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艺术家

    艺术家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法国2011

    主演:让·杜雅尔丹,贝热尼丝·贝乔,约翰·古德曼,詹姆斯·克伦威尔,比茜·图诺克,佩内洛普·安·米勒,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小狗乌吉 

    导演: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旧爱综合征

    • HD中字

      颠倒乾坤

    • HD

      硬汉枪神

    • HD

      卡罗尔

    • HD中字

      大红灯笼高高挂

    • 正片

      世界奇妙物语 2024夏季特别篇

     剧照

    艺术家 剧照 NO.1艺术家 剧照 NO.2艺术家 剧照 NO.3艺术家 剧照 NO.4艺术家 剧照 NO.5艺术家 剧照 NO.6艺术家 剧照 NO.16艺术家 剧照 NO.17艺术家 剧照 NO.18艺术家 剧照 NO.19艺术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27年,乔治·瓦伦丁(让·杜雅尔丹 Jean Dujardin 饰),是默片的最佳男主角。每次他在舞台上,都会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他的爱犬是黄金配角,其他女演员只有靠边站的份。一次,面对媒体采访,他无意中邂逅了一位表现欲超强的女子佩皮·米勒(贝热尼丝·贝乔 Béré nice Bejo 饰),尽管后者抢镜出风头,但是他还是儒雅以待。不过,这则头条新闻却压过了他的新戏,老板极为不满,老婆也醋性大发。后来,佩皮闯荡好莱坞,恰好与乔治重逢,这令他心神不宁,演戏频频NG。后来,与老板闹僵的乔治,决定自立门户,自编自导自演。与此同时,佩皮却借助有声电影的契机迅速蹿红,成为了首屈一指的明星。最终,他的默片与她的有声片档期撞车,一场在新与旧、情感与票房的争夺战拉开序幕……  本片获69届金球奖最佳音乐片/喜剧片,让·杜雅尔丹获最佳音乐片/喜剧片影帝,及 64届戛纳影帝。

     长篇影评

     1 ) 一个有声片明星的诞生

    《艺术家》以黑白默片的表现形式拍摄,音乐、字卡交代剧情,音效、双关阐述默片与有声片的艺术形式与角色关系,值得玩味。

    片头衬着传统配乐的字幕图案来呈现演职员名单。以一段科幻冒险片引领开场,之后发现这不过是电影院中正在播放的一部“戏中戏”,伊始就已透过为默片配乐的雄壮交响乐来暗示“有声”与“无声”的紧密结合,来营造反讽效果与隐喻意味,颇具巧思。

    故事上则采用年代体,最初时间为1927年,正值默片与有声片交替时期。世界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便是诞生于这一年。而《艺术家》中的男主角乔治.瓦伦汀是无声片时代的大明星,他在影院外做宣传时与迷恋他的女影迷佩蒂相识。而佩蒂恰好在这个有声片崛起的时期进入影坛。

    瓦伦汀的故事正是电影工业的故事,就像《日落大道》(Sunset Blvd)中的一代默片巨星诺玛.戴思萌一样,在有声片完全取代默片的大潮中被淘汰。而年轻、创新、谦虚的佩蒂正代表了新的有声片的势不可挡,与瓦伦汀的老派、守旧与狂妄自大形成反差。

    20世纪末期,很多默片老演员不甘江河日下,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与时俱进,甚至自主创立电影公司,就像瓦伦汀那样,他在有声片出现的年代,依然乐此不疲拍默片,独立制作的《爱的眼泪》中主角的结局是被掩埋在了沼泽之中 — 这也影射了瓦伦汀自身。

    而佩蒂在进入电影圈初始,一方面崇拜且爱慕瓦伦汀,一方面又获得了后者的点拨 — “若想成为一名女演员,就要与众不同。”于是他给了她一个标志性的“美人痣”。佩蒂在无名氏、女佣这些角色的洗礼后,逐渐成了有声时代的头牌。但其实她和瓦伦汀一直都在暗自关注着彼此,只是两人的地位已然反转 — 一边是《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影坛新秀,另一边是《日落大道》中的没落巨星。编导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一直在透过这种通俗剧情节,来强调男演员(默片)与女演员(有声片)之间相互对立和相互潜作用的关系。这两个演员选的也极好,扮演瓦伦汀的让.杜雅尔丹在不同情景所流露出的厌世感与略带高傲的魅力相得益彰,而扮演佩蒂的贝热尼丝.贝乔那双魅人的双眼与迷离的节奏感非常适合于“开口”但不露声色的佩蒂。

    片中个别音效处理也具有令人着迷的实验性手法。其中一个场景是瓦伦汀在看完公司的有声片试音片段后,嘲笑制片人的“与时俱进”。但回家后却被噩梦缠身,梦中开始出现如杯子声、笑声、风声等“背景声”,而自己口中的“无声”正逐渐被这些混杂的背景声所淹没。“哑剧”的表现风格让我想起了另一部“伪默片”《贼》(The Thief,1952),这种有环境音无对白无注解的非传统默片的映像与主题,带有强烈的心理色彩,观众很容易被角色的情绪所牵动。

    在佩蒂主演的《守护天使》一片中,她和男主角邂逅的方式正是当年与瓦伦汀初遇时的情景重现,我们看得出功成名就之后的佩蒂名没有忘却瓦伦汀。哈扎纳维希乌斯对此也前后照应了一番,瓦伦汀在大火中拼命抢救的胶片也正说明了他同样没有忘却佩蒂。

    好莱坞老片中的“双关”潜台词在片中比比皆是,如妻子质问丈夫“我们必须要谈一谈!”“你为什么不愿说话?”以及一妇人看见瓦伦汀的小狗说道“它要是会说话就好了!”全部都带在暗示瓦伦汀为何不尝试着接拍有声片,为何“不说话”;
    还有片中张贴的海报或是影院热映片名,都在暗示当前角色的心理状态,比如拍卖结束后一无所有的瓦伦汀经过一条街,街对面就贴着一张名为《孤独的明星》的电影海报,哈扎纳维希乌斯还增加了一场他险些被车撞到的戏,以免这个过街镜头闪的太快,观众来不及看到这些细节;
    瓦伦汀准备自杀之际,我们看到字幕出现“砰!”一声,才发现是赶来救援的女主角的车撞到了树,而瓦伦汀正是听到了声音才没有及时扣动扳机,捡回了一命。所以,他应该庆幸“有声”的出现。看得出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在少得可怜的台词方面还是做足了功课。

