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悬疑片 玉面情魔

    玉面情魔

    评分:
    0.0很差

    分类:悬疑片美国2021

    主演:布莱德利·库珀,凯特·布兰切特,鲁妮·玛拉,托妮·科莱特,威廉·达福,理查德·詹金斯,朗·普尔曼,玛丽·斯汀伯根,大卫·斯特雷泽恩,保罗·安德森,霍特·麦克卡兰尼,小克利夫顿·克林斯,蒂姆·布雷克·尼尔森,吉姆·比弗,大卫·休莱特,拉娜·珍·科洛斯特奇,黛安·巴查尔,德鲁·尼尔森,罗蜜娜·鲍尔,马克·波维内利,提姆·波斯特,林登·波尔科,丹尼·沃,尼尔·怀特利,曼迪·麦克斯韦,杰夫·拉斯基,迪索·拉莫斯,辛西娅·罗恩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酿魂

    • HD

      花翎飞盗

    • HD中字

      完美受害人

    • HD

      蒙娜丽莎与血月亮

    • 恶行

    • HD

      甜蜜的家2023

    • 更新HD人工中字

      世界奇妙物语2024夏季特别篇

    • HD

      天地正气2024

     剧照

    玉面情魔 剧照 NO.1玉面情魔 剧照 NO.2玉面情魔 剧照 NO.3玉面情魔 剧照 NO.4玉面情魔 剧照 NO.5玉面情魔 剧照 NO.6玉面情魔 剧照 NO.16玉面情魔 剧照 NO.17玉面情魔 剧照 NO.18玉面情魔 剧照 NO.19玉面情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影片剧本由托罗与金·摩根共同创作,将基于1947年的同名影片改编,转为讲述一个贪婪的骗子与女精神病医生合谋诈骗病患钱财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玉面情魔》中不容忽视的塔罗牌元素

    看完了《玉面情魔》注意到电影中的两个细节,在影片最开始Stan和Zeena第一次见面时,Zeena翻开桌上最后一张塔罗牌,是星星逆位,牌面的解读是希望的破灭和好运的远离。后来在Stan的房间Zeena帮他算塔罗时,最后一张是倒吊人逆位,解读为惨重损失和心不甘情不愿的牺牲。查了资料才知道电影原著小说的作者 William Lindsay Gresham 不但对塔罗牌颇有研究,就连小说22章节的解构也是按照塔罗牌中22张大阿卡纳牌设置的,然而他笔下主人公的遭遇似乎也预告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在酗酒精神错乱和失明之后,他选择在创作《玉面情魔》的酒店里服安眠药自杀,再多欺诈技巧和布阵洗牌都没能扭过命运埋好的伏线。

     2 ) 好难看啊,陀螺在搞啥

    《玉面情魔》(Nightmare Alley)改编自威廉·林赛·格雷沙姆(William Lindsay Gresham)的同名小说。

    这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早在1947年就被导演爱德芒德·古尔丁(Edmund Goulding)搬上了大银幕,并一度被称为好莱坞最尖刻无情的黑色电影。

    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 del Toro)的这部新版《玉面情魔》中,影片延续了黑色电影的传统元素和情绪,并借助导演个人的手法和风格,进一步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表达“黑色”的主题。

    本片获得第9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提名,第7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摄影等三项提名,但依旧票房惨淡,口碑亦不甚佳。

    3月28日北京时间8点,奥斯卡即将进行颁奖典礼,《玉面情魔》能否获奖?

    时隔75年之后,这部新版的《玉面情魔》是否真的如一些评论者所说,只是个过时的故事呢?

    一、“彩色”的黑白

    经典的好莱坞黑色电影多为黑白影片,创作者们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采用反传统照明、布光和摄影的方式,极尽展现光与影的魅力。

    而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对色彩的运用既承继了黑色电影的典型技巧,又成功地将黑色“彩色化”。

    首先,影片保持了一种低调照明——无论是幽闭的室内还是阴暗的室外,电影画面的光照度始终较低。

    在大量的夜晚场景中,室内的光源仅为几盏台灯或壁灯

    由此,影片中总会出现大片的阴影区域,使人物陷入深深的黑暗当中。

    这种黑色正契合黑色电影的主题和内核——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未知的恐惧。

    其次,影片将传统的明暗对比升级为色调上的冷暖对比,在视觉上营造出暧昧不安的气氛。

    譬如心理医生办公室内琥珀色装饰和窗外蓝调雪景的反差,既增强了戏剧的张力,又让彩色的黑色电影获得幽暗、忧郁的气质。

    在这种迷离和阴郁的情绪中,影片的视听美学对应着一种后现代主义精神,“在呜咽中叙说着对文明的不满,并试图在审美迷狂中实现着自我超越。”

    二、欲望与恐惧

    《玉面情魔》的英文名叫做“Nightmare Alley”,结合原作小说的内容,可以将其直译为“噩梦巷”

    格雷沙姆不止一次地写到这样一个情境:一个人独自在黑漆漆的巷子中追逐前方那遥不可及的光亮。

    在小说的另一处,他接着写到:“他们在黑漆漆的巷子里,踉跄着走向死亡。他们把触须伸向亮处,碰到的却是火焰,于是赶紧缩了回来,继续盲目地摸索。”

    在这里,黑暗区域可以看作是人们内心的阴暗面,光亮则被视为人生的新希望。

    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有的人误将火焰当明灯,最终步入歧途,甚至沦为茹毛饮血的“怪人”(Geek)

    影片讲述的正是一个关于欲望和恐惧的故事:男主角斯坦(Stan,布莱德利·库珀饰)是马戏团中的一名学徒,在和齐娜(Zeena)与皮特(Pete)夫妇二人的交往过程中了解到“读心术”表演的神奇之处,并在皮特去世之后同自己的妻子莫莉(Molly)一起离开马戏团另立门户。

    然而,就在二人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皮特结识了另一位女性莉莉丝(Lilith),他本以为莉莉丝是能够帮助他进一步飞黄腾达的女人,不曾想最终会因莉莉丝的背叛和抛弃而流落街头。

    斯坦看似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奋斗青年,但事实上他是被自己内心的不安驱赶着向前进,抑或说是一种逃避

    在斯坦的童年时期,他的母亲因为父亲的软弱无能而和情人私奔,将自己留给碌碌无为的父亲。

    此后,斯坦始终活在被母亲抛弃这一阴影之中。他在接受莉莉丝的治疗时明确表示:他不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可以说,他自童年开始便渴望获得“力量”,渴望受到认可和尊重。

    正因此,他不择手段地从社会底层进入上流社会,追逐着黑暗世界中的光亮。

    然而,当欲望的征伐突破理性的节制,结果只能是引火自焚。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中,斯坦百般设计的“通灵秀”最终失败了。

    当格林德尔(Ezra Grindle,理查德·詹金斯饰)意识到自己被深深地愚弄了一番后,他恼羞成怒地表示要杀死斯坦和莫莉。

    虽然斯坦及时反击保护了自己,但他也因计划败露且背负杀人罪而走上漫漫逃亡路。 由此,斯坦和“怪人”形象联系起来:他们都因为自己的内心的欲望和贪念陷入窘境,且在孤注一掷的失败后彻底地丧失理性、迷失自我。

    三、我们都可能是“怪人”

    “怪人”之所以成为“怪人”,并不仅仅有内在因素,还有不容忽视的外在动因——社会体制给人以成功的幻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争的巨大收益促进美国本土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的丰盈进一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大众传媒更是逐渐建构起所谓的中产阶级神话

    彼时的青年一代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实现阶级跨越,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但是事实上,单纯的财富积聚仅仅是让人们沦为物质的附庸,而不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人性的完善,正如莫莉难以忍受每天都被困在舞台上,重复一场又一场的表演。

