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1917

    1917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美国2019

    主演:乔治·麦凯,迪恩·查尔斯·查普曼,科林·费尔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马克·斯特朗,理查德·麦登,安德鲁·斯科特,丹尼尔·梅斯,阿德里安·斯卡伯勒,约翰·霍林沃思,克里斯·瓦利,杰米·帕克,罗伯特‧马瑟,贾斯汀·爱德华兹,理查德·麦凯布,理查德·德姆西,安森·布恩,雅各布·詹姆斯·贝西克,特蕾莎·马奥尼,皮普·卡特,保罗·廷托,安迪·阿波罗,约瑟夫·戴维斯,比利·波斯特莱斯韦特,加布里埃尔·阿库乌迪克,斯派克·莱顿,亚当·赫吉尔,纳巴汉·里兹万,克莱尔·迪比尔克,乔纳·罗素,迈克尔·吉普森,格伦·霍威尔 

    导演:萨姆·门德斯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志愿军:雄兵出击

    • HD

      长津湖

    • HD

      沃伦

    • HD

      英烈千秋

    • HD中字

      切·格瓦拉传:游击队

    • HD中字

      猎鹿人

    • HD中字

      三毛从军记

    • HD中字

      长津湖之水门桥

     剧照

    1917 剧照 NO.11917 剧照 NO.21917 剧照 NO.31917 剧照 NO.41917 剧照 NO.51917 剧照 NO.61917 剧照 NO.161917 剧照 NO.171917 剧照 NO.181917 剧照 NO.19191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激烈之际,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赶往死亡前线,向那里的将军传达一个“立刻停止进攻”讯息。 时间只有八小时,武器弹药有限,无人知晓前方敌况:死亡寂静之地、布满尸体的铁丝网、突如其来的敌军、随时毙命的危险境况…… 这一次两 个少年为救1600个人的性命,不完成,毋宁死!

     长篇影评

     1 ) 穿越那场无意义的战争

    《1917》是萨姆·门德斯用电影这门艺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的一次对话。与一战进行对话的,不只有萨姆·门德斯。那意味着电影不能成为屠宰场,也不能是什么都可以往里扔的垃圾桶。他的选择,是始于足下,直面,碰撞,并穿越它。

    2018年,一战终战百年之际,彼得·杰克逊用上色加3D技术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致敬自己祖父——当年面目模糊的一枚新兵蛋子。形式风格,相得益彰。对话一战的电影,还有经典的《从军记》、《我控诉》、《大幻影》、《西线无战事》、《光荣之路》,也有新世纪以后的《圣诞快乐》、《战马》、《弗兰兹》。每次对话产生的回响、争执或沉默,都不断提醒着人类,那场为幻想效劳的世界大战,其开局、过程和结果,何等之荒谬,我们也能更理解自身所处的世界。

    罗列如此多的书名号,也是为了《1917》不至于被总结为一个长镜头,一把VR游戏,一场战争,一种结果。那一年的某一天,随机被选中的两个人,带着大不过马蹄印的前线传令,很快被卷入泥泞污浊和凶险杀机之中。我坚信,作为观众,也应该像年轻的信使主人公,穿过一部又一部的一战影片,唯有这样,你才能明白,“精彩”是面对这类电影最糟糕的一个形容词。

    有绞肉机之称的西线战事面前,白天出发的送信任务不啻于在牢房地板下,用一个勺子去挖出来一条逃生隧道。那么,一名士兵,他是否还能作为一个人,而不是扣下扳机的杀人机器,去经历生与死,这是《1917》想加以表现的,在偶然性之中流露出来的必然性。他并不勇猛,也没有高涨的狂热,他如何对待同伴,面对敌人,遭遇陌生人,从一则口信到另一则口信,这是《1917》的故事。

    诺兰用《敦刻尔克》的海陆空齐发,编辑着反戏剧高潮的二战时态。《1917》所做的,就是你在电影院感受的119分钟,尽可能接近战场上的真实时间和沉浸体验。一镜到底四个字,被认为是海报上最好的商业卖点。士兵出击,镜头跟着移动。士兵扑倒,镜头随即低下。士兵昏厥,镜头一通黑幕。真实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观众渐渐把摄影机当做第三个人,自己也仿佛身在现场,与鲜活的,脸上稚气未脱的士兵结伴同行。如此一来,士兵不再作为一个数字而倒下,而是手臂弯上愈发沉甸的生命之重,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一镜到底的形式感,排斥着过往战争片的大格局印象。这里没有“准备好多杀一些德国人”的紧张兴奋,而是老天保佑最好不要遇上任何德国人。镜头离不开人,意味着它的视角和视野,与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差不上太多。一条绵延几百公里的战争火线上,仅表现一个人所见,不免局促,容易变成重言复语。为了避免出现一个尸体到更多尸体的疲惫感,《1917》像搭建RPG(角色扮演)游戏那样,提供不同的地图模型。从一条战壕到另一条战壕,中间有无人区、弹坑、碉堡、河沟、栈桥、农场、废墟、树林,士兵高度警惕,观众也能在战争迷雾之下,一同开启地图,保持新奇感和注意力。

    《1917》的主人公,是带着抗拒、倒霉和惶恐的心情,爬出壕沟。心理上的闪躲,也反映在与德国士兵的面对面或尸体的遭遇上,他们同样惧怕拿着镰刀等待收割的死神。作为敌人的德国士兵,形影模糊。如同主人公的退却,德国人也会在刹那间,暴露出人性深处的挣扎,求生本能和死亡恐惧互相倾轧。过于人性的刻画,并不是让英军看起来更文明,而是为了说明在他们对面,同样是不知所措的另一群士兵。子弹不长眼睛,死神无处不在。

    如果只有尸横遍野,电影顶多是个噩梦,是想象中的地狱场景。当你发现自己有同伴,偏遇上活生生的敌人,原来此处依然是人间,这才是魑魅魍魉之夜的惊怖所在。

    这场与一战的对话,妙处都在慢下来的沉默平静无声处。《1917》不是为了讲述大难不死的逃生故事,在山坡草地和废墟漂流两段,主人公和观众都意识到尚在人间的片刻平静,同时产生着战争恐怖和活着真好的交织情绪。有种悲怆,是不发一语。

    当一个士兵的生命,像花瓣那样飘落凋零,脸色煞白,声音渐渐微弱不可闻。你清楚他话音中的恐惧,又想起来他的兄长他的家庭,明白他的牵挂。你不免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那一刻真的被砸碎掉了。一个人要带着另一个人的牵挂,继续跑下去。

    两军交战,正面冲锋之际,《1917》让主人公,跑了一条关山夺路式的,与战争输赢无关的线路(口信内容就是停止进攻)。他在穿过战场,也在穿越历史。记得有个导演说过,那些无法成为英雄的人物,照亮了我们的人生。在冰冷恐怖的战场上,他像一团滚动的火焰,作为和平年代今天人类的替身,去完成拯救的任务。

    刊载于《中国新闻周刊》 请勿转载挪用

    为电影效劳

     2 ) 1917战壕图图

    我方战壕如下:

    德方战壕如下:

    两人前三十分钟总体行进路线:

    一开始做的笔记:

    电影里原话如下:(凑字数)

    马上出发,沿着这条战壕往西走,走到索其霍尔街,然后往西北方,前面是天堂巷。继续沿着前线走,一直走到约克街。把这个便条给史蒂文森少校。

    Leave immediately, take this trench west, up on Sauchiehall Street, then north-west on Paradise Alley at the front. Continue along the front line until you find the Yorks.Give this note to Major Stevenson.

