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香港剧 向西闻记粤语

    向西闻记粤语

    评分:
    0.0很差

    分类:香港剧香港2019

    主演:张继聪,胡杏儿,陈意岚,杜小乔,甄采浠,东方昇,王宗尧,赵永洪,白健恩,林雪,张建声,邓健泓,石咏莉,陈嘉莉,邹文正,姚琰欣,陈诗慧,岑珈其,李亦乔,吴浣仪,蔡明芳,张沛乐,廖子妤,陈颖欣,赵善恒,骆振伟,陈安立,徐浩昌,李尚正,黎纪君,谭杏蓝,黎万宏,方志驹,何宛珊 

    导演:吴兆麟 

    猜你喜欢

    • 更新至第05集

      无人之境

    • 更新至第11集

      反黑英雄粤语

    • 完结

      叛逃粤语

    • 全20集

      婚后事粤语

    • 全20集

      婚后事国语

    • 全10集

      飞常日志粤语

    • 更新至第2319集

      爱·回家之开心速递

    • 第11集

      反黑英雄 普板话版

     剧照

    向西闻记粤语 剧照 NO.1向西闻记粤语 剧照 NO.2向西闻记粤语 剧照 NO.3向西闻记粤语 剧照 NO.4向西闻记粤语 剧照 NO.5向西闻记粤语 剧照 NO.6向西闻记粤语 剧照 NO.16向西闻记粤语 剧照 NO.17向西闻记粤语 剧照 NO.18向西闻记粤语 剧照 NO.19向西闻记粤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文明时代、反智社会!幽默是无声的呐喊,苦笑是绝望的挣扎!新香港黑色曲线单元剧。由你我眼中,所闻所见的奇人奇事,构成一连串香港故事!揭露城市阴暗荒谬的另一侧,探射香港人心底里身在社会角落的贪、嗔、痴、恨、爱!每段难以置信却真实贴地的人生奇遇。追求黄金、却制造垃圾,在欲望泛滥的时代,迷失挣扎的你和我,最后得到的会是甚么?失去的又是甚么?

     长篇影评

     1 ) 全是骗子的「限制级」,主角是你

    关注【燚见】,每周五,聊电影

    01.

    我好开心。

    2019年又发现一部好看的港剧。

    推荐给你——《向西闻记》

    其编剧一定有朋友熟悉——向西村上春树。

    是的,就是《一路向西》的原作者。

    一部传说中很神奇的电影。其内容完全不可描述。

    《向西闻记》则延续了作者一贯的都市题材,而且这次在反映社会问题的层面上挖掘更加深刻了。

    豆瓣上两千个人打出了8.3分。

    如果让我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这部作品,我觉得是「荒诞」

    弹丸之地的香港,每天都在发生形形色色的各类社会事件,加上舆论报导的添油加醋,于是就成为娱乐小报或官方媒体的每日新闻素材。

    而向西村上春树正是看到每天上演的离奇事件,于是从中选取一些,将其夸张、放大、变形

    小到两个人的爱情,大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粗放到一个诈骗行业,细微到一次酒吧约会,

    它都有涉及,而且出乎意料,各种反转。让你不得不感慨编剧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至于有多深刻,不如我们直接切入主题。

    02.

    第一集的主角是动物,

    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陈振邦是一个保险推销员。

    推销了多年保险的他,却连一辆车都买不起,还在酒吧频频被哥们儿嘲笑。

    最后,哥们儿还为他指了一条明路——

    只有骗,才是全香港最赚钱的工作。

    陈振邦开始不以为意,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

    女友的狗丢了,她没有报警,或是到处张贴寻狗启事,却花五千块钱找了一个动物传心师

    我想你应该不太清楚这个传心师是干嘛的。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可以通过脑电波感应到动物,从而实现与动物的交流和对话。

    这么夸张的职业,陈振邦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可是女友偏偏对其深信不疑,还骂陈振邦不关心自己,并顺势与其分手。

    分手后的陈振邦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从此阴差阳错地在网上将自己一步步打造成了一个优秀的动物传心师。

    他在网上假装顾客对自己进行评价,不断为自己刷好评。

    渐渐由此发展了很多粉丝。

    慢慢地,他成为了圈内有名的动物传心师。

    很多人的动物丢了都找他帮忙寻找,动物不吃饭也找他询问原因,他通过「传心」感应后,再和关心宠物的主人们一一解答。

    这个「骗」的行业不仅让他赢得了金钱,也有艳遇接踵而来。

    暗恋多年的同学雨雅出现后,陈振邦想继续发挥自己「行骗」的功能,赢得雨雅的芳心。

    没想到被雨雅一次揭穿,每一句话都正中靶心。

    受到打击的陈振邦选择了自我反省与改变。

    可是,迈出新的一步又谈何容易?