    而斯坦无论如何争取,始终被上层阶级视作一枚棋子,未能获得真正的认可和尊重。

    与此同时,影片设置了全新的首尾呼应的情节。

    开篇10分钟对“怪人”生活状态的全方位展现,呼应着结尾斯坦沦落为“怪人”时的怪笑。

    在循环中体现了更为悲观的宿命论

    透过斯坦最后那眼泛泪光的苦笑面孔,我们仿佛能看到他对这个虚伪世界的嘲讽,又仿佛感受到他犬儒主义般的无奈和绝望。

    有人说托罗这次拍了个过时的故事。

    但是事实上,“黑色”从未离开。

    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自我的内心,人们始终需要却始终缺乏直面黑暗的勇气和能力。

    参考文献:[1] 张斌宁,《流光溢彩的“黑色”——好莱坞犯罪电影视觉风格的文化、形式与自我更新》,《当代电影》2017年第8期,第45页。[2] 高鸿钧,《<黑客帝国>的隐喻:秩序、法律与自由》,《清华法治论衡》2009年第2期,第12-22页。


    文:张骏马

    公众号:抛开书本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书本影迷群

     3 ) They fool themselves

    电影几乎都是在密闭空间里拍摄的,诡异的道具和暗沉的色调不停地强调,这是一部适合一个人看的片子,它讲述的是人性中最黑暗最不能为外人道的部分。给3星纯粹是因为它太过于黑暗压抑了。

    本来是想看读心术,智力博弈的,没想到还是讲人性。

    最后,马戏团老板那段怎么把一个正常人变成geek的描述,有没有让你想到平时老板是怎么PUA下属的?It's just a temporary job...当然这里诱饵不再是酒精,而是金钱。

     4 ) 这场大手笔改编,真的比不上原版吗?

    作为“墨西哥三杰”之一的吉尔莫·德尔·托罗,继2017年备受好评的《水形物语》之后,时隔四年,终于推出他的最新电影力作《玉面情魔》,并获得了第94届奥斯卡四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

    2021《玉面情魔》

    跟前作《潘神的迷宫》和《水形物语》一样,影片《玉面情魔》同样是一部以20世纪为故事背景的时装电影。对于特定时代的执着,再次折射出托罗导演深藏内心的童话情结。

    显然这便是托罗的选择。他既不会刻意追溯遥远的古代,去挖掘鲜为人知的传说;也不会跟当下贴得太近,以免现实的况味损害童话应有的质感。

    2006《潘神的迷宫》

    2017《水形物语》

    纵观托罗导演以往所聚焦的故事,往往都是停留在20世纪前半段。二战、法西斯、冷战、大国博弈、边缘个体,这些元素便是构成托罗暗黑童话的串珠。

    回望这些“多事之秋”,无论是极端政权下的怪异奇谭(《地狱男爵》),还是神话与科学彼此交织的永生传说(《魔鬼银爪》),总能让人感受到不经意间的会心一击和温暖治愈。

    2004《地狱男爵》

    1993《魔鬼银爪》

    相比之下,托罗的新作《玉面情魔》有着更为黯淡的底色。准确来说,影片脱胎于上世纪40年代好莱坞的黑色电影,改编自作家威廉·林赛·格雷沙姆创作于1946年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名马戏团男演员靠着操纵人心的骗术,联合女心理医生诓骗上流富豪钱财的故事。

    2021《玉面情魔》

    该小说甫一出版,便大受欢迎。在被20世纪福克斯公司迅速买断电影改编版权后,导筒便落到极有天赋的导演爱德芒德·古尔丁手中。恰好时值大明星泰隆·鲍华急求转型之际,他瞬间便看中了这个极具黑色气质的故事,遂而便在1947年诞生了这部黑色电影经典。

    1947《玉面情魔》

    鲍华版《玉面情魔》尽管在后世备受赞誉,但在当时,由于担心这个故事可能会影响泰隆·鲍华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影片便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雪藏。就连一开始的公映,福克斯公司都是以B级片的量级采以小规模发行。

    而这一经典故事之所以能吸引托罗这位怪咖,确实在于它本身的魅力和多重寓意。

    鲍华版《玉面情魔》中,男主角斯坦顿从一开始就以风流潇洒的浪子形象出现。当他在马戏团中得见赞娜、皮特两夫妇身怀绝技,能够当众表演蒙眼猜物的把戏时,他瞬间嗅到商机。

    斯坦顿先是勾引赞娜,拿到了这一把戏中的关键——暗语。随后他又勾搭上马戏团中最年轻漂亮的女孩莫莉,并教会她蒙眼猜物的技巧。习得诀窍后,斯坦便带着莫莉离开马戏团,前往远方的大城市,到酒店和奢华的夜场表演,赢得了满堂彩。

    在此过程中,斯坦结识了女心理医生莉莉丝,并在她身上找到新的商机。莉莉丝在为上流权贵治疗时,往往都会录下后者的谈话,因此她的手中握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斯坦顿敏锐地发现,只要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掌握到这些富豪们的隐秘私事,并同时利用蒙眼猜物的把戏,便可以当众上演通灵之术,进而就可以从富豪们身上诈取金钱。

    虽然斯坦顿的这一设想在初期卓有成效,但随着富豪权贵们的要求不断变得严苛,甚至要求离世多年的亲人爱侣在阳间现出真身,他的风险便随之而来。无奈,斯坦顿的骗术最终还是被他人识破。此刻他才发觉,那位看似从旁帮助他的女心理医生莉莉斯,竟然背后插刀,将其出卖。

    影片结尾处,斯坦顿在警方通缉和身世落寞的双重打击下从此萎靡不振,最终沦为了马戏团里的“怪人”。所谓的怪人,便是被马戏团团主恶意营销,打造成一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怪物形象,啃食活生生的牲畜,以此为噱头来赚取票钱。

    然而,受40年代好莱坞的电检限制,该片并没有以斯坦顿的悲惨下场为结局,而是让一直爱慕他的莫莉与其再次邂逅,并最终拯救了斯坦顿。

    可以说,鲍华版《玉面情魔》虽然基于种种原因,留有一些遗憾,但作为一部古典好莱坞后期的黑色电影,至今依然拥有其独特的影史魅力。加之泰隆·鲍华、琼·布朗德尔、柯琳·格蕾和海伦·沃克等明星的闪耀出演,足以让人感受到独属于曾经那个时代的银幕星光。

    而托罗版的《玉面情魔》,虽然在整体的故事框架上与原版保持一致,但很多的情节设定和角色性格层面,却有着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便源自于托罗独特的暗黑笔法。

    在原版当中,斯坦顿从一开始就汲汲于富贵,哪里有商机进阶之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当他得知赞娜懂得绝世把戏后,便利用男色套取了这位半老徐娘的信任;当他明白蒙眼猜物的把戏想要成功,得靠一位更有魅力的年轻女孩时,他找上了莫莉;而到了大城市后,他又在莉莉丝身上瞥见了投机取巧之处,便又三度移情别恋。

    托罗版中,虽然斯坦顿的这一渣男属性并未改变,但其行为转变的过程却并不相同。比如在最开始,他其实并没有打算勾引赞娜,相反是赞娜自己耐不住寂寞,撩拨于他。甚至对于蒙眼猜物的把戏,也是赞娜和皮特主动在他面前演示后,他才慢慢开始产生兴趣。

    饰演新版斯坦顿的布莱德利·库伯,少了些鲍华身上的风神潇洒和渣男魅力,但却多了一份蒙蔽世人的老实与真诚。这也是为什么当他找上莫莉时,我们绝对不会怀疑他的动机,因为库伯身上天然有着那种穷小子追女仔的质朴和憨厚,让你自然而然地就放下心防。