    听长官说这个街那个巷原来是战壕里不同地方起的名字🤣

    太闲了随便画画勿喷

     3 ) 打造109分钟伪一镜到底,盘点《1917》中的22处剪辑

    伪长镜头电影,顾名思义,就是将数个镜头利用后期特效、隐藏性剪辑处理成看上去只有“一个镜头”的高技术含量活(即摄像机不会停),古有《夺魂索》,近有《鸟人》。

    现如今,又有了《1917》,相信许多影迷在看到《1917》的一镜到底之后无疑是很兴奋的,因为其难度之大,前所未有,演员与摄像机需要持续穿越多个战壕、农场、废墟、河、树林等近六七个主要场景,配合后期剪辑、特效公司背景置换、数字化处理,将十几个镜头整合成“一个”长镜头,据幕后解释,光剧组演员编排的时间就达到了半年之久。

    在《1917》剪辑中,既吸收了不少前人的经验,同时也创造出了不少令人瞠目结舌的新技术,作为一个技术控,自然是不能放过,在查询不少信息与幕后之后,找出了大部分剪辑点,如下一一道来。

    一.3分42秒处 遮挡剪辑

    在两位主角——士兵斯科菲尔德和布雷克边走边闲聊时,碰上了一队运送物质的士兵。

    这里顺势利用路过士兵进行了遮挡剪辑。

    幕后照片

    二. 8分19秒处 黑屏剪辑

    此处剧情为两位主角士兵斯科菲尔德和布雷克从上级手中接到命令,然后离开地道。

    士兵斯科菲尔德的背包在往上走的起伏间恰巧完全遮盖住了洞外的光线,形成一瞬间的黑屏,达成隐藏剪辑之效果。

    这种方法的最著名案例当属上文提到的《夺魂索》。

    本片同样为“伪一镜到底”,不过主要原因是碍于当时电影技术的发展,摄影机一次只能装载一卷十分钟的胶卷,所以导演希区柯克就想了个法子,每隔十分钟左右,总要将镜头伴随着人物移动到椅子、沙发后部遮挡制造数秒黑屏,剪辑师在后期利用这段黑屏时间拼接上另一段长镜头,这一段长镜头结束又有一段黑屏时间用于拼接另一个……如此套娃完整部电影。

    三.16分42秒处 上土坡

    此处是两位主角从战壕移动到上方战场,利用了两人的准备动作进行剪辑

    这是比较一个难以看出的剪辑点,同时也简单粗暴,只需要将演员和摄像机固定在同一个位置、动作,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开机前要精细到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不能出错,才能顺畅连起来。

    片场照

    四.23分02秒处 断手、土堆经过

    此处为自第18分钟处开始士兵斯科菲尔德左手勾到铁丝网受伤,到第24分钟伤口完全的唯一空境。

    剪辑的主要作用就是中止拍摄给斯科菲尔德的左手化妆,加深手部创伤,虽然剪辑前有故意遮挡住斯科菲尔德的左手,但通过一些小细节比较仍可以看出,在空境的剪辑前后,左手伤口有了较明显的变化。

    五.25分46秒处 走入地道

    两位主角进入地道时同样也有一瞬黑暗。

    参见二,不再细讲。

    六.28分02秒处 特效爆炸

    此处为老鼠踩线引发地道爆炸,爆炸画面是通过CG特效处理剪接

    爆炸的特效画面后,是摄像机向左摇,同时布雷克也向一旁摔倒,营造出像是被爆炸冲击力甩开的感觉,但其实这已经是剪辑后的第二个镜头。

    七.38分04秒处 遮挡剪辑

    这里的剧情是两位主角来到农舍前的残墙,士兵布雷克跨过,摄影机利用墙的一边作遮挡,完成剪辑

    此处本来可以像其他遮挡剪辑一样做到天衣无缝的,奈何演员的站位漏了馅。

    在电影具体38分3秒处,我们可以看到斯科菲尔德是侧着持枪的。

    但在经过围墙的遮挡剪辑之后,仅一秒的时间,也就是电影38分4秒处,变成了正着持枪

    八.43分40秒处 德军飞机坠毁

    此处飞机坠毁是用CG特效处理的,同时后续两位主角救援时又衔接成实拍。

    片场照

    九.51分25秒处 肤色过渡

    在许多涉及死亡的电影中,剧组往往都会忽略死亡会让人皮肤从肉色逐渐变化为灰白色的事实。

    但在《1917》中,导演萨姆·门德斯尊重了这种真实,在布雷克腹部中刀后,通过多个剪辑完成了肤色过渡。

    此处斯科菲尔德将布雷克拖动转身之后,布雷克的脸从肉色变成了灰色。

    在转身过程中有一个运动剪辑,以便停下来让化妆师化妆,画面的连接处理简直完美无缺,所幸片场照的场记板为我们透露了“这里其实经过剪辑”的信息。

    一开始有肉色

    拖动,转身

    脸色变全灰

    片场照

    十.51秒36秒 肤色过渡2

    这里是肤色过渡的第二次剪辑。

    斯科菲尔德正在拖动着布雷克,突然几米外传来两位士兵要不要帮忙的声音,摄影机顺着发声方向快速平移,剪辑师就在这平移时的模糊画面中完成了剪辑。

    几秒后,当镜头关注点重新回到布雷克的脸上时,我们会发现他的脸又黑了一度。

    十一.54分钟52秒处

    摄影机跟随主角上车,期间经过一名士兵后背,形成瞬间遮挡剪辑。

    此处剪辑目的是为了让摄影师能够上车,在未经遮挡剪辑前的车上,左侧预设放置摄影机机位的车位上坐满了士兵,显然是无法再容纳摄影师和摄影机的(而且上车时还要保持摄影机稳定)。

    只能先拍满车的士兵,然后在上车时剪辑,停下来让要放置摄影机一边的士兵下车,第二次开机时,摄影机再度从士兵后背经过,但此时的车已经是有空余位置来放摄影机和摄影师了,然后摄影机一直维持在同样的机位、角度,旁边空余位置,群演士兵趁着摄影机盲点,再上车补充满。

    十二.56分钟50秒处

    车轮陷入泥潭,摄影机跟随着主角下车,期间在一位站立起来的士兵后背经过又形成了瞬间遮挡。

    此处也进行了上述的遮挡剪辑,便于摄影机从满人的车上移动下,下来后专注于车侧边主角的摄影又制造出盲点,以便车内士兵重新布置。

    十三.62分20多秒处 平移镜头

    这里下车到断桥并不是一次性拍出来的,在平移镜头里有过特效剪辑处理。

    拍摄断桥戏时,后面实际上堆放着剧组的帐篷、器械。

    幕后图

    十四.66分17秒处 时间切换

    这里是全片最为明显的一处时间切换剪辑,用十几秒的黑屏展示主角被击下楼梯的昏迷

    同时也由白天转入夜晚,进入本片摄影的“魔幻时刻”。

    十五.71分51秒处 废墟逃亡

    此处剧情为主角被德国士兵发现,然后在废墟中狂奔。

    在具体71分49秒处,后方德国追兵摔倒之时,有一个剪辑点,幕后为我们揭露了这一事实。

    这里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了电影角色的摔倒动作瞬间进行剪辑,降低剪辑需要两位角色保持同步的难度,而此时唯一在镜头前的主角一直处于快速移动中,动作有些不同无碍,只要位置卡得准(当然难度也不小),长镜头就能够很顺畅的衔接下去。

    片场照

    片场照2

    顺便说一句,此处打光是用远处教堂的照明灯(火焰是CG特效)打的,所以不用担心剪辑时,不同时间段拍的素材,光线变化问题。

    教堂的照明灯

    开灯后

    加了CG的正片效果

    十六.79分44秒处 从地下室到楼梯

    此处剧情为威尔告别法国平民,从地下室走向上面,在摄影机平移的时刻,卡了一瞬的黑屏。

    也参见二,不再多说。

    十七.82分56秒处 从废墟跳下河床

    这里可以说是全片最可惜的镜头,从废墟转场到河中全靠CG,但是碍于成本,最终特效的完成却比较“五毛”,破坏了实拍带来的观影体验。

    然后河周遭的环境也是经过特效处理,实际上都修缮好了。

    片场照

    十八.84分28秒 掉下瀑布

    这里的瀑布戏是用起重机吊着摄影机进行实拍的,只不过真实的“瀑布”仅有半米多高。

    正片中的掉下大瀑布画面是特效处理过的,所以这里其实也是进行了剪辑。

    正片画面

    幕后

    十九.86分06秒处 遮挡剪辑

    在掉下瀑布,主角游向树林的过程中,有一块石头挡住了镜头大部分空间3秒左右。

    这里也是进行了遮挡剪辑,前后有一个从暗到亮的时间跨度

    二十.89分06秒处 树林空境

    在斯科菲尔德从河水上岸,再到树林的间隔中,有一小段树林周遭环境的展示,此处也进行了剪辑。

    片场照

    二十一.96分33秒处 快速摇镜

    96分30秒处的战壕,利用摄影机快速右摇,进行剪辑

    在《鸟人》中,这种方法就用到不少,因为每当摄像机在高速移动时影像就会变得很模糊,后期拼接时处理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幕后,片场

    二十二.97分58秒处 跳下战壕

    此处剧情为士兵威尔从上方绿色平原跳下战壕,原本一直处于抖动状态的摄像机停顿了几秒,原因也是进行了剪辑。

    片场照

    这里巧妙地利用了奔跑中的士兵作运动遮挡

    至此,纯时长109分钟的《1917》剪辑点盘点完毕。

    由于电影时间几近同步(除白天切换夜晚的剪辑外),角色着装不变,一些非常天衣无缝只能通过看幕后才能知晓的剪辑,判断难免失误,以及部分疑似剪辑点,但没有确切证据的地方只能作罢,欢迎补充纠正,会持续更新~

     4 ) 《1917》,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关于《1917》你不知道的事!