    陈振邦的神奇经历很多人都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这种行骗的过程完全跨越了香港,也是我们内地十分熟悉的题材。

    央视的《今日说法》,几乎每隔几天就会爆出类似的骗人伎俩。

    比如说我就看过一个人说自己是大师,可以帮助别人「改运」,然后就有很多人送钱改运。

    有个人说自己正在筹集资金做某个投资小、回报大的项目,也能迅速骗得大量资金。

    还有人很小心的隐瞒自己的身份,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域分别娶了三个老婆,而且彼此还从未照面,三个家庭生活多年都没有任何穿帮。

    你看,骗人的确是个门槛很低的工作。

    只要口才足够好,良心完全不重要。

    陈振邦正是将古时候算命,现在很多星座专家惯用的话术,移植到了动物身上。

    比如:外人看你很高冷不怎么讲话,其实你和朋友在一起很放得开。

    类似模棱两可的话,几乎是个人都比较认同,其实都是一些废话。

    但就会有人认为这是「传心」的神奇之处

    正是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很快就能赢得宠物主人的认可。

    退一步讲,这些需要传心师来传心的宠物主人,其实来这里更多是求得一种安慰,听到些好话就满足了。

    换句话说,不是陈振邦一定要「骗」他们。

    而是他们希望陈振邦可以「骗」自己。

    陈振邦唯一的技能就是「骗」,可是他的技能还不够高,因为他会常常反省,他明白自己的迷茫与彷徨来自哪里。

    陈振邦顺理成章成了明星。

    这一现象印证了社会发展的扭曲:随着当下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宠物的依赖越来越多。甚至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而扭曲的社会环境与风气,让他们宁愿去找一个动物传心师,都不愿意自己花些时间去张贴告示。

    这本身就是更加扭曲的现象。

    03.

    《向西闻记》最后的压轴故事选择了买房这一最现实也最魔幻的主题。

    香港的房价有多贵?

    据说普通香港居民不吃不喝19年,才可能会有个自己的窝。

    就连《反贪风暴4》都调侃说:香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是坐牢,因为有吃有住,不用买房。

    可见香港人的购房压力是有多大。

    还记得小燚之前推荐过的《维多利亚壹号》吗?

    一个香港女生因为房价的跌宕起伏最终被逼成杀人狂魔,向所有她看不过眼的人疯狂报复。

    在「碌架床」这则故事中,更是将香港房价的寸土寸金彰显地淋漓尽致。

    在一个65平米的房子里,住着主角一家六口人。

    尴尬的是,亲兄弟两个家庭不仅居住在一个房间,而且是上下铺。

    最尴尬的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们大晚上都有想开个小会的时候。

    最最尴尬的是,上下铺都在天摇地动,还要忍住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场景好不壮观。

    讲真,兄弟两个家庭都已经看不爽对方家庭好久了(似乎搁谁谁都不会爽)。

    双方都想把对方从这个家庭赶出去,然后自己就可以独占一个房间。

    终于有这么一天,战争一触即发,老爸直接下了命令:两家谁先生孩子,这个房间就归谁,另外一家就要搬走。

    于是兄弟两人又开始紧锣密鼓地造人计划。

    戏剧化的是,兄弟两人的媳妇先后怀孕。

    更戏剧化的是,弟媳妇后怀孕,却因为早产先嫂子一步。

    于是哥哥一家只好搬走。

    最戏剧化的是,弟弟发现哥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长得几乎一样。

    按理说,亲兄弟孩子本该很像。

    可是兄弟二人心中都「有鬼」。

    原来弟弟因为个人身体原因,无法造人成功,于是拜托了朋友帮助自己实现了「临门一脚」。

    没想到的是,哥哥也是「同样操作」,而且选择的朋友也是同一个人。

    是的,你没看错。

    为了争夺一个房间,他们主动放弃了「道德」

    但是,他们认为一切都「值得」

    这样的想法简直是扭曲到变态。

    这个社会一直都在飞速发展,很多人都在讲自己压力很大,

    很多人都在讲自己已经跟不上社会变化的步伐。

    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正是各种社会性问题。

    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维系一段感情。

    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才是正确的三观。

    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能避免伤害别人。

    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才是对家庭负责。

    我们的生活被PPT、业绩报表、房价、汽车、休假、别人的生活所绑架。

    说着「游戏人间」的人,从来都是被人间所玩弄。

    有些人因为一段恋情的告终就一蹶不振。

    有些人因为一次工作的失误就怨天尤人。

    大多数人开始渐渐变得冷漠,无论亲情,还是爱情。

    弟弟「骗」了妻子,生了孩子。

    哥哥「骗」了妻子,生了孩子。

    弟弟「骗」到了房子。

    哥哥「错失」了房子。

    一场看似「公平合理」的竞争,暴露出巨大社会压力环境下的小人物辛酸,以及令人可悲可怜的价值导向。

    但是,这些谎言又能「骗」所有人多久?