    可惜最后的Ending是个Happy Ending,如果是个Tragical Ending整体性上我会更喜欢一些。结尾致敬了金姐与弗雷德,也使影片变成了一部彻底的有声片,瓦伦汀扔出一句“十分乐意!”,制片人和导演/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得也十分乐意。这一点和梅尔.布鲁克斯的只有一句对白的《无声电影》(Silent Movie)很像。

    现在很多有声片在讲故事方面并不如默片来的言简意赅,有些对白做作而又松散,也出现了很多遭人诟病的“台词电影”。而默片的行动与意会却应该值得电影人铭记,两者须有机结合才行,正如片尾制片人说的那样“完美极了!”渐渐地,镜头慢慢拉远,我们可以看到片场的工作人员与摄影机,证明电影工业的发展仍将继续,新型技术仍会出现。

    相关链接:[整理]《艺术家》中的致敬老片全解读
              http://www.douban.com/note/202299569/

    btw:不过令人讥讽的是它后半段所运用的《迷魂记》(Vertigo)配乐,难怪金.诺瓦克会用“强奸”这个字眼儿……

     2 ) “艺术家"与“爱的眼泪"——别忘了还有一个"The"

    固然有声片的出现是故事的一个重要拐点,这也让绝大多数人都将有声片与无声片的讨论搬上最前线,从而变成了影片必须或唯一要讨论的元素。

    若从一个编剧的角度来看,有声片的出现(或者默片时代的终结)只是一个背景。最重要的是乔治拍了一部“爱的眼泪”,用他高傲自负的“艺术家”的坚持。

    “爱的眼泪”这个名字取得很妙,几乎可以涵盖所有流行文化。这样一个片名及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的行为将主人公的自负概括到了极致。因为你能预想到它的失败。这跟电影技术革新是没有关系的,仅仅与人物有关。一切都再清晰不过。

    Jean Dujardin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他只需要用笑容就可以涵盖这个人物所有复杂或简单。当他在电影公司楼梯上与佩蒂相遇,那笑容与他们第一次碰面几乎无异,风度翩翩的轻蔑与倨傲,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境。乔治走下楼梯,依然是巨星的风范,然而他的处境也随之急转直下,自己都来不及思索;佩蒂充满朝气,快乐而开放,一个新的签约演员,步伐轻盈地走上台阶。

    纵然,无声的“爱的眼泪”已经无法打动新一代的观众,人们涌进影院接受新的面孔,让耳膜辅助视网膜去理解故事情节。甚至乔治也成了其中的一员,他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被人遗忘;他才相信人们已经厌倦了老一代演员的挤眉弄眼。

    之后的故事完全就是“爱的眼泪”——流行文化永恒不变的主旋律。而至于默片还是有声片,艺术家还是明星,全都与关紧要。



     3 ) 立此存照

    1927年,好莱坞的当红默片巨星George Valentin,才华洋溢,无人不识,偶然机会下邂逅了小影迷Peppy Miller。Peppy热爱表演,立志要在演艺圈干一番事业,可是苦无机会,直到因缘际会下获得George的提携,终由寂寂无名的小配角摇身一变成为万人新偶像。时移世易,随着有声电影的崛起,默片逐渐被淘汰、遗忘,George纵然坚守信念,仍不敌无情的时代巨轮和喜欢追求新鲜感的观众。后来更适逢经济大萧条,George和Peppy的身份地位大逆转,饱受挫折的George变得一蹶不振,不断自暴自弃甚至自杀,最终在peppy的帮助下返回荧幕,成为有声演员。

    2012年第84届奥斯卡,《艺术家》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乔治、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配乐五个奖项,无疑是最大的赢家。面对这一壮举,无外乎两种声音,一种是质疑,竟然有奖项颁发给《艺术家》。另一种是惋惜,为什么没有把所有奖项都一股脑给《艺术家》。之所以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就是源于《艺术家》真假参半的默片身份,以及谄媚或致敬含混不清的态度,还有人们对于这部电影艺术价值认识的分歧。

     

    发问——《艺术家》是不是默片?

    什么是默片?默片的定义,是“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对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那么按照这个标准,《艺术家》影片从头至尾几乎都没有一句对白,甚至在人物激烈争吵时,仍然幼稚地使用字幕一句句“耐心”地呈现(这样的争吵完全可以被一些对白大师塑造成一个经典场景)。而在影片的结尾,即那段全剧最精彩的致敬罗杰斯与阿斯泰尔的双人舞结束,全片的哑巴又张嘴说话——“太精彩了!能再来一个吗?”“我的荣幸”

    如果标准再严厉一些,以默片时代的默片特征,以什么默片的特征为标准呢?是上古时期《一个国家的诞生》这样的老古董,还是史上最棒的默片文艺片《日出》,还是卓别林配乐准确灵活,表演收放自如的《城市之光》,亦或纯粹的试验品《火车进站》?那么《艺术家》的艺术家们就要手忙脚乱了。别开玩笑了。电影进步到今天,不仅仅是黑白变成了彩色迷彩色变成3D,镜头的运动、演员的表演都有着长足的进步。比如正反打,上述片子几乎见不到,而这部片子就有很多正反打。默片时代的表演往往从舞台剧吸收营养,都像在大舞台上一样竭尽夸张之能事,而这部电影不乏细腻之处,比如女主角对镜看着乔治留给自己的美人痣自怜。不说了,再说专业了你也听不懂,我也说不出。总之我觉得,黑白是毋庸置疑的,而是否默片,我不以为然,我倒觉得恰恰任何有声电影都能有声,而这部片子不但能有声还能无声,而且确实做到了要有声就有声,要无声就无声,甚至主角梦见大家都能说话而自己却哑巴了,羽毛掉地都是一声巨响时,我觉得它的声音的运用就到了极致。

     

    发问——黑白+默片=谄媚or致敬?