    拍摄地点

    1. 电影拍摄从2019年4月1日开始,并持续到了2019年6月份。涉及到的拍摄地点有威尔特郡(英格兰南部的一郡),汉克利公地和苏格兰格拉斯哥市的戈万地区以及谢伯顿电影制片厂。其中对于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位于威尔郡)计划进行的电影拍摄,环保主义者对其表示了担忧。因为电影拍摄可能会对那里还未被发现的遗迹造成破坏,这些人士要求当剧组要在这片土地上搭建任何布景的时候,一定先要进行对这片区域的调查。

    这是戈万地区的行政中心

    汉克利公地土地肥沃

    汉克利公地,景色也行

    2. 索尔兹伯里平原有不少的历史遗迹,其中巨石阵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所以这也是环保主义者要抗议的原因之一。

    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

    3. 影片的不少部分是于2019年的6月在蒂斯河谷的蒂斯河的 底落差瀑布(Low Force) 周围拍摄,制作人员必须在该区域安装警告的标牌,提醒路过的行人们,散落在现场的尸体都是假的(电影道具),不要被吓着了。

    Low Force 瀑布

    蒂斯河有Low Force瀑布,那就有High Force瀑布。看看High Force瀑布把!

    看起来确实水的落差大了

    演员们之前的合作

    1. 本片的演员本尼迪克特·坎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和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曾一起出演过英国电视剧《神探夏洛克》,在剧中,本尼迪克特饰演夏洛克·福尔摩斯,而安德鲁饰演詹姆斯·莫里亚蒂(James Moriarty)。

    卷福与安德鲁

    2. 马克·斯特朗和丹尼尔·梅斯曾一同出演了英剧《地下诊所》(2019)。

    马克·斯特朗和丹尼尔·梅斯在《地下诊所》的剧照

    丹尼尔·梅斯

    3.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和马克·斯特朗(Mark Strong)一起在另一部战争电影《模仿游戏》中出演过。《模仿游戏》的背景设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右边的两位就是卷福与斯特朗

    4. 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和乔治·麦凯(George McKay)之前曾在电影《骄傲》(2014)中分别饰演格辛(Gethin)和乔(Joe)。

    5. 本片的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科林·费尔斯(Colin Firth)和马克·斯特朗(Mark Strong)之前都曾一同出演了电影《锅匠 裁缝 士兵 间谍》(2011)。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科林·费尔斯(Colin Firth)和马克·斯特朗(Mark Strong)(从左至右)

    6. 本片的演员理查德·马登(Richard Madden)和迪恩·查尔斯·查普曼(Dean-Charles Chapman)都曾出演过《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2011)。看看图你们就知道演的是谁了哦!

    理查德·马登饰演《权游》中的罗柏·史塔克

    迪恩·查尔斯·查普曼饰演托曼·拜拉席恩

    迪恩·查尔斯·查普曼在本片饰演布雷克

    迪恩·查尔斯·查普曼在本片饰演布雷克

    导演萨姆

    1. 本片算是萨姆·门德斯(本片导演)第一次正式的编剧经历。

    萨姆·门德斯

    2. 本片是萨姆·门德斯的第二部战争电影。 他拍摄的第一片战争片 是《锅盖头》(2005)。

    锅盖头

    迪克特·康伯巴奇

    本片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的第四部战争电影。 他参演的另外三部战争电影是《赎罪》(2007),《战马》(2012)和《模仿游戏》(2014)。

    这四部战争片是:

    《赎罪》(2007)、《战马》(2012)、《模仿游戏》(2014)、《1917》(2019)

    迪克特·康伯巴奇分别所饰演的角色:

    帅气,哈哈

    片名趣事

    本片的名字是《1917》,完全是数字组成,而本片演员乔治·麦凯(George MacKay)也参演过一部片名完全是由数字组成的影视剧,这是一部迷你剧,名字叫《11.22.63》。

    《11.22.63》的海报

    IMAX格式

    本片是环球影业第二部专门进行了IMAX格式转制、画面扩展后的纵横比为1.90:1的电影,而第一部电影是《遗落战境》(2013阿汤哥主演的电影)(虽然在电影中闪回的画面用的是宽银幕模式2.39:1)。本片也是导演萨姆·门德斯第二部进行了IMAX转制的电影,第一部是《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两部电影(《1917》和《007:大破天幕杀机》)都是由摄影师罗杰·迪金斯拍摄的。

    在上图中摄影师手中所拿的摄影机就是: ALEXA Mini LF

    ALEXA Mini LF:
    ALEXA Mini LF

    买一个的话36000美元。嗯......

    长镜头

    本片了进行拍摄和剪辑,以实时出现在单个的长镜头中。

    汤姆·霍兰

    汤姆·霍兰(Tom Holland)曾就布雷克下士的角色与片方进行会谈,但由于时间冲突最后拒绝了这个角色。后来这个角色由迪恩·查尔斯·查普曼饰演。

    小蜘蛛,汤姆


    2020.1.11 完成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本文翻译整理自的外网:

    //www.imdb.com/title/tt8579674/?ref_=fn_al_tt_1

    //www.imdb.com/title/tt8579674/fullcredits/?ref_=tt_ov_st_sm

    //www.arri.com/en/camera-systems/cameras/alexa-mini-lf

    //www.redsharknews.com/production/item/2404-arri-alexa-mini-costs-$36,000-and-it-s-a-steal

    http://www.luphen.org.uk/public/2007/2007high_force.htm

     5 ) 《1917》:浸入式战场体验,也许是最有奥斯卡像的电影 (更新:二刷和导演主演见面会摘要)

    导演和主演答观众问

    再次感谢Netflix和Landmark,一个是流媒体一个是就在家门口且有着对娃爹娃妈友好的时间表的独立影院,我这种电影困难户竟然把大部分金球奖或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包括《爱尔兰人》、《婚姻故事》,《教宗的继承》和《1917》看完了,真是感天动地。

    看完之后,我觉得,如果只有这四部电影,今年的奥斯卡可能会在《婚姻故事》和《1917》之间产生。《爱尔兰人》虽好,但没有超越教父,很多人对de-aging的电影技术还是心怀疑虑。《教宗的继承》应该是本着男主男配去的,在故事和电影导演上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婚姻故事》是二十一世纪的克莱默夫妇,男女主演和电影互相成就,接下来,就是这部让我惊艳的《1917》了。

    我总觉得电影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作为导演,只会技术显然不行,比如漫威DC;只会艺术当然也不行,比如各种转行失败的艺术家导演案例。大部分导演当然都有侧重,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导演。比如我喜欢的诺兰显然是更技术挂的,而李安是艺术出身,走在不甚成功的技术先驱的道路上。大部分之间,而这部《1917》,真切让我感到艺术上和技术上都达到完美境界的导演是什么样的。

    故事本身很简单:1917年的春天,一战的法国战场上。两位士兵被挑选去传递一项重要的情报,这封情报能拯救1600名英国士兵的性命,其中包括其中一名士兵的哥哥。问题是,这项任务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前面是寸步难行的敌人锋线、战壕、焦土……而他们只有两人,和不到24小时的时间。

    在这个设定下,如果你是导演,会怎么做?你可以发挥成《血战钢锯岭》那样的圣人传记,也可以拍成《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人性考验,或者大部分战争片那样的炮弹轰炸、豪情壮志。但是本片被拍成了一个长镜头——即使不真的是——一个浸入式的战争体验。想象你身临其境在一个大逃杀的游戏中,前面是各种关卡、敌人、陷阱,你只有一次机会,无法重来,唯一的优势是有两条命(两位士兵),但死了游戏就结束。在影片的两个小时中,镜头都围绕着这两位主角,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的呼吸、恐惧和希望,都被尽数收入了镜头中。观众变成了他们,他们的恐惧变成了观众的恐惧,他们的绝望变成了观众的绝望,他们的英勇变成了观众的英勇。光从技术角度来说,我觉得值得出一部起码同等长度的拍摄花絮;我真希望看看可以封神的罗杰迪金斯(《肖申克的救赎》的摄影就是他,想想Andy在雨里那个青史留名的镜头)是怎样拍出这些镜头的。他获得奥斯卡提名13次,却从来没有获奖,如果这次他还不能得奖,我都有想把柯达剧院砸了的冲动(刚发现他前年因《 银翼杀手2049 》获奖了,实至名归)。

