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剩女

    剩女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其它2019

    主演:邱华梅,徐敏,盖琪 

    导演:希拉·梅达利亚,肖什·莎赫拉姆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剩女 剧照 NO.1剩女 剧照 NO.2剩女 剧照 NO.3剩女 剧照 NO.4剩女 剧照 NO.5剩女 剧照 NO.6剩女 剧照 NO.16剩女 剧照 NO.17剩女 剧照 NO.18剩女 剧照 NO.19剩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中国男性比女性多三千万,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单身女性被认为是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但现代中国女性如何平衡社会对她们的期望,以及她们自己想要什么?每个女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真命天子,同时她们必须努力保持自己的抱负,还要承受来自家人、朋友、甚至是政府的压力。《剩女》电影讲述了三位充满希望的单身女性,他们承受着巨大压力,但仍然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爱情。

     长篇影评

     1 ) 我鼓励你做自己,而不必是女强人。

    看完扫了一眼评论区,感觉有点不对劲。 似乎很多人因为律师女生在国外过上“成功生活”而夸她优秀,赞许她的选择。比如有人强调她去法国留学“还是法语授课”,有人强调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好像对她做出肯定,首先要她自己“足够争气”,表现得够好,只有她取得不错的结果这个夸赞才能成立。

    我不禁想,那如果她在法国不适应呢?如果她没能顺利找到工作呢?如果她没有在德国找到伴侣组建家庭呢?难道她的选择和坚持就不值得被看见了吗?

    作为对比,评论中提及电台主播的就比较少。这个女生在影片中表现得顺从,不敢反抗母亲,唯一一次争吵也没吵出个结果。直到纪录片结束,她也没有迎来一个看起来昂扬的结局。

    可是她也尝试在把自己和母亲独立开来,也在尝试顶着压力向母亲表达自己。也许她的表现看起来不够有冲击力,不够符合过关斩将一路开挂的“爽文”逻辑,但我觉得,那也是她尝试做自己的一步啊。

     2 ) 希望毫无偏见的多看看这种纪录片

    看这种还是有很深的代入感,觉得压抑不高兴,每个人的心态多少能理解,社会对各个领域、位置的女性给予的压力、心理问题很多都是一样的。对父母的感情、对亲人的劝说,总是矛盾而纠结。有的问题比如婚姻恋爱,就没法辩解说有个互相喜欢的人是不幸福的,可这就是靠运气,律师小姐姐很努力了,被人责怪更委屈。

    我也没办法完全跳出来,毫无偏见的看。可能是受社会影响,或者身边人的交友观、价值观影响,看片中的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贴上标签。一个人被标签化后就变得完全片面,这感觉就像是在人与人之间构筑了围墙,在同理心够不到的地方。

    大多数人一直对有钱或有颜的人的喜怒哀乐愿意倾听和融入,这本来就是我们爱看的电视剧情节。但是对于自己交友圈外的人,总是缺乏感知且麻木,就像开头律师小姐姐遇到的婚介所的咨询员,觉得她很讨厌,但有时候我也一样。

    真善美的片子太多,而这种片子太少,没办法帮我们理解这个社会。多看看这种纪录片,多了解大多数人的生活,可能就不存在这种心理了。

     3 ) 对抗

    这也是个人视角有没有可能抵抗并冲破集体视角的故事。

    1 教授姐姐是集体视角下的顺从者。她决定服从集体叙事,“人生在什么阶段就要完成什么事“。最后被追问你认为结婚才代表好的结局吗?她的回答是结婚比单身要无趣,但是比单身幸福。她的幸福首先要屈从于集体视角,所以对于她,迅速“下嫁”,生子,安居,是自洽而唯一的选择。

    2 广播台MM似乎是一个反叛者,她反叛的具体对象是作为集体视角代表的母亲。但是她的反叛做不到彻底,因为她的经济利益同父母是捆绑在一起的,学校一路都由父母安排,车、房都由父母买好,想来工作应该也有父母的参与在其中,这就决定了她在对抗中的劣势地位。

    3 律师姐姐是着墨最多的一位,我想导演似乎想要呈现她为一个成功了的解放者,她出逃了。在西方视角下,这通常代表了胜利。但是我感到的却是集体视角的强大而不可战胜,她想要自己定义自己,却只能靠出走才能实现。

    在不同的时空里,个人视角对抗集体视角的事一直在发生,那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被渺小成了“螳臂当车”,“蚍蜉撼树”,而只剩了庞大的机器继续高歌猛进着呼啸而过。这样的片子记录下了至少具体成了堂吉柯德们的努力。大战风车本身,其实就是多么勇敢多么美丽呀。

     4 ) 中国3000万的剩女,她们“羞耻”吗?纪录片

    在中国,如果谁被贴上“剩女”的标签,将意味着什么?

    家庭的“耻辱”?人生的“失败”?“不正常”人类?

    说实话,都有可能。

    那到底什么是“剩女”?

    官方的定义如下:

    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

    划重点,就两方面:

    一是高龄(虽然提到“三高”,但本质是高龄);

    二是得不到理想的婚姻归宿。

    一很好理解,我们需要剖析的是二。

    尽管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很多元,可应时代出现的“剩女”一词,本身就预设婚姻是女性的必然选择。

    而且悲惨的是,她们之所以“剩”,根源是对婚姻的理想化追求。

    再说透些,剩女之剩,责任在自己。

    事实果真如此?她们“剩”了,就可以被歧视或“羞辱”吗?