    同样是表现默片与有声电影交接时代的电影《雨中曲》,不但载歌载舞,还色彩缤纷,质疑声也小很多。我们可以用彩色屏幕来表现黑白电影,却无法用黑白胶片展现色彩斑斓,可以用有声录影带表现无声场景,却无法用单纯的图像演绎歌舞升平。可以用摄像机对准一幅画,却无法用照相机展现一部电影。彩色有声的歌舞片《雨中曲》可以表现有声,亦可表现无声,《艺术家》的做法看上去无疑是一场倒退,如果把电影艺术的发展本身比喻为一部电影,那么《雨中曲》就是这部电影里一段有声有色的花絮,而《艺术家》只是一张剧照,还是黑白的。

    相比《雨中曲》的辛辣,《艺术家》还是给好莱坞留足了面子的。《雨中曲》里人们勾心斗角,才能平庸心狭量窄的花瓶尸位素餐,一心要当主演,挤兑小演员。《艺术家》中的人似乎一直是生活在君子国,整部影片甚至难以找到一个坏人,唯一的“坏人”只能是不愿多付钱的当铺老板。这样的设定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将剧情变简单并突出了重点,毕竟默片也只能驾驭简单夸张的剧情。

    而类似的怀旧也不乏有人效法,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昆汀塔伦蒂诺和罗伯特罗德格里兹缅怀B级烂片的“磨坊电影”——《恐怖星球》、《金刚不坏》。他们不但在拍摄手法、运镜上竭力模仿,更复制了B级片粗暴直接的血腥、暴力、恐怖的感官刺激,甚至还把好好的胶片弄旧,甚至故意模仿以前小剧院胶片失火缺失的情况。这种片子无疑大有市场,也无疑是烂片。作为缅怀默片时代的《艺术家》呢?很明显它不会这样做,应为他是要冲击奥斯卡的。它所能做的就是黑白,打字卡,仅此而已。因为默片时代的电影是一件无奈之举,那个年代没有优秀的技术,画面都不清晰,没有充足的预算,连多机位拍摄都做不到,甚至连字幕都是晃动着的,《日出》里为了追求音效,面对贫乏的技术大胆突破,用乐器的声音模拟火车,模拟呼喊,堪称穷困中的神来之笔,而现在谁又会这么做呢?尽管那个年代值得纪念,但终究再也回不去。彻头彻尾的模仿就是谄媚,它只想致敬,他是默片,却不止是默片。

     

    发问——除了看上去的哗众取宠,消费复古与怀旧,《艺术家》有没有艺术价值?

    就像静止的画面具有动态画面不具有的静谧隽永一样,默片的言简意赅回味无穷,黑白独特的质感也是现代商业片不具备的。《辛德勒的名单》曾尝试过用黑白表现沉重的人性主题,并且大获成功,但没有人觉得这是可以复制的成功,更别说直接模仿默片了,除了表演大师卓别林,没有人再会在有技术支持的前提下不让演员说话。而《艺术家》却在没有声音的前提下,做好了声音以外的一切,在没有色彩的前提下,做好了除了色彩的一切。

    故事的情节并不难,可以概括为高富帅巧遇女屌丝,女屌丝逆袭为白富美,白富美再牵手落魄高富帅。确实,连台词都没有的片子是不能太复杂的。

    影片中,George初次见到Peppy,是因为peppy误入george的采访中。第二次,也就是peppy入行之后二人第一次见面。在一块抬起的板子之后,透过板子下方看到舞蹈着的peppy的双腿,但没有看到脸部。生性风流的george便随着她跳舞。巧妙地借用这个道具,使得可见其腿不见其人,就这样在误会中不断推进二者的关系。分隔了画面,堪称场面调度的生花妙笔。类似的调度的妙笔还有很多,如george喝醉之后看着吧台上自己在影片自己的角色小人冲自己挑衅,就说明george心底已经在自暴自弃。

    影片里,george梦中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有了声音,而唯独自己无法说话,最终羽毛落地成雷霆声,方从梦中惊醒。影片里,george准备举枪自杀,peggy开车欲阻止,一段渐快的平行剪辑后,字卡上赫然一个“BANG!“,随后看到,那是peggy的车撞了,不是george开枪。我见过各种蒙太奇,声画的蒙太奇也见过,但是字幕蒙太奇还是第一次见到。当声音想有就有想没就没,当字幕都能和画面构成蒙太奇,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演员的表演亦是在默片的前提下被无限放大了,索性不但男主角女主角表演出色甚至喜欢皱眉的老板也表演得很出色。而小狗乌吉的表演更堪称惊艳。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莫过于被影片勾起了怀旧情怀的人们,争相拿这部片子和诸多伟大默片伟大默片演员相提并论,来凸显着片子的谄媚和自己的渊博。尤其是杜雅尔丹扮演的george,更是被许多看过罗杰斯与阿斯泰尔舞蹈的人骂笨拙。的确与舞技出神入化的阿斯泰尔相比,模仿他的杜雅尔丹显得滞重有余轻灵不足,我以为这些以传统自居的家伙,和嘲笑错误百出的录音设备的george一样,抱着传统不放,看不到未来。这部片子表达了对那个年代深深的怀恋,希望我们记住这一切,目的则是为电影的发展历程拍一张剧照,可以立此存照,看着远方告诉我们——“乔治,这就是未来。”

     4 ) 默片的“现代脸”