    在这场抢房大战中,真的有赢家吗?

    我很怀疑

    就像剧终妻子那个意味深长的神情,她或许已经发现孩子长得不像老公了。

    可是妻子又能怎样。

    想来想去,大概也会是继续「骗」下去吧。

    04.

    回到第一集,陈振邦对着电视屏幕外的观众说:在香港最赚钱的工作就是骗钱。

    其实「香港」同样可以替换成很多城市,很多地方,甚至你身边的任何一个环境和单位。

    值得玩味的是,有些人「擅长行骗」,有些人「甘愿受骗」。

    在「食女圣地嘉亨湾」中,冒充有钱人的高档小区保安,搭上了一个冒充富二代的女孩儿。

    二人其实都知道对方的身份是在「骗」,可是没有人去拆穿,只是心知肚明地「互相欺骗」。

    发生关系的时候,女孩儿宁可在高档小区嘉亨湾的楼道里,也不愿意去一个低档廉价的酒店开一间房。

    还记得以前网络热炒的「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吗?

    这个时代真特么变了吗?

    还是说,这个时代一直都是这样。

    「骗」可能在一时会比较「好用」。

    可是,你能「骗」一辈子吗?

    你不能一直靠着行骗过活,

    你不能没钱却一直冒充有钱人,

    你不能因为失恋就拒绝所有关心,

    你不能一直靠着借种生子蒙蔽所有人,

    你不能靠着自我催眠永远当一个宅男,

    你不能一边约炮,一边骂这个世界没有真爱,

    你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诅咒全世界都是王八蛋。

    很多时候,你明明知道「你不能」,可是你还是默默选择了。

    《向西闻记》是一部好看又走心的现实主义剧集。

    它呈现了一种我们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

    它让我们会心一笑,细细想来又悲从中来。

    好像做了一个温暖的梦,最后却被一盆冷水泼回现实。

    这些故事看起来虽然「荒诞」、天马行空,却非常「接地气儿」。

    因为讲得都是与当下社会的你我息息相关的主题。

    而让这些荒诞故事发生的,不是别人,正是现实社会的你我。

    最后,我问你,

    「骗」得了别人。

    你「骗」得了自己吗?

    假如,有天你终于「骗」到了自己,

    真的就是一件好事吗?

    识别二维码,关注「燚见」

    xiaoyizhijian

    一个创业者的电影周记

    全是骗子的「限制级」,主角是你全是骗子的「限制级」,主角是你全是骗子的「限制级」,主角是你

     2 ) 蚁居在哪里?

    看了第11集、12集,荒诞离奇中反映了阴暗写实。兄弟俩为了30平米的房子,不惜找同一男的帮忙做爱,生出来的孩子都是那男的,瞒过了老婆,却骗不了自己。结尾处,长大的小孩将自己的画分享给老爸,老爸表扬他画得好。小孩却说老师说他画得一般,因为画里8个人挤在一个房间,房子太小了。老爸听了以后,沉思了。一席话直戳内心的讽刺,回过头来看,是房间小还是在现实面前人类太渺小了?

    香港高房价导致了大部分人的蚁居生活,就连一些一、二线明星也只住百来平方。可想而知,兄弟俩为了争取老爸的房子不惜付出代价。两夫妻住着碌架床,做羞事一起共振,想想真是戏谑。但是兄弟俩还是要占住房子,争取早日生出孩子,得到优先权。最后,小弟得到了房子,可是要戴一辈子的绿帽,兄弟感情存在裂缝,这样会幸福吗?我们都会为物质、名誉、权力所困惑,而且一旦较上劲了,就很难脱离出来。固执甚至是偏执都会有吧,就是看谁能更快意识到,拐个弯,转个方向,走出来。兄弟俩不仅是为了房子,也为了输赢。小弟媳劝告老公要么出去租着住,可是小弟执迷了,不惜一切代价,就是要赢得这间房子。活着要争一口气,很容易让迷失了自己,当曲终人散回首时,发现自己好傻好傻。

