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舌尖上的新年

    舌尖上的新年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李立宏 

    导演:陈磊,邓洁,李勇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2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3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4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5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6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6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7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8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9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这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的电影,将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串接一个个新年故事,展示东方的文化习俗,用鲜活的镜头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带观众重寻旧日的习俗和年味儿。

     长篇影评

     1 ) 且看舌尖新年

       在影院看之前已经做好了就当看《舌尖上的中国》剧场特别版的心理准备,看完发现有惊喜。尤其是小乌龟和咏春那俩场戏确实画龙点睛,看的出来编导也费了心思拍这两场。我本身也是编导,知道在中国纪录片想上院线有多难,排片少,愿意上片的院线少。虽然这片子没有摆脱甚至是固守舌尖系列电视纪录片的风格,但依然值得携家带口去影院观看,绝对强于综艺电影之流。

     2 ) 笔尖上的美食和中国

    这个学期开学第二周正值春节,给班里二十几个ABC看了《舌尖上的新年》前半段。 播放伊始给每个学生发了一颗橘子糖,每颗橘黄软糥还粘着细小的糖粒。千般叮咛不到忍无可忍切勿入嘴。结果刚放了个片头教室内已是一片撕糖纸声。鲫鱼冻化入米饭之时更有几个学生大呼肚饿。于是,几双热切的眼睛望着我,几只白嫩的小手伸向我的糖袋。我说,能回答问题者还可得一糖解馋。众生簇拥,我稳坐中央: “腊月是中国农历的几月?”“什么是红包?”“为什么重庆的老两口说腊肉最好的滋味要等到儿女们回来?” 童声伴着他们眼中放光的橘子糖,我也乐在其中。 课后给学生留了个作业,让他们画画电影中的美食以及爸爸妈妈故乡的美食。隔周,待我展开一页页黑白画卷,一缕乡愁袭上心头。 这是学生们在地球的另一端用笔尖给这部电影的注解。留作纪念。

     3 ) 不仅仅是美味,更是对团圆,美好的祈福

     很有年味的一部纪录片,让人感到温暖、团圆、期待、祝福和对逝去的时光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一定要在吃晚饭后再看,不仅仅是不停的吞口水,关键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也让人有更多的期盼,新年真的快到啦。看着就想起小时候,虽然不富足,所以更期待过年的新衣服,好吃的,就像电视上那样,会跟着奶奶做各种面食,准备好食材,从小年开始的每一天都是忙碌的,肉啊,排骨啊,鱼啊都要准备好,虽然很大众但是因为平时少所以更满足。会做好供品,所有面食都是自己做的,刺猬,小猪,老鼠,年年糕,拜各路神仙祈福。然后一部分面食要放到阳台上,过了年转个方向,意味着回来了,来年更富足,每天吃这些带着满满期待的面食,小孩就会很高兴。全家守岁为年夜饭做准备,小小年纪的我们也会帮忙,穿上新衣服,守岁,看联欢晚会,放鞭炮,全家一起,就会觉得很幸福。
        现在春节但真的已经不算有什么可期待的了,期待的就是能够休息几天,虽然也休息不了什么,要串门,每天都跟走过场一样。基本上就是打扫下房间折腾一下,超市采买下吃的,甚至懒得已经只剩下网购了,送货上门,多省事少了份精心,少了份期待,少了份惊喜。有多少年不看春晚了,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啦,捧着手机发短信看微博微信,时间就在低头和手指中度过了,鞭炮嫌弃太吵太污染,懒得到处走动,就想窝在家里,去饭店里吃完就走。过年于我们变成了那期待的7天假。