    这个送情报的故事听起来如此简单,却没有让人有一分钟的无聊情节,因为在总体紧张的节奏下,导演还安排了张弛有致的环境和场景设定。从前线到终点的前线,两位士兵的旅程基本可以分为四个场景。第一个,敌人战壕。第二个,农庄后院。第三个,黑夜中的炮弹礼花。最后一个,从瀑布、河流、森林,转场到最终的前线。每个场景设定都好极了,我几乎说不出我最喜欢哪一个。其中第二个场景,那些被砍断的樱花,农庄后院的奶牛,新鲜的桶里的牛奶,从天而降带着黑烟坠落的战斗机,让我想起米勒的油画,那些广阔的欧洲沃土,尤其从第一个焦土般的敌军前线转过来,让人觉得又安静、有感慨。这本来是该属于他们的生活啊!但从视觉上给我震撼最大的,还是第三幕——当Schofield从子弹击中的脑震荡昏迷中醒来,他眼中看到的拔地而起的光明,正映在本来是优美小镇、但如今变成断壁残垣的焦土上,不断移动的光明和黑暗仿佛是他头脑中的幻象,耳边是炮弹巨大的爆炸声和子弹的呼啸,以及最后他在破晓之前映着炮火的桥上的一跳,几乎是末日美学的教科书演绎。镜头一转,他从瀑布中坠落,在打着旋的池塘里漂浮,手边竟然有一片片飘落的樱花。影片在这里超越了技术,达到了美学的高度。

    然而并不止技术与美术。这部电影没有宏大的战争镜头,而是讲战争中的人类。从敌人到战友,他们所经之处的横尸遍野,充满了整部影片的背景。近景中,撤退的敌军战壕中一张女人的照片;对敌人的救赎与复仇;火光冲天中,Schofield看到的地下室的饥饿的法国女人与初生的小婴儿;这一切都在他最后爬出水面,在森林中听到的民谣时得到了升华。他本来是一个无辜的士兵,意外被战友Blake挑中去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从开始的抱怨,到出于友情的应承,到被战友拯救生命、最后决定负重前行的勇气——这些才是战争中最可值得铭记的东西,是导演Sam Mendes的爷爷亲身经历、并永生难忘的这个故事,也是让这部电影从四星升到五星的关键因素。

    我很少看战争片,因为受不了单调的颜色、炮弹的轰炸,和带上钢盔的脸盲。这部电影完全不一样。 吸引我的不是炮火连天,而是春天的田野,水边的樱花,焦土上的辉煌火光,和士兵在林中的歌声。我大胆预言一句,目前看起来,它也许是最有奥斯卡像的电影,起码是之一。

    -----------------------------------------------我是二刷的分割线-----------------------------------------------

    山姆·门得斯和两位主演

    这家Landmark果然是好莱坞的关系户,前几天朋友在网上竟然刷出了导演和主演见面会的特别场,就在今天这个周五的晚上。既然在家门口,吃完饭腿着就去了。有了一刷的体验,二刷竟然还是一点不觉得闷,而且看到了很多第一次没看到的细节。对这样一部残酷的战争片来说,二刷并不比一刷更轻松,因为预先知道情节,反而在坏事发生前感到更加紧张和难过。几个有意思的细节如下:

    1.电影以Schofield在树下打盹开头,以同样在树下打盹结尾。首尾呼应,然而主人公的心境却完全不同了。

    2.Schofiled进德军战壕的时候盯着一张照片看了好半天,结尾处才呼应他拿出自己的照片,原来他也有幸福的家庭。照片后面写着“Come back to us”,是他活下去的动力。中段他在法国女人那里与小婴儿的有爱互动,也是有家庭的男人的写照。

    3.半夜的地下室里,法国女人说她不知道婴儿的名字,因为她不是母亲。因为她不是母亲,所以她没有母乳,Schofield才会把自己的牛奶给她。

    4.那个婴儿睡在一个五斗橱的抽屉里。

    5. 看了半天才发现一开头那个让他们送信的指挥官就是Colin Firth。说实话,我觉得他演得比Benedict好,后者有点刻意了。

    6. Schofield捋下Blake戒指和项链的那个动作十分熟稔,让人觉得他之前也做过许多次同样的事情。

    有意思的地方还很多。第一遍被情节震撼了,几乎没法注意镜头,但在这一遍,我们努力找出导演是在哪里分镜的,但除了Schofield脑震荡昏倒的那个镜头,几乎没有什么痕迹。导演自己也得意地说:有些剪辑是很明显的,但有一些连我做电影的朋友都看不出来,问我,how the fxxk did you do it? 观众大笑。还有就是可以留意到更多镜头的美感,让人惊叹摄影在这种运动的长镜头拍摄过程中竟然还能注意到构图。比如Schofield掉到水里之后发现周围都是樱花花瓣的镜头,几乎可以用佛性来形容。从一潭死水(事实上和比喻上)中看到的生的希望和美好,于是他才能继续努力前行。

    主人公的设定也很有意思。在前半段,一直是Blake主导,因为他的哥哥性命攸关,也因为他自己本身性格的稚气热血。Schofield一直是怀有疑虑,谨慎地跟在后面。但到了后半段,Schofield变成了英雄,一方面是因为情报的时间不够了,另一方面也是他背负了战友的嘱托。这个转变很有看头。

    电影结束后导演和演员就座,回答主持人和观众问题。演员比电影中好看多了,但导演才是整部电影的核心、灵魂和创造者,从他们对影片的思考和表达中就可以看出来。下面是我凭着记忆记下来的导演感悟,非常言之有物。

    关于故事:这个故事是导演亲身经历过一战的祖父讲述的,但做了很多修改。Schofield演的并不是他祖父。后来Dean也分享了他曾曾祖父在一战中的经历。欧洲人拍一战是感性的,因为那都是他们家族经历过的真实,估计和我们拍抗战差不多。

    关于一镜到底:导演认为这是个水到渠成的主意。当他想拍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脑子里构想的就是摄影机怎样追逐着这两个人的步伐前行,时间的流逝就是现实的时间流逝,几乎不可能的远距离传输情报,他们面对的现实困难,他要的就是这种“live”的感觉。他在拍007的时候就有一段长镜头,成功之后,他试图说服斯皮尔伯格(梦工厂是资方)用一镜到底的方式拍这部战争电影。之前他当过15年的话剧导演,而话剧是在舞台上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剪辑的。他努力把话剧的这种经验运用到这部电影里。技术上非常难,他们用了很多的时间打造整个场景,甚至种下那些植物,精密地测量长度——因为长度和时间是结合在一起的,若干分钟的剧情,摄影机就要走若干长度,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

    关于演员:导演说他们在几百个年轻演员的试镜中脱颖而出。他在拍电影之前对这两个人物是有预设的。Schofiled是个中产阶级,内向,有自己的家庭,爱好可能就是喝杯小酒看看书;而Blake就是个小鲜肉,外向活泼,喜欢讲笑话,和姑娘调情。要不是战争,这两个人可能都不会说话;然而在这里他们成了朋友,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爱对方然而他们就是爱对方,这是种不寻常的友情。

    关于演员的拍摄:对演员是种独一无二的体验。正常电影是直接开始拍,一个一个镜头拍,但这部是在拍摄之前几个月他们就“生活”在这部电影里的。导演强调了很多次“Live”一词,在摄影机都还没架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需要沉浸在主人公的生活当中了。两位演员去比利时和法国体验了很久生活。

    有一个观众提问,盛赞Dean在农庄的那段表演。导演说,那段镜头八分钟长,拍了五十多次。那个镜头特别真实,因为演员身上挂着血泵,而整个镜头中,演员自己能体验到血就像真的是从身上汩汩流出的一样。他需要的就是这种真实的反应。

    关于剪辑:特别重要。这部片子是当天拍、当天剪,基本照着时间线拍摄,所以Lee Smith非常牛逼,强大到当天就能把那些镜头斗上,加上音乐,告诉导演,这就是剪辑后的效果。有时候一个镜头拍28次,导演自己觉得可能第26个比较好,但Lee就会告诉导演,第12个好,因为剪出来的效果最好。“他往往是正确的,”导演说。他还举了个例子,影片后段有一个Schofield坐在树林里听歌的场景,并不推动情节,然而他用了很多分钟,因为Lee已经把前面的镜头剪差不多了,所以在这里他知道自己可以任性,留出他想要的长度。

    很多分镜,有的是渐进(Blend),有的是空镜头对物体的一带而过(wipe),还有的是CG和现实镜头的拼接。比如飞机坠毁那一段,坠毁的镜头是CG,但转到两位士兵冲上去就是实拍了。

    关于电影:拍电影其实是个特别冗长的工作,非常碎片化,有时候一个镜头要拍几十遍,然后导演怀着最大的希望把他们拼接起来。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流畅的成片(it flows),在幕后几乎是完全相反的。

    终于打完了,撒花!如果您看到这里麻烦给影评点个有用吧!