    对于斯坦顿这个角色的设定,托罗的改编其实还是挺大的。在影片中,托罗特别交代了斯坦顿的人物前传———他如何失去父亲,以及如何进入马戏团。这一点,鲍华版中毫无交代。

    当你看到一个刚失去父亲的穷小子,孤苦伶仃地前往马戏团谋求生计,并且想要通过习得一技之长出人头地,这其实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但托罗的巧妙之处正在于,他留了一处惊人的后手,即斯坦顿父亲的死另有玄机——斯坦顿蓄意让老父暴露在寒风中,使其活活冻死,并在父亲耳畔留下恶狠狠的咒骂。

    由此,托罗实际上讲述的是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这里面的叙事机制,让原版中单调的情场渣男转而焕发出更为丰富的人性光谱。这也是为什么在托罗版中,爱情的链接变得虚晃且可有可无,而人性的明暗显得更为波澜壮阔。

    除此之外,托罗版在处理开头和结尾时,也有着两个较大的改编。一个是对“怪人”命运的交代和铺垫,另一个则是对莫莉拯救斯坦顿的彻底删除。

    先说说第一个改编。在鲍华版的开头处,斯坦顿的悲剧宿命感其实并非由“怪人”挑起,而是由赞娜的塔罗牌进行预示。先是赞娜在为皮特占卜时,出现了极为不详的征兆,之后在影片的中段,赞娜到斯坦顿家中拜访时,又为他进行了占卜,出现的是跟皮特类似的情况。

    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宿命暗示,乃是那个时期好莱坞黑色电影的共性风格。这在比利·怀尔德导演的《失去的周末》《倒扣的王牌》等影片中也不乏其例。

    而托罗采用的策略是,将马戏团那位“怪人”的命运进行细致的展现。在此,既有斯坦顿和怪人之间的对视和博弈,也有两者头部伤口处的相似勾连。此外,托罗还特地安排了斯坦顿和马戏团团主聊天的戏份,后者向斯坦顿详细地道出如何制作马戏团“怪人”的残酷过程。

    除了“怪人”之外,马戏团团主收藏的那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婴孩标本,更是成为某种恐怖命运的象征之物。当然,这些带有怪诞收藏癖意味的奇观式视觉元素,同样也是托罗作为邪典片导演的私人酿藏,只不过这些元素正好跟影片中的人物命运形成巧妙的融合而已。

    而托罗对影片结尾大刀阔斧的删改,则体现了他想要完成鲍华版的《玉面情魔》当年所未能完成的银幕遗憾。托罗的这个举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的导演给予影史经典的尊重。

    影片最后,当我们看到库伯那张满脸胡须的面孔,早已逝去华彩的双眸,以及他知晓自己命运后的自嘲大笑后,终于感受到那份从斯坦顿的记忆深处暗涌出来的苦涩与懊悔。

    或许,只有到了这一刻,他才终于懂得皮特在死前的那个夜晚所道出的真谛。

    作者| 花无宴;原创|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5 ) 一部导演兑现了二十年前对灵媒愤恨的非典型作品

    我一直认为吉尔莫·德尔托罗是导演群体里的一个怪才,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光怪陆离的想象和截然相反的元素混合,宗教和科学在他导演的作品里杂糅交织,有时候我甚至认为与其说他在完成制片方的商业需求,不如说他在实现从小就存在于自己脑海里的奇思妙想,从《地狱男爵》到《潘神的迷宫》,从《环太平洋》到《水形物语》,包括他制作的电视剧《血族》,变化的是魔幻与科幻的背景,不变的是非现实体裁的主题。

    在德尔托罗的电影里总能看到他通过宗教和硬核科技的推崇和痴迷,似乎离开了这些元素他就没法顺利的表达自己的故事。在2017年的《水形物语》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后,2022年德尔托罗的新作又登上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角逐的角斗场,这也是他最近推出的作品——

    《玉面情魔》(Nightmare Alley)

    01

    作为一部非虚构类的作品,完全不涉及封建迷信和过度发达的科技元素的电影,在德尔托罗指导的影视类作品中确实很少见。

    在观影之前,我以为《玉面情魔》是一部类似渣男布下杀猪盘,最后遭到反噬或者相关的作品,但是剧情其实并不是传统上理解的负心汉的故事。

    史坦顿·“史坦”·卡莱尔(Stanton "Stan" Carlisle,布拉德利·库珀 Bradley Cooper饰演)在父亲死后来到马戏团工作,在这里认识了莫莉(鲁妮·玛拉Rooney Mara饰演),同时还认识了通过掌握读心术的彼得(Pete Krumbein大卫·史崔森David Strathairn饰演)和希娜(Zeena Krumbein托妮·科莱特 Antonia "Toni" Collette饰演)夫妇。

    在马戏团打杂的过程中,史坦还认识了通过“怪人(geek)”进行野蛮表演来吸引观众的克莱姆(Clem 威廉·达福 William Dafoe饰演)。在马戏团的过程中,史坦逐渐学会了彼得的“读心(忽悠)”技术,希望借此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他也逐渐爱上了莫莉,希望莫莉在未来可以和他一起离开马戏团,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随后的一个雨天里,为克莱姆扮演“怪人”的流浪汉因为高烧不退,被克莱姆和史坦扔到医院门口,自生自灭,史坦好奇地问克莱姆从哪里找到的这样一个自愿充当“怪人”的流浪汉,克莱姆的回答令人不寒而栗。

    在听闻这一番马戏团版的PUA指南之后,史坦继续他的马戏团学艺之旅,随后他发现彼得有一本记满了如何进行“读心”的学习首次,上面记满了如何迷惑观众,推测观众心里和与助手配合进行表演的方法,在他趁彼得醉酒时他翻看了那本笔记,但是却被彼得发现,彼得对他进行了警告。

    当天晚上,彼得因为因为史坦“无意间”为他取来的一瓶甲醇,没能见到第二天的阳光,史坦也得到了那本笔记。

    在随后的一次警方对马戏团的突击检查中,史坦用他新学会的“读心”技巧帮助团队平安度过了检查,并赢得了莫莉的青睐,两个人离开了马戏团,追求新的生活。

    两年后,史坦和莫莉作为读心师的表演已经小有名气,一天在进行日常演出的时候,遇到了来观看表演的心理医生莉莉丝·瑞特博士(Dr. Lilith Ritter,凯特·布兰切特饰演Cate Blanchett),莉莉丝博士看穿了史坦和莫莉之间的配合,但史坦通过推理分析猜出了莉莉丝博士出的谜题(让史坦猜测她包里装着什么东西),维护了自己的声誉。但是也因此,莉莉丝和她的朋友法官先生希望他进行一次私人咨询,帮助法官召回在战场牺牲的儿子的亡魂。

    虽然莫莉非常反对,但史坦还是无法抵御出人头地的诱惑, 答应了法官的请求。同时他找上了莉莉丝博士,希望双方合作,由博士提供相关背景信息,而史坦来接受博士的心理咨询,两人一拍即合。

    私人咨询非常成功,法官夫妇因为再次和儿子的亡魂对话而非常满意。与此同时,法官把史坦介绍给了一个他的新朋友,富商格林德尔(Ezra Grindle)。通过与莉莉丝的提前沟通,史坦知道格林德尔早年丧妻,又从自己的调查中发现他强迫妻子打胎造成了妻子的死亡,因此心怀愧疚。在会面里得到了格林德尔的初步认可。