     4 ) 一部“匠人+民俗+仪式”的美食传奇和纪录的价值


    从惟余莽莽的呼伦贝尔雪原,到依山傍水的广西乡村,从山城重庆到浙江渔村,从内陆的陕甘到香港和台南,真正从地域上体现了疆域广袤的中国。然后,电影在新年的主题下,从年食的类别上,过年的时间上,展示了年食的丰美和奇绝。
    在类别上,首先是年夜大宴上的主菜和压轴菜,如广西的松皮扣,台南的红蟳米糕,香港的九大簋盆菜,甚至苏州的七件子。然后是年食中的甜食,广东鹤山的吹大糍,龙游的发糕,山东的糖瓜,厦门的红龟粿,还有陕西窑洞的糕角。再是年食中的零食,干果的炒货和水果的蜜饯。
    在时间上,从腊八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然而,电影中所选取的食物,主要来自偏远的山村,渔村,几乎没有一种是来自大城市的。有的是因为其特色,比如重庆的腊肉,海边的鲞,广西的酿。而有的,是那些独留几尽消失的个人作坊,比如山东的糖瓜,厦门的红龟粿,陕西的糕角,和香港的盆菜。
    当地的人各自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技艺和当地的习俗来制作不同的食物,看他们的那些制作过程,不仅看到的是制作方法,还有当地的习俗,更在那种朴素传统的制作过程里感受到一种仪式感。如腊肉的薰制,鲞的日晒风干,酿的缤纷种类。
    而在看那些独特又快消失的食物的制作过程中,有一种看《匠人》的感觉,尤其是糖瓜的制作,几个人赤裸上身在蒸气弥漫的小屋里,一遍遍将糖条拉长,对折,拧曲,捋匀,趁着院中的寒冷把握时机把糖管用绳子断成一个个糖瓜,这过程有如在看铸剑。还有那个只有她才能做到的老婆婆,把吹成球的大糍在油锅里一遍遍快速的翻滚煎炸,娴熟的炸成直径30厘米的圆球。更有香港盆菜的独秘和层层累叠的奇观。这些已经几尽消失的手艺和手艺人,使得这些食物也带上了传奇的色彩。
    最后,所有的美食在除夕夜齐齐端上桌,大家围坐一起,吃一年中的最后一餐饭,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仪式。
    初一的时候,用自己所有的最好的食物,祭祀神灵,感恩和祈愿。
    而到了十五,新年就过完了,于是陕西人用一种特别的活动来完成新年的仪式,365根高粱杆,架起365盏灯,围成一个里面布满了十八道弯的方形,人们排着队一一从中走过,为新的一年祈福祝愿,不知这是不是一种习俗,但至少是一种仪式。
    于是,这部关于新年食物的电影,成了一部“匠人+民俗+仪式”的美食传奇。
    这种传奇里,似乎记录了一种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东西。无论这种东西叫什么,却是因为有记录才能看到,才能留存的东西。
    于是,电影有纪录的价值。

    这也是一部由电视改拍的大电影。
    而看了《舌年》,觉得纪录片的大电影还是和综艺片的大电影有所不同的。前者会因其自身的记录有着些许历史文档的价值。如果那些民俗依然保有,那就是一种保存式的记录,如果那些民俗已经消失,那对其进行的挖掘更是一种珍藏式记录。比中电影中对只会在年节出现且制作手艺快消失的糖瓜制作过程的全记录,对红龟粿的龟印的雕刻人的记录,那个戴着眼镜用手工一下一下雕刻的匠人已经是最后一位龟印雕刻人。于是电影的最后有一个情景是,把所有的龟印摆满了一院子,镜头一排排扫过。而其中还有两只爬行的真龟,或许就是在说明时间与手艺的关系吧,乌龟所代表的是不变的时间,而在不变的时间里有些东西终会消失。还有陕西的糕角,这种食物是用一种最原始的植物,糜制成的,糜如今已经成了一种稀少的作物,影片中小孩的奶奶也只是用稀少的收成,在过年时给晚辈们做一次传统的糕角。还有用冬瓜雕刻精美花样做成的茶泡。不知多年以后,这些东西还会不会有。于是,对这些东西的纪录便更显现了它的价值。
    《舌年》的电影与电视相比,在解说和故事上节制了很多,主要以食物和习俗为主,没有故事,也不专注于人。使得纪录片更有了一种文档价值,一种对食物,传统和习俗记录保留的价值。因为那种故事在事后看来,除了媚俗当下和填充篇幅之外,没什么多少作用。
    而且《舌年》的纪录片,同《玄奘的故事》那类过多的通过意会附会的想象来展示也是不同的,这是对现场的真实记录。于是更有价值。电影的最后说,或许有一天,春节,会变成时间里,日历上的一个符号,与寻常的日子没有了不同,但因为美食,人们还是会聚在一起。那么这种记录就是一种保存和回忆。(不过换句话说,好像是以后新年没有别的了,只剩下吃了,成了真正的舌尖上的新年。厄呵)
    做成电影的形式,或许是一种潮流趋势,但使纪录片的受众面更广了,同时在从电视向电影的转化中,自然也提升了纪录片的一点艺术性,比如摄影更讲究了,文本更节制了,主题更专一和突出了。这部以新年为主题的舌尖,可以看作是两期的电视纪录片,但又不同,因为是以一贯之的主题,更独立,更精致,更纯粹,于是这就是一部真正的纪录片电影。而非什么大电影。
    在看纪录片《南宋》时,提到了一个词,“善本”。如果这种对真实现场还存在着的,文化,艺术,民俗的记录,再细致一些,再入实一些,再真诚一些,去掉以往舌尖中的那些在事后看来徒增篇幅的虚浮感动,用真正的作品的质量和价值打动人心,那么纪录片或许就是影像的善本。
    只是纪录片如此耗时,耗力,耗资,浮躁而又快速的时代,谁愿意用三年,五年,或更多时间来打造一部纪录片呢。或许终有人为之吧。
    否则何以看到集“匠人,民俗,仪式”于一起的美食传奇呢。