    ---------------------------------------------------------------

    王小心的游记:《太平洋上有座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8273.html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的公众号,电影和时事

     6 ) 金羊观影团 || 刻意的沉浸、破碎与享受

    Vol36,《1917》,由萨姆·门德斯执导,罗杰·狄金斯担任摄影的一战题材电影。

    在竞争激烈的颁奖季里,这部《1917》无疑是除去《寄生虫》外的最大黑马:不仅在多个奖项评选中饱受影评人的青睐,更是在第七十七届金球奖上爆冷拿下“最佳剧情片”与“最佳导演”,并收获10项奥斯卡提名。而本片与另一大热门种子《寄生虫》,到底谁能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桂冠,已成为众多影迷的重点争论话题。

    《1917》也是导演萨姆·门德斯与摄影罗杰·狄金斯的大银幕第四次合作(之前两人曾合作拍摄《锅盖头》《革命之路》《007:大破天幕杀机》),而这一次两人更是共同尝试用“伪·一镜到底”的形式去拍摄一部战争电影。这种前所未有的形式不仅是主创人员对于战争电影的一次开拓实验,更是好莱坞在技术上宣示自己霸权地位的最佳证明。当然,这种在介质上过分接近“游戏”的试探也的确触碰到了许多影迷的底线,关于《1917》的好与坏仍不能简单给出结论,但毫无疑问,“电影”也好,“游戏”也好,“主题乐园”也罢,在如此的差异面前,《1917》仍然值得我们去讨论。

    poster by@德卡的羊

    本期金羊观影团共28位友邻参加,26则短评,均分6分


    生于超凡工业水准下的“奇迹”

    @幻🐑🐑 ,7/10分

    一部技术极强但是内在情感匮乏的“好看”电影,相比dunkirk更加注重于临场感却缺少了至关重要的感情联系,几个支线的安排也稍微刻意。最值得赞美的还是摄影和production design,灵动的镜头设计和煞费苦心的场景交相辉映,渐入佳境,在夜幕降临时创造出了一种残酷的美感。观影过程还是很享受的,可惜现在这情况很难在大银幕上欣赏了。

    @老滚 ,7/10分

    成也长镜头,败也长镜头,成在充分逼近主角的镜头给观众一个未知的战争场面,让人能够尽可能的去感受小兵的无助,也就是战争片很需要的沉浸感,败在全程长镜头的设计让前面一半时间都是简单的跟随,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情况下,还让大多数时间浪费在了普通的走路上,也打破了所谓的沉浸感,同时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聚焦于人物的其他方面,让人物的行为变得单一。但后半段实在是太好了,不管是信号弹光芒下的废墟,还是雪白色战壕上的奔跑,都太好了,至少我觉得这片还是很优秀的。

    @chaos ,7/10分

    看的杜比,前半小时确实发困了,中后半段渐入佳境。从第三个长镜开始:黑暗里火光和阴影重叠起落,在废墟中穿梭奔跑的“人”,达到了一种最纯粹的情感撞击。可不论是正面还是侧面镜头持续时间都太短,刚激动起来就又终止了,不能形成一种连续的洞穿力。但随后(特别是跃入水中那一段)的戏我都非常喜欢。或许可以戏称为游戏人称的冒险故事。跟随镜头最后完成的是什么呢?不是伟大,不是超脱,只是失落和疲惫,亦如他最后在树下缓缓阖上的眼。强烈建议观看大银幕。

    @香香菲舞 ,8/10分

    在一战百年之后陆续出现的纪念电影中,本片也算是利用技术为自己造就了不同于其他电影的口碑。当然,几十个长镜头做出的一镜到底是最大噱头,无论拍摄、调度、神剪辑,都堪称一流的技术水平。因此,电影造就出的主角跟拍视角,也同时具有了电玩通关的体验感,尤其是为了制造一镜感而设计的众多转场文戏,失去了传统剧情片的电影节奏,但也突显了战争时代人人皆为过客的悲壮感。说回伪一镜到底,其实相当考验摄影和剪辑,如果做得好,会带来更具特色的观影体验,比如前几年的获奖代表《鸟人》,和这几年的娱乐代表《摄影机不要停》,对于前者,更希望今后可以在大银幕再看一次。

    @和光同尘 ,7/10分

    失真状态下的镜头游走,跟随着主角游览战争一角,因此剧情和叙事的弱点也就被所有漂亮的镜头所掩盖 ,因此也更像工业制品。

    @爆肝羊🉑 ,9/10分

    Run and run and run and run. 一镜到底带来的深陷其中的代入感是最直观的感受,这种无可比拟的沉浸体验是一般运镜手法无法达到的。除了电影过半时那个长达十几秒的黑屏,其余切镜头的转场痕迹几乎都被狄金斯巧妙的规避,不易察觉。好多人对这种伪一镜到底嗤之以鼻,认为这是破坏电影感的原罪,但这种“原罪”恰巧是我爱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技术也属于电影的一部分,技术革新需要有观众接受。抛开争议不谈,狄金斯对光影的捕捉神乎其神,美得不像话,瑞思拜。

    @Polaris.J ,8/10分

    很大胆惊险的一次尝试,门德斯很有野心和勇气,在挑战one-take challenge的同时以及快节奏的叙事中他也没有忽略细微的元素,对角色的关注不比对技术的少。

    不间断的视觉效果带来虚拟现实的感觉,把观众带入战壕和角色一起执行任务,主角与不断roll back的摄像机一样,只能步履不停继续前进。

    一镜的带来的效果有好有坏,但创作团队能完成这个艰巨挑战已经不可思议。私以为这个简单的单线故事非常适合以一镜的形式拍摄出来,充分表现出任务只有一次机会不能重来,清晰又合理。

    整部电影很美,夜戏燃烧的建筑和炮弹礼花光影惊艳,布景精细真实,主演配角群演配乐摄影等无一不优秀。

    @Stiles ,7/10分

    一镜到底让人无意中观察镜头的移动,狄金斯摄影依然突出,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创造了一种游戏式体验;显然门德斯把握住了这种体验之于观众的重要性,并在最后炮火横飞的奔跑戏中达到高潮;动的剧烈更衬托出静的凄凉,濒死士兵前的长镜头无疑是本片最具力量的场景;战地里的少女与婴儿/军营林中唱歌等片段作为人性之美的点缀恰到好处;消息传达永远赶不上前线战事的变化,下一场进攻会在何时?士兵结尾回到树下后首尾闭合,构成一种战争经历的荒诞感。

    @思路乐 ,8/10分

    被友邻的各种“非电影”短评拉低了预期,结果实际观影体验是出乎意料的好。类似于《夺魂索》那样,表面上是利用“隐藏剪切点”的技术所实现的伪·一镜到底,实则中间是有非常明显的转场,而我对电影如何在近乎“时空同步”的长镜头拍摄下完成“时间压缩”的疑问被这个简单粗暴的黑屏转场所解答了,在原有的高预期下不免有点失望。气质与《敦刻尔克》类似,但后者在时空解构和类型实验里所展现出的感官体验远比“刻意”的《1917》要优雅得多。当然,纵使其更加机械,更加僵硬,更加空洞,其工业水准的成就还是捍卫了“电影”的意义与尊严。夜幕废墟那一段,断壁残垣的投影恍惚中好似幽灵在大地穿行,罗杰·狄金斯创造出了超越《银翼杀手2049》的银幕光影时刻。

    超乎想象的光影技术


    究竟是“电影”还是“游戏”?

