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邵氏电影 宝莲灯

    宝莲灯

    评分:
    0.0很差

    分类:邵氏电影中国香港1965

    主演:郑佩佩,林黛,沈殿霞,井淼,田丰,李菁 

    导演:岳枫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贼王之王

    • HD高清

      蔡李佛小子

    • HD中字

      荡寇志

    • HD

      缘份

    • HD

      貂蝉

    • HD

      没有老公的日子

    • HD

      审死官粤语版

    • HD

      吃人井

     剧照

    宝莲灯 剧照 NO.1宝莲灯 剧照 NO.2宝莲灯 剧照 NO.3宝莲灯 剧照 NO.4宝莲灯 剧照 NO.5宝莲灯 剧照 NO.6宝莲灯 剧照 NO.16宝莲灯 剧照 NO.17宝莲灯 剧照 NO.18宝莲灯 剧照 NO.19宝莲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落地的书生刘彦昌(郑佩佩 饰),功名失利的他本就落魄沮丧,独自行走在荒郊野外更是战战兢兢。张皇间他来到一间破庙,里面供奉的正是手持宝莲灯的三圣母。他在庙中对着神像一番言语,更斗胆在墙上提下五言绝句一首。这边厢刘彦昌进入梦乡,未曾想华山圣母(林黛 饰)显圣来到庙中。圣母赞赏刘彦昌的清秀容颜,看到墙上的诗歌后更动了凡心。几经考验和试炼,刘彦昌终于和三圣母结为夫妇。仙凡姻缘本成就了一段佳话,但是却触动了天庭的大忌。三圣母的哥哥二郎神领大兵压境,将三圣母锁在华山。数年后,刘彦昌的儿子沉香(林黛 饰)长大,他听说了母亲的故事后,上演了劈山救母的传奇……   本片根据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改编,同时也是著名影星林黛的遗作。

     长篇影评

     1 ) 模仿西方又怎么样,能讲好中国故事的,除了宝莲灯,还能有多少?

    看了百度百科上那些所谓的影评人一边倒的评价这是一部不成功的模仿西方之作,

    我只想说:“你们真不懂孩子们”

    小时候看这片子的时候,同期也看过狮子王和花木兰,一度以为是国外巨作,长大后才明白,原来国产的动漫的水平,也可以和进口动画媲美了!三圣母的美,天宫的深邃死寂,符合国情的孙大圣和帅气的沉香,画技都不输国外,大师级的配音都在给电影加分,尤其那段时间最火的陈佩斯老师的配音,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陈老师的存在!

    虽然是一部励志片,插曲也是成人版,但丝毫没有看不懂的意思,知道了亲情,母爱,成长,善良,友情,以及模棱两可的爱情的元素!剧情衔接自然,平稳推进过渡,没有任何突兀,同期的狮子王,就显得有点快,场景切换太多了!

    这部电影的年龄层绝对不局限于。80、90后,现在00后、10后,也都看的明白!所以说,拿来作为家庭教育和围炉陪孩子一起看的片子,是很有意义的!只有好的作品,才会如此永远的不过时,因为家庭、亲情和励志,正是我们一直需要的!

    现在动不动什么猪猪侠,灰太狼之类的,除了画风和喜剧以外,没有太大的教育意义,小孩子不会记住很多,但这个片子,一定会让孩子印象深刻!虽然没有绝对的,但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价值观,难道会错么?

    和大圣归来一样,都属于国漫的精粹佳品,专业的影评给出的差评,我们这辈人是没法理解的,我只想说,《宝莲灯》你是我心中永恒的经典,为你正名!