    这样扎心的灵魂质问,让每个人不得不思考。

    夫人今天要说的,是一部名为《剩女》的纪录片。

    一、

    34岁的邱华梅,出生于山东农村。

    因考上北京名校,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蜕变。

    毕业后成了知名律师。

    这个事业上光鲜亮丽的精英,本已活成了众人艳羡的职场女强人。

    可一到共有5个孩子的老家,她怎么也抬不起头,就因没有结婚。

    邱华梅忍受不了家人异样的眼神,被迫想通过相亲改变现状。

    不料被婚介所的红娘各种嫌弃,年龄大,又不美,还性格太硬,标准太高。

    邱华梅很不爽,她觉得自己的要求很“低”,无非:

    受过好的教育,尊重女性,能共同分担家务。

    可这样的合理诉求,换来的是别人的冷嘲热讽。

    连家人也吐槽她“上学上傻了”、“你太自私了”云云。

    姐姐的话,更是站到家族荣辱的道德高度,且毫无情面:

    你不想想,以后别人得怎么议论我们家,你怎么还不走?
    别在这个家待了,直接让我死心就好,你不回来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咄咄逼人的话语充斥着强烈的耻辱感,活脱脱一派不逐出家门誓不罢休的气势!

    别人回家是欢天喜地,邱华梅却是伤心欲绝。

    回京后她接连相亲,只为做个孝顺女儿,不让家人蒙羞。

    可惜努力并未有回报。

    虽然邱华梅深知,家人看似“不近人情”的逼婚,出发点是对她的爱,但她也不想随便找个人就嫁了。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对婚姻是有期待的。

    正是对婚姻的重视态度,所以宁可单着也不会稀里糊涂就结婚。

    邱华梅的原生家庭价值观很传统,当她的现代女性意识遇上千年保守思想,冲突就在所难免。

    她只能一个人孤独地战斗,等待不知何时会来的“胜利”。

    邱华梅决定去法国读研,也算是达成了与家人的某种“和解”。

    她深爱家人也不想委屈求全,“逃离”是最好的归宿。

    也许在浪漫的法兰西,她会遇见自己的白马王子。

    片子拍摄于2015-2017,如今她已结婚并定居德国。

    夫人想说,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女性进行道德绑架。

    当爱变成伤害,因血缘所缔结的亲情也不再美好和坚固。

    邱华梅们不是不想结婚,她们只是不愿意随随便便结婚。

    如果社会施加的舆论“暴力”难以避免,那么家人就请放过她们。

    要知道,她们是你的亲人,不是敌人啊!

    二、

    和邱华梅“相似”,28岁的北京女孩徐敏的剩女之路,也和原生家庭息息相关。

    徐敏是主持人,就职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为脱单她也在积极相亲,甚至还牵手了一位对眼的男生。

    他是公务员,也是海归硕士,30岁,正适婚。

    但这样的优质男因没有北京户口,被“准岳母”刷掉了。

    徐敏母亲对未来女婿标准很高:

    家庭情况好,人品正模样俊,要有车有房,当然还得是北京户口。

    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要样样优秀才行。

    如此的母爱,既是为女儿的幸福着想,替她严格把关,可也“拖垮”了女儿的婚事。

    恋爱很多回,但全部夭折于面见母亲大人的路上。

    乖乖女徐敏,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恋爱,又一次次错过婚姻,硬是把自己给剩下了。

    悲剧不至于此,徐敏在妈妈的“魔掌”之下,显得全无反抗之力。

    她对心理医生是这样说的:如果不听妈妈(的话),就会被抛弃!

    也就是说,独立这种事和徐敏无关,她是在妈妈控制下长大的。

    不是不想独立,而是已经被操控得失去了独立的能力甚或意识。

    说不好听点,到了唯妈妈是从的地步。

    徐敏想和母亲沟通,希望她能放手。

    可话到嘴边说着说着就“变了味”,她忍不住控诉起母亲的“原罪”:

    你太强势,什么都管!不尊重我和爸爸,我有时候觉得,我爸凭什么找你啊?

    这样饱含情绪的言辞,猛烈地刺激了母亲,令她很是伤心。

    此时她自然不认可女儿的一面之词,反而觉得她是白眼狼。

    沟通不仅没解决问题,还上演了一场彼此之间的深度伤害。

    家庭教育中的过度控制,在徐敏心里留下了巨大阴影,压抑了太多太多的不满与愤怒。

    母亲一厢情愿地活在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执念里,像是打了个死结。

    如果徐敏多点耐心与包容,如果她母亲能懂得放手,或许她们还能够和谐相处,也或许一生都走不出困境。

    毕竟妈妈习惯了控制,她为女儿买房买车,她太想要女儿听话了!

    《战国策》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里,左师公曰: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所以,不要一边催婚,一边“毁”婚了。

    好的婚姻靠的是经营,而不是严格把关高标准制定出来的!

