是画作真正的主人找了过来,取回前世所落下的她自己的东西,若是阻拦,会受到命运的惩罚,这才会如此爽快交托。

    其一是一本日志,早已泛黄斑驳,但仍不朽烂,字迹依稀可辨,从纸质来看,有可能是名动天下的特等高丽纸制成,在古代朝鲜的文人看来,世间唯有高丽纸可做到千年不朽,因此传世书画往往都用高丽纸绘制。

    请注意镜头特写:这就是本剧剧名:师任堂,光的日记的由来,徐智允发现的日记就是剧名中所说光的日记,但参照此前剧情来看,发现的日记应有两部:

    一部是徐智允在被赶出饭店后,流落街头,带翻旧书摊档时,摊主看她失魂落魄,其情可悯,无偿赠送给她的礼物,是放在塑料袋里的一部以汉字写就的日志。由于日志在最开始就提到了连累徐智允家族败落的那幅安坚所绘的《金刚山图》,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才发现了日志边角处的印章图案,原是一座欧式建筑物,这才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了位于乡间的小楼。

    另一部则是在壁橱内与美人图一同被发现的日志。

    对照之后的剧情来看,两部日志分别出自本剧男女主人公师李岒与师任堂,留有洋房印章的书册是李岒的日记,正因为身后无人打理,他的物品才会流落异国陋巷内的旧书摊档,被人揭去封面,无法辨认出处,可认为价值低廉的旧书,可随心赠予,而放在壁橱内木匣里被精心保存的则是师任堂的日记,这是李岒生前的心爱之物,务必妥善保管,这才将画卷和日记存放在卧房的暗门之内,数百年都不见天日。直到容貌肖似师任堂的徐智允前来,玻璃镜面应声碎裂,暗柜门阀才显露在访客眼前。

    日志与美人图的发现,至少说明两件事:

    @执笔者爱意不辍。即便来到意大利,画作者也没有忘记师任堂,而是心心念念,无法忘怀,即便在异国他乡,仍然以爱意为念,深情作画。

    @画中人仍有来往。画中人并非少女师任堂,而是中年师任堂,可见执笔者在中年之后见过师任堂,并与之有来往,爱意长久不衰,观察细致入微,这才能将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一看便知为谁。

    分析到这里,继续回复观众提问:

    为什么发现的日记不是一本,而是两本,这到底有什么意思?

    讲述新编历史剧,哪怕内容都为编造,为求剧情逼真,也需加强实感,仅有一本日记不足以证明师任堂故事的真实性,唯有出自于两人之手的不同日记,内容可达到互相补充,相互印证,才可说明师任堂不为人知的艺术人生故事。

    文字与绘画都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记载信息的轨迹被称为有案可稽,意思是说有记录可查核。光的日记被发现,改变了剧中另一主线当代故事中所有人的命运,让女主人公徐智允从一名因画受累,被导师迫害至家败人散,所有出路均被堵绝,无处可去的可怜女教师,变为有时间,有意志,努力探求画作背后故事的考证者。深陷困境的徐智允与光的日记究竟还有怎样的渊源,这样的她探寻到师任堂的人生究竟为何,下周同一时间,请继续关注下篇。

     短评

    韓幣五萬紙幣女性的傳奇故事。到底為什麼現代戲這麼少!我對過去毫無興趣好嘛!古代故事毫無懸念和張力,又那麼虐!只想看古畫研究員和漢字水平比我還高的男學生的感情線謝謝!!!四集棄!!(ps楊世鍾居然也是韓藝綜的⋯⋯

    8分钟前
    • 看守煙霧的人
    • 还行

    虎头蛇尾的剧,前半段还不错,到最后烂尾了。

    11分钟前
    • 多炫
    • 推荐

    李英爱好美啊,看她和杨世钟搭戏特别可爱。故事一展开就没兴趣好好追了,套路。

    14分钟前
    • 诶你叫什么来着
    • 还行

    宋承宪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的女朋友刘亦菲是李英爱的粉丝……李英爱还给广电总局局长写信让在中国播这部片子。真是恶心,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呀!以为自己谁啊?呵呵 ,对棒子这捆绑炒作真是无语了……

    19分钟前
    • mine8860
    • 很差

    过时的剧情,五万韩元肖像主人公还是被安上一个俗梗遍布的青春情事。过时的演技,李英爱姐姐一瞪眼一咬腮还以为随时要扎起头发开始做菜了呢。

    23分钟前
    • titanicat
    • 还行

    2017年第一个期待的韩剧!!李英爱和宋承宪啊啊啊啊啊啊……冲着演员和简介暂时打5分,等播出

    27分钟前
    • 豆瓣手册🇨🇳
    • 力荐

    李英爱很美,宋承宪丑哭

    29分钟前
    • 离离塬上草
    • 还行

    古代部分很美很浪漫,兩個小演員天真活潑真情流露。愛姐現代部分演得很好,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遭遇很讓人同情,韓國大學真是等級森嚴,教授那麼黑。目前看來節奏非常明快,謎團一一解開,讓人好奇想看。唯一遺憾就是剪輯有點太快片段化,現代部分車禍到穿越有點太快,鋪墊不夠