     2 ) 在宝莲灯里看到了狮子王

    很巧,昨天刚看了《狮子王》,再看《宝莲灯》,发现故事结构中很相像的地方:
    主角年幼失怙,并且造成悲剧的反派都是主角的长辈亲属;
    独自出走,在伙伴们的陪伴和帮助下成长;
    在忧郁彷徨的时候看到了父/母的幻象,得到鼓励;还得到了高人的点播;
    长大后遇到了儿童时期的异性伙伴,然后并肩作战;
    经过和反派的大决战,赢得了胜利。

    ————————————就是分割一下的分割线——————————

    对这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孙悟空(陈佩斯)拿腔拿调说的那句:“不打得你满脸桃花开,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3 ) 和电影有关的记忆

            这是我小学的时候,唯一一次假期里自己花钱去看的电影,算起来,那年我8岁。
            我不大敢跟妈妈要什么东西,因为知道家里并不富裕。虚荣心快要胀裂的时候,羞耻感会把这个心里的气球吹得格外鼓胀。我在心里的天平上总要称量一番,天平的一头是我的难堪,一头是我的虚荣。
            而这一次,我从没想过要看电视上最近总是出现的这个古代小男孩儿,而妈妈大概是从电视上知道了这是个许多明星参与的难得的好动画片。妈妈的大手特地牵了我,去电影院,还叫上了亚慧。记得是把学校暑假发的电影票都用上了,好像还补了差价,然后看着我们进场了,妈妈就走了,只说:”妈妈不看“。我和小朋友们戴着肯德基送的夜光手表坐在黑漆漆的影院里实验自己手表的魔力。当孙悟空出现的时候,我惊讶这个取经回来的悟空扎着个小发髻,披着个大道袍,简直是个孙老太婆啊!而当张信哲唱起”爱就一个字“,我觉得这歌应该是写给恋人的,而在这里却好像硬要献给妈妈,于是在黑暗中不好意思起来。
           最后电影散场,外面的阳光明晃晃。妈妈已经在电影院门口等我了,问我:”好看吗?“我的回答应该是蹦跳的脚步,飞扬的小辫,笑着的脸,和一声清脆的”好看!“
           而家里单薄的圆饭桌上,等待我的是白米饭上浮起的香甜的热气。

     4 ) 从这部动画看误入歧途的上海美影

    这部动画是上影第一部真正的商业动画,但也是从这部动画电影开始,上影走向了彻底的衰落。
    《宝莲灯》后的上影作品乏善可陈,我们从这部动画里就能找到上影误入歧途的一些端倪。

    单薄的剧情:
    《宝莲灯》的剧情很薄弱,人物塑造平庸而样板化,公认的。
    作为商业动画,不,无论是电视、电影、动画、漫画,剧情都应该是重中之重的核心,是决定了一部作品优劣的最大的衡量标准。
    然而《宝莲灯》上映后铺天盖地的赞誉却对剧情的薄弱近乎选择性无视,陶醉在这些赞誉里的上影,之后的作品剧情丝毫没有改善。
    本末倒置的错位:
    技术应该为剧情服务,而不是反过来。可惜《宝莲灯》做足了技术的噱头,实际效果却并未带来很大的惊艳,也就是观影效果不够理想。比如无阴影技术,后续听人科普才觉得NB,实际看却不觉得和一般动画有什么差别。比如全帧动画,本该比一拍三的更细腻,但实际观影却反而觉得动作别扭。
    上影花了两块钱的成本扣技术,结果只得到了一块钱的效果。
    对迪士尼模式的误读:
    迪士尼确实具有非常成熟的一套商业运营模式,但这套模式其实是完全依托在迪士尼这个具有百年底蕴和全球性影响力的大IP下的产业,世界没有第二个能达到迪士尼这种高度的动画品牌。上影不具备迪士尼的IP效应,所以不能直接照搬迪士尼模式(事实上别说上影,就连梦工厂想走迪士尼路线都没法走的和迪士尼一样好)。这种IP上的差别举个最实际的例子,迪士尼有北美、内地两个大票仓,上影就只有内地一个票仓。这就决定了上影走技术流的商业路线必须面对高投入低回报的现实难题。而《宝莲灯》借助计划经济模式的单位组织观看、学校组织观看制造的高票房让上影人对前景过分乐观。
    迪士尼的运作,大部分靠的是周边收益(这就是为什么迪士尼对版权保护的那么厉害),票房只占一小部分。反观上影,周边数量少,品种单一,销售渠道单一,并且不善推广。上影赚钱主要靠票房,这和迪士尼其实是相反的,因此一旦票房不理想,后续就会立刻陷入困境。
    明星参与是迪士尼的亮点。然而在《宝莲灯》里,明星配音并没有为动画带来多少增色,甚至还不如专业声优。明星参与导致了更多的成本投入,令全帧动画这种本就烧钱的产品雪上加霜。《宝莲灯》之后,上影也明显玩不起了。