    三、

    相比前两位被原生家庭不同程度的套牢,片中第三位女性仿佛要“幸运”得多。

    39岁的北京人蔡琪,是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

    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共同生活,也许是朝夕相处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的婚恋观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向来理性的她最终做了个非常“疯狂”的决定:

    在迈入40岁“高龄”的关口,一年内“解决”恋爱、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

    听着像赌气,实际她很冷静。

    此时的她,认为婚姻就是人生的任务,必须要完成它,而不是想太多,要求过高,她只求拥有最世俗的幸福生活。

    就这样,她和比她小的农村人艾山结了婚。

    即便这不符合许多人信奉的“门当户对”的原则,毕竟两人在年龄和文化教育背景方面也差异明显。

    可她的确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蔡琪在三个人里年龄最大,也只有她步入了婚姻殿堂。

    结婚时最高兴的是母亲,女儿出嫁让她多年悬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身为家长,能看到子女结婚生子,才算是尽到了责任。

    这也是无数中国父母坚守的理念。

    蔡琪的选择很符合东亚儒家文化“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

    这个“当”,是“应当”,是“必须”,是成为“正常人”。

    也许,不少人会被蔡琪教授的举动迷惑:

    她为何会这样?值得吗?结婚生子就那么重要?

    蔡琪是个特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她不想做剩女,对婚姻没有过多“奢望”,她要的只是一份平凡人的现实安稳。

    正所谓有舍有得,失去一部分就能得到另外一部分。

    对她而言,结婚并非迫于无奈的妥协退让,恰是了结一桩心愿。

    婚后蔡琪和丈夫在广州生活,工作也调到广州大学。

    相比以前,她的日子“无趣”了很多,不再那么五彩缤纷,无非是在工作、孩子、丈夫所构成的三角形里打转。

    但岁月静好的平平淡淡,又何尝不美好,不幸福呢?

    所谓幸福,不是别人眼里看到的“符号”,而是你心里真真实实的感受。

    一句话概括,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

    不管做不做“剩女”,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四、

    以色列导演从异域文化的视角,花4年时间拍摄的这部《剩女》,较为中立地透视了大众极关注的中国问题:

    我们该怎样认知大龄单身女性所遭遇的无奈现实?

    本片共记录了三位北京女性,她们无不在竭力寻求自身出路。

    观众也在此过程中,“亲见”了“剩女”们的诸多隐痛。

    对女性来说,生命就像有一个无形的“时间轴”在暗中操控。

    你不得不在某个时间点做该做的事,否则就会遭受歧视和羞辱。

    片中华梅的姐姐认为:没有结婚的女人就是不正常。

    殊不知,如此理所当然的共识,恰是一种极大的误识!

    这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规训,是莫须有的惩罚机制。

    它要求女性遵循传统观念的教化,否则将面临身份认同危机的严峻现实。

    包括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舆论的“迫害”致使其身心俱疲。

    可能还要背负“不孝”的道德谴责。

    徐敏便是典型例子。

    她条件优越,本可以早早地获得幸福,但自小被母亲的控制欲操纵而不得解脱。

    更悲哀的是,即便家庭内部的亲人,也很少对剩女们投去同情和理解的眼光。

    综合不同资料的数据来看,中国“剩女”预估有3000万左右。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人的想法观念也要跟着进化。

    是时候抛弃对“剩女”的偏见了!

    李诞说,不结婚不是病,那些想要别人都结婚的人才是病!

    既是病,就得治。

    颜宁的话很霸气,她说:

    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

    是,结婚与否,是个人选择,不是说非得结婚。

    结婚对有些人是天堂,对多数人是柴米油盐的日常,对有些人则是火坑。

    婚姻中什么样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都有!

    如果你想单身或是不想降低择偶标准,或是觉得自己足够优秀,就别再委屈求全。

    和一个不喜欢、凑合的人结婚,就像是抓虱子在头上挠一样,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光棍和剩女这样的词该消失才对,要说的话也是单身(男/女)。

    延申开来讲,生育与否,是夫妻双方自己的决定。

    不过,任何选择都得付出代价,承担对应的责任。

    总之,尊重别人!尊重每一个人!不嘲笑不歧视不调侃!

    这才是现代文明该有的样子。

     5 ) 【觀影感受】|「一邊戰鬥,一邊撤退」

    3.5-4.0

    很欽佩從山東農村出來獨自在京打拼最終也憑藉自己的能力出走法國唸書、定居的女律師。她最終也在那裡開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生活。但讓我更有感觸的其實是後兩位「沒能逃離婚姻的牢籠,沒能夠成功撤退」的女性。

    第二位被拍攝女性的背景其實讓我蠻有共感的。京戶獨女,有房有車,在本地打拼,有體面的工作,同時也有一對強勢的父母,有典型東亞家庭裏會有的各種issues.

    觀眾會看到有父母的催婚,也有來自她自己(其實也是環境塑造而成)的age anxiety. 有典型的城市戶口的“適齡”男女的父母會對女婿/兒媳的各種硬性條件要求(我太熟悉了,上海的人民公園相親角裏這樣的要求隨地可見)。

    我幾乎可以在她身上照見五到十五年後的我的命運,如果無法出走,如果未能逃離,如果沒能「撤退」。在面對婚姻和生育問題時,出生大城市的我也同樣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如果不想被主流價值觀裹挾,如果不想被傳統婚育觀綁架,如果不想被當成生育子宮、婚戀市場上待價而沽的商品,我只能、必須、不得不「一邊戰鬥、一邊撤退」。

    在將女性商品化的婚戀市場裏,被當成家醜的精神疾病一方面暫時地成為了我的保護色,另一方面,我同樣清醒地明白,它能保護我到幾時呢,最後無非是年齡到了被「清倉大減價」時我作為一件商品在婚戀市場上的商品價值會因此被大打折扣,被低價、廉價賣出而已。