    PS:
    幸好自己是在吃饱的情况下打开此片的,几乎没受任何食欲上的骚扰。于是得以专心的看了食物的美,和食物的传奇。

     5 ) 舌尖上的南方新年

    这种电影就不能在半夜看!口水流了一地不说,还没看完就开始找吃的了!简直是勾引人犯罪啊!!!

    可是作为一个北方汉子,看了这个电影还是觉得不够过瘾。从小生长在大连,而四位老人都是山东人,所以大连人过年的时候,比起东北更像山东。

    北方人过年,肯定也是大吃特吃,饺子当然必不可少。山东老家那有个习俗,给硬币包进饺子里,谁吃到明年发大财。所以小时候就盼着吃饺子。而我小时候太实在,夹起的饺子就一定要吃掉,不像我那些弟弟妹妹,加破了看一眼没有硬币就扔掉。所以每次过年,我都吃了一堆破饺子还吃不到硬币。

    面鱼也是家里过年一定要吃的。讲究点的家里,给发好的面压倒模子里,点上鱼眼睛,上蒸笼。还有小的面鱼,是死面的,但是印象里非常的香。面鱼一般是给小孩子吃的,所以大叔我已经好久没吃过了,由于城里人懒,现在已经做的不多了。

    过年要杀猪,杀猪就有杀猪菜,这个是正宗的北方菜。大连由于更偏向山东,所以我只吃过猪血肠。血肠炖酸菜,每次不管用多大的锅做,我都能吃的见底。正宗的血肠是用猪小肠灌猪血,酸菜当然也要经过长时间的腌制,没到过年我都缠着父母做血肠炖酸菜。现在人在异国,酸菜可以自己腌一些,但血肠是再也吃不到了。

    大连靠海,所以鱼是过年的主菜,这一点和东北也完全不同。东北主要是猪肉,前几年在东北上班,有一次在哈尔滨过的年,一桌子的猪肉吃的我心满意足流连忘返。东北人做猪肉重在一个香字。调料用的很少,主要依靠猪肉本身的香味。猪蹄,猪肘,大肠,猪肝,猪耳朵,猪舌头,猪头肉……哪个都完全不能错过!

    说跑题了,本来要说说大连的鱼的。很小的时候家里住部队大院,家家户户在10月开始晾鱼干。各式各样的鱼都可以晾,其实我也不清楚是因为冬天鱼少了,还是因为鱼干好吃。大连还有一道名菜叫咸鱼饼子,其实是穷苦人的发明,但是时至今日仍然吃的鲜美异常,尤其是我们这一代80后,没体会过苞米面饼子吃恶心的痛苦,就特别喜欢过年吃腻了大鱼大肉之后,来一顿鲜美的咸鱼饼子。

    舌尖不拍饺子,可能是觉得饺子太普通了。但是作为饺子的忠实粉丝,我要为饺子正名。可能算是大连特色的鱼肉饺子,吃过就不会忘。我在外地饭店也吃过鱼肉水饺,大多数用鳕鱼或者一些大型的鱼来做饺子馅。但是大连人家,更偏向用小鱼来做。手指头那么长的大头宝,穿钉鱼,小黄花,或者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鱼,每条鱼都去头剔骨剁碎了,加点调料就包饺子。这剃鱼骨的功夫,不是每一个妈妈都会做的(额亲娘就懒得弄……所以经常不要脸的跑到丈母娘家吃!)。特别是大头宝,哎呀那种味道简直美的无法形容,本来只能吃下15个饺子的媳妇,大头宝陷的能吃30个。