    随着咨询的进一步深入,不同意进行灵媒类活动的莫莉和史坦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终于在一次矛盾后决定和史坦分道扬镳。然而格林德尔也不再满足于日常的通灵咨询,要求史坦让他的亡妻现形。史坦为了完成这笔大生意,要求莫莉帮他最后一次。

    与此同时,莉莉丝也提醒斯坦小心过于危险的咨询者,并且露出自己身上的伤痕,出于对莉莉丝的着迷和同情,史坦逐渐迷恋上了莉莉丝。

    在格林德尔为老婆修筑的墓园里,莫莉的出现开始时唬住了格林德尔,格林德尔也承认多年以来为了泄愤和负罪感伤害了很多年轻女孩。史坦终于明白就是格林德尔给莉莉丝留下了伤痕。

    但是随后事情超出了史坦的控制,格林德尔发现了莫莉的伪装,情急之下史坦打死了格林德尔病开车撞死了他的保镖,莫莉也离他而去。走投无路的他去找了莉莉丝博士,但发现正是莉莉丝利用他对财富的渴望报复了格林德尔。

    在争执中史坦的耳朵被打伤,并在无奈之下逃亡,最后流落到了一个新的马戏团,他希望重操读心术的旧业但被马戏班主拒绝,相反的,马戏班主向他推荐了一个“怪人(geek)”的工作,无奈之下,史坦接受了这个生命的轮回。

    02

    《玉面情魔》imdb评分7.2,metascore评分70,烂番茄评分79%,观众评分68%,看起来是一部还可以的作品。

    但是从观众票房来看,截至目前也只有3000万美元,与6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相差甚远,反应似乎不如观影评分上体现的那么好。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作为一部总时长高达150分钟的长片,德尔托罗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显得过于拖沓(以致于我剧情简介的第一部分写了快2000字),前期Bradley Cooper所饰演的史坦从开始到马戏团打杂到学成离开的部分竟然进行了60分钟,这一过于冗长的剧情安排足以让部分观众弃剧。虽然前期对“Geek”的悲惨描写和最后的结局可以相呼应,但是因为剧情安排的比重失调,后期主线剧情进展的过于仓促,让人感觉故事是为了圆满而圆满,没有很好地体现出“造化弄人”的主题,对观众的冲击力度还是稍显欠缺。

    可能正是由于前期剧情所占据的篇幅太长,导致后续的剧情空间被压缩,所以真正需要引出主角由盛转衰的剧情进度被快速推进,牺牲了很多剧情上的合理性。关于史坦和莉莉丝之间的互动,莉莉丝栽赃史坦的细节做得过于粗糙,导致最后观众在看到史坦和莉莉丝对峙的场景时有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错愕。毕竟经过现代娱乐模式训练的观众已经对反转有了抗性,同时也习惯了根据番位来推测戏份和剧情重要性的基本功。

    剧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主角的“降智”做得过于明显,对于一个从底层打拼出来,甚至社会阴暗面的边缘人物来说,史坦不应该对人性有太多的积极期盼,我无法想象一个如此看重金钱的人会把自己的财富交给没有见过几面的陌生人管理,一个能杀了自己亲生父亲和故意伤害自己传道恩师的人为什么会突然对陌生人有了最大的同情和信任?

    莫泊桑的《漂亮朋友》里描写的杜洛瓦我认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底层人士对阶层上升的标准做法,随时可以抛弃自己的感情和道德底线,只为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才应该是吃人的社会制度对人最大的危害和应该表现得层次,电影里的史坦简直有愧玉面情魔这几个字,根本就是个玉面大善人。

    03

    这部电影汇聚了两位奥斯卡奖得主(凯特大魔王和饰演法官妻子的玛丽·斯汀伯根Mary Steenburgen,曾得过1980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和六名奥斯卡提名人,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但是由于剧本的原因,演员的发挥空间有限,没有办法表现出最佳的表演状态。

    作为全剧核心的布拉德利·库珀表现中规中矩,剧本中对史坦的角色设定一直是以叙述性的动作为主,无法更多的体现出史坦的性格特点。理论上史坦的角色需要做到的是对自己身边人的欺骗和对利益的追逐,但是史坦并没有完全展现出多情和无情的两面,留给库珀的表演空间十分有限,也让整部剧显得有点过于不温不火。

    凯特布兰切特的表演在本剧中也并未展现出过多的突破点,她自身的强大气场让我感觉只是凯兰崔尔女士穿越到了40年代的美国来惩罚师父恶人,而不是一个深受父权制度迫害隐忍多年,精心策划多年来实现自己复仇目的的魔女。好奇的是,凯特大魔王深受评论界好评,或者帮助她赢得学院奖项的电影都是需要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脆弱的一面,或许这种人设和表演上的反差才是能让演出技巧更加获得认可的元素。

    鲁妮·玛拉的表演也同样受困于剧本限制,她所饰演的莫莉在电影中甚至不能说是没有发挥的空间,基本可以说砍掉她的一半戏份也问题不大。作为史坦的另一半,在剧情中并没有体现出她对史坦的迷恋或者史坦的对她的依赖,我甚至在想如果剧情安排是最后她和莉莉丝博士恋爱然后把史坦骗了,让一个老骗子最后被两个他自认为已经搞定了的女性欺骗更有戏剧性。在剧情里她一开始因为史坦的颜值和出众的能力而决定和他出走,在表演中也一直扮演者可有可无的助手角色,最后离开史坦的时候也没能给他造成任何伤害,这不得不说是角色塑造时的一个败笔。

    电影中的其他角色基本大同小异,但我非常喜欢威廉·达福(马奎尔版蜘蛛侠的绿魔)饰演的Clem先生,尤其是他得意地向史坦传授如何把一个落魄的流浪汉调教成一个野蛮人怪物时候的得意和狡黠,那一刻我不认为他是个演员,就是一个老道的江湖骗子和混迹底层多时的老人贩子。

    姜还是老的辣啊。

    04

    之前看到网上有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其中有一句评论把这部电影称为“美国梦的反面”,我认为非常贴切的形容了电影本身的剧情概要,也很好的浓缩了这部电影想要调戏和戏谑的内在精神,做这个评论的同学来改写这个剧本可能都比编剧写得好。

    《玉面情魔》虽然在剧情方面乏善可陈,但是在布景和道具方便确实让我印象深刻,里面那个被收藏的婴儿标本“ENOCH”让我感觉随时都会打破收藏他的福尔马林罐子爬出来吞噬观众,但很可惜的是并没有过度针对他的情节,让人有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也许也有针对他的隐喻,但是可能埋藏的太深了,我暂时没有感知到。

    在采访里有演员说很多相关的道具都是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个人收藏,真的很好奇他是不是收藏了一个B级片道具宝库,无论是什么猎奇玩具都能从他的四维空间袋里掏出来。

    回到关于德尔托罗的话题,我之前非常好奇他为什么这次会选择一个讽刺性的现实题材作品,后来看到他在采访中表示,1997年当他的父亲在瓜达拉哈拉被绑架的时候,家里瞬间就出现了两个灵媒说要帮助家人和被绑架的父亲沟通(最搞笑的是父亲都还没死),当时他们的说辞和电影里的史坦一模一样,后来这两个人被德尔托罗赶跑了,虽然最后有朋友帮他花了100万美金把他父亲救了出来,但从此他就有了拍一部关于灵媒的电影的念头。

    对了,现实中帮助德尔托罗花100万美金把他爸爸赎出来的那个朋友,叫詹姆斯·卡梅隆。

    05

    虽然对《玉面情魔》关注了很久,但是真正看这部电影还是因为最近他登上了2022年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候选名单。结果证明2022年真是美国电影的小年,《玉面情魔》这样一部叙事层面有明显缺陷,在往年很难角逐最佳电影的作品也获益于最佳影片提名的扩军政策,进入到了最后的决赛圈。