    這會是未能成功出走的我一眼看得到頭的命運。無論我現在如何高舉任何主義的大旗,那都只是因為我還年輕,我還足夠幸運。但值得在我內心被反覆拷問的問題是,當我經歷了五到十年這樣的日復一日的摧折和磨損,我是否還能夠仍然有足夠的勇氣和決心堅持抵抗。我深知自己的軟弱,我深知自己的怯懦。

    在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我不住地叩問自己,當我既無力改變這個社會充滿偏見和不公正的「遊戲規則」,也無力抵禦來自外界、來自家人的逼迫、催促和綁架時,我是否能夠有勇氣以死作為最後的抵抗。

    我其實覺得,為了堅持不婚不育,堅持對婚姻制度的剝削和抵抗而自殺並不是多壯烈,或是多可笑的事情。人生本就是荒謬的,圍困於荒謬裏別無他選的人類的唯一自由便是自己為自己的生命籌劃、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存方式的「行動的自由」——自己必須為自己負責,抗拒一切外在的價值強加於自己的人生之上的自由。在這種時候,自殺是一種反抗荒謬俗世的方式,也是一種緊握「行動的自由」的表達。以結束生命的方式,獻上我對自己生命的全部熱愛與珍視。

    「人類造不出巴別塔,但或許我們可以把自己疊上去。」

    關於第三位被拍攝女性的背景其實我在觀看的當下便聯想到了去年年末一篇通過微信公號「正面連接」發佈的文章:「成為女性主義者有什麼用」。該文章一經發布便在簡中女性主義社群裏引起了巨大的熱議和爭論,文章作者的背景和這第三位被拍攝女性的背景頗為相似,博士,社會主流價值評判標準下「經濟獨立的女性」,女性主義者,最終步入結婚,完成生育。

    我不想對其「主動選擇」步入婚育的決定做過多的揣度和評判(打引號是因為我並不覺得有女性會是完全主動選擇步入婚姻的,背後是整個父權社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規訓)。或是因為父親的離世,或是因為環境的隱形催逼… 但她說出「婚姻其實很無趣,但(也讓我)更幸福了」的那一瞬間,我發現我其實能夠部分共情她的想法(共情的意思是我在那一刻似乎可以理解她想表達的意思和感受,我以前完全無法理解這樣的選擇,幾乎一點都理解不了。但無論能否理解,這都不代表我認同她的選擇。婚姻之於女性,只是勞動價值上無盡的剝削、在社會規定(關係)上的物化、在精神上的摧折、磨損和謊言。)

    一個女性一生需要經歷和遭遇的偏見、歧視、挫折、打擊和危險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到女性普遍無法建立足夠的安全感,沒有條件去塑造一份完好、堅實、恰如其分的自尊。而在這個動盪、錯亂、紛雜的整體環境下,女性更容易缺乏愛、缺乏安全感,自然會更需要和渴求一份親密關係,一份穩定。而婚姻是父權社會裏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約,通過婚姻締結而成的利益共同體比沒有法律效力的戀愛/同居關係在法律意義上更為牢固。我仍然無法確定她們步入婚姻時是否有部分原因是因為認為婚姻或許是錯亂世界裏用來安撫自己長期處於極無安全感的內心狀態的一枚錨點,這只是我的在那一刻的猜想。

    但無疑,很明顯,那位女性回答裏提到的「幸福」感受正是這個父權社會製造出來的一枚最為具有誘惑力和欺騙性的糖衣陷阱。其外層糖衣無比香甜,無比誘惑,但表層有多誘惑,內裏就有多污糟,對女性的物化、價值剝削就有多嚴重和隱形。

    女性主義不是時尚單品,更不是幫助女性通往目前社會主流定義下「幸福」的捷徑或是什麼幫助女性成為「人生贏家」的保姆級指南。

    它是一種意識形態,一種啟蒙,是引路人——是女性解放意識萌芽、擁抱自我的指路燈塔。它帶領女性走向多元,走向自我解放。在單一價值取向的系統裏,女性主義必然不會帶領女性走向所謂的「幸福」。因為對女性來說,真正的幸福在父權社會是不存在的,不過是幻象、是藩籬啊。

    要如何死局求活,其實道路有很多很多。(我覺得)這正是女性主義教給我和帶給我的,無限的可能性。多元、豐富的生命經驗,充盈的人生體驗,這種對可能性和不確定性的擁抱,這種對自我束縛的解放,讓女性充滿力量,讓女性獲得前所未有的堅實底氣,讓女性可以自在灑脫地摒棄「虛幻幸福」的父權陷阱。