    除了鱼,很多海产也都可以包饺子。大家熟悉的虾饺其实是我最不爱吃的。我家一般用新鲜海螺加入猪肉馅中,有很多人也喜欢用蚬子之类的。这些贝类都要比虾味道更鲜美。就算不用海鲜,家里也还有很多饺子配方,比如我姥爷最喜欢的海菜陷(多用来做包子)。山东人吃饺子还一个传统,就是饺子汤。我爷爷给这个习惯传给了我,现在每次家里做饺子,我都要喝一碗,原汤化原食嘛。

    回到过年。过年的饮食还在于各式各样的点心。北方点心不如南方精致,但是北京还是有不少好吃的。比如我原来经常往家带的京八件。另外山东也有很多点心,我只知道济南有很多小吃都非常好吃,其他地方比如河南也应该有很多。

    另外,冬天的冻豆腐,猪皮冻,冻梨,都是东北冬天的特色,也是过年餐桌上的美味。有一个菜不知道是哪里的,我爷爷叫雪里红,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用它腌咸菜。当然,上不了台面的腌萝卜,地瓜干,也是茶余饭后好吃的零食。

    细细算来,过年时好吃的实在太多了。现在大家物质丰富了,很多东西不必等过年才吃,所以舌尖上的新年能找到这么多有特点的好吃的,殊为不易。建议大家看的时候带好纸巾,多买几桶爆米花,这一个半小时不吃上几桶,真不一定能在这么多美味中坚持下来。

     6 ) 我的年夜饭,别人的新年(艺术总监陈晓卿谈自己的年味)

    作者:陈晓卿(《舌尖上的新年》艺术总监)
    本文摘自同名图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679036/

    我参加工作25年,这25年里只有一两次的春节是在自己家过的。除了多几天假,过年那几天对我来说和工作时间无异。

    ○不过年是我的日常

    从美食的角度,我吃过的最怪异的年夜饭是在日本NHK(日本放送协会)的食堂。那是1998年,我在日本参加培训,三十那天晚上开饭的时候,培训老师突然说:“我们有一位中国学员,今天是中国人的春节,在此让我们为他庆祝。”我很有点小感动。老师所说的庆祝,就是在那天的份饭里特别为我加了个小碗,碗里盛着一只饺子、一点汤。
    那饺子就是日本超市里常见的广东产速冻大馅饺子,因为太难吃了,我没吃完,但这份心意感人。
    其他的年夜饭都乏善可陈。刚工作那几年的春节,我都在值班室值班接电话,订个盒饭就算了;后来轮到同事值班,我却在外地拍摄;再后来值班和拍摄都少了,却经常是同事加班没回家,我也不好意思走,就陪着他们,找个饭馆随便吃点。年夜饭的馆子每年换,一起吃饭的同事年年变。对过年这件事,我的个人感情是抽离的,难以切身感受。《舌尖上的新年》需要把中国各地的美食和过年情感传递给观众,我却恰恰是一个不与家人一起过年的人。

    ○那是童年,面目不清的甜

    其实我很理解过年的味道。
    小时候每到过年,我爸爸就做红薯糖。将红薯反反复复熬煮成糖浆,簸箕上撒一层炒面防止黏底儿,把浓稠的糖浆浇在簸箕上,晾凉。红薯糖即成,吃法多样。一种是把糖掰成块儿放碗里,隔水融化,待糖软下来后将筷子插进糖里不停地搅,卷出来像棒棒糖一样,还能拉出很长的丝。还有一种吃法是将花生、芝麻剥好、炒香,加桂花、青红丝一起铺在桌上,把熬化的糖稀浇在上面,等它冷却,切片。有的人家不用花生、芝麻,买一毛钱的米花或者玉米花来配糖稀,自制米花糖。不怕麻烦的还能用红薯糖做酥糖。将炒面薄薄地铺一层在板上,浇上红薯糖,待稍冷却卷起,一边卷一撒豆粉,最后切成花卷状。放凉后酥糖变脆,咬一口天崩地裂。这种简单的零食陪我度过很多个天寒地冻的新年。
    红薯糖没有结晶和萃取物,颜色黑红,状似红糖,味道却非纯甜,而是一种面目不清的甜。现在这种糖非常少见,因为少有人做。有熬红薯的功夫,买一斤白糖化了做糖稀要快得多。
    读大学那年的寒假,有天在宿舍里看书的时候,我突然非常想吃红薯糖。北京有各种糖,但无论哪种都没有那个面目不清的味道。
    借拍摄《舌尖上的新年》之机,我们走了全国很多地方,最后在河北大名县找到了这种糖。时间过去了几十年,居然还有人在做费力不讨好的红薯糖。带着惊喜和敬佩,品尝之下,我觉得味道不错。