    关于今年的最佳电影多说两句,目前看来还是比较看好《犬之力》和《驾驶我的车》,都是属于水平过硬的作品,但是“美国”元素不足,不过在这几年奥斯卡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还是希望这些好作品能有更多的机会登上最高领奖台,让影迷和社会享受真正的好作品,在纷繁复杂的现代娱乐业竞争中继续体现电影艺术的竞争力。

    欢迎关注公众号:视角与机位

     6 ) 这部黑色电影看的我肝颤

    在成为怪人向命运低头之前,每个人都曾有过精彩而辉煌的疯狂。

    吉尔莫·托罗之所以圈粉无数,美学上的风格和情感底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因。

    这部《玉面情魔》至少没让我失望,我看得很肝颤。

    渣手绘海报不自量力登场

    这部新作美学上不用多说,氛围拉满,私货夹满。

    故事呢,底本是1946年的一部小说。

    ——————含剧透——————

    (汽车之上,伴随着斯坦的入梦,色调从暖色直接过渡到了冷色,暗示他的噩梦开始了)

    对于黑色电影,基本遵循一个规则——主角难逃命运的捉弄,不得善终。

    《玉面情魔》的结构粗旷来分大概平均分成两部分,结构本身也把故事转移到了两个不同的舞台。

    前半部分马戏团和后半部分的大都会,可以说互为铺垫。

    如果我们把第两年后的第二部分挪到最前面,变成怪人后的斯坦,在一个年轻人眼中,他的命运便如第一部分的怪人一般无二。

    所以前后两部分的权重平衡和体量差不多,前半一小时,后半一个半小时。就像两种人生的镜像关系。

    看似很多马戏团的戏份和后面的关联度很松散,显得有些冗长。

    但个人觉得这整理有意思的地方。

    如果换个思路去看这部作品。

    马戏团部分完全可以独立成篇,有头有尾。斯坦学得一身本领,然后用自己的机灵劲,替马戏团解决了大麻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于是开着货车,抱着美人,唱着歌,充满抱负和激情向着大城市奔赴而去。

    如果斯坦的故事就到这里,这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

    (蒙眼本来是为了节目效果,也同时暗示s斯坦根本不看不见命运)

    第二部分开启的,似乎成了他的另一段镜像的暗黑人生。

    这样安排的结果,强化了张力,更为斯坦的疯魔而唏嘘。

    在人物的设计上,主角斯坦的视角和内心是主轴,其他大部分的角色都被安排成影响斯坦的因素,并弱化了其背后的动机。

    更多时候这些人物更像是所谓拟人化之后的命运本身。

    你知道命运为什么会捉弄你吗?没人知道。影片中的人就像命运一般影响着斯坦。

    只要人有欲望,命运就不需要动机,所以人是渺小的。

    但斯坦真是被命运安排?还是斯坦本来就是个白眼狼呢?

    刚刚斩断过去的他,本来有机会重新开始,他的内心还确实存在一点善心,这点可以从他对怪人的态度感受到,但这善念其实很摇摆,也能从他受到危险就狠命殴打怪人的行为感受得到。再联想到他对待父亲的方式,斯坦的内心其实还是残忍自私的。

    重要的是,他聪明。

    讽刺的是,可能就是恰恰因为他发现自己很聪明,所以开始在内心涌动起一种不甘和高傲。

    在这些他接触的因素之中,每一件事,都是伴随着利弊而来,坏和更坏(因为他们的营生本质是欺骗)但他选择了将其用在更坏的道儿上。

    就像所有的学徒一样,无视警告,无视双刃剑的锋利,无视反噬。

    三位长者的象征意味

    魔术师皮特。

    是一种启智的象征,是他给了斯坦点亮了一盏灯,让他一下子了解到原来智慧是可以用在欺骗之上。但他却阻止斯坦得到他的智慧,他很清楚,这种使用智慧的方式最终不会有好结果,算是现身说法。关于魔术师的死,影片处理的很暧昧,我倾向于斯坦故意毒死了魔术师。

    (从之后的心理分析师口中几乎可以确定,但并不百分百清楚她是否说谎)

    马戏团老板克莱姆(威廉·达福饰)

    逐利和控制的引导者。老板有他的市井智慧,观察人,洞察人,控制人。所以留在他身边的人都很难逃离开。他总能找到别人的弱点,然后加以施舍,让所有人对他,或者说对这个马戏团产生依赖。

    而斯坦学会了这些手段,学到本事之后选择自立门户,也算是一种背叛。

    父亲

    关于斯坦的父亲,我们知之甚少,但我们知道斯坦恨他,并用残忍的方式杀死了他——弑父。

    三位长者,一位被斯坦杀害,一位暧昧的杀害,一位离弃而去,从某种宏观角度上来看,都是弑父的行为。

    暗示着其后登场的心理分析师的分析是正确的。

    三位女士

    占卜师齐娜

    斯坦出现时,齐娜翻开了象征命运的底牌。

    逆位的星星,我没那么了解塔罗牌,我解读成秘密的恋情,所以之后才会出现齐娜勾引斯坦的举动。

    对斯坦来说,齐娜是初尝危险的诱惑,占卜师让斯坦明白了命运,但同时也让他误解了命运。这是斯坦接触的第一位女性,也是危险的开始。

    但危险总伴随转机,在最后一次为斯坦占卜的时候,在抽出最后一张牌之前。占卜师告诉斯坦,牌抽出来命运就定了,他还有选择的机会。但斯坦一意孤行,甚至将塔罗牌倒吊者的正位手动改成了逆位。

    熟悉塔罗牌的朋友一定知道,逆位的含义大概是时机未到,无远见,无谓牺牲, 反省和顺从。

    之后斯坦将逆位手动调整为正位,但命运并没有握在他手中。

    电流女孩莫莉(鲁妮·玛拉饰)

    在马戏团第一眼看见的电流女孩象征着爱情的初次绽放和变化的模样。她总有点被挟持的迁就感。我感到也许这就是斯坦眼中的爱情变化,两年时间,从那份热爱,变成了满足牢骚和抱怨。甚至暗中出轨。

    所以女孩就象征着爱情的变化,到最后扮演亡灵,也有双关之意。

    心理分析师莉莉丝(凯特·布兰切特)

    可控的羔羊,初次遇到同类。

    大魔王气场太足。我会认为大魔王本身就充满神秘,正因为保持了这种神秘以及动机,所以对观众,对斯坦都是迷人的。她就像一种未知,吸引着人们靠近去一探究竟。同时,她的这种未知之下巧妙地编织出让斯坦能够戳穿的伪装,让他误以为她是只可控的羔羊,是充满欲望的同类。

    大魔王有种命运弄人的象征意味。

    酒精和怪人

    (好酒和毒药如此相似)

    酒精一种依赖,斯坦一直强调自己不喝酒的原因也是他从心里认为,一路走来他的成功从未依赖过谁,这让他觉得骄傲。当然也可以解读成与其父亲有关,然后在魔术师的死和怪人的下场中得到强化。

    酒是一种依赖,同时也象征了危险。最后当斯坦放松下来,开始饮酒,事件也开始滑向失控,危险的信号开始侵入。

    怪人是自我崩塌放弃之后的妥协。在成为怪人向命运低头之前,每个人都曾有过精彩而辉煌的疯狂。

    怪人在初次登场的时候,就在马戏团老板的吆喝声中,发人思考。

    “他从哪里来,是人类还是野兽?”