    @空白岸 ,5/10分

    黑暗中迸溅的色彩的晦明变幻与残垣断壁间忽闪的影子终于将人物与环境碰撞纠缠在了一起,他久违地卸下了肩上的摄影机(哪怕只是十分短暂地),自如地暴露在能够被检视的空间中,影像也终于找到了“运动”的意义。门德斯成功拯救了极可能沦为败笔的“梦醒时刻”。但在其他大部分时间里,摄影机都如传送带一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程式化的跟拍和景致展示,不自量力的文本自然也免不了被扼杀于移步换景的“设计感”中(倒不如像《敦刻尔克》那般做极简化处理)。人物受制于繁复无意义的机械调度中,根本无法实现心理层面的突围。故事内在驱动被镜头剥夺至虚空,立体空间被镜头拉扯为单一的线性,只剩拼命奔向下一个剪辑点的歇斯底里(所有得来不易的平稳桥段都只透出成功抵达剪辑点的庆幸)。至于临场感还是别拿来和《地心引力》相提并论了,门德斯但凡有《它在身后》一半的空间意识也不至于将某些片段拍得如此规整乏味。《1917》是一具不曾试图建构任何东西的装置艺术,“伪一镜到底”只有第一个字被彰显了意义。

    @帽子里的兔子 ,5/10分

    剧情几乎为0。废墟夜戏是全片唯一亮点:高速变化的光影为废墟笼罩上一层超现实色彩,宣告了战争本身的荒诞;这也是全片为数不多的触及心理层面的时刻。剩余的部分平淡又无趣,角色从A点到B点,中途经历一些障碍,得到一些大佬的帮助,仅此而已;大多数的时间里空间是苍白无意义的,并不与角色发生作用;长镜头纵使有狄金斯的神级摄影加持,仍是机械而赘余的。要说沉浸感,那是不存在的——视点聚焦于角色,却很少从角色出发,导致观看这部电影就真的就只是“看”而已;几处剪切点也颇为明显,破坏了节奏的流畅度。

    @果樹 ,3/10分

    比敦刻尔克差了五个绿皮书。空间场景的花式呈现并无本质意义,一镜到底除了为了制造沉浸与尝试炫技也缺少了更坚实的艺术追求的支撑,主角被游戏npc化,主线被大观园化。

    @意识流螺丝刀 ,3/10分

    太搞笑了。在中段楼房里被德国人一枪打死之后,主角想必充了不少钱,而本片在颁奖季的完胜也说明了一个永恒的道理:有钱真的就可以为所欲为。所以这部作品本质上是行为艺术,通过极尽荒诞的叙事与除了噱头一无所有的一镜到底描摹出了一个浮华虚妄失真的画面,它蔑视电影,蔑视艺术,蔑视战争,蔑视情感,蔑视人性,于空虚之中通过高工业水准的场景捧出了一个切实的存在---“钱” 。

    @Olafisaac ,2/10分

    精心设计的伪长镜头在预设的轨道里小心翼翼地完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压缩,但RPG游戏般的设计以割裂的场景切换使电影成为一种失真的simulation。观众被物化为无意识群体,在密集的惊颤中失去历史性的观照。演员在控制型摄影面前被动地服务于“表演”,与观众一同被放逐。

    @不ྀ死ྀ者 ,6/10分

    害,本不该打开看实在是片荒还是点开看了...无他,将战场RPG冒险游戏搬进了电影。少数段落的惊艳蓄积了强烈的感官势能,但大多数都是精致包装下廉价运作,只是维持“游戏运行”的必经段落。越全知,越炫技,就越暴露出银幕外那放任的牵引力(展示空间的同时亦抹杀了个体与空间的纠缠,只是非个人视角的空间浸没),愈发凸显“身临其境”与“沉浸”的距离。

    @┣━┳━┻━┫ ,6/10分

    垂直行走一段可以足足撑起三星:躯体的驱动仅是大脑无意识的自觉,在生命和机械间脆弱的临界面中生出一种僵滞的自动性。全片尺度的失真都是为了这一刻。

    @松野空松 ,4/10分

    伪一镜毁了这部电影,使得电影一些情节充满不合理不说,还使得电影充满潜行射击游戏感。但是没有这个噱头,这部电影更乏善可陈。

    @ DoubleFeature ,6/10分

    闯关式的顺畅度既消解了真实困境,也折损了困境中向前的人物。对一镜到底没意见,只是觉得速度太均匀,太顺利了。

    @卡佛啪啪卡夫卡 ,5/10分

    虽然但是,我倒没有太大的恶感,只是觉得尴尬。既不愿具象也不够抽象,“失真”是可以成为优点的,大概能猜到要干嘛,只是文本要是能改编融合卡尔维诺的一些战争小说像《去指挥部》、《在路上的害怕》、《青年先锋队员在芒通》等,可能会好一点。

    @身不在场 ,4/10分

    摄影机与两个主角是战火下互不关心甚至充斥了些许敌意的对立组,唯一契合的瞬间在Scofield冒死横穿前线时发生,肉身近乎于无意识的自然行走与失真的摄影机一字前进,构造出环境人物画外三个主体的滞涉性游离状态。这是战争片里的高光时刻,可惜发生在一瞬,也仅有一瞬。

    精心构建,或是刻意给予给观众的“残酷”


    时空的拼凑,形式的破碎

    @03sanders ,7/10分

    观感类似于南方车站:一场在浮动不安的悸动中和影像的疏离感中夹缝求生的体验,在任何方面来看都是空洞乏味的。

    @德卡的羊 ,4/10分

    一镜到底(无论真伪)的先决条件注定了本片的视点无法展开,摄影机充当观看者的眼睛以第三人的姿态参与这场战线穿越,但本片并不似《鸟人》,《1917》拒绝被凝视。大量的开阔空间下,视线的封闭与线性的行动、有序登场的“难题”和装置,都扩张了电影的RPG游戏感,但问题又在于,它也做不到游戏的沉浸与体验(只能被观看,不能被操纵),所以它可以发生在任何空间。长镜头的优势-银幕内外的同步时间也被一场昼夜交替的长眠摧毁。//但回归电影本身,却也有些动人的时刻:夜戏下光与暗中的奔走、树林中的哀歌、穿越大草地。所以至少创作者们在认真的设计,工业水准斐然。

    @陈纳德 ,6/10分

    这种(伪)一镜到底的设计严重压缩空间与时间,场景和情节也因此割裂显得莫名其妙,全片的第人称三视角,局限于男主身上,浸入感还不如战地CG,忍不住地寻找剪辑点;在摄影的衬托下单薄的剧情变得更加孱弱,人物寥寥无几,主角形象更是平面化;夜幕降临,废墟与炮火中奔跑几场还不错。

    @下次开船 ,7/10分

    两封信:集体的“生存”与个体的“死亡”。烈火废墟与进攻时近乎垂直的奔跑拍得很好,电影中光线的明暗对比比较强烈。就故事本身来说还是太寡淡了,高光时刻在于主角死亡的处理,不渲染不夸张,不塑造英雄,战争中生命如草芥。但整体来看还是匠气太重,设计感太强,几个剪接点也是很明显了。后半段明显好于前半段。

    @乍暖 ,6/10分

    他的灵魂化作花瓣漂流到他身边。喜欢摄影,被红蓝两种色调的转换惊艳。最后穿越枪林弹雨的前进很有仪式感。女孩与婴儿的出现太算计了,既定结局也让人没有代入感,还有那个言之无物的伪长镜头。

    @NanSLi ,7/10分

    视点来看的确略显单调,用摄影机的“主体”不断捕捉人物的“客体”。空间变换下的错乱时间,是瞬时的坍塌亦是逐渐的构建。战场的沉浸感给予的感官的体验是失真的,但无可否认的是这样机械又生硬的场面调度亦是人物与空间的无限交错,是直白纯粹的观感表达。壮丽耀烁下的夜间残垣,炮火硝烟中的绵长战壕。文本过于简略是形式化与实验化的类型尝试。只是执拗的一镜到底下是无法松懈的情绪,是焦急悸动的不安思绪,是一个个空乏的躯体罢了。

    罗杰·狄金斯与萨姆·门德斯,为本片赋予灵魂的二人


    仅打分:

    @白日梦想家_ ,6/10分

    @nn,8/10分


    历期评分TOP5:

    1.《星际探索》8.5

    2.《爱尔兰人》8.4

    3. 《灯塔》8.3

    4. 《南方车站的聚会》《痛苦与荣耀》8.0

    5.《燃烧女子的肖像》7.8


    朋友们晚安,不知何时再相会。

     7 ) 《1917》:关于荒诞和勇气

    看完《1917》,我联想到挺多东西。因交换和工作的缘故,我有机会更多在英国走走停停。从学院林立的牛津到游人络绎的巴斯,到伦敦纵横的街头巷角,从优雅的爱丁堡到荒凉的因弗内斯,不必刻意寻找,便能见到各种纪念一战的纪念碑、雕塑或公园——我听说,只纪念碑便有四万三千多座。

    1914年夏到1918年冬,九十多万英国青壮战死异乡。贵族和庶民、大学生和学徒工、志愿兵和拉壮丁,无论他们的身份和人生经历有多么不同,最后都一样变成了石头上的一串串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这很荒诞,然而更荒诞的是这场战争。