    我有个球友,电网行业,家庭收入不错,50岁才买了第一套房子。有天,我问他“现在住自己的房子,很舒服吧?”他笑着说“差不多,人活着,能把房子这些事情想开了,租的还是自有都一样幸福”。我不知道他是否聊以自慰还是豁达开朗,希望是后者吧。毕竟现实中,他活的是潇洒和坦然。我就相对好胜了,以前打乒乓球比赛输了,就会感觉被别人认为水平差,误认为没有面子,总要想办法赢回来,睡觉还会想着技战术,不免太过刻苦了。这两年,我转移了注意力,做一些个人运动,游泳和户外,多听从内心的声音,静下心来,找准定位。再回到球场,豁达了很多,看淡了输赢,享受比赛,享受快乐乒乓。运动如此,其它呢~

     3 ) 向西闻记:改编各种社会真实事件,这部港产网剧充满了讽刺与批判

    这部港产网剧很有意思,一共十二集,每集20分钟左右,每个单元剧题材全部源自社会真实事件。剧情改编得有时扎心有时搞笑,让人总能在剧中找到最真实的映射,从另一层面表达当下职场人的生活不易。同时各个单元剧并非独立存在,每个单元剧的结尾总能引发下一个单元剧的展开,或人物或剧情,连起来看就好像是一群不同职场人在面对感情压力、经济压力、生活骗局等一系列蝴蝶效应。豆瓣给了这部网剧8.3分,引起共鸣的就是剧中真实的讽刺,或许你觉得这些事件离你很遥远,但其实它就在你的身边,或是在你的身上。

    单元剧动物传心师讲述男主张继聪是个保险经纪,因为赚钱太少想要转行,朋友让他来赌球网站工作,可他觉得涉嫌违法放弃了。后来他发现动物传心师这个职业,通过一张宠物的照片来实现宠物和主人的沟通,连通灵都可以,而且收入相当之高。本来他是要骂这些骗子的,可后来把自己营销成了小有名气的传心师,而且慢慢享受这种骗人的乐趣,甚至骗人开房。一直到胡杏儿的出现,他很想开始这段感情,可胡杏儿拆穿了他的骗术,彻底把他拉黑了。

    单元剧咖喱鸡是墨西哥的新闻,讲述女友给男友种草莓,结果导致男友中风死掉了,故事挺匪夷所思却又真实存在。单元剧ptgf/ptbf指的是兼职男女朋友,但如果遇人不淑呢,最后还是自己吃亏,风险总是有的。单元剧嘉亨湾讲述一个豪宅保安赵永洪去酒吧沟女,大家骗来骗去,没有人在意对方的鬼话,只求开心就好。

    单元剧台北的港男港女讲述赵永洪的同事被单身后去台湾玩,认识了同来玩的港女,双方认定对方为真爱,结果没想到女的把男的杀了之后自杀了,警方怀疑这和诱导杀人游戏有关。单元剧因为寂寞所以健身讲述一个IT肥宅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决定去健身重塑一下自己,结果被健身教练各种忽悠花了很多钱报了很多课程。最惨的是没过多久健身房倒闭了,他的钱打了水漂。单元剧骨与欲讲述IT肥宅的同事下班去按摩,结果去的次数多了,喜欢上了按摩技师,很可惜方式方法不对,把人家吓跑了。

    单元剧独男爱的机会讲述程序员阿古一直单身,工位上摆了不知多少手办,几次失败的恋爱萌芽让他心灰,只愿对新游戏发挥着热情。单元剧碌架床讲述一家六口人蜗居在一个小单元里,两兄弟和老婆四人住上下铺,生活上十分的不方便。弟弟和弟媳两人买不起房,可人多总是会有矛盾,最后爸爸林雪决定谁先生孙子,房子就给谁。为了房子,兄弟两做了相同的错事,也只能自己独自承受苦果。

     4 ) 被这脑洞剧惊呆了!我们需要这样的华语限制级

    【全城独家】

    香港最有实力的动物传心师,现已加盟本集团。

    未来我们将成为唯一一家,可以在赛前跟马直接对话的资讯网站。

    独赢位置不用你去猜,谁能胜出可以直接去问马!

    传心大师陈振邦被高度仰角的摄像机,拍的脑门锃亮。

    没想到,线上赌马广告的代言人,除了性感荷官,还可以是中年油腻男。

    动物传心师这项职业,听起来挺高端。

    但实际上陈振邦,可能还没有文化公园路边的李瞎子,更会占卜凶吉。

    如果宠物的名字算错了,那就是它本就不喜欢现在的名字。

    如果走失的狗狗找不到,那就是它现在太惊恐,传达了错误的讯息。

    这里还有一个万能解:

    一定是这个宠物的生理构造,出了问题。

    在香港和珠海区域,在将情感寄托于“宠物孩子/情人”的铲屎官大军中。

    这个门槛极低的算命职业,正在悄然崛起。

    在社交软件上随手看看照片、传传心,费用就动辄上千元。

    他们的故事,前不久被香港拍成了网剧——

    《向西闻记》

    这部剧总共12集,每1-2集一个小故事。

    拍的全都是像宠物传心师这种,听来奇幻,但却真实发生过的都市奇闻。

    更有趣的是,虽然每个故事换一波主角,但这些事件之间,都会有相同的角色出现。

    这样的设计,就像贾樟柯多年构建的电影宇宙。

    表面拍小人物,实际在从不同的角度,看时代。

    兼职女友,蓝鲸杀人游戏,夜店捡尸,代孕争遗产......