    很多人会被今年奥斯卡大热门《艺术家》的默片风格所吸引,字幕卡、画幅比、黑白影像,还有演员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电影更以每秒22帧拍摄,再按正常24帧速率播放,人物运动都比正常的状态略快,试图接近当年默片(每秒约为16至23帧)的观赏体验。但准确来说,《艺术家》还不是一部默片,而是一部“仿默片”,片中出现了一些声音以及较多的配乐。结尾处,影片还出现了几句简单台词,欣然落幕。 成为一部默片的努力 就一部常规的爱情通俗剧而言,《艺术家》告诉今天的观众,很多时候台词对白并不是必需品。恰恰相反,它们经常是庸余的废话。当然,受限于形式本身,影片无法表现更多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内心,只能依靠演员表演和影像本身,深度欠奉。不过,这也跟导演选择表现好莱坞的古典主义时期有关系。今时今日,一些先锋导演的默片亦会拍得相当实验,晦涩难懂。 在摹状戏仿的过程中,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融入了对有声片和无声片的看法,同时致敬了一大堆的经典佳作,无疑让考据派影迷大受鼓舞。有些引用致敬来自《公民凯恩》、《迷魂记》和《一个明星的诞生》,完全跳出了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交接期,谐趣和戏梦的味道比较重,这些做法也引发了不小争议。 除此以外,《艺术家》都努力地表现得像一部默片。叠印手法和吧台上的小人,看似缺乏技术含量的伎俩,默片时代屡用不爽。高潮段落突然插入的字幕“BANG”,一语双关,带出了对字幕卡的妙用。在没有声音的情况下,字幕卡是默片的一大法器,它能帮助观众理解剧情,进行适当和必要的阐释。随着剧情深入,《艺术家》逐步加入一些简单的声音和音效,方便观众理解故事。在电影后半段,《艺术家》的配乐简直没有停过。默片时代,现场经常有乐队的演奏。日本等一些国家地区,甚至有“辨士”(默片解说员)这样的职业。对《艺术家》的配乐处理方式,不妨这般理解:导演把默片时代的现场配乐给加了进来,灌录一体。 《艺术家》身上还有个奇特现象,哈扎纳维希乌斯是法国人,以前就拍拍喜剧,来头不大。法国人拍《玫瑰人生》没有问题,但法国人拍默片,再现无声到有声的电影史重要阶段,那就多少有些奇怪——美国人干什么去了? 某种意义上,这也迎合了美国人的电影中心主义,欢迎四方来贺。一个法国人都能以默片情怀为题,那《艺术家》受到奥斯卡的青睐热捧,简直太好理解了。有人甚至放话说,如果《艺术家》最后压倒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那一点也不会让人意外。因为《雨果》是一个美国导演跑去了巴黎,用3D形式致敬法国的电影艺术家——乔治·梅里爱。同是乔治,《艺术家》男主角乔治·瓦伦丁就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和明星制的化身,磨不去默片时代的清晰印记。 由于贴上了显眼的好莱坞标签,《艺术家》以通俗剧面目出现,不提影迷面对电影史的喟叹,它的故事本身并不沉重。结局处,它还流露出令人不解的美好,有如歌舞片《芝加哥》,来了一场大团圆式的完美结局。 讨巧好莱坞的轻快舞步 《艺术家》里的演员表演很卖力,却阻碍不了人物性格的扁平,缺乏悬念和转折。以男女主人公在楼梯相遇的那场戏为例,女的上台阶,男的下台阶,寓意直白。整部影片,但凡出现类似场景,基本上都是一个在下台阶,一个在上台阶。类似的间接提示,《艺术家》中还有不少:当乔治打算反抗有声片,其以“眼泪”为题的自导默片充满豪雨;默片演员遭受冷遇,落寞的乔治过马路时,街道对面的建筑上直接写着“孤独的明星”…… 好在哈扎纳维希乌斯也努力改善,比如喜剧外壳,以往的哈扎纳维希乌斯喜欢搞颠覆,这次他规矩老实地讲了一个陈旧的爱情喜剧。小狗的戏份,无论卖萌还是救主,基本就是用来活跃气氛。 其次是细节上的雕琢,情感的揣摩。主人公的对手戏,从偶遇、比舞、拥衣到点痣,寥寥几笔,便拥有了淡描浓抹的效果。还是楼梯相遇的那场戏,乔治把失落写在了脸上,很是心酸。热情的佩皮掩饰不住喜悦,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时候,《艺术家》对肢体和形体的表现切换了思路。可以说,佩皮跳得越热烈,反倒让乔治的落寞程度更甚。到了结尾,那场奔放的双人舞则是内心的直接反应。 以相应的默片来讲解默片、连试四五条的现场拍摄,大量的片中片和戏中戏从开头一直铺到了结尾。《艺术家》的开场,先是银幕画面,然后是戏院观众,紧接着切到了银幕后面。电影、受众以及创作者,围绕电影的互动关系就建立起来了。连乔治的张扬性格、小狗的有趣表演,都在这一段做好了铺垫。 片中多次出现了戏院的内部场景,迷影文化的氛围跟今天毫无差别。中间片场,就连偶尔出现的道具挡板,都让人错觉以为是外景空镜头。为了追求真实度,制片方还原了特定时间段的大制片厂背景,每一个片场都细致可考。 关于无声和有声的讨论也相当有趣,乔治回家和妻子全无交流,不开口说话。散场时面对妇人,他打趣说如果狗会说话就好了。以现在的想法来看,面对有声片的时代变革,乔治的一味拒绝、自甘沉沦,多少有些不可理解。但在默片时代,很多大人物和大牌明星的反应,真和乔治无异。在他们看来,电影就不应该有有声片这种东西。就像1927年以后,当默片成为没落的产物,卓别林依然拍摄了两部默片。相似案例还可以延续到后来的黑白片和彩色片、宽银幕和标准银幕以及现在的3D电影。 然而,《艺术家》的最大问题是两位主演有着一张“现代的脸”,听起来有些苛刻,但男女主角确实不像默片里的人。不仅面部轮廓不对,就连一些表情神态、他们的眼神交流和暗示手法,都表现得太过于现代性。不过这就是法国人的性子,一个是谐星老搭档,一个是自己妻子,近水楼台,导演不想换掉也能理解。再说,《玫瑰人生》中,法国人用身高一米七的玛丽昂·歌迪亚饰演“小麻雀”琵雅芙,美国人也完全接受。 联系电影的主题和宗旨,好莱坞自然不会拒绝来自现代法国的致敬之歌,尤其是重现默片时代的暮光。反过来,理解《艺术家》的由悲转喜也不是难事,毕竟一曲赞歌必不可少。相对黑暗跟沉重,相对外来人的指手画脚,好莱坞喜欢轻快的舞步,更喜欢悦耳的声音。【第一财经日报】 感谢magasa勘误

     5 ) 《艺术家》:无言的邂逅和重逢

    爱上《艺术家》,纯属一场无言的邂逅,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在去影院前对这部电影充满了不屑和怀疑,黑白片?默片?在3D/IMAX视效都无法再满足观众口味的年代,一部黑白默片又将如何圈住影迷们的钱包和心呢?