    黑色电影中几乎不会出现好人,《玉面情魔》也一样,所有人说到底都是骗子而已,故事专注地从斯坦的单一视角出发,至于其他人做出选择背后的原因,斯坦和你我一样,不重要,准确的说,和你我一样,他也根本不知道。

    他以为他可以猜透所有人的内心深处所想,他忘了这是骗术而已。

    他的结果,魔术师早就一语成谶。他误以为那些骗术带给他的力量都是真的。

    说到底他根本看不穿任何人,他仅仅是个骗子而已,说故事的骗子。

    最后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当马戏团老板给斯坦讲了关于这个死婴的故事时,斯坦念念不忘。推测很可能斯坦出生时害死了自己的母亲,然后造成了父亲酗酒对他不待见。

    注意看额头的第三只眼,和斯坦做通灵时候遮住眼睛的眼罩几乎就是同一种元素的变形。

    在这个婴孩身上,斯坦看到了自己,所以斯坦才会说——我生来就是怪人。

    最后的最后,说点肝颤的原因,当斯坦说出“我生来就是干怪人的。”那一刻他接受了命运对他的嘲讽和诡笑。

    我忽然想起《送你一朵小红花》里面岳云鹏说的一句台词,大概意思是——即使是再乐观的人也有绷不住的那一刻。

    也许这种联想并不是很恰当。

    但我在想可能很多时候,坚强不过是我们的伪装,如果真的有一根稻草压碎了所有强撑,是不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怪人?遗忘了心里对生活的向往,任命运摆布而活?

     7 ) 吉尔莫·德尔·托罗:这是一种新的练习【译】

    作者:Mark Olson / LA Times(2021年12月17日)

    校对:Issac

    译文首发于《虹膜》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上一部电影《水形物语》票房大卖,并且斩获了四项奥斯卡奖,包括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奖。而他的最新作品《玉面情魔》则讲述了一个关于马戏团、骗徒和不诚实社会的凄凉故事,描绘了一个远比前作绝望得多的世界。

    《玉面情魔》的视觉风格与德尔·托罗之前的作品相似,光线优美、制作精细,引领这位经验丰富的导演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德尔·托罗与电影记者、历史学家(也是他的新婚妻子)金·摩根合写了剧本。

    「在《水形物语》上映的时候,它其实是对一系列完全不同的冲击所做出的回应,」德尔·托罗说。「但在电影制作完成以及整个宣传活动结束时,世界正处于一个几乎是认识论的危机中,即关于真理和谎言,民粹主义话语,以及如何区分一个只是强化你所相信的,而不是刺激你去放眼看世界的现实体系。而这些都是非常沉重的事情」。

    德尔·托罗承认,这种更为严肃的心态为《玉面情魔》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在视觉和风格上或许与我的其他电影有相似之处,但同时对我来说,被那些美丽但感觉残酷的画面所打动也很重要,」德尔·托罗说,他提到了美国画家,如托马斯·哈特·本顿、格兰特·伍德、安德鲁·怀斯和爱德华·霍珀。「我想捕捉那些并不异想天开的意象,它们也可以很美。而且这是新的,因为我一直依赖于——我这么说听起来像是《欲望号街车》里的布兰奇——怪异生物的天马行空。而放弃异想天开并试图保留美感,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练习。」

    在这部电影中,布莱德利·库珀饰演斯坦顿·卡莱尔,一位逃离神秘过去的流浪汉,遇到了一个游行狂欢节。他迅速研究了心灵感应大师齐娜(托妮·柯莱特饰)和她的丈夫皮特·克鲁姆拜恩(大卫·斯特雷泽恩饰)的工作,学会了他们这一行的技巧。他和另一位狂欢节表演者莫莉(鲁妮·玛拉饰)远走高飞,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并在大城市的夜总会取得了成功。在性格可疑的精神分析学家莉莉丝·里特博士(凯特·布兰切特饰)的帮助下,他开始从当地有权势的人物身上捞钱。他最终遇到了可怕的大亨埃兹拉·格林德尔(理查德·詹金斯饰),计划开始受挫,最终走向了绝望的结局。

    这部电影改编自威廉·林赛·格雷沙姆1946年的同名小说,在1947年就被爱德芒德·古尔丁搬上了大银幕,并由泰隆·鲍华饰演男主角。影片以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为背景,德尔·托罗的版本从尘土飞扬、破烂不堪的马戏团世界——他们对自己的不诚实和真实身份保持着诚实,到光鲜亮丽的城市社会——每个人都表里不一、自私自利。无论是塔罗牌解读、杂技表演还是精神分析,《玉面情魔》都经常指向不可知的东西。

    德尔·托罗在看原版电影之前就读了原著,而摩根回忆说,自己看书和看电影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原著比电影更容易接触到,而那部电影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邪典之作,部分原因是它相对来说不太常见。(1947年的原版电影目前已经登陆标准频道[Criterion Channel],并且发行了光盘。)

    「我确信会有另一个版本,因为读了原著并看了电影之后,我心想,『好吧,这部电影绝对属于这个类型,但似乎可以在细节和素材上做些不同的尝试。』我们最后所走的方向侧重于人物刻画。」

    在1993年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影《魔鬼银爪》后不久,德尔·托罗就试图与经常合作的演员罗恩·帕尔曼一起进行翻拍。(而帕尔曼的确在《玉面情魔》中出演了马戏团的一名工作人员。)后来,作为一个并不算太知名的导演,德尔·托罗没能获得翻拍的版权。多年后,由于《水形物语》的成功,机会终于来了。

    「当时我刚拍完《魔鬼银爪》,这部电影甚至还没有上映。我和罗恩没有天真到以为他们会把翻拍权交给我们——『嘿,我拍了一部你没看过的电影,但我保证会帮你搞定这部翻拍电影的。』我记得我后来得到翻拍权的第一反应是,『啊,《水形物语》是二十一世纪福克斯出品的(译者注:《玉面情魔》为迪士尼旗下的探照灯影业,前身为福斯探照灯影业,去年迪士尼正式停用了「福斯」品牌)。那他们现在应该会信任我了。』」

    德尔·托罗和摩根于今年年初结婚。2017年9月,就在《水形物语》上映前后,这位导演结束了与洛伦萨·牛顿30多年的婚姻。摩根此前曾与加拿大导演盖伊·马丁结过婚。2018年,两人一起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当时德尔·托罗凭借《水形物语》大放异彩。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共同创作的项目,最终敲定了《玉面情魔》。

    「我们当时已经在一起了,想要找到一些东西,一起冒险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德尔·托罗说。「我们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完成了拍摄,战胜了疫情。于是我们俩都觉得,『我们已经准备好结婚了』」。

    两人带着对结局的热情开始了改编——「我们一致认为原作的结局是指路明灯,」德尔·托罗说——然后他们开始往回梳理故事。

    「我觉得这部小说,很大程度上是关于恐惧的,」摩根说。「我对威廉·林赛·格雷沙姆非常感兴趣。我对这个项目真正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当我们两个人再次阅读这部小说时,我们都更深入地了解了他。没有关于他的权威传记,但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他的东西」。

    宝贵的信息来源之一是2010年《纽约书评》刊登这部小说时的导言——作为电影的配套周边而重新出版了——由尼克·托什执笔,这位作家以探索黑社会和风月场而闻名,包括他在1992年出版的关于迪安·马丁的权威传记《迪诺》(Dino: Living High in the Dirty Business of Dreams)。正是在托什的文章中,摩根和德尔·托罗发现了格雷沙姆1959年写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斯坦顿就是作者」。

    「斯坦顿身上有他的影子,」摩根说。

    小说《玉面情魔》,这是格雷沙姆的其他著作永远无法企及的。在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后,他于1962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觉得这部小说是跨越时代的,」德尔·托罗说。「它绝对是对资本主义理想——美国梦的控诉。」