    时至今日,提起这部作品,记得最多的也就那三首歌,和一个符号化的名词。
    曾经这部作品的出现让中国动画人大呼春天到了,而后面对的是每况愈下的寒冬。
    《宝莲灯》没让这帮上影人看清自己的缺点,反而在另一条道上越走越远。

     5 ) 复习《宝莲灯》

    看了《大圣归来》,顺便把几部老动画电影都看了,反倒是更喜欢评分略低的《哪吒闹海》和《宝莲灯》。
    都是号称几年磨一剑的,《宝莲灯》毕竟是老牌出品,情节流畅。张弛有节。背景音乐跟剧情发展契合得恰到好处。配音也是出色,有人说台词低幼,我倒不觉得跟7岁小孩要说什么大道理,而且说话节奏语气把握得多好。幽默更是甩《大圣》一条街,小猴、土地公公、独眼坏道士、大圣感慨自己虱子都没有了,还有哮天犬变化的老婆婆,多么有意思。
    也不知道是不是看上影的看得多,总觉得《宝莲灯》这种造型才中国。鞋子、枕头、长命锁、疑似五禽戏,细微处见真章。看守宝物的两个俑人,特别是他们的眼睛,一看就觉得好熟,直到其中一个落入秦陵兵马俑才恍然大悟,真是绝妙。嘎妹的部族,不知道服饰造型参考的哪些民族,但那个脸型可是一看就觉得是中国人哦。
    有几个地方琢磨起来挺有意思的。面瘫的二郎真君,送给自己外甥长命金锁,也不知道有几多真心。那盏神奇的宝莲灯,二郎神好像是自己没法碰的,一直到最后都是令手下去夺取。
    人物眼神是不够灵动,但表情的细微变化其实很多。场景也不够精细,那些青铜器素面的素面,有纹饰的也很简陋不好看,可惜了。除此之外,没有太多可挑剔的了。有人说《宝莲灯》故事不丰满,因为主角没有追求个人价值,我都无语。非得跟好莱坞似的坏人一定有悲惨的童年温情的片刻,好人一定得因为自己的软弱伤害到所爱的人么?忒假忒样板了吧。这不是一个爱与执着的故事么?就跟许世林一样,文曲星下凡,还是要刻苦攻读,一朝中榜才来到西湖,长跪开塔,太让人感动了好吧?


    ===================

    不是重读《西游记》还真想不起来二郎真君的身世。以下摘自《西游记》(iBooks版本):

    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
    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
    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
    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棕罗双凤凰。
    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大圣道:“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


    (斗变化到后头,大圣)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群)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

     6 ) 20年前的《宝莲灯》究竟是国产动画经典,还是“童年滤镜”太强?