    首先是缺乏意义。所谓世界大战,却是协约国贪得无厌,同盟国野心没边,一次擦枪走火,欧洲炸翻了天。或许当兵就是当炮灰,但到头来总得图个什么。当欧洲万骨已枯,除了美日两匹白眼狼,并未见得谁一战功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但千万欧洲人为之去死而换得的,似乎既不帝国,更非资本。最后四个皇帝丢了江山,大量资本家倾家荡产,无数劳动者家破人亡。这很荒诞。

    然后是缺乏底线。所有战争都没人性,但过去人终究还像个战争的主宰者。从这场战争开始,人成为了战争的奴隶。塑造近代欧洲的人文主义,就是把人变成地鼠塞进堑壕,和对面一起耗到暗无天日;思想启蒙带来的理性,就是把用各种命令人变成规则的材料塞进绞肉机;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天辟地,就是更狠的机器、更强的火炮、更阴险的地雷和花样层出不穷的化学武器,芥子气、氯气、光气、溴化苄……这很荒诞。

    因此不难理解,为何二战题材的战争佳片颇多,关乎一战的则少得多。二战中美国拯救了世界,苏联赢得了敬畏,英法延续了国祚,中国人用血肉塑造了一个现代民族的观念,无数小国获得了独立,犹太人找到了家园,德日迎来了转变……士兵战死时,或带着对抗邪恶轴心的意志,或带着创造新世界的信念,再low的都有为了帝国武运或民族荣耀去死的觉悟,这些都是可以拍成电影的高光时刻。而那些一战中为了荒诞的目的而荒诞地死去的年轻人呢?一群枉死的孤魂野鬼吗?

    可那些遍布英国的一战纪念碑,又似乎在告诉我,不是这样的。当我在《1917》随着罗杰·狄金斯一拍到底的长镜头,和下士斯科菲尔德一起走过西线的日与夜,我更相信,不是这样的。

    在被布雷克拉着接下送信任务时,他第一时间质疑其危险性,他对白天穿过无人区瞻前顾后,抱怨战友为何带上自己,他又不像布雷克有一个哥哥要去救,而且他厌恶战争,他是个把勋章直接换酒的人。他身手不算出色,脑子也不算灵光,加上身处异国,是以屡次遇险,遍体鳞伤。这样的人物设定,配合影片长镜头的拍摄技法,给了我很强的代入感,似乎自己被送到前线,超常发挥也几乎就这样了。但我随即开始怀疑自己的意志力,电影氛围是紧张的,我和下士的视角相同,根本不知道危险藏在哪儿,鬼域般的无人区、废墟里的狙击手、黑暗中的短兵相接、燃烧街巷里的追逐……我怀疑自己很可能在某一个节点精神崩溃。

    可为了完成战友的嘱托并拯救更多同胞,下士斯科菲尔德最终选择了一往无前。无论身处废墟、残垣、泥沼、河流、堑壕,面对的是刺刀子弹还是炮击,他知道自己必须把信交给一个叫麦肯锡上尉的家伙,让他停止攻势。这是他的任务,也是他存在于这一日一夜中的全部意义。他呼喊战友推动卡车,独自冒着子弹跨越断桥,用并不高明的枪法和阁楼上的敌人拼命,在黑暗中笨拙地扼死敌人,又狼狈地夺路狂奔,泅过尸河,挤过战壕,飞奔在前线……我甚至觉得自己在看阿甘,但这时的下士斯科菲尔德,确实已和影片开头判若两人,他获得了一种不属于他却又必须被他承载的勇气。

    电影最后,他完成了任务,虽然这个任务本身也是荒诞的。第一、就如麦肯锡说的,他们今天派士兵来让我们停止攻势,很快又会再派一两个来告诉我们黎明发起冲锋,这场战争结束的唯一方式,就是“最后一个人死掉”。第二、下士或许在春天拯救了1600个德文郡士兵的性命,但接下来的夏天会有超过30万英国士兵死在西线战场,可能包括他救的所有人和他自己,而协约国的前线大概推进了几英里?第二、几乎除司令部外的所有人都会质疑,这么危险的任务居然只安排两个士兵执行?然而啊,在缺乏通讯技术的年代,这些大头兵的意义就是“给长官捎个话”。一两个人的生命,大概也就只值这么多了。

    我认为导演是有意识到这种荒诞性的,影片中表现战争残酷乃至虚无的场景比比皆是。印象最深的,是和布雷克故乡一样的白色樱桃花,随风洒满了整个河面。河水闪着幽蓝色的光辉,而那花瓣流散的尽头,是一具具被水泡的惨白的残缺的尸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导演安排这个任务失败(譬如赶到前线,所有人都已发起冲锋),可能更为震撼。

    如果说战争是自然界中生物掠夺生存空间和资源的延续,是人作为一种生物不可逃避的终极宿命,那么人在战争中燃烧生命所实践的种种价值,则是人类这个物种曾经独一无二的证明。“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战争本身就是悲剧,而即便在一战这样无意义的战争里,即便两个士兵最后一无所获,我依然在他们的头上看到了人类精神的荆棘王冠,那就是巨大到已经超越了个体生命的勇气。狮子面对象群,只会默默走掉;而人类面对战争的恶魔,甚至比恶魔更可怕的荒诞地去死的命运,依然可能有“吾往矣”的觉悟。

    英国的那些纪念碑,和人类古往今来无数有名没名的战争纪念碑、坟茔、墓冢一样,是深情的悼念,无声的控诉,也是对宿命顽强的嘶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书影无忌)

     8 ) 梁文道谈《1917》:没有人应该成为“代价”

    讲述 | 梁文道 来源 | 看理想·八分

    1.“一镜到底”的《1917》,真实的战争电影,还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

    这部电影最终在奥斯卡获得三项奖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最佳摄影”。

    这一项奖项的得奖,《1917》是实至名归的。它的摄影罗杰·狄金斯(Roger Deakins),在我看来,是当代电影工业里最厉害的摄影大师之一。他的上一部获奖作品就是《银翼杀手》,从《银翼杀手》已经足以看出狄金斯的功力精湛。

    这一回《1917》,狄金斯和导演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更是献上一场超水平级的“表演”——也是这部电影最被关注的一样技巧展现,即“一镜到底”。

    什么叫“一镜到底”?其实关于长镜头这件事,我想今天喜欢电影或者对电影稍有认知的人,恐怕都会知道何谓“长镜头”。许多电影都以其中出现过的非常长,或者非常炫目的长镜头为标榜。

    在讲长镜头这个摄影技巧之前,我还是想先简单介绍一下《1917》这部电影。

    “1917”,顾名思义,讲述的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剧情,在我看来,其实有点像一场角色扮演游戏。

    1917年正值一战进入最激烈的时刻,两个年轻的英国士兵突然接到一项任务,要求立刻前往死亡前线,向那里即将对德军发起进攻的军队将领传达“立刻停止进攻”的指令。如果指令无法及时传递,那么前方部队两个营1600人的性命,可能将全部牺牲。

    两个少年需要穿过横尸遍野的无人区,在武器有限、粮草有限的情况下,尽快将指令送达,期间要经过德军前线,还要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危险境遇。

    而整部电影的表达,从两人接到命令开始直到任务结局,中间近120分钟几乎是一气呵成,让作为观看者的我们体会一种强烈的沉浸感受。

    这可以说是一次非常炫技的实验性电影,而且是一部战争片,这种“一镜到底”的表达手法也成为电影最吸引关注的亮点。

    当然,《1917》的“一镜到底”并非严格意义上一刀未切的长镜头,通常会被称作“伪一镜到底”,实际仍然是由多个长镜头剪辑而成,只是在剪接中用了一些特殊技巧,比如通过黑暗的场面瞬间做一次连接,这样将剪辑痕迹隐藏起来,“蒙蔽”观众的肉眼。

    无论真正的一镜到底(比如《俄罗斯方舟》),还是这样的“伪一镜到底”,从技巧难度上来说都非常之高。

    不仅考验导演整个场面的综合调度,也考验演员在这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之内,能否完成无中断的流畅表演和完整台词,一旦出错,整个部分都要NG重来,更不要说一旦牵涉复杂的布景,就更麻烦了,如何保证不穿帮是个问题,连灯光设计都需要有周全的考虑。

    可想而知,“一镜到底”在实际拍摄操作中,应该可以说是非常复杂且困难的,但我们需要问的一个问题是,这种技术表现手法到底有没有必要?在电影语言里,长镜头又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2.电影为什么需要“长镜头”?