    32分钟前
    • ianlin123
    • 推荐

    此剧为SBS精心策划的古装穿越大戏,最大的亮点,无外乎请来了继《大长今》之后,十几年再未拍摄电视剧的顶级女神李英爱,并配以宋承宪这样的巨星辅助,人物与剧情也全部为李英爱量身定做,可谓绝对的大女主设定,但由于故事节奏缓慢、套路过时等因素,导致此剧的收视率在后期一路下滑,最终在口碑上并不理想。其实平心而论,这部剧的精彩之处颇多,需要耐心与时间才能深入体会,首先在演员的妆容服饰与画面的摄影取景等审美方面绝对一流,再者是饱受诟病的剧情,在发展到中后期时,渐入佳境的体验会让人百感交集,绝非是味同嚼蜡的平庸故事,而在师任堂与宜城君的旷世苦恋背后,剧集对韩国历史文化及个人修养追求等方面的输出也是一个重点,另外覆盖全剧的BGM和插曲质量颇高,感人至深。即便忽略这一切,就单凭李英爱的美貌,也足以让人无限沉迷。

    37分钟前
    • 润物
    • 推荐

    看了两集,少年的李谦看着很顺眼。那个石顺真是气死我了。非要插一脚。人家不喜欢你你就害人家!!!弃了……结局是啥

    38分钟前
    • 灰色纯棉
    • 推荐

    好看

    39分钟前
    • Bob
    • 推荐

    2017开年最值得期待的韩剧之一,看得非常舒服。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编剧选取了美术史作为切入点,以韩国古代文化为引,写尽了一个女人的一生。李英爱越来越端庄大气,古装现代切换毫无压力。作为一部大女主戏,她的气场优雅温和,却秒杀其他一众配角。这种文化感深厚的剧目,如今不多见了。

    40分钟前
    • Odair
    • 力荐

    弃了,太长了。

    44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还行

    看了前两集,感觉药丸,整体呈现比较尴尬,不止是演员的表演,李英爱的疲态,制作上的捉襟见肘,以及那套路的都有些狗血的穿越剧情,如果编导不能够在后续的故事当中加入一些更具有看点的情节设置,那接下来免不了一些烂俗梗儿的出现。《大长今》当然很成功,但是过去都十年了,编剧也该有点新创意了吧

    49分钟前
    • 搬砖侠
    • 较差

    我觉得师任堂小演员是漂亮的,但偏男相,和李英爱的温婉长相不同,还不如酒家女石顺小演员秀气。

    50分钟前
    • Justina
    • 还行

    看了两集……要坚持不下去了,同期的《voice》《missing9》《被告人》和刚开播的《今天和你》都比这个好看啊,可能看不下去这种剧情,李英爱美是够美,演技有点那啥…既然是个伟大的人物就好好拍传记类,别扯些狗血剧剧情还带着流行的穿越梗……

    53分钟前
    • 关小白
    • 还行

    主要演员的选角太合适了,在出色的美术和摄影下李英爱美得不可方物,想象不出还有谁能像她这般温婉端庄、气质若兰,而宋承宪虽然贴着大胡子,肥大的古装也掩盖着他的优越身材,但宜城君温柔儒雅、才华横溢、痴情专一,是我看过他的角色中人设最好的。只可惜剧本有硬伤,师任堂太圣母,徐智允太愚蠢,节奏太慢,配角表演也太浮夸。古代部分的爱情如此凄美令人意难平,现代部分二人居然几乎无交集,拉德居然就是个工具人,实在无法接受。

    57分钟前
    • 沐珑秋刀
    • 还行

    美术、女性、传记。

    1小时前
    • 曼殊
    • 力荐

    后面拍得比前面好 传记剧本身就是冒险 加上大女主剧但是女主过于委屈求全圣母光环也赶客 现代部分的剧本太廉价浪费演员 都是反响平平的原因 李英爱很美很会演 古代部分一举一动像仕女图一样美 现代部分看到这样的美人洗手做羹汤委屈小媳妇观众也是一肚子气吧

    1小时前
    • 🍒
    • 推荐

    22集弃。看这么久也不能说没有亮点和乐趣,只是当看完了造纸古画复原等一系列很有点的过程之后,剧情的弱逼就无比凸显了,李英爱的轮廓已经没法抵挡地心引力了,美髯公宋承宪却突然变得可口~

    1小时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