    提起中国动画的辉煌年代,有一个名字始终绕不过去——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上个世纪的上美厂缔造出许多不受时代局限的永恒经典作品。

    1949年后的前五部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宝莲灯》均为上美厂制作,每一部都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从豆瓣上的评分来看,《大闹天空》的评分最高,达到了9.3。

    而《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的评分也都不下9分。

    但这次我们要聊的是这五部作品中的最后一部,投资最大、评分却是最低的——

    《宝莲灯》

    说出《宝莲灯》这个名字,一定会触及到很多80、90后的回忆。

    由上美厂制作、常光希导演的《宝莲灯》于1999年上映。

    该片共历时4年时间制作,总投资1200万,在当时是真正的大手笔制作。

    而影片配音阵容更是令人惊讶。

    姜文、宁静、陈佩斯、徐帆、朱时茂……每一位都是大咖级别的演员。

    不仅如此,连配乐都十分出色。

    李玟的《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刘欢的《天地在我心》、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三首神曲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流传度甚至比影片本身更盛。

    影片斩获了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第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美术片、第9届中国电影童年奖优秀美术片三大奖项。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部影片在当年上映之际票房并不理想。

    而影片的评分也是五部长片动画中最低的,仅8.1分,口碑两极分化极大。

    这部20年前的《宝莲灯》究竟是国产动画经典,还是“童年滤镜”效果太强?

    就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下这部经典作品。

    《宝莲灯》改编自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沉香救母》,讲述了主人公沉香历经多年磨难,翻越万水千山救出母亲的感人故事。

    沉香的母亲三圣母因与凡人私奔而触犯天规,在宝莲灯的帮助下侥幸逃过二郎神的追杀。

    七年后,孩子沉香渐渐长大,但却在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行踪,被二郎神抓回天庭。

    为救儿子,三圣母冒险重返天庭,交出了宝莲灯,并因此被二郎神压于华山之下。

    得知母亲被困后,沉香决定与舅舅二郎神为敌,偷出宝莲灯,踏上了寻找母亲的路,并因此结识了土地公、嘎妹、孙悟空等人……

    如果抽出《宝莲灯》的中心脉络,这本质上还是一个反传统的故事。

    在影片中,二郎神象征着天庭的秩序和传统,而三圣母和沉香所代表的则是反传统的新生力量一方。

    三圣母私自下凡与凡人私奔,违背天庭,而沉香为救母亲再次偷出宝莲灯,对抗舅舅,因此点燃了这场新旧势力之间的交战。

    抓走沉香后,二郎神曾告诉三圣母:“沉香是罪恶的结果。”

    意指沉香是神与人之间的产物,是违背天理的。

    但三圣母反问:“二哥,你别忘了你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

    通过这句话,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二郎神身世的端倪。

    事实上,《沉香救母》这一故事有两个版本。

    一说,是刘沉香劈华山救母,也就是电影里所改编的版本。

    而另一说,则是二郎神杨戬的母亲因下凡与杨天佑私配成婚,触犯天条而被压于山下,二郎神劈山救母。

    这么看来,二郎神的经历与沉香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当三圣母试图借往事来阻止二郎神带走沉香时,二郎神的脸掩盖在一片黑色的阴影下,只有低沉的声音轻轻阻止:

    “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

    也让人不禁对二郎神的过去产生了兴趣,并由此有了疑问:

    为什么相同身世的二郎神要逼迫三圣母与沉香分离?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一直期待着电影能够解答这个疑问,让我看清黑色阴影背后的二郎神。

    他究竟是真的铁石心肠?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然而很遗憾,直到最后影片依然没有一条脉络来叙述二郎神的故事。

    这造成的并不仅仅是二郎神这一反派人物设计上的单薄,也使得片中新旧势力的冲突变得非常浅显。

    不管是二郎神是如何从一个违背天理的产物转变到代表天理的存在,还是相同的身世使得二郎神可以成为天庭中唯一理解沉香的神仙,变成新旧势力间沟通的桥梁和平衡点,这一人物的设计原本可以好好发挥一把,进而把整个故事的层次再往上升一层。

    但在影片中我们只看到一个被舅舅说了两句就跑出门去修炼的沉香,和带着哮天犬四处乱咬人的杨戬。

    两人之间缺乏真正触及核心的沟通碰撞,只剩下令人眼花缭乱的交战,实在让人惋惜。

    反观片中另一角色孙悟空的塑造则让人眼前一亮。

    在《宝莲灯》里,孙悟空已经历经了西天取经之路,成为斗战胜佛。

    当土地公请求孙悟空帮助沉香时,悟空说:

    “小忍成人,大忍成佛,你看我老孙不就忍成佛了吗?”