    然而恰好是怀着这样的心态,我在大银幕前看它看到流泪欢笑,大声鼓掌。

    《艺术家》是一部纯粹的银幕电影,并非炫耀,可只有在影院里看到银幕上的这段光影,才能细品它的每一分美丽,才能在怀着一份怀疑和忐忑的心情去观影之后,深深地被这样纯粹的一个故事打动。它就像一位久违了的挚友,穿过时间带来问候,轻易击中我的心房。

    这是一部聪明的电影,它拿起了“黑白”“默片”的噱头,却也拿起了票房失利的风险。在法国本土,正是因为电影宣传的失利,加上“黑白”“默片”字样给人留下的复古印象,票房未达预期,片方只好决定凭借奥斯卡提名的风头,在奥斯卡颁奖后再入影院重映,试图收回一些散落的票房。而在其他国家,它也很难叩响影院的大门,譬如笔者所在的荷兰,艺术院线的上映也不过寥寥数周,普通院线也仅因为奥斯卡该片的提名,才迟迟跟上了上映的脚步。而在美国,《艺术家》摘得金球奖,虽是目前奥斯卡的第一大热门,但目前美国人似乎尚未买法国人的账,影片在近七百家影院扩大展映,票房却低得让人匪夷所思,根据北美票房统计机构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还是因为它是一部默片。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苛责电影玩弄噱头的评论人,是否也看到这部电影为此付出的代价呢?现今电影业的利益驱动如此之大,又有多少导演还有再兴默片的魄力?能保证黑白默片会讨喜观众呢?而实际上,若不是这位法国商业电影奇材曾经在2006年的时候凭借着杂糅拼贴讽刺复古版007的《OSS117:开罗谍影》创造了当年的票房奇迹,他或许也没这样的胆量再把时间推前数十年,叫板黑白默片。

    而即便是这样,电影又恰好落入了人们诟病的另外一个议题:如果电影要还原默片,却为何没了默片的神韵?

    我想是观者的心态不同吧,《艺术家》的立足点很讨巧,可正是因为太讨巧,观者的解读也会不尽相同。许多人把《艺术家》看做一场默片的复兴,认为《艺术家》是要对默片进行一次礼赞,并还原曾经的默片时代的遗风。然而事实上,《艺术家》的初衷其实并不尽然如此。人们过分解读了《艺术家》作为电影所应承载的艺术价值,却忽视了电影的娱乐价值。《艺术家》从一开始就并未打算百分之百地还原默片时代的元素,更多地,却是通过暗喻和明喻,对曾经的默片和有声片的交接时代,轻松地回顾和揶揄。从开场便设定的“说话”一词的双关运用,到后来有声电影的介入和兴盛,甚至是电影中那滑稽的“砰”的一声,电影都可谓无时不刻在轻松伶俐地提醒着观众:默片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默片的艺术的价值却永远存在着,正如电影中乔治•瓦伦丁这位大艺术家一样,历经时间洗礼才华依然不减。灵巧的构思和智慧的“对白”,《艺术家》也用本身烙上的“黑白默片”字样,和电影中的剧情如出一辙地证明:艺术并不存在过时一说,这恐怕才是《艺术家》内里的本真。

    若是研究《艺术家》是否百分之百还原了默片时代,去死抠技术的瑕疵,争议女主的眉目,慨叹复制的粗劣,观者恐怕真正落入了电影里那位大艺术家的境地:过分执着于那个年代,执着于“默片”二字的分量,却忽视了电影作为艺术载体的发展历程,二十一世纪的电影技术和当年的默片技术岂可同日而语,电影也不过是艺术的载体,从曾经的黑白映画,到现在的真人捕捉,电影仍旧是电影,仍旧是我们在银幕前放下忧愁,随之神往的时光机。

    与其说《艺术家》是对默片艺术的讴歌礼赞,不如说它是一场我们和默片的邂逅和重逢。它说的是爱情,是乔治为佩皮点上的一颗痣,是佩皮在车里看到孤独的乔治流下的一滴泪,是乔治在大火中死死抱着不松手的,那么一段美丽的邂逅光影。

     6 ) 艺术家?大明星?