    ○一抹亮色,主妇的细密心思

    我妈妈拿手的过年厨艺是两样:年糕和粑粑。
    小时候的年糕特别香,细条状的年糕蒸出来,蘸上桂花红糖,一口咬下,食材最本质的滋味相互交融,美极了。做甜粑粑,要蒸好糯米团成团,里面加糖,表面油煎后直接吃。咸粑粑里放肉馅和菜馅,将切得细细的五花肉丝配着青菜团成团,加上干辣椒切出的辣椒丝一起放进方盘里,用擀面杖来回擀,最后用刀切成方块。
    对我家来说,团成圆的代表甜,切成方的代表咸,无论方圆,粑粑都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
    物资匮乏的年代,也不知道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总之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在过年前搞到足够的盐水瓶和西红柿。将盐水瓶用开水烧过杀菌,把秋天最后一波西红柿煮熟,加一点点盐,切成条塞进瓶里。我们称之为“西红柿酱”,但严格说起来它算不上酱,只是一种储存西红柿的方法。年前那个月你去看,每家背阴的地方都放着一溜红,它是春节的一种颜色。
    这是主妇的细密心思——要在这新旧交接之际带给家人好意头。有了西红柿酱,年三十的餐桌上就能多一盘西红柿炒蛋,菜的颜色也更丰盛一些。

    ○一家之长的执着,烧鸡必须亲自做

    我一直觉得我们家是很典型的南北中国,典型在我父母的家乡分别在淮河两岸。吃米还是吃面,一提起这个问题,南方人和北方人总能掐起来。这个问题在我家同样存在,却从没因此产生过矛盾。我爸爸是淮北人,吃面;妈妈是淮南人,吃米。我爸觉得吃米饭吃不饱,我妈觉得馒头只能吃着玩,他俩永远吃不到一起,但老两口结婚五十多年没红过脸。
    我妈做米饭,换小火的时候总会给我爸放进两只馒头;我爸做馒头,蒸锅的中间总是空的,为的是给我妈热一碗米饭。就这样,遍及全国的米面之争在我家一直争不起来。过年时,他俩也按照各自的口味分工协作。我妈妈负责做糍粑,我爸爸负责做烧鸡和红薯糖、炸排叉、炸寸金,最后年夜饭的餐上也是南北荟萃。
    烧鸡一定得有,别人家的烧鸡可以去买,我爸是符离人,亲手做烧鸡是他的执着。将自家养的鸡宰净,把糖在油里融化了,趁热往鸡身上挂糖稀,一遍一遍地淋,烫到鸡的皮肤微微泛红。糖稀挂满后把鸡放进油里炸,炸出漂亮的鲜红色,这时再卤,才好吃。说实话,我父亲干教育是一把好手,但做烧鸡的手艺着实一般。烧鸡要有老卤才香,我们家不是开烧鸡店的,一年只做这一回,用的都是现熬的卤汤,论品相和味道当然比不上店里卖的烧鸡,但父亲亲手做的那个滋味让我难忘。
    我父母都是教师,学校事情多,我和妹妹很小就自己做饭。只有过年的时候,父母才有时间和精力下厨,才能吃得这么精细、丰盛。更重要的,对父亲而言,年夜饭代表了他作为一家之主的尊严。餐桌既是年终总结,也是成果发布,七个盘子八个碗是必须的,家里有升学的就聊升学,没有升学就聊平安,总之结论一定是“今年的生活比去年又好了些”。

    ○远在全国的年夜饭

    很多时候,过年那天我都在拍摄。1992年,在无为县妇联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二十二位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从过完春节她们离家起开始跟拍,一直拍到她们进入北京、在家政服务中心找到第一份工作,拍到一年后的春节,她们又回到农村的家里。这部纪录片题为《远在北京的家》。摄制组是临时组建的 “草台班子”,拍摄都在业余时间完成,经费很有限,出差只能坐火车,还常常自己往里贴钱,有时候还要把设备科的人灌醉了偷出摄像机去拍。
    1993年的春节,我们在无为县农村女孩的家里拍摄。三十晚上,无为人要煮红豆饭,做肉烧豆腐棍子,很香。但我们拍摄时间紧,没时间吃饭,也不能占老百姓便宜。摄制组的人盯着机器拍别人家团圆,自己抽空啃点儿方便面。那滋味!
    《舌尖上的新年》也是这么拍出来的,2015年春节期间,我们没有一次能正常吃饭。久了,再不自在也习惯了。