    土地大怒,叱责悟空铁石心肠:

    “你是成佛了,两眼一闭什么都可以不管,人家娃娃可是肉做的,比不上你这石猴子经折腾!”

    说完便一挥衣袖离去,留下悟空一对怒目圆睁,但片刻后又垂了眉毛,失落之情流露而出。

    成佛后的悟空,皈依佛门,在如来的五指山下早已没了往日的尖刺,变得圆滑。

    但内心中,难道曾经大闹天宫的大圣真的不存在了吗?

    似乎也并非如此。

    他笑着说的那句:“打从俺老孙成了佛,这身上干净得连个虱子都不长了,不长虱子,身上就不痒痒,可不挠痒痒还叫什么猴啊!”

    打笑之余,未免让人有些落寞。

    成了佛的悟空,似乎变得平静本分,但他收起的利刺,实则是受到天庭秩序的制约。

    斗战胜佛,说来好听,却再不能如以前那般潇洒快活、敢爱敢恨,于他而言,何尝不是另一个紧箍咒!

    《宝莲灯》中的悟空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他是被天庭所象征的旧秩序降服的斗战胜佛,但另一方面,他又从没忘记过那个从花果山上踏出一条血路、杀入天宫的大圣。

    因此,在最后沉香请求他的帮助时,他冲破了束缚的画面才如此令人感动。

    “不把他打得满脸桃花开,他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扯下身上的红色袈裟,恍惚间仿佛让我又看到了那个光芒万丈的大圣。

    对比起悟空性格的复杂、内心的矛盾,二郎神的人设难免令人略感失落。

    但《宝莲灯》中依然有许多出彩的地方。

    嘎妹回到部落劝服了部落中的人与沉香一起对抗二郎神后,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民族舞。

    虽然很多人都表示这段场景是自己的童年阴影,但成年后再次看这部影片却让我感到了震撼。

    圆月升起,长箭上的火焰划破夜空,带出一片火红大地。

    赤着膀子的族人围成圈随着激昂的鼓点迈开舞步,部落的神秘感,舞蹈中蕴含的原始生命力,无一不在昭示着这个部落的决心和勇气。

    能在电影中放入一段这么动人传神的舞蹈,制作组在背后下的功夫可想而知。

    同样,《宝莲灯》中的许多场景都取景于现实。

    主创团队透露,为了收集创作素材曾远赴敦煌、西安、华山、西双版纳、宁夏等地采风。

    在90年代能为了一部动画作品如此煞费苦心,着实让人敬佩。

    值得一提的是,《宝莲灯》是先配音,然后再根据配音演员在现场的表现来作画的,这就使得影片中的动画人物形象和配音之间的契合度变得更高。

    不论是梁天配音的江湖骗子那种流里流气的口吻,还是陈佩斯配音的孙悟空在内心挣扎下的矛盾,都显得十分生动,为影片加了不少分。

    而三首经典曲目更是将画面与情感的结合调动到了最顶点。

    “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

    直到现在,每次听到张信哲的这首《爱就一个字》我仍然会想起那个为母亲翻山越岭、在风沙中独自成长的沉香,一阵感动。

    尽管有人说《宝莲灯》在形式上模仿了迪士尼,尽管片中有的剧情并不够饱满,在今天难免为人诟病。

    但总体来说,《宝莲灯》依然是中国国产动画片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代表了老一辈动画人对动画的虔诚、用心。

    也希望新一代的动画人能够重拾这些难得的精神,再次将中国动画带向世界走向辉煌!