    关于电影片名,有说它就不该叫《艺术家》(The Artist)。就像今时今日,如果哪个国内电影明星被称作艺术家或者德艺双馨,那基本是调侃,再不然就是挖苦讽刺。诚实来讲,影片要是改叫《演员》(The Actor)或《大明星》(The Big Star),似乎更符合故事内容。台湾人更夸张,索性往前面加一个大,《大艺术家》。多个大字,广告效果就来了,堪比大片、大电影。 那演员明星和艺术家之间到底有何区别?我想,这就是《艺术家》的命门所在。放当时来看,拍电影的恐怕都不是什么艺术家。更何况,主人公乔治没落不谈,他还导了一部失败作品。艺术的分门别类中,电影一直是位居最末。原因不外诞生时间短,再者它融合了很多项艺术的表现手法,占了其他艺术的大便宜。最早的电影是魔术杂耍,后面慢慢纳入商业放映,进而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艺术表现手法,比如剪辑、蒙太奇。所以,《艺术家》把电影演员抬升为“艺术家”,那更多是站在了后世人的观点上。别的不管,先就把致敬的旗杆杵在那了。 《艺术家》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到1932年间,那也是电影从默片(无声片)转向有声片的关键阶段。1927年,有记录在案的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诞生了,它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把电影工业撕成两半。如同电影诞生后三十年间的风风雨雨,推动这一次变革的原因仍是技术,音轨录制和电影拍摄可以分离开来。很显然,有声片的成功不在默片大导演和大明星的预料当中。就连默片败下阵来的速度,那也远比黑白电影败给彩色电影的速度要来得快。不仅好莱坞如此,以当时另一电影大国德国为例,1928年有声片所占比例仅为7%,到了1929年,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了86%。 有声片的出现不仅淘汰了一堆默片明星,就像《艺术家》里的乔治,当时连在戏院演奏的乐队和辩士(讲解电影剧情的人员)也失了业。对于这一变革的惨烈,黑泽明在自传里就有提及:大批辩士冲入影院,捣毁导致他们失业的声音设备。由于压力,他的哥哥(辩士组织的负责人)更是选择了自杀。因而,如果有人认为乔治的落魄反应过于夸张,那么,他们当真不知道默片时代的薄暮之歌,更不理解这一改变曾经深深影响过那么多的人。 好在惨烈归惨烈,如果《艺术家》往惨烈的方向走,它一定会被奥斯卡打入冷宫。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擅拍喜剧,这一回借得默片的壳,套上一个通俗浪漫爱情剧的壳,弄得皆大欢喜满堂彩,当真是没啥难度。电影主线是一个默片男星的没落,另一边是有声女星的崛起。两人不断对位,内心情感的反差、地位境况的强调。说到底了就跟跷跷板游戏一样,不管谁上谁下,他们玩的都是同一个游戏(电影)。《艺术家》没有把他们的关系做成最俗气和大路货的男欢女爱,比如插段床戏。更多时候,两人好像若即若离,却又被电影的魔力给吸引着。好比在电影院里,她看他的电影,他看她的电影,互相欣赏。好事者当然可以进一步阐释,这也是现代人眼中默片和有声片的依赖关系。尽管取代了默片,但有声片一直“深爱”着默片,始终没有忘本。 除去明星光环和显而易见的影史关系,《艺术家》更是一部立足于电影本身的片子。众多的戏中戏(乔治演的片子大多有出处)、片场拍摄(选角、NG和实拍)、幕后制片人(他们对金钱利益有着灵敏嗅觉)甚至是看电影的普通观众,他们都再三出现。就单说乔治,导演在他身上安放了有趣的细节设置。和妻子的感情有如死水,对方恳求他说话交流,结果他就是不说。包括那个噩梦和打趣小狗,观众都开始纳闷,他为什么不说话。或许,声音不好是一个原因,但对当时的大牌明星来说,要他们开口说话,那就有如小丑表演,损害了他们业已树立好的形象。同时可以看到,默片时代的明星更重视肢体语言,略带浮夸更好。饰演乔治的让·杜雅尔丹本是肌肉型男,他在片中的形象,静有克拉克·盖博的影子,动起来又沾染了吉恩·凯利的风采。当然,后两者都是有声片时代的明星。类似看上去很和谐,实际上却又跳脱的细节,《艺术家》里还有很多处。它所引用和致敬的对象(包括电影配乐),经常不在1927年到1932年的时间范畴。事情到最后就变得清晰起来了,《艺术家》真的不是一部默片,它只是拿默片说事。 好在,即便说了这么多,甭管搬用了《公民凯恩》还是影射了《一个明星的诞生》,它们都阻碍不了普通观众的理解,更不会影响他们的观赏体验。因为即便《艺术家》致敬了一大堆的片子,它更像是丢给影评人和老先生看的,讨个巧罢了。对多数人来说, 它只会被当做一部爱情片来看待——一部看上去有些不一样的爱情片。已不多见、被等同为卓别林的黑白默片,字数长短不限、可以妙用的字幕卡,旧式画幅比和动作稍快的诙谐人物,当这些东西和一部爱情片发生关系,那么,《艺术家》至少是讨喜的,活跃气氛,不用商量。对吧?没有3D,不是飞机撞轮船的大场面。这样的年头,已经很少见了。去年奥斯卡推结巴国王,今年索性来个哑巴影帝,谁敢说不可能呢? 总而言之,面对《艺术家》,那绝没有凭吊默片般的肃穆沉痛,再者,它也没有承担讲述经典爱情故事的义务和必要。围绕《艺术家》的争议都出在姿态高低上,如果你觉得哈扎纳维希乌斯摆出了高姿态,用糖衣炮弹去迷惑了美国人,那么《艺术家》恐怕会是变质的味道。如果你熟知好莱坞和奥斯卡的游戏法则,那么再看法国人鼓捣的《艺术家》,或许它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更何况,谁说入围奥斯卡拿了奖就名垂青史,其实未必。不见戛纳时候,《艺术家》还是给竞赛单元打替补。影史多少事,到最后,若能跟那条活泼有爱的小狗一样,都付笑谈中。我想,这便足够了。【国际先驱导报】

     7 ) 此时无声胜有声---记一部21世纪的默片

    那个时候应当是我特别爱钻电影院的时候,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这部电影仍是目前为止在电影院看过次数最多的一部。朋友对我当时的行为嗤之以鼻,觉得如此无聊的电影我居然可以一个星期之内去看了四次。所以,我并没有告诉她,当影片拿了奥斯卡重返影院后,我又去看了第五次。

    我和朋友都是那种喜欢看轻松影片的人,文艺片伦理片宗教片我更喜欢躺在家里看,安安静静自己一个人,想很多,停停看看。所以在影院一般都是看动作和动画。一个字的目标:爽。

    然而这一部是个例外。

    其实我并不否认朋友说的烂俗。因为如果我把这部电影用“女粉丝恋慕男神,误打误撞成为大明星后拯救落魄男神,最终抱得帅哥归”这样一句话概括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会相信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三流娱乐圈文。故事其实很圆满而且不乏逗乐的段子,梗概也真的如此简单。爱情事业皆大欢喜,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还拯救了曾经高高在上的男神。这样的结局换做谁都会开心一笑,一部满足平凡忙碌生活中遐想与憧憬的电影,无论它的故事多么的老套与荒诞观众都永远愿意买账,就像炎热的夏天,冰棍永远不过时一样。