    ○一起吃卤味,就是活着

    2 0 0 9 年春节, 我负责《生者》栏目,拍地震后灾区人民的过年故事,所有导演分布在四川的十一个县。作为总导演,我在指导拍摄的同时,还要给大家做后勤保障。年二十九,我从成都出发,开车给导演们送吃的。一路到达汶川、茂县、萝卜寨、北川、都江堰,送的无非是方便面、火腿肠。送完补给回成都的路上,天快黑了,我突然意识到要过年了。给导演们送去的那些东西,平时还能凑合,年三十可不行。
    第二天早上,我跟成都电视台的导演梁碧波、杨毅一起,先去菜市场,又去双流县,打包了芋儿鸡、烧肥肠、兔头、麻辣兔丁、鸭脑壳等冷菜。一路紧赶慢赶,从崇州到什邡的红白镇,晚上到江油,最后终于到达平武县的南坝镇;另外一组在青川拍摄点工作的同事那天也赶到南坝,我们和拍摄的那户人家一起过了个年。
    三十晚上,两桌,我们这桌有主人家做的菜,他们那桌也有我带去的各种卤味。摄制组的人一边吃,一边拍他们过年。将近十二点的时候,我去给那家主人敬酒,电视机里主持人突然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诵,那是零点倒计时,离新的一年只有十几秒了。他们家人呼啦啦站起来,要出去放鞭炮。
    我突然想到,哎哟,我敬什么酒呢,又不是我过年,还得拍摄呢。一回头,我们那一桌早就没有一个人,都各就各位干活去了——两个组、三台机器,最远的已经到山上准备拍全景了。外面的机器在拍摄,为了防止穿帮我只能在屋里待着,陪着两桌残羹冷炙,听着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看那家人过了他们这一生中第一个防震棚里的新年,心里百感交集。
    过了十二点,镇子渐渐安静下来,路上没人,灯也都关了。我们的人拍完回来,都两点了。我说,要不咱再喝点,今天过年。大家都摆摆手,说不行不行,要睡觉,太累了。其实那天吃了什么,我完全不记得。

    ○用一场盛宴,作别记忆中的年

    拍这个片子,食物不是最主要的,我们是想找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正是食物和享受食物的流程与方法造就了我们,西方有句名言,叫“食物成人”(We are what we eat),进一步来说,是“食俗成人”(We are how we eat)。人的味觉其实很奇怪,什么东西最好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类会有一个普世价值,但美食没有。健康?营养?这些都不能成为判定美食的标准。
    我有个朋友,口袋里永远装着花生,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找到借口吃几颗花生。要喝酒了,“哎,稍等,我喝酒过敏,吃点花生”;胃有点不舒服,吃点花生;晚上睡不着觉,吃点花生……花生对他来说是食物还是药物?或者是他最无私的信任对象?这很奇妙。他对花生的依赖,其实也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只是在你身上,花生就变成了红薯糖、油炸糕、爸爸做的猪肉炖粉条、奶奶包的饺子……现代人活得太累、太畸形了,你需要相信,总有一种味道,像子宫一样,会无条件地接纳你。

    现代化生活已经不需要看天时,不需要春节来传承经验、指导耕作,春节已经失去了历史意义。过去的春节是收获之后到下次开春忙碌之前这段时间的重要的庆祝活动,是农耕社会秩序的衍生和集中展现;现在的春节主题则是民工返乡、春运高潮、高速公路免费。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来看,春节已经无用。我们今天纪念、展示中国的春节,是在向记忆里的春节味道致意。

    本文摘自同名图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679036/
    <图片1>

     7 ) 舌尖上的新年和我想的不一样!