    《向西闻记》中的一些故事,可能漏洞百出。

    但不少人看到结局时,还是要惊呼一声“卧X!”

    如果说姜文总在用精彩的故事,隐藏讽刺。

    那这部剧就是在用辛辣的讽刺,打破故事。

    以第6-7集《台北的港男港女》为例。

    保安刘浩明情场失意,被几个港女前任伤透了心。

    趁假期,他跑到台北想钓钓台妹,散散心。

    谁知道,台湾的妹子都看不上港男,小明辗转几家夜店,屡屡碰壁。

    这时,一个颜值挺高的小姐姐主动送上门,找小明调情。

    但可惜,她是个港女。

    小明一开始很抗拒,可同事怂恿他:

    “反正你又钓不到台妹,先上了这个再说,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咯。”

    TVB的至理名言果然灵,小明不仅钓马子,还认定了自己的天命之女。

    两人闪电拍拖,第二晚就发生了一夜情。

    然而激情过后,一早醒来,昨天那个深陷爱河的港女却早已离去。

    你可能觉得,这个故事是在讽刺现代人快餐化的爱情?

    错了。

    下一场戏,港女就带着早餐回来,回归了偶像剧式的甜腻。

    当然,《向西闻记》只讲都市奇闻。

    谈真爱,显然不符合这个系列的调性。

    这则故事结局,请原谅杀姐不能透露。

    我只能说,事件的真相既黑暗又血腥。

    用直击痛点的讽刺,盖过逻辑严密的叙事。

    《向西闻记》的这种风格,归功于两个人:

    原著作者向西村上春树,网络作家,被香港宅男们拥趸的文学大师。

    2012年的情色港片《一路向西》,就改编自他的小说《东莞的森林》。

    《一路向西》剧照

    这位老师,有点像早期写恐怖小说的九把刀。

    虽说笔下的人物大都重口猎奇,但借博眼球的设定痛击时代,才是他们的目的。

    导演吴兆麟,自编自导过一部叫《西谎极落》的网大。

    落魄的古惑仔,憋屈的前科犯,被房价压倒的小白领......

    《西谎极落》剧照

    和《向西闻记》一样,拍的都是香港底层的众生相。

    我们可以说,这二位都是投机者。

    每次出现,都打着情色的擦边球,攻占着宅男们的隐藏文件夹,满足一部分人追求裸露和猎奇的心理。

    可如果这些创作者,都像毕赣那样通篇诗意,或者像胡波那样愤世嫉俗。

    那这些对世俗真正的关怀和警醒,想必永远少人问津。

    洗脚妹,大胸女,红灯街区的男男女女。

    这些东西,许多享誉欧洲电影节的导演,偶尔也会拍。

    但可惜,情欲有时候表达的是痛苦,猎奇也总会连结着讳莫如深的意象。

    我们都知道高雅的东西是好的,可我们也知道艺术电影,终归难以愉悦身心。

    《向西闻记》拍的不够高级,却更简单直接。

    该让你血脉喷张的地方,它毫不吝啬。

    快节奏的剧情反转,也从来都是直抒胸臆。

    随着流媒体的迅速发展,有些人总会说:

    现在的观众,都已经被喂饱啦,好剧佳片那么多,根本刷不过来。

    这里,杀姐就很想问:

    你指的是那些挂着偶像滤镜的青春故事,还是开挂逆袭的励志鸡汤?

    真正敢于帮底层发声的作品,有太多都是冲着拿奖去的。

    说白了,那些创作者,压根就没想拍给大众看。

    看懂了,算你识货,看不懂,就是这届观众辣鸡。

    在大家还没有心情去解读意象,品味高雅的这个节骨眼。

    杀姐觉得——

    我们需要更多的《向西闻记》。

     5 ) 我们是无法说明的季节

    港产单元剧,九个故事,十二集,每集20分钟左右,黑色幽默,荒诞现实,精巧凝炼,市井却不媚俗,居然看出了“恐怖伊恩”的感觉,看得到开头,猜不出结尾,剧情角度别具一格,像是一幅“都柏林人”众生相,又像艾丽丝·门罗的印象主义描摹。