    但我想我从来没有把它看做一部爱情&喜剧片。就像如果有人对我说魂断蓝桥是爱情经典时,我一定会说:我以为那是一部反战片。

    所以,这部电影不叫一颗美人痣引发的爱情,而叫艺术家。所以魂断蓝桥终究只是魂断。同样我也从来不认为它是一部喜剧,因为每一次看过,我都是挂着眼泪出影厅的,而我后边的大叔哭的比我还要凶。

    虽然影片的海报格局看上去特别像我挚爱的乱世佳人,极富张力的表现着男女之间的情感与抗衡。但是我依然认为,这只是男主人公一个人的故事。而他的故事,曾经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大或小,或已经过去或正在经历。他在这个默然无声的故事中时而如风时而蹒跚的走过的每一步,就像是荧幕下面每个观众心灵的分身,带着过往带着记忆带着希冀,随着他趟过一遍人生。
    走过希望,走过平稳,体味过幸福的麻木,也领略过不经意的芬芳。遭遇着不可抗拒的时代,冲击着最后一点点的希望。从最辉煌的巅峰,走向最绝望的深渊,在无法回头和面对的岁月里,或消亡,或重生。
    100分钟过去,像是经历了一场入定状态下的旅程。在喜剧而喧闹的场面中开始,随着男主人公的枪响结束,最后,在男女主真真实实传来的笑声中苏醒,归位。

    于是这一刻,无论是依旧沉浸在里面的眼泪,还是被主人公感染了的笑声,至少,都应该庆幸这只是一部电影,它有一个俗套而完美的结局,让我们可以在旅程的最后得到回归的救赎。
    毕竟,不是每一颗开向过去的子弹都能戏剧化的被女主留住。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男主人公那样的幸运,重新来过。

    整部影片中,没有声音的表情与动作,就像是男主人公拼尽全力想要证明和守护的过去。愈是愤然愈是投入,却愈是在一片寂静中被赤裸裸的遗弃。仿佛一种打不破的格局。
    黑白的色调下,在无声到有声这样的时代变革中,男主人公一张张雪片般签出的支票,一次次赌博似的投入与演出,却像是飞蛾扑火。当变革来临时,就仿佛是从黎明前的纯黑一瞬间跳到满是光明的世界,快速的不给任何人一点余地。那些曾经在黑暗里骄傲着的火焰与希望,带给人快乐和温暖的火种,在耀眼的日光下被遗弃的如此惨烈,却无声无息。
    Jean du Jardin精湛的演技尽情的在荧幕里释放着,灵魂在嘶吼,心脏疯狂的躁动,那看似就要破茧而出的挣扎与不甘,绝望与愤怒,碰撞着,涌动着。然而,却只能被压抑在神情的淡然之下。被残忍而无声的抚平在现实中。

    诚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去彻底的毁灭过去,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舍掉自己的辉煌。于是,有多少人就把一口气堵在这份不甘上,输的一败涂地。
    有人说,天才和疯子只是一步之遥;善与恶也不过一念之间。而事实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故事的最开始做出任何的定义。坚持是一种精神,可倘若这精神偏差了那么一点点角度,就变成了足以毁灭自我的固执。
    每一个或称赞或敬佩的人,每一个或惋惜或鄙夷的句子。都只出现在尘埃落定的那一刻。不到那一刻没有天才也没有疯子。可是,却没有谁有那个勇气赌到最后。所以,在现实的世界中,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妥协与放弃。因为,无论是天才还是疯子,都没有谁可以轻易承担起一场做给自己的献祭,极致的成败下,无论是成是败,都是一场毁灭。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男主人公站在衣帽店橱窗外的那一段镜头。反着光的橱窗玻璃,在镜头的艺术下折射着主人公的曾经与当下,强烈而滑稽的捉弄着他最后脆弱的心理,用最直接的方式把他按到现实面前。主人公身边一张张虚无的开合着的嘴,鄙夷的,好奇的,劝说的,或者干脆不知道在做什么的,都仿佛成了命运嘲弄的笑声。那短短的一段驻足,仿佛就是一生,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在那一刻彻底的反转,仅存的坚持被彻底的摧垮。而往往极端固执的疯狂与瞬间的崩溃彻底的放纵也不过只有一线之隔。
    影片的节奏在这里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潮。主人公内心彻底的激化,在这无声的环境中,成为最尖利入耳的鸣响。把观影者的情绪也推向了一个极致。
    如果影片在这里戛然而止,那么这将是一个残次品。如果主人公的精神走向了彻底的毁灭这就是一部压抑的文艺片,如果主人公原地满血复活这就是一部英雄主义片,如果有忽然的外星人降临替主人公完成故事这就是科幻片。如果有一个女子感念曾经报恩而来完满了男主的结局,那么这就是一出田螺姑娘式的爱情喜剧。
    于是,在文章开篇提过的烂俗桥段就快快乐乐的出现了,女主偷偷买下了男主曾经变卖的所有收藏,女主一直默默的守候男主等待他的恢复,女主用自己的地位要挟制片人和导演如果不同意男主和自己一起出节目就罢工等等等等。终于,忙忙碌碌,皆大欢喜。导演很聪明的在故事的外衣上绣满了一切可供观众瞬间缓解的治愈(做梦)元素。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一个曾经拥有太多自信与力量的人,留下了一点希望和充满斗志的火种,救了日后一无所有的自己。朋友说,女主人公的存在简直就是为了配合男主命运节奏而全套定制的。我想,她说的没错,因为无论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还是现实中的观众,其实最后真正救赎他们的都是那个或许曾经或许未来的自己。

    而戏剧化的幸运从来都是一个好的结尾。就像观众普遍都喜欢大团圆一样,哪怕这中间有多少的逻辑漏洞,对于开心的观众而言都是无所谓的。同样,从开始到结束这其中的万般苦与痛,挣与扎,都将在结局的欢天喜地中被彻底的忘却。