    昨晚和男票一起看了这部片子,我俩都是《舌尖》系列的忠实观众,看完之后他兴冲冲的说好看,还在微博@陈晓卿老师,结果人家陈导还真的回复他了,他更是乐得像只老鼠,于是我就问他,真的有那么好看吗?他回答我的,不是好看,而是好吃。于是我们开始思考这部片子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好看。

    今天来豆瓣看见居然是8.5的高分。吓cry。虽说片子还行,但是也不至于8.5那么高。就我的心理评分,7-7.5已经是对本片的极大肯定了。

    看见好多小伙伴不甘的说,纪录片也可以进影院,就是圈钱!
    这点我是不、同、意的,不论商业电影,文艺电影,纪录片,动画片,综艺大电影什么的,若是有诚意,要观众掏腰包去看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诚意摆在那,就算打情怀牌,要我为诚意买买单,我心里还是愿意的。

    所以,首先我就对《舌尖上的新年》的制作诚意表示极大的怀疑。因为看完本片之后我立马又去看《舌尖1》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俩是一个系列。
    我们看到,舌尖1是分单元,每集一个单元,就用第一集来说,时长是不如电影的,可是第一集50分钟的片长跨越的区域就包括了云南(香格里拉和云龙诺邓),广西,浙江,湖北(安徽的挖藕人),吉林,海南。不细分的话六个区域。虽然不如《新年》89分钟的片长在陕西,重庆,两广,江浙,港台,山东,内蒙多....
    我们对比就可以看到《舌尖1》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长里,让我们看到的是承载着吃这些美食的人的生活,是和这种美食息息相关的人文。给吃过这种食物的小伙伴们一种共鸣,没有吃过的小伙伴们一种向往,最终看到的是食物背后,为这种食物奔波的人的辛劳。《舌尖》第一集结束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小伙伴们弹幕写的都是“辛苦了”“我们以后不浪费食物”什么的,自己鼻子也是酸酸的。

    反观《新年》你是否有一种为了过年而拍给你看过年的感觉。我不知道主创对过年是怎么理解的。于我来说,过年是团聚,是游子一解乡愁,是父母看儿女归来的欣慰,是对长辈的感恩,是对晚辈的关爱,是卸下辛劳,是对新年的期许,是对往日的感慨,是展望来年的美好,是暂忘昔时的不快,是享受一年中难得的闲暇。这一切不是三言两语,也许是一道菜,也许是一碗饭。至于食物如何对感情承载,《舌尖》表现的很好,《新年》不知是过于含蓄还是根本就忽略了这种内在紧密联系的深层刻画,这方面显得十分单薄。

    此外,《新年》真是对食物做了极大的描写,比如,现在还在我脑子里回放的砸碎糖瓜的鬼畜。然而这是对吃货们的杀手锏,谁招架得住?男票看完立马就上某宝想买糖瓜了。
    又不得不说到《舌尖》令我印象深刻的,做酸笋的老板看自家的酸笋还有三天才能出缸于是打算推掉客人的订单,我能可以看到,酸笋老板是个非常实在的人。老渔把头对冰下鱼群的判断,我们看出他有很丰富的经验。捕鱼人用6寸网眼的网我们知道他们遵循传统尊重自然,挖藕人们的辛劳,让我们知道食物得来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对比一下不言而喻。

    同样主角是食物,看过《新年》之后,你细细回忆,是否能联想吃这个食物,做这个食物的该是怎么样的人呢?

    所以我说《新年》诚意已经远不如《舌尖》了。

    其实说实在的,我小时候就听说云贵这边有年时松针席的习俗。看到《舌尖》居然挖了那么多平凡又不凡的饮食文化,期待着,兴许《新年》这电影能让我们看到“高跷捕鱼”那样的濒临无人传承的传统。
    却太让人失望了。
    想想,似乎《新年》就是电影里的年,是别人的年,并不是你的年或者我的年。他们的食物就是他们的,我却不想搬上我自己的桌。
    已经不是那个让人眼馋,又让人感触的《舌尖》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请右上点X。

     8 ) 厨师技校视频教材

    除了摄影配乐配音,该片无任何亮点,无故事、无情感、无细节、无情节。即便是摄影也就是换了阿莱摄影机的婚庆摄影师审美水平。离BBC4的电视播出水平还差几条街,导演这样圈钱真的是。。。就是一个加长版的电视节目,冒充什么大头蒜纪录电影,在春节档期混水摸鱼,此片充其量就是做的比较精美的厨师技校视频教材,担不起“纪录电影”四个字。。。👽