    〈壹〉畜牲传心师

    生活压力逼迫、爱情失利的保险推销员无意中发现骗人的商机,开始做宠物传心师,对着客户宠物的照片胡诌八扯居然财色双收,看似荒谬至极,何尝不是钻了都市年轻男女精神空虚无所凭寄的空子,人人疲于奔命,听个骗子温声细语也都不错。初恋女孩儿出现虽说是个拯救世界的梗,也成功让男主重新做人,但一切已回不到从前……

    〈贰〉咖喱鸡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位即将和未婚妻出门旅行的男人如何消除前一晚女同事留在自己身上的“咖喱鸡”?冲凉,拔火罐,电熨斗……种种方法试过,身心倍受煎熬,他突然产生怀疑,究竟是舍不得身边的人,还是怕丑事被发现呢?

    〈叁〉PTGF&PTBF

    大概是全剧最小清新的故事。所谓PTGF就是Part-time girl friend,PTBF亦然,折射出城市飞速变迁发展下的新型交往模式,真情实感不再,青春的快餐只要求快不理哪一家,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此都无法强求。结局其实很容易估到,当然要问,你是否愿意做我的FTGF啦。

    〈肆〉食女性地嘉亨湾

    一个在豪华楼盘做保安的中年男扮富人勾引一个看似有神秘个性的漂亮女孩儿的故事。私下伪装的光鲜亮丽,谁还不是一样赤裸裸地生活在残酷现实的钢铁森林中呢?彼此寻求个慰藉罢了。从豪宅温床到肮脏隐蔽的楼梯间,仅一步之遥。

    〈伍〉台北的港男港女

    刷剧之前就看到好多港圈小伙伴推荐片中插曲《我们是无法说明的季节》,先找来听过,周耀辉老师和林雪平填词,恒仔@ToNick作曲主唱,廖子妤客串演唱,果然惊艳,看完故事后觉得和剧情前半部分契合得特别好。

    故事上集就是清新的台剧小言既视感,剪辑画面也很美,俩人也登对,彼此觅到此生真爱了就该He了吧?然而……结局简直让人惊恐万状,此处浓浓的“恐怖伊恩”画风预警,完全想不到会在一部港产网络剧里看到严肃文学的身影,或者说艺术创作的先锋性真是没有划分的。

    〈陆〉因为寂寞所以健身

    比程序猿更能引起人们同情的,是膘肥体壮的程序猿。本以为女孩儿只是善良单纯(如名字阿纯)说说场面话安慰男生,但是现实往往更残酷,搭讪都算先有心机,结局可想而知了。

    〈柒〉骨与欲

    同样细思极恐的神仙剧情。按摩师,咕咾肉,炒骨,解剖书籍,暗示也算明显的,纯粹的恐怖效果做到了,交代不足也给人留下足够的联想空间。

    〈捌〉毒男爱的机会

    要和第六个故事连在一起看,同样讲程序猿的悲惨日常。(程序猿:我们做错了什么)

    〈玖〉碌架床

    全剧高潮。房价太高延伸出的一切怪诞之事,荒谬绝伦,如果你觉得一开始男主主动找好友给自己戴绿帽已是不可思议,看到一家六口蜗居,两夫妇上下铺又太惊讶后理解那种紧张心酸和无奈,那最终结果又给黑色幽默荒诞的表达平添一味辛辣讽刺,最后纷争停了,表面一片祥和,实则支离破碎,两兄弟内心扭曲的境地已无法挽回,而孩子的相继出世才最为残忍,未来是否又会历史重演轮回?未知。

    九个故事高度浓缩,彼此又有微妙串联,截取香港男女真实生活的横断面,浮现出世态炎凉,市侩而不流于俗套,另辟蹊径的接地气,让人产生共情心理。良心制作,精巧构思,值得一看。

     6 ) 《碌架床》之老鼠乌托邦

    老鼠乌托邦简介: “实验的巢穴可以容纳3840只老鼠,食物可以供应9500只老鼠,水能供应6144只老鼠。这里没有天敌,进行定期打扫,无大规模传染病威胁,唯一有所限制的就是空间。如按照逻辑推理,老鼠最多会达到多少呢?巢穴容纳的3840只?或者水能供应的6144只?还是这个中间值?实际情况都不是,最终的这个模拟实验结果让众人瞠目结舌十分匪夷所思。最开始老鼠数量急剧增长,每55天就翻一倍,315天时数量达到了620只,从那以后老鼠的繁衍速度开始下降,每145天数量才能增加一倍。第560天,老鼠数量达到巅峰——2200只,自此之后,整个种群数量开始下降,第600天的时诞生了最后一只幼崽。没错,整个老鼠乌托邦内,再没有一只老鼠幼崽出现,虽然之后出现过怀孕迹象,但并没有新幼崽诞生,整个老鼠种群竟然走向了消亡。”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实验“老鼠乌托邦”,发现香港很大机会已然成为人类版的实验场。大多数人来香港是旅游或公干,除了琳琅满目的唱片和灯牌下的红色的士外,最能感受到的应该就是狭小的空间