    这,是好事。

    ===================================================

    此外,很想谈谈关于这部影片的表现方式。

    影片中男主人公在无声的状态下,利用表情表演,肢体动作将他的内心展现的淋漓尽致,观众跟随着他,清晰的感受着他内心深处每一个脉络的律动。然而倘若这一切,激动的,狂喜的,快乐的,悲伤的,绝望的,一切跳动着的情绪变成声音从荧幕中溢出,那么这一切的叙述就成了一个最普通的故事。
    这部影片,恰恰是用无声的效果,让那些原本外化的演绎转变成了一种内心情绪的传递。可以说,默片的形式,从一开始就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足够的外界大环境,在演员与观众之间搭了一座桥,用默然的方式传递着主人公的心声,引起观众的心底共鸣。不是在看一场表演,不是在看一个故事,而是被带入,被牵引到与主人公一起,仿佛进入了他的世界。
    他有无数的情绪起伏,人生感慨,他不曾说出,而是就这样掩盖在荧幕里,赤裸裸却静悄悄的向观众表达着。你甚至可以感觉到他的声音在你心中响起,仿佛那从来就是自己的心声。

    这种独特的,营造受众环境的方式,想来也是这部影片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短评

    对于这样一部复古、致敬,而又感人温暖的电影,让人笑中带泪,影片过程中掌声响起来好几次,除了不可思议以外,真的难找到其他合适词汇。看的时候,导演和主演就站在我旁边和我一起看,正巧里面也有一样的场景,真唏嘘,八十年时光流转,喜欢电影的心情并无不同,妙不可言。哭得稀里哗啦,感谢NYFF

    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是复古情怀亦是装模作样,是匠心独运亦是投机取巧,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部精致而美好的电影,尽管这是基于一个无甚惊喜的故事蓝本。

    6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9分钟前
    • 白发生
    • 力荐

    电影真伟大!

    14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Cut!Perfect! 这是一部伟大的时光机 请给小狗颁个最佳男配吧

    19分钟前
    • 凹凸代餐
    • 推荐

    没有一句台词,却比那些用言语堆砌起来的电影精彩的多。

    21分钟前
    • Simple
    • 力荐

    首先,导演火候不行,影片整体显得浮躁;二,女主角还真没默片时代的感觉;最后,那个《芝加哥》式的结局真没意思...

    23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对平均年龄60岁的奥斯卡评委来说,“艺术家”是怀旧;而对习惯了有声彩色的我们来说,“艺术家”是新奇。然而100分钟的长片无论用来缅怀还是猎奇,都有哗众取巧的投机之嫌。男主对有声电影形式的抗拒和现代观众对黑白默片形式的抗拒构成通理。 最不卖座的奥斯卡最佳电影恐怕要一语成谶。

    2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听说你很自恋?巧了,我也喜欢你。

    2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在当代,这样的表现形式着实新颖,这样的致敬方式也值得赞赏。但整体而言,太多的现代视角、配乐以及女主角的眉目,不太能够感觉到典型默片时代的情绪,而片尾突然出现的声效也并没觉得高明。其实,并不是卖弄情怀就应该获得赞誉的。★★★

    33分钟前
    • Q。
    • 还行

    好电影就是看的过程中完全不会考虑祖国的安危 人民的未来 !!

    38分钟前
    • CHEN
    • 还行

    经典默片的剪辑,两处画龙点睛的音效处理,杜雅尔丹精彩绝伦的表演,还有好莱坞默片时代的神韵,这都无法满足你吗?导演以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暗语出那些被时代“抛弃”的演员,同时又向永不褪色的他们致敬,任何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会被打动。八十五年一瞬间,电影这台时光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41分钟前
    • icebloom
    • 力荐

    如果到 BANG 戛然而止的话,我将毫无保留地给五星。

    46分钟前
    • 胡天翼
    • 推荐

    默片不是电影史上的时代划分,是一种类型,是光影存在的某种状态,是某种表演的方式,它代表的是温柔的心碎、幻灭的痛楚和细腻的情感;女主眉目和配乐都过于现代,非典型默片年代。

    4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3.5 我很少打半分但这片怎么说呢,真的有那么好吗?!这种投机取巧动机不纯、形式大于内容的造作感。以为整个黑白片加一声道噼里啪啦的配乐再让演员模仿当年夸张过力的表演就能还原到默片时代了。NO!

    52分钟前
    • A L E X
    • 还行

    同行的朋友说这片子和茂瑙1927年的【日出】很像,完美再现了好莱坞古典主义时期的电影叙事手法,对当年的那些来到好莱坞发展的欧洲导演,对好莱坞经典叙事,对黑白“无声”电影,几乎都是一次的完美的致敬!坐在电影里仿佛自己完成了一次时空穿越,2011年注定属于【艺术家】!一切完美至极!★★★★★

    5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八十五年一瞬间!其实剧情很俗套但是我居然哭了好几次,电影中的电影,默片的文艺复兴,复古得十分完美!男女主角皆太闪耀,表现精彩!狗狗的表演更是功不可没!看电影的时候情绪一直跟着主角们波动,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阿姆斯特丹电影周上唯一一部集体起立鼓掌的电影!原来美丽,也可以不需要语言!

    5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不能说没缺点,但法国出这样一位捧得稳又拎得清的导演真不容易。楼梯相遇是近年看过的爱情桥段中最动人的,泪了好几次,唉。欣赏导演讨论默片和有声电影二者关系的方式和论点。这电影非常推荐!

    60分钟前
    • Virgohi21
    • 推荐

    给小狗个奖吧。用经典默片作比较多少有些不公平,毕竟时代不同,创作心态和视野都变了。从当前来看,影片的看点在于与众不同,看惯了视觉与台词大片,用黑白默片换个口味。轻松且略带感动的爱情电影。最深的体会是,很多时候对白真的都是废话。三星半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只有袖管仍能拥抱,没有嘴巴还能发声。我收获了你给的幸运痣,你却弄丢了自己的影子。我在台下为你的默片尖叫,在楼梯为你的相遇起舞,在台座为你陷入流沙抹泪,在街口为你的失意买单。砰的一声是枪响还是车鸣,一卷胶片是表演还是真心,都不重要。观众厌倦了挤眉弄眼猜来猜去,可是真爱从来不用说话。

    1小时前
    • 西楼尘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