     短评

    妈蛋,真想炸死那些一口一个“圈钱”的傻逼。纪录短片就不能制作成电影了?装自己看透一切要不要太幼稚了点?打一星很酷炫吊炸天?没看过或者是眼睛瞎就不要乱评分,乱评分就算了,别乱喷,真是秀下限。

    4分钟前
    • PengKD
    • 力荐

    看这部片会对你造成暴击的有:重庆腊肉,豆酱鲶鱼冻白米饭,手把肉,布里特包子,松皮扣,糖瓜,发糕,糕角,海鳗,星鳗,十八酿,三色蛋,红鲟米糕,香港盆菜,烧鹅……

    5分钟前
    • 卿启玮
    • 力荐

    第一次看电影不是因为美色流口水 点映出来立马滚去次饭2333

    8分钟前
    • 咖喱乌冬
    • 推荐

    纪录片也是电影的一种,上映无伤大雅

    9分钟前
    • 松野空松
    • 推荐

    没有什么比看这个电影只能吃爆米花更伤感的了吧。

    14分钟前
    • netcay233
    • 力荐

    美食最能勾连起中国人的感情,不远千里回到久违的故乡,只为这一口解除乡愁的美食!电影淳朴的画风,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啊!

    19分钟前
    • jasonbourne
    • 力荐

    虽然渍渍好多次,但拍的还是不走心啊。

    24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较差

    既缺乏专题片的逻辑,又不具备纪录片的实感。剧情片演员可以是工具,纪录片却是以人和生活的真实为立足之本的。这里所有社会、文化的东西基本都是牵强附会、生硬尴尬,导致美食本身也很空洞。加一星的原因是至少比春晚还是好点……

    27分钟前
    • esp吃梦香菇
    • 较差

    蒜苗腊肉、手把肉、鲢鱼冻、布里亚特包子、酿菜、松皮扣、凤梨酱、三色蛋、红鲟米糕、生腌海鲜、香芹海鳗鲞、蒸星鳗鲞、姜丝乌狼鲞、大糍、发糕、乌日木、羊肉腊八粥、糖瓜、红龟粿、烧鹅、平榛、炒米、金枣、杨桃干、茶泡、糕角、九大簋、盆菜(黄酒鸡、焖冬菇、手打鱼丸、炸金蚝)、七件子

    30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看点映口水流的不要不要的 比春晚赞多了

    31分钟前
    • Super IP
    • 推荐

    很不错的纪录片,看之前先吃饱看的还是挺舒服的。

    35分钟前
    • 媛木子
    • 推荐

    “圈钱”个瘠薄啊!良心制作,无论配乐还是特写航拍,能和爸哪儿跑男那种垃圾娱乐片相提并论?舌尖拍到老我看到老!///2.21看后来评:会猛然让人心下一动,会让人眼眶红红,会让人涌起丰富的情感,这部电影让人吐槽的地方很多,它甚至没有完整的讲述,可它成功在,给你最期待最感动的体验。

    39分钟前
    • 海天黄豆酱
    • 力荐

    支持纪录片上院线!

    40分钟前
    • 傻豆
    • 推荐

    首先请看客们区分一下,院线未必都要放映商业电影,艺术题材、纪录题材,都可以在银幕上观摩出别样的体验。所以大家心态放平和先。市场需要包容性,当然,也需要抵制《爸爸去哪儿》这种现象级影片的热映。

    45分钟前
    • 燕麦宇宙
    • 力荐

    视觉享受,味蕾盛放

    50分钟前
    • 遇见
    • 推荐

    纪录片的定义: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奥斯卡都有纪录片单元呢,为什么就不可以上映了?说圈钱的也真是呵呵了……

    55分钟前
    • jlllllll
    • 还行

    制作糖瓜那段看得入迷。

    59分钟前
    • 浩叔想买大房子
    • 力荐

    影院排片少得可怜,但诚意的出品,看完浓浓的国人传统自豪感,立意碾压其他同期商业垃圾。适合一家人其乐融融观看

    1小时前
    • Je®men
    • 力荐

    就算你告诉我里面会出现的每一道菜,我也还是想自己亲眼看一遍。

    1小时前
    • 徐斌
    • 力荐

    不一样的年菜,一样的年味儿。处理河豚高手在民间,这乌狼鲞让我嚼一嚼吐掉我都不敢...。另外腊八粥居然还有咸的!简直比甜豆腐脑还异端!

    1小时前
    • 爱的镇魂歌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