    逼仄的空间让老鼠产生了绝种的想法,可是确实是老鼠决定的吗?雌雄两性的老鼠都趋向于性别基因的反方向发展,公鼠开始雌性化打扮,母鼠变得越发有攻击性。性别是基因传递的基石,逆行的结果不是TENET,而是最终的种族灭亡。

    看了几遍《碌架床》,两兄弟共同为好友养儿子的桥段估计放在任何社会科学实验中都是不可能被理解和认可的,可是确实是两兄弟决定的吗?换一个思路,也可能是基因决定的,在空间的压缩下,基因不愿再进行传递和繁衍,是基因的意志战胜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宁可把繁衍的机会让渡给第三人以换取更大的空间,这是一种基因自发的退局,更是一种被逼迫的认输,用绝种来默默对抗空间更加狭窄的屋企。

    老鼠的祖先曾经与恐龙存在于同一时期,但是恐龙已经灭绝,而老鼠却顽强的生存下来并成功进化。躲得过冰河时期的物种大灭绝却逃不过所谓乌托邦的完美实验场,基因的属性应该是向往自由,向往更广阔的空间。如果做一个中文网络民评,多数网友应该都会觉得香港已无路可进且无路可退,空间更为开阔的大湾区可能才是香港市民挣离困局的最佳出路吧。

     7 ) 犹豫,就会败北

    第一篇影评,献给《向西闻记》

    其实很多人都愿意把目光投向香港制作的,不过这几年大家失望了挺多次

    最近福克斯与网飞都向香港伸出橄榄枝,不可否认的是,香港依然保留着最会说故事的工业体系

    虽然我在许多作品后面看到的人员名单,依然是那一帮人

    你真想象不到,一个城市的制作人们,加在一起竟然可以做到如此

    大陆的资源相当丰富,动作很快也很大,不过我却记得黄金年代的香港,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是一个月

    却有许多能够在今天看来依旧不输的,讲故事的能力

    不用玩什么运镜,不用玩什么调色,不用玩什么特效,这种能力是实打实的

    不过大陆制作实在是能填饱观众们的肚子,各个方向都有

    像是一把游戏,我掌握着节奏,要不要带你玩还要看我的心情

    他们犹豫了,妥协了,经济体系根本不允许他们不按照别人的路子走

    不然连生存的机会都没了

    跟最后一集里的两个兄弟一样,极致的癫狂,却显得这样的平静

    向西在上一部电影里,借着演员的口高声地怒喊:“香港人是打不死的!”

    表达欲望无可复加

    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在各样的载体里添上自己的愤怒

    现在想起来,虽然真没几个人听进去,不过自己却在得到释放后知道了接下来该干什么

    香港人的死活,他现在还管不着

    只能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大不了等到他管不着的人都死光了

    说好故事就行了

    就算这个故事再烂,只是一件真的很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用我的语言,我用我的角度,说一次,我想试试看

    香港的媒体工作者们,比UC的业务能力还要强上数倍,却有底线得多

    这很讽刺

    要是再比上日本,就更讽刺了

    在姜文那,他会说“我说的不是讽刺啊,我说的是故事”

    在向西这,他会说“我说的就是讽刺,故事瞎编的”

    都是只知道把问题抛出来,又不给我答案的混球

    我是做平面方向服装设计的,在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

    一件印着“中国女孩”的T恤和一件“你是谁?”的T恤,你会选哪个?

     短评

    方寸香港,喘不过气的拥挤地方,片头出现的真实荒诞新闻,恐怖之处,就是它是真实在现实当中。整部剧独立但偶然,反映着感情的脆弱,房价的畸形,手机的上瘾,都市男女的快餐文化,让人拍案叫绝。骨与欲跟上下床拍出来了,其他感觉一般。

    7分钟前
    • YW
    • 推荐

    向西村上春樹的文本與彭浩翔其實有幾分相似,都有低俗、小人物、荒誕元素,但相對彭,向西滲入較多社會性和現實元素。即使較生活化,其實兩者所顯露的都只是小聰明,停留在單向諷刺狀態,難以讓人有甚麼反思。而製作方面,其實只是一般網大質素,但在香港來說已經算是中上的了。網民一面倒說本劇充滿「港味」,若果「港味」等於低俗粗俗下流的小聰明,和一些流於表面的嘻笑怒罵式政治嘲笑,那港片和港劇就真的快末日了。