    我們並不需要「幸福」,也並不需要過一種「幸福的人生」。

     6 ) 不被允许撑起全部自我生活的半边天们

    这部由以色列女导演拍摄的中国大龄未婚女性的生存困惑的纪录片,其实早有耳闻,只是想来不过是老生常谈也没想去看。前些天朋友邀我看一看,说明十年前的适婚争论到十年后依然。文化改变总是漫长,而涛声依旧的是,女性从来被夸为能顶半边天,却不被允许撑起自我的小世界。 影片虽然呈现的是三位女性面对的婚姻压力,但我们不难在那背后发现更深刻的矛盾,即是中国父母子女之间从来极少完成分离。 所谓“分离”,不是指地理位置,不是说你出去读大学了、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了,就叫分离。而是意识形态,能够形成自我判断,能够脱离父母给予的奖惩机制,能够分辨孝心和听话、关爱与顺从、是非判断与舆论导向等概念的区别。 这其中,很可悲的,和父母也有关系。绝大多数中国父母并不下力气培养和鼓励子女人格独立,而是期待子女永远是听话的乖孩子,有时甚至会以断绝关系相威胁,这种终极惩罚却不是出于对子女人品道德或其他成就的是非判断。结果就是,子女花费很多心思讨好父母或在挫败中努力挣扎,却来不及认真思考自我生活的选择,更别说为此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 中国社会一大特色救赎为他人而活,重男轻女是这样,不结婚是这样,结了婚不快点生孩子是这样,有了一胎没二胎也是这样……还真是没一件事重要到能让人当首富呢~ 这次新冠病毒在国外肆虐,欧美人大喊让他们戴口罩是侵犯人权。我就觉得好笑。当初被赋予人权是为了让个体生命向好。这群人倒好,只盯着自由,不管是非对错。我们中国人害怕的舆论也就这个质量,那些吵闹的声音没一样关乎人文关怀,就是碎嘴。 其实结不结婚都是可行可不行的选择,关键是你要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很反对影片中那个最终结了婚的女人对大家释放出“结婚你才会幸福”的信号,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同样,我也不会鼓吹不结婚才幸福一说。因为结婚与否,并不是寻宝游戏,你要在生活中摸索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更适合自己,然后培养相应的能力。要结婚就要培养经营中国式婚姻的能力,不结婚就要培养经营自我生活的能力,总之人不能抱着憧憬做选择,只想着不让自己吃亏后悔,然后选什么都有得抱怨,那结不结婚都幸福不起来的。

     7 ) 这是乡土文学硬写在城市么?

    说实话,觉得这片子没拍好。我只看到了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突,而这根本不是“剩女”的关键所在。

    重男轻女、父母之命、养儿防老、甚至于“姐弟恋禁忌”这一系列的中国传统乡土观念贯穿整个片中三位女性的思想根源。看似是城市中的生活的女性,实际是被“乡土观念”所绑架。

    但这是当代城市“剩女”的问题关键么?

    女律师真的走出乡村了么?她是逃离乡村啊。她除了工作之外,完全没有融入城市啊。她在婚介所提出的想法是来自内心的么?走进酒吧和迪厅的时候自然么?剩女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她甚至于不能代表生活在城市中的一份子,她只是活在那里啊。

    播音员的婚恋问题被长期压抑在母亲给她灌输的观念阴影下,“父母之命”跨不过啊。但是试问城市里还有多少青年受着无理由的“父母之命”呢?重点词在“无理由啊”。

    而大学讲师是最终与自己妥协的,生活从”有趣“过渡到“幸福”。

    什么是“剩女”的概念?我一直以为剩女是“大龄未婚”。而我们太多地聚焦了“大龄想婚而未婚”这部分人群了。女律师想婚么?想啊,不然她去婚介所干嘛?她从根子里就没有和乡土脱离关系啊,家庭对她来说依旧是最终要的羁绊啊。

    通篇讲述的是无法融入城市的乡土人群与观念,而实际让女人“剩下”的,却是越发狭窄的社交圈和越发提高的女性地位而导致的择偶标准提高。

    最后大学老师摈弃了“姐弟恋禁忌”的乡土观念,婚了育了。所以这片子最终还是让大家摆脱乡土才能进入城市么?

     8 ) “不结婚判刑是吗?”

    《剩女》海报

    “你首先不是美女,第二年纪真的很大了。”“年纪真的很大了?”“对吧。”“我觉得我的年龄还好啊。”“诶?哦?……你觉得你现在状态很好……外形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这都是自欺欺人……” “不结婚判刑是吗?”“不结婚可不就得判刑。不结婚,再幸福她也不叫幸福。”“你觉得你比我幸福?有了孩子就叫幸福?”“我当然比你幸福!”“你幸福个*……我不就没让你们幸福吗!”

    以上两段对话大概是纪录片《剩女》(Leftover Women,2019)中最点题的两个场景。前一段是律师邱华梅(音)和世纪佳缘婚姻顾问的对话,后一段是她和大姐之间的争执,都指向一个核心——你未免也太不了解自己的处境了。

    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这部耗时四年的纪录片是由两位以色列导演,Hilla Medalia和Shosh Shlam拍的。她们还有一部作品是《网瘾》(Web Junkie,2014),谈中国少年的网瘾戒除。

    以北京这个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城市为背景,串联起同在这个城市工作的律师邱华梅、电台主播徐敏(音)和大学教师盖奇(音);同时,三个人又分别代表了农村家庭、北京土著家庭和普通都市家庭;最终,律师出国,教师南下结婚生子,土著继续相亲。作为一部小成本纪录片,这大概是导演所能想到的最工整的结构了。

    “剩女”这个词,说起来早就不新鲜了。但为什么到现在还值得我们讨论?

    如果大家多加留意的话,你会发现最近有很多新闻话题都和女性有关:比如捐助卫生巾和安心裤;比如从女性医护人员集体剃光头;比如“江山娇”事件;甚至比如肖战粉丝事件中,举报者认为小说《下坠》中“赞赞”这一角色的性别认知障碍是一种“女化”和“丑化”——这些都指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性别”它竟然是一个问题。

    1 为什么性别是一个问题?