    青石电影编辑部丨Leslie

     7 ) 仰望楼上的“大神”

    国人最擅长的事应该就是以今天的自己去审视昨天的别人,然后告诉别人是有多不堪。看了楼上各路“大神”的评价,果然是如此!我记得我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是在央视6,应该才10岁左右,说来惭愧,10岁的我并不如“大神们”,能理解什么配乐,剪接,低幼一类的,当时的我只觉得好看,挺有意思,尤其是最后沉香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时候,用现在的一个词就是燃!动画片本来就是面向孩子,我真不懂为什么非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然后还一副痛心疾首国漫的样子。假如里面有孙悟空说嫂嫂,我进去了,铁扇公主说,叔叔快出来,你们是不是又要说它太污了,影响孩子?既然是儿童片,那就麻烦各位在评论的时候,用自己当年适合看这类影片的年纪来评论,否则的话,你让当年的自己情何以堪?

     短评

    初三的时候买过一张碟,10块钱一张,包装很精致,红色硬盒软包的那种,那是第一次藏碟记忆,每次都会翻出来看,不下10遍……

    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非常经典,这部动画片由李玟,刘欢唱的的主题曲也是红极一时

    13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推荐

    这电影竟然才8分???光是音乐就足以给满分了。那么多生动形象的角色,精彩曲折的剧情,当初看的时候真的是印象深刻,超级感动。小时候看我还以为是外国做的,没想到是正宗国产。现在所谓国漫崛起,感觉仅仅是大家对于国漫标准降低了,因为低迷了太长时间。

    16分钟前
    • 烟水茫茫
    • 力荐

    为宝莲灯鸣不平!配音国产动画巅峰,剧情有诚意,居然7.5分?呵呵,这个分数太低了!

    18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力荐

    这分。。低了

    23分钟前
    • 风高路斜
    • 力荐

    二郎神:“孙悟空,你是天生地长,无父无母。根本体验不到失去亲人的痛苦。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去闯祸,大闹天宫。可我不能,我已经因为一次唐突害死了我母亲,我现在不能造反!就算要在华山关我妹妹一辈子,我也不能让她落到天庭的手里!我跟你不一样!你是石猴!我有感情!我是血肉之躯!你明不明白!”

    26分钟前
    • 不知所云二刷者
    • 力荐

    啊~~~

    3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超级棒的国产动画!

    32分钟前
    • 熊野爷(老年版
    • 力荐

    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之一,印象最深是拜师孙悟空那里,后来母子相见真的超级感人。

    34分钟前
    • ᥫ᭡້໌
    • 力荐

    应该是我进电影院的看的第一部“大片”,当时真的觉得很好看,《天地在我心》、《爱就一个字》、《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都流行一时。印象最深的是里面陈佩斯配音的一句台词:“不打得你满脸桃花开,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37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偶然想起这个电影,评分比我想的低啊,我感觉这部电影很好看啊,很感人,里面的配乐也都特别好听经典,值得五星

    42分钟前
    • 待城
    • 力荐

    动画启蒙啊!童年回忆啊!最出彩的,是歌曲

    47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宝莲灯至少该有8.5-9.0吧……这个分真是太低了……

    51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小时候可喜欢看这部动画了,画面很有中国特色,记得主题曲特别好听。

    54分钟前
    • 大志的小耳朵
    • 力荐

    拍的还是蛮用心的,小猴子也蛮可爱,配音也中听!

    58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全面学习好莱坞包装的同时保留了民族文化内核,原声很好听,至今仍喜欢。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以为是巅峰的开始,原来是黄金时代的结束

    1小时前
    • 小老鼠
    • 力荐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低。。。我觉得至少应该有8.5。。。

    1小时前
    • watsonhu
    • 力荐

    无论故事节奏,配乐构图,已经初具好莱坞水准,可以说甩今天国产垃圾动画几条街。 @2017-05-14 20:33:15

    1小时前
    • 天马星
    • 推荐

    “爱就一个字”张信哲、“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李玟、“天地在我心”刘欢。——小学四年级

    1小时前
    • 科林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