    11分钟前
    • Mr. Fahrenheit
    • 还行

    荒诞至极就成为了真实

    16分钟前
    • 酥牧奇
    • 力荐

    还可以。港(搞)男港(搞)女,奇遇背后多叹息。

    21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有几集是非常好看的

    22分钟前
    • JessieY
    • 推荐

    太精彩了,对世间百态都嘲讽和物化嘲讽到拍案叫绝。最后一个故事更是完美收官。

    23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挺有创意的一部剧集,港味十足、讽刺意味十足,每个故事都精炼短小,既有脑洞大开也讽刺着现实,蛮有意思的

    28分钟前
    • 青唐
    • 推荐

    挺港的 有点彭浩翔的感觉 最喜欢那个去台湾的故事 很惊悚!

    33分钟前
    • hlqb
    • 推荐

    阅兵式好看,这个不好看。

    38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力荐

    色相男女,尔虞我诈,你瞒我骗,都是为了当下那一刻的虚荣。当沉溺于如你所愿虚妄的现实之中,下一刻就会被这黑暗的世道兜巴星醒你。世途艰险,人心险恶,嬉笑怒骂间,尽是癫狂与荒谬,小恩小惠,都是非奸即盗。港产片似乎又陷入为了讲粗口而讲,有几集略显沉闷,比较精彩的是《碌架床》《因为寂寞所以健身》。

    39分钟前
    • 海生
    • 还行

    都市奇情故事会,有几个篇章就很得意,最终都无外乎人类愚蠢的自以为是

    41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3.5。制作精良,主题乐不错,但故事粗糙。短片体量,叙事依赖反转。《双层床》>《台北的港男港女》>《动物传心师》,这种两集的单元剧还有点意思,单集的剧情就大都语焉不详了,《骨与欲》人体解剖、结尾反转什么鬼。也有硬设定之嫌,比如胡杏儿一角的动机,很迷。

    42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台词、拍摄都是非常地道的港味,幽默又讽刺。选取的都是社会热点题材,非常有意思。

    45分钟前
    • 南宫寒冽
    • 力荐

    故事变身很本土,港味十足,会粤语更佳~有梗~~

    46分钟前
    • 秋霆小朋友
    • 力荐

    可能是好久没看到一部好港剧了,觉得挺好看的,脑洞大,尺度也不小,主题讽刺意味十足,故事也介于无聊和费脑之间,找回了以前看港剧下饭的感觉。

    49分钟前
    • 阿怪
    • 推荐

    还以为是港版黑镜,毛都没沾到边。节奏拖沓,戏份内容和细节不足导致缓慢感很严重,以为沾点黑色就是幽默,搞点讽刺就是尖锐,低B当创意,恶心当有趣,镜头平庸,主演儿戏,闷死!真系剧情唔够,粗口搭救啊?(剧情不够,粗口来凑)特别是主演的问题,路人甲清兵乙揸流滩唔紧要,你主演啊大佬,丢你咩真系。不过有几集还是有看点的,E6E7《台北港男港女》的女主的角色造型,E9《骨与欲》李尚正的表演,E11E12《碌架床》的社会问题。

    51分钟前
    • 人x太多
    • 较差

    11、12集最佳,为了房子,两兄弟可以打死不搬出去,看谁耗得过谁;可以主动戴绿帽;甚至强行要医生剖腹产,丝毫不在乎妻子和孩子的健康。他们知道凭自己的本事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所以在绿帽和没有房子之间选择了前者。细思恐极的是,两兄弟都不育,他们的爸爸是否也是不育……6、7集次之,探讨了“蓝鲸自由游戏”,每年都有无数人因此丧命,比邪教还可怕。1、2集告诉我们,爱护宠物没有错,但谨防因为同情心泛滥而上当受骗。第3集是一步错,步步错,有时候你想要弥补,殊不知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严重。每一集都很反转,同时又有许多社会隐喻,一部很有深度的电视剧。虽然每集的主角都不同,其实互相之间都有关联。第2集陈振邦冷落伊娃,才有了第3集伊娃和同事喝酒;又比如第1集陈振邦同学会见到的炳哥是第5集的主角。

    5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很犀利的视角和演绎,可惜木有源,只能看图解。。。真·吃不起河蟹的年轻人。。。

    57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力荐

    港味十足,台词话糙理不糙,直面香港社会现状,近几年看过最好看的一部港剧。

    1小时前
    • 单车少年的救赎
    • 力荐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做的太少,爱的太多爱的太少,想的太多当代青年人关于爱情的莫比乌斯群体症候群。

    1小时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