    我们对于同一个事件当中的性别主体,常常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主要原因在于性别观念的不同。如果用最简单最笼统的标准来划分,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性别本质主义,一种是性别建构主义。

    前者认为存在一种固有的性别等级和性别气质,比如男性就是强壮,女性就是打不过男性,如果绅士和淑女是理想,那么娘娘腔和女汉子就是不能接受的。更不存在所谓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分离,一旦偏离就必须矫正,治疗同性恋,开设女德班是最有代表性的极端形式。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其实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二元对立的性别主体,我们的社会性别实际上是在重复的社会表演中按照社会规范建构起来的。这种观点和本质主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不是我应该是什么样子,而是我就是什么样子。

    这和今天要说的有什么关系呢?

    想象一下,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我们会说“啊,是个人”吗?不会,我们会说“啊,是个男/女孩”。当性别被宣布的那一刻起,围绕这个性别的漫长规范就开始了。

    本质与建构之争当然并不仅仅只在于性别观念,这层重要的底色在内化到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之后,将和意识形态、社会阶层、家庭结构、个人情感进行复杂混合,在婚恋中最终呈现为种种繁琐的条件,在生活中表达为种种刻板印象。

    尽管家里人都觉得邱华梅迟迟不结婚是“不听话”。但实际上正相反,她的痛苦恰恰源于她并不叛逆,她就像一条拔河的绳子,这头是传统是亲情,那头是现代是理想。她从不排斥婚姻,也并不反抗婚姻,她只是想找一个价值观合适的人,在片子里她甚至只提了一个具体的要求——尊重女性,比如合理分配家务。

    上一段关系中的冲突是对方完全不做家务(纪录片《剩女》)

    但是她找不到,因为所有人都要求她面对“现实”——大龄、农村家庭出身、律师、性格硬、不漂亮——她没有一条符合婚姻的“标准”。在婚姻顾问看来,你要能找到,那才是见了鬼了呢。

    片子的结尾,邱华梅离开了北京,到法国继续求学。最近的消息是,在德国结婚并定居了。离开对于她来说是合理的选择,离开不是逃避,是打破她无法认同的标准。也不必再过“一边战斗,一边撤退”的日子了。

    大体建立在本质主义基础上的传统性别观念,提供了一套没有门槛的既定模板和操作手册,是一套封闭的系统,简单且实用。婚恋市场中的条件和标准,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复杂延伸。

    而如果选择开放性,就需要为这种开放性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认同一种先在的框架,就必须让自己时刻处于思考中,去判断和考量每一件事。但思考,其实又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

    没有人想做“剩女”,但有人想自己思考。当我们谈论“剩女”的时候,我们谈论的其实是性别什么时候才不是一个问题。

    2 为什么我们永远无法说服父母?

    假设我们认可婚姻市场上的“剩女”都是因为不符合标准而剩下的的话,那比邱华梅条件好太多的徐敏就完全不必存在于这部影片中——北京土著,有房有车,有好工作。也正是这部分让有些观众觉得影片好像有点“假”,“像摆拍”,因为徐敏所面对的其实并不是“剩女”问题,而是母女冲突问题。

    女儿找的对象,妈妈一个也看不上,妈妈看不上,这婚就结不成,于是出现了片中的经典对白——

    “我不让你找南京的你非找南京的。”
    “南京人怎么了,南京人怎么就不行了?”
    “我不是说怎么了,我就说你们成不了。”

    徐敏觉得很委屈,从小妈妈就给了她很多规则,她又说不过,现在她不想自己的婚姻也要通过审核才行。但觉得委屈的并不只是她自己。在妈妈看来,我给你买房买车,我花高价让你接受最好的教育,怎么到头来错我一无是处了?妈妈也很委屈,甩门而去。

    在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告诉大家,家庭是私有制的产物,婚姻是为了财产的巩固和延续,其实与爱无关。几百年过去了,尽管婚姻的形式和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嫁女儿依然是一种明确且精确的经济交换。

    但这显然更没法回答徐敏的问题了,她已经经济独立了,有房有车有工作,并不需要通过婚姻来交换财富。徐敏的困扰大概也是绝大多数大龄未婚都市女青年的困扰,既然我什么都不缺,为什么不能找个我喜欢的?父母到底要什么?

    我想问题大概就在于,对于父母来说,尽管婚姻不再是财富的交换,但它仍然是社会关系的交换和维持。门槛之外的男青年,通常处于社会结构中的劣势位置,不符合移交“照顾我女儿”这一责任的标准。

    你谈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父母谈的是符合社会想象的结构关系,仍然不是一回事。你以为是情感冲突,但其实是知识体系和价值观的冲突。除非双方共同努力调整,否则靠“感化”,几乎不可能改变。徐敏的故事,在她和妈妈争吵之后,戛然而止。

    徐敏在心理咨询师面前讲述自己的“被抛弃感”(纪录片《剩女》)

    常听见有人说,等我娃长大了,我肯定不会像我父母对我那样对TA。意思是,过去那些吵过的架,将来不会再吵了。我的仔一定是这条gai上最开心的仔,我一定是这条gai上最开明的家长。会吗?

    目前我们亲子关系中最大的代际问题大概是婚恋观和性取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代际冲突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减弱。但减弱之后呢,就没有然后了吗?也许二三十年之后,困难从跨性别,变成跨物种了呢?

    想象一下,有一天吃着饭,你的娃突然深情地对你说,妈妈,其实我觉得我是一只马桶,我想要成为一只马桶,希望你能支持我。当你崩溃得百转千回,最后咬牙说,好的,妈妈给你买最好的智能马桶盖的时候,娃说,不妈妈,我是蹲坑。你怎么办?