    「当你试图找寻自己或审视自己时,无论是通过精神分析、塔罗牌,还是宗教,往往当你真的面对自己时,你并不喜欢你所看到的,」摩根说。「你可能会被吓到,或者你会因为知道你曾经面对过那种恐惧而感到安慰——你曾经面对过你正在逃避的东西。我觉得在小说中,这个角色总是在逃避什么。」

    「我认为格雷沙姆对体制被操纵的方式得出了一个非常幻灭的结论,」德尔·托罗说。「在书里有一句写得很好的话——我可能记的不太对——他说,『什么样的上帝会创造这样一个屠宰场般的世界?』而我认为这种轻率的幻灭和浪漫的气质一样给人启发。看到有人如此清晰地将表现这种幻灭感,这真的会激发灵感。」

    摩根在制作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片场,根据需要贡献新的想法。还因为,正如德尔·托罗所说,「我们一起创作剧本。她会时不时提出意见,『嘿,这很重要。我们可以保留它吗?』」

    「这很棒,」摩根说。「因为编剧并不总是被邀请到片场。」

    「黑色电影」一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透过百叶窗的锯齿状的光线,或在雨后光滑的街道上反射出各种光线等视觉主题。对于德尔·托罗的《玉面情魔》来说,这部电影在视觉风格上并不是黑色电影式的——尽管有很多华服、时髦的室内装潢和风格化的灯光——但它的灵魂和内里是暗黑、冷酷的。

    「对于黑色电影的定义往往过于严格,似乎它必须限于某种范式,」摩根说。「但它明明可以包含很多元素。」

    「我认为有一种非常简化的观点,认为黑色电影是一系列视觉的陈词滥调和情绪。但它与情绪无关,」德尔·托罗说。「在我的理解中,它是一种失望的文学,它是美国式的存在主义。这种文学作品表明,打破富人和贫民之间的障碍的唯一方法是暴力——这在英国文学中就是阶级。如果你读的是简·奥斯汀,那么打破它的是婚姻。如果你读的是黑色小说,它就是暴力或逾矩行为。这是非常深刻的,是对一个建立在田园牧歌理念之上的国家的真实写照,而现在,它对城市和工业生活以及它所带来的残酷性进行了真正的反思。」

    在最近的一次视频电话采访中,当两人一起坐在沙发上时,摩根被德尔·托罗揽在臂弯里,以便能同时出现在屏幕上。两人在创作剧本时一起看了很多电影,并指出他们故意避开了最伟大的一些黑色电影,例如《漩涡之外》《马耳他之鹰》或《罗拉秘史》。

    很快,他们开始甜蜜地讲述一起看过的电影,试图回忆他们最喜欢的查尔斯·麦格劳参演的黑色电影,或者争论丽莎贝斯·斯科特在《悔之已晚》中扮演的角色的本性,最后德尔·托罗打趣道,「我们的采访正在变成《当哈利遇到莎莉》里出现的那种。」

    德尔·托罗开玩笑地说,他们两个人在做这个项目时「变成了一个双头怪物」。首先,他们抄录了原著中的所有对话。然后他们分开工作,反复交换手稿并编辑对方的作品,直到他们聚在一起并肩写作。对于一对刚结婚不久的夫妇来说,让自己沉浸在斯坦顿·卡莱尔的黑暗世界中,似乎不是一个太舒服的选择。

    「当你在审视这种暗黑的素材时,能有人一起谈论是很有益的,」摩根说。「因此,敞开心扉,分享恐惧和自己的经历,发掘斯坦顿身上的人性,也很棒。我们把它与威廉·林赛·格雷沙姆、我们自己的生活以及我们认识的人融合在一起。」

    「作为一名艺术家,你会觉得可能存在着一种美好的暴政。而友好会变得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令人压抑,」德尔·托罗说:「然后你会陷入怀疑,毕竟,我们是在对整个环境做出反应,有时你会用一首诗来回应,有时你会用勇气来回应。」


    原文链接:

    //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arts/movies/story/2021-12-17/nightmare-alley-explained-guillermo-del-toro-kim-morgan

     8 ) 谎言的艺术

    吉尔莫·德尔·托罗的《玉面情魔》在奥斯卡上获得众多提名,口碑却并不好,最终空手而归。擅长拍小怪兽的托罗在《玉面情魔》中完全没有涉及到怪兽的实体元素,而全片的怪兽,却是存在于人物内心的念想与欲望。

    我没有看过老版的《玉面情魔》,却十分喜欢新版陀螺的《玉面情魔》。2021版片长大约两个半小时,却不觉得乏味,就像是做了一场心灵的按摩,观感极佳。

    影片讲述了一个男人为了生活加入马戏团靠谎言赚钱,最终在与外人来来往往的过程中被谎言吞噬变为怪人的故事。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在陀螺手中充满迷幻剂的味道。无论是在场景的塑造还是在人物的表演,2021版《玉面情魔》都让我十分满意。

    首先是场景的塑造,《玉面情魔》中的马戏团充满了奇幻的感受。这种奇幻不是华丽的奇幻,更像是《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中的马戏团,放眼望去充满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细致地观望,则又弥漫着一种泥泞的脏,这种脏在代表人性的“怪人坑”里体现得最为直接。在摄影师高水准的运镜下,观众仿佛做了一场奇妙的梦。马戏团的主体段落过去之后,男主与女友过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画风一转,金碧辉煌的餐厅内,满脸油光的男客与穿着华丽的女客正在观看男主二人的读心术表演。灯光的暗淡昏黄却将凯特·布兰切特的角色更加突出了。

    《玉面情魔》事实上是男主的一部成长史,只不过这部成长史是以一个悲剧结尾的。凯特·布兰切特的角色的工具属性极为明显,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让男主的成长史变得无比丝滑,推动情节发展的重担几乎都在这位玉面情魔身上。但坏处又十分致命,也就是说相反,玉面情魔大魔王过分的工具属性直接导致这人物的扁平,存在感直线下降。在主宣传海报中,凯特·布兰切特的角色甚至占据了绝对的C位,但电影中这位玉面情魔不仅仅是出场晚的问题。

    影片的镜头感非常强,极度舒适。运镜的丝滑程度堪比德芙。但摄影的强悍也无法掩盖镜头设计的短板。《玉面情魔》中的暗示与伏笔虽多,但是过于明显与重复。这让我想起今年《引入尘烟》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引入尘烟》给男主反复的动物保护协会的镜头,不停地替换动物保护,不仅没有任何意义更是失真的体现。《玉面情魔》中镜头反复停留在“人参宝宝”,两次其实就可以了,过于频繁地出现只会显得廉价且幼稚。相反,结尾男主在车厢鸡笼中的俯拍镜头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首尾呼应,这种前文点到即止的铺垫显得更为高级。

    弦乐的运用在影片中不止起到了烘托环境的作用,更是整体感的维护。脏乱迷幻与金碧辉煌的两种不同风格在配乐的辅佐下不会断层,在整体偏黄的影调下别有一番风味。

    陀螺版《玉面情魔》,不烂。它的风格与拍摄方法都比较符合现代观影审美。在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中找到了平衡。这场谎言的艺术意味深长,在梦幻的镜头中做了一场美丽的噩梦。

     短评

    完成度很高,故事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前面一半太拖沓了,让人感觉意味不明,后半部分渐入佳境,结尾最好。这部片子最亮点的,其实是BC和CB两位的x张力,双A强强太带劲了。