    没有人想做“剩女”,但两代人之间很难“共情”。当我们谈论“剩女”的时候,我们谈论的其实是裹挟在亲情中的价值观冲突。

    3 到底谁是敌人?

    也许“女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让人有点心生畏惧的词,但把它污名化为所谓“田园女权”大概是近些年的事儿。“田园女权”,百度有词条,意思是“要求男女平等却要男性承担主要责任,以女权为借口追求女性收益最大化的群体”。

    如果我们假设这个批评是成立的,那么实际上我们传统价值观的本色就是“田园男权”——都是妈的心头肉,妈怎么能不疼?但是这块肉/这本书/这套房还是要先给你哥/你弟买,妈回头再给你买啊。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吧,“田园男权”甚至没有单独成为一个词的必要。

    那么,一个人说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就意味着她要打倒男性吗?两性之间的关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吗?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我们假设,忽然有一天,世界上只剩下一种性别了,再也没有两性之战了,就完美和谐了吗?并不会。我们今天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在消除了任何一种性别之后都依然还会存在。没有任何问题是通过压制或消灭一种性别可以解决的。

    性别是问题,但不是全部的问题,也从来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借用马克思的话,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我们自己。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男人,好像女人才是女人最大的敌人。

    在这部纪录片中,对观众来说,给邱华梅带来最大冲击的,是相亲公园里看不上她的大妈、是说她自欺欺人的婚姻顾问,而不是相亲对象;是咄咄逼人的大姐,而不是委屈叹气的爸爸。对徐敏来说,爸爸是可以谈心的朋友,妈妈才是一个无法心贴心的“陌生人”。

    不只如此,还有电视剧中《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妈妈,《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妈妈(苏父的戏之所以能演只是因为苏母腾出了舞台),《安家》中的房似锦妈妈。如果还有兴趣,可以再去看看《柔情史》(2018)和《再见 南屏晚钟》(2019),控诉母亲对女儿压迫和剥削几乎要成为新的“伤痕文艺”了。甚至在让大家泪流满面的《82年生的金智英》(2019)中,给我们最直接冲击的,也是婆婆对儿媳的压榨。

    母亲始终认为丈夫成为同性恋的原因在于自己生的是女儿而不是儿子(电影《再见 南屏晚钟》)

    为什么是“妈妈”?

    为什么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最终转嫁为了“女性对女性”的压迫?

    这或许是21世纪女性解放必须面对的内卷化困境之一吧。虽然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但起码向我们印证了,性别是一个问题,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没有人想做“剩女”。当我们谈论“剩女”的时候,我们谈论的其实是一种结构性困境。

    4 其它

    当然,这部纪录片也有很多争议。比如,被拍摄对象的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作为经济独立的高级知识分子,三位主角都是有能力打破困局的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们都是“主动”剩下的。但还有更多的女性和男性是“被迫”剩下且没有能力打破规则的。他们的困境,更复杂。

    去年上映的纪录片《零零后》(2019)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北京中产阶级的孩子是否能撑起“零零后”这个片名?当中所涉及的成长问题和教育问题有普遍性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纪录片显得有点“失衡”,不少观众认为,导演完全应该单独剪辑一个邱华梅版。

    某学期的最后一次课,照例请大家写课程反馈以便改进。收到的最后一张纸条上,一位女同学写到,为什么一定要有性别意识???后面还说了一段,大概意思是自然而然就好,为什么要特别去建构什么性别意识。确切内容记不太清楚了,三个问号印象深刻。

    因为是最后一次课,这位同学后来也没有再来找我,因此没能好好回答这个问题。至今仍觉得非常遗憾。

    为什么一定要有性别意识呢?

    我想,这大概是我们重新思考人生的起点吧。

     短评

    适龄中国女性看得话总能找到一些感同身受。虽然三个女性戏份不太均衡,但是都有其典型性。“剩下来的”果然是“条件”够好的都市女性或是自食其力的知识女性。

    7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19 SIFF 第六部#我给我爸妈拍了主创的照片,分享我激动的心情,他们没一个回复我,我去问我妈,为什么,她说不要被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影响,洗脑…你就知道看这种东西…我能说什么,我也很无奈

    10分钟前
    • 景 三
    • 推荐

    只看了看开头结尾。那个女律师让我感同身受。家同样在山东,这些话听过很多次,或是别人对自己说,或是别人对别人讲。女律师要去法国前夕,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万般牵挂,让人感动。最后爸爸说,你让我争光了,又回到了最初的面子问题。不结婚要催要逼是因为面子问题,现在去国外读书很高兴也是因为面子。一声长叹。最后爸爸放鞭炮那一块,笑死了,很山东了!

    14分钟前
    • 宇宙无敌小可爱
    • 推荐

    虽然话题性很足 但全片显得 律师这个人物真的太有冲击力了 更想看一部只有她的纪录片

    17分钟前
    • 泡菜
    • 还行

    真实。缩影。看着想哭。从父权大男子主义爹味儿浓的山东农村走到京城的律师,从小处于母亲控制欲之下的京户独女,还有一个学文学的高校工作者,三个典型,很多话大家都听过,多少人处于一样的情境。山东女最压抑,某种程度上也最自由最没有妥协,去法国是个不错的选择,逃开这个千军万马千夫所指的大环境,她很勇敢。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说白了一切都是落后没文化引起的,其次还是国家个人都不够强。发展才是硬道理。其实大家都势利。很好奇山东女去了法国之后的境遇。

    20分钟前
    • 𓆡𓆝𓆟𓆜𓆞𓆝𓆟
    • 力荐

    赞赏那位律师,从农村到北京,最后为了坚持自己的标准也为了逃离社会的婚姻压力选择去法国留学,还是法语授课。家里人不理解的催逼,但父亲还是个明白人,说“你为我争光了”。女性身份要从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开始。

    21分钟前
    • 吉川春代
    • 推荐

    看看热闹,感叹女律师的行动力,唏嘘大学女教师的伪善。

    23分钟前
    • freedom
    • 推荐

    给了一条明路:只有逃出国才能摆脱逼婚。但问题的根本在于我国未婚女性得首先弄明白一件事:是向往单身不想结婚?还是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还是想结婚但找不到合适的?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了再谈女权比较有说服力。显然,我国同性恋对于此事的思考要比异性恋女性全面得多。

    2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一回头导演和女主坐在后面一排………

    27分钟前
    • ???
    • 力荐

    这么有特色和地气的题材竟然是出自其他国家女导演之手(当然也可以理解本土制作的困难可能有无敌的多)。它最宝贵的在于没有单纯贩售这个术语背后的社会恶意与体系漏洞,也审视着三人彼此自己的困境(母女关系和困在安全区;家庭责任与独立意识;“将就过过”和不安分),使得“剩”不再停留在状态和字面上的讨论,跨越了文化语境已实属难得。Hua Mei的故事真的感动了,我希望她能够获得无数的成功。

    29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当被他们千军万马所包围,唯有且战且退

    32分钟前
    • 力荐

    以色列导演拍的,挺杂乱的,有些流于表面了,但看问题却很准:痛苦的女孩都是因为被束缚在亲情中,看不得亲人难过,所以才会愤怒又无奈,所以才会一边撤退,一边战斗。

    35分钟前
    • 英恩
    • 还行

    生了个闺女,丢人。但是闺女上了大学,增了点光。但是闺女不结婚,丢人,简直是抬不起头的那种丢人。但是闺女出国了,那就又增了光,结不结婚不重要了。反正村里人问,就说闺女出国了,你闺女能出国吗?

    39分钟前
    • 布卤
    • 推荐

    三星全给律师,不容易而且极其有胆量。我挺喜欢大学老师的老公,坦诚,可爱。不喜欢大学老师,你抉择都做了,你干什么还要贬损对方抬高自己呢,什么叫“比他小的追我的也有”“想着给他生个孩子糊弄糊弄他”,你可配不上人家。

    41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还行

    第一次看国内电影展上的电影。很难想象一位以色列导演能把《剩女》这样的中国题材拍的如此接地气。电影中的众多细节都让场内的观众开怀大笑,只是随着剧情的深入,那些笑点却尴尬的让人笑不出来。其实影片里的主角都还是有能力做自己的选择,现实中有更多女性在被贴上剩女标签后,婚配的选择权是被全部剥夺的。即使文明与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中国人眼里,婚姻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与爱情却是难以直接划成等号。电影结束后主创留在场外让观众答疑。讽刺的是,大部分观众仍然关心影片中最终选择去欧洲留学的女主角是否还是单身,听到她有对象的消息后,发出了欣慰的感叹...

    43分钟前
    • 熊未学会飞
    • 力荐

    唉 女孩子不应该为这种事掉这么多眼泪

    47分钟前
    • 豆瓣庄雯如
    • 推荐

    2019.6.15 SIFF 最最印象深刻的是播音主持那个28岁的姑娘说,妈妈绝对不接受(包括她自己)来自农村的对象,然后下一秒就是律师姐姐出现在老家棉花地的镜头,蹦完迪去法国开启新生活,真的是开挂的人生了!导演最厉害的一点在于刻画了律师姐姐在不愿意否认原生家庭的期望与展开自己人生理想的矛盾(包括对浪漫恋爱关系的向往),教授的婚姻观念也非常欣赏。ps导演在现场,大家的反应她应该hin满意,respect!

    50分钟前
    • 笔杆酱
    • 力荐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以色列导演拍的。真的很真实了,边看边哭。律师姐姐的爸爸妈妈说的话,每一句都和我爸妈一样。律师姐姐就是那种一边期待爱情和婚姻,一边又在嘴上说没有婚姻人生也不会怎么样的人。大概很多人都是这样矛盾的存在吧。幸好,她还是勇敢的那个。她去法国前对心理医生说的那段话我都快背下来了。“我还是要奋力奔跑。就好像逃生一样。社会很安全,但还是很不安,要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去打仗,剩女也好单身狗也好,别人的催促也好,你要不停地去和他们战斗。你打胜了一个,打胜了一个,但那个地方有千军万马。最好的办法是一边战斗一边撤退。好端端的人生过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不结婚的问题。我过着一种战斗的生活,逃亡的生活。”2020.02.25

    52分钟前
    • miss。miss.
    • 力荐

    对女律师的这条线铺得最细致也探讨出了足够多的问题。“走出去”很难,但可能到了某个节点,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走出去”。

    54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胜在真实,败在表面。三个剩女(其实只有两个)形象明显着墨不均,只有女律师是完整呈现了中国剩女群体的真实处境:一面抵抗,一面撤退,在随波逐流中心有不甘。我想我能理解女律师的泪水...

    5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