    9分钟前
    • 念辞
    • 推荐

    6.8/10 关于狂欢节,关于马戏团,关于那些惊奇诡异的体验,也正是关于电影曾最本质的视觉吸引力:无数奇观的反复交叠。但无论是叙事节奏,还是与大时代背景的结合(二战宛如不存在的底噪,毫无与剧情的实质互动),还是转场(黑屏的淡入淡出时常显得突兀),或是男主的创伤背景(拖沓到结尾的潦草插叙),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硬伤,以至于无数Film Noir的技艺和奇观的堆积都未能够转化成统一的氛围,也就在情感上泄了几分气力。前半段在过量向观众展示那些古早的“科学的”戏法之后,突如其来的“两年后”的转换让后部分在视听上都稍显疲软,一时无法适应。许多可被进一步刻画的恋物般的物件都沦为简单地服务于结构的工具,并未能蕴含属于自己的符号意义,最后也只能是走马观花。

    14分钟前
    • 鲍勃粥
    • 还行

    太老套了!都什么年代了,这种故事不带点新解读又何必翻拍呢……这片子甚至过不了Bechdel测试。鲁妮玛拉和大魔王竟然没有互动真是太让人失望了,这简直是卡司诈骗好么◡ ヽ(`Д´)ノ ┻━┻

    15分钟前
    • 小油飞
    • 还行

    我一个麻辣本质粉却被大魔王迷死了。拖沓,时长改成2h以内会更好。/这位导演的镜头场景太美了

    19分钟前
    • 行走的雕像
    • 还行

    空洞且肤浅的剧本一塌糊涂。这本来应该是一个表面激烈内里复杂的剧本,拍出来冗长儿戏,上气不接下气。演员都已经尽力了,身兼男主和制片的库神非常帅气,演得也不错,无奈这个角色被写成空心人,没有纵深,没有回味空间。三个女配更不用说,纯纯的工具人。难怪颁奖季颗粒无收。

    22分钟前
    • Prévoir
    • 较差

    看陀螺的作品美术和视觉永远是享受,前半段马戏团拍得那么细我觉得纯粹个人趣味,本以为他瘾就过到此而已了还好高潮没让我失望,但是剥离个人风格这一亮点整个故事真的是又臭又长……

    24分钟前
    • 奔跑吧大叔!
    • 还行

    就很傻 很漫长 laughable 看起来辗转反侧这个那个的 然鹅我只是觉得突兀又做作 看得好尴尬,然后payback看起来是好像挺厉害让人深思的,然而我的耐心已经被折腾完了,一落幕就迫不及待的离场了,坚持到了最后结束只是替自己不值得,一秒也不想多浪费了,还没有crimson peak好笑

    27分钟前
    • SeaGlo
    • 很差

    【玉面情魔@伪君子】库珀比起泰隆·宝华多了几分乡下人的憨厚,狡黠的笑容让人有些不寒而栗。很可惜,这不是一部女版的《恶魔》,凯特·布兰切特和鲁妮·玛拉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三个出色的女性表演成了一盘散沙。

    30分钟前
    • MovieManic
    • 力荐

    美术等技术层面还是出色的,就是这故事节奏很奇怪,前面铺得太长了,让人误以为真有些超能力元素,结果从库珀单干之后就彻底开始效仿好莱坞黑色电影,加上这个骗局故事实在没有吸引力,结尾库珀变成了酒鬼重新去马戏团应聘,也是和他师傅一样的命运轮回了,建议托罗这么爱怪诞马戏,应该去执导一季美国恐怖故事才过瘾。

    31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我睡了醒,醒了又睡,简直了,而且真的好长……和以往一样对陀螺的片喜欢不起来,服化道好精致,复古格调一流,Bradley Cooper大概又能奥提了!

    36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还行

    大魔王出场之前,全是铺垫,节奏又慢,看得人昏昏欲睡。小白兔这个角色吧,好像前期整个去掉对剧情也没什么影响,后期的作用感觉就是为了满足大魔王的目的达成而设置的一个“演出失败”,就很刻意。而且,让大魔王演个心理医生也不让人信服,哪个病人遇到这种“白雪公主后妈”型心理医生能放松得下来啊,一看就不是个普通医生嘛。倒是场景、构图、色彩很美,基本也是帧帧如画的程度。不过剧情实在是槽点太多了,导演想表达的内容太满,反而导致重点模糊。转折也很突兀,故事叙述不够流畅。

    41分钟前
    • Faye CHEN
    • 还行

    继《SOHO夜惊魂》之后,2021令人崩溃的名导新片和观影体验。。。。原版《玉面情魔》1947 真香,新版让我想无限吐槽。

    46分钟前
    • 小玄儿
    • 还行

    电影美术营造的氛围应当受到表扬,这是导演的强项,从外表上看很精致,但好像根本没打算邀请观众进入其中。节奏缓慢,大部分叙事空洞,虽聚集了优秀的演员阵容,但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化学反应,库珀和布兰切特的对话像站在河边的聋哑人之间的交流。虽然演员们试图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情节却削弱了他们的角色,因为导演太专注于艺术美,而不是真正重要的故事跟节奏,他显然忘了让故事变得有趣。附言,1947年的原版《玉面情魔》尽管受到审查的限制,但在讲故事方面可要好得多。

    5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不愧是三杰里面最无感的一位,陀螺这回倒是满足了自己的情怀和恶趣味,但用如此老套的执行来致敬实在是暴殄天物,愣是拿着王炸阵容顶级制作拍出来一坨又臭又长的裹脚布。魔兔如果没数错就同台一次交流不超三句,布莱德利库珀的演技也完全没法撑住那些怼脸大特写,实在不明白这种老白男覆灭的烂俗故事有啥翻拍的必要性。

    54分钟前
    • 散步的侵略者
    • 还行

    完成度自然不用说,毕竟团队在那摆着呢。陀螺的美学真的是淋漓尽致的展现,众大牌也算各司其职,呈现了不错的群像。可真的就是太!长!了!

    55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一种“高考作文叫你写800字你非要写1600字”的观感

    60分钟前
    • 赏味Spencer
    • 较差

    继上次带dating对象看了大型厌男片《soho惊魂夜》之后,我又干出了带热爱小动物的素食主义者去看神经病咬断活鸡脖子这么刺激的事,Jeez

    1小时前
    • 曳尾.avi
    • 推荐

    这届CP粉素质太高了吧,哈哈哈反诈教育片,魔兔全程零交集,不开心

    1小时前
    • tantan
    • 还行

    观感基本和老版持平,从黑屏圈出转场到画面冷暗调色,托罗都极力让全片的质感接近于老派的黑色电影,而后半程室外戏的雪景返照与室内戏的高明暗对比甚至让彩色影像具备了黑白片的神韵,被大大增加了篇幅的马戏团部分成为了托罗的托德·布朗尼之梦,又是对童年回忆的再现,骗子于此习得骗术而行骗天下,幼时的托罗也于墨西哥马戏团与恐怖电影中获得养分以影像的“骗术”扬名立万,犯罪悬疑元素自然是托罗的心头好,但不同于原版的黑色宿命论,他更关心的是威廉·达福囚禁的“怪物”,结局命运的轮回告诉观众虽没有超现实情节,但这仍是一个讲述“怪兽”如何诞生的故事,如同雪地见“亡魂”的高潮,他从未忘记失利的《猩红山峰》乃至他痴迷的一切,本片对托罗来说或算是金狮和奥斯卡后调整状态与把玩趣味的一部昂贵“小品”,接下来该考虑《疯狂之山》了。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服化道都很好,看着也很好,但是这个故事就完全照搬原版、几乎没有改动,这么原模原样的用新技术重新拍了一遍,这就让人觉得这样毫无全新内容和解读的翻拍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而且,片长也算是个问题,第一幕马戏团的部分有点太长了吧,2个半小时的全片也是没啥必要的长了。

    1小时前
    • VincentP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