    关于这个问题,我先引述“看理想”即将推出的一档有关电影的节目里的一句话,这档节目将由看理想的老朋友,贾樟柯导演为我们讲述。

    节目有一集专门讲长镜头理论,其中就提到德国学者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著作《电影的本性》里,关于电影本质的理论——即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

    比如拍摄一个人在吸烟的状态,如果用长镜头拍摄,中间不剪接,那么呈现出来的就是这个人完整整整的状态,没有办法通过镜头的剪接,去渲染这一片段里拍摄者或者导演想要表达的一种主观情绪,或者希望通过某些手法引导观众产生的情绪。

    长镜头会让镜头前的空间、时间以及人物,完完整整地真实传达出来。

    所以,长镜头历来被认为是一种能更真实地把握我们所处时空的镜头语言。基于这个大的前提,长镜头却在导演的运用中走出了不同的路线。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影评人,但是我愿意用一种简单粗暴的区分方法,来说明长镜头使用的两种不同状态,一种是“好莱坞式的”,其余的我把它们列为“非好莱坞式”。

    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我可以举一些导演的名字,比如华人导演侯孝贤、蔡明亮,日本导演沟口健二,土耳其导演锡兰,再追溯到较早时期的欧洲大师安东尼奥尼、安哲罗普洛斯,或者让·雷诺阿,这些导演使用长镜头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更贴近于刚才所说的关于长镜头的那套说法,即更倾向于复原我们所处的物质现实,这种就是我所谓的“非好莱坞式”。

    那么,“好莱坞式”又是什么样的?他们想要追求的是另一种效果,就是要让我们跟着角色的设定,跟随他们设定的节奏感,因为长镜头拍摄的真实时间有多长,我们从电影里感受到的时间段就有多长,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感受。

    简单地讲,剪接就像眨眼,一部电影里有很多镜头剪接,就像我们眨了多次眼,但是如果一个长镜头,那一段镜头表现会完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就像不眨眼、目不转睛地跟着镜头节奏走。

    所以,好莱坞式在使用长镜头时,通常是希望吊住观众的胃口,让观看者能更着迷地跟随镜头前呈现的景观或人物,但这种路线就很容易走出一种刻意的“炫技”味道。

    简单说完长镜头的意义和区别,《1917》从拍摄手法上看是非常高难度的,而且的确带有“炫技”的意味,所以很多影业人是为了看这部电影的技术示范。

    但问题仍在于,《1917》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必要采用这样的技巧?

    3.《1917》因“一镜到底”牺牲掉了什么?

    这部电影之所以在影评界存在争论,包括这一次没能获得比“最佳摄影”更重要或者更为人关注的大奖,其中一个理由我认为就是它没有办法说服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拍。

    导演萨姆·门德斯说,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于他的祖父,一位曾经参加过一战的英国老兵。所以门德斯一直对一战很着迷,对这个故事也很着迷,从影片后的致谢字幕也可以推测这个故事可能是一个战场上的真实故事。由此看来,门德斯恐怕是想要通过长镜头抓住当时的状态,也就是说,他应该是有情感表达的诉求的。

    但很可惜,就像刚才所说,这部电影更像是一次角色扮演游戏。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在里面产生出什么情感。

    观众看一部电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首先需要对电影里的角色产生同情共感,要能够产生这种同情共感,那么角色首先必须建立起来。然而,《1917》这部电影在追求长镜头的过程中,原本帮助建立角色性格以及转变的那些要素,被弱化或者无法看到了。

    而且这种拍摄手法,很难给到演员很多特写镜头,对于其他配角角色更是如此。

    所以他们的情绪表演,以及平常会用特写镜头来突显的面部细节、手势动作等等都没有了,角色的塑造就容易显得单薄。

    正因如此,这部电影会让我们感觉战争的场面更像是角色扮演游戏,尽管我们身临其境了,但是身处其中的所有那些平凡的士兵们,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一个士兵在当时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在《1917》里,除了战场上的惊恐、紧张、刺激之外,更往后更深沉的信息和情绪,我们就很难完全隔着屏幕去感受了。

    4.一场“莫名其妙”发生,又“非常无聊”结束的战争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2018年)的电影,去年年末才在国内上映,影片叫做《他们已不再变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

    这部电影的导演也非常有名,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也就是《指环王》系列电影的导演。

    这也是一部关于一战的电影,彼得·杰克逊之所以想拍这部电影也是因为自己的爷爷是一战老兵,但在他出生前,爷爷就已经去世了,他也一直是一位着迷一战的电影人。

    不过,《他们已不再变老》这部电影完全走了另一条路子,它是一部纪录片。你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吗,该如何对100年前发生的战争进行影像“记录”?

    一战不同于二战,那是一个电影才刚刚开始没多久的年代,它留下的影像资料非常有限,要怎么在100年后拍摄关于它的纪录片呢?

    彼得·杰克森也做了一次电影技术上实验性的尝试,他用非常崭新的技术,去将当年那些仅存的黑白片段重新还原成彩色。不仅如此,要知道,当年这些黑白纪录片往往由于帧数播放不统一等问题,人物动作会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为了让现代观众有更贴近真实的感受,彼得·杰克森重新调整了所有这些影像片段的帧数,保证画面呈现更逼真、更有代入感。

    《他们已不再变老》色彩修复对比

    这还没有结束,由于很多老纪录片记录的只有影像,没有声音,彼得·杰克森还专门请人去辨认,片段里那些一战战场上的士兵,他们到底在说什么,解读他们的唇语,再配上大量当年参战老兵的声音记录作为旁白。

    就这样,完成了一部或许可以称之为“伪纪录片”的一战影片。

    但是这部电影的效果和《1917》就不太一样了,《他们已不再变老》更加突出当时参战士兵的真实感受。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这些士兵的感受?

    这就要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今天大部分人想起来,可能都会觉得昏头转向,感觉模模糊糊,它的起源究竟是什么恐怕都模糊不清,难怪很多人说它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场莫名其妙地发生,又非常无聊地结束的战争。

    在这样的一场战争爆发之下,那些参战的士兵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就变得尤为特别和重要了。

    一战的欧洲战场上,最有名的当属西方战线的壕沟战。

    所谓西方战线,就是沿着法国边境,自北海至瑞士挖的一连串实行阵地战的壕沟。然而,这条长长的战线在整场战争中,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1915年到1917年期间,战争中双方进攻都没有明显成果,长期处于一种拉锯状态。

    但是,为了打破这种僵局、实现克敌制胜,双方都研发出很多新型但可怕的武器,比如毒气、喷火器、化学武器等等,飞机和坦克也陆续被投入使用。

    历经两三年时间,伤亡人数极为惨重。但是,尽管投入了如此大的人力,那么多生命受到伤害,最后战况仍然焦灼,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彼得·杰克逊这一部《他们已不再变老》里,我们就能看到关于一战这种境况的一个注脚。

    5.为了一个看似“宏大”的目标走上战场,最终却是苍白而空洞的结局

    当年的西线战争我们知道是壕沟战,那是一种很可怕的战争。

    《1917》电影里呈现的壕沟,其实比起当年真实的壕沟战的场景,已经干净多了,可接受多了。

    要知道,壕沟是士兵长期藏身之处,基本上吃喝拉撒都在其中。壕沟里污泥遍地,一旦遇上下雨,整条壕沟都会变成泥潭。你能想象那会发生什么吗?

    泥浆会将人生吞,如同流沙一般,里面到处都是尸体、肮脏的垃圾、排泄物以及以尸体为食的老鼠,就像《1917》里呈现的那样。

    而身处战争中的士兵,他们的真实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呢?

    可以看看《他们已不再变老》里,那些英国老兵说起当年参战的情景。

    当时整个国家气氛涌动,大家都觉得是为了民族大义,鼓动年轻人积极报名参战。甚至谎称前线士兵们都在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而且生活得非常幸福,用这样的“美好”描绘来吸引大家积极参战,乃至于造成一种社会风潮。

    就是在那个时候,原本规定19岁才能报名服兵役,但是很多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年,就已经跑去报名参战了。因为当时的那股风潮让很多年轻人都对战场趋之若鹜,身边人纷纷响应,甚至当时如果有一个年轻男孩走在街上,被女孩们看到还会耻笑他,认为这个时候你怎么还能在这逛街,不去前线战场,这是一种懦弱和可耻的表现。

    于是,许多十六七岁的男孩,都谎报年龄前去参战。即便被看出来,他们也不会被赶走,征兵的人反而会让他们出去走一圈,回来之后就自动变为19岁。就是用这样儿戏的方法,征集了大量的青年上战场。

    这些青年兴致勃勃,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在为国家完成一件很伟大、很光荣的事情,直到到了战场上。

    《他们已不再变老》这部电影里有几个场面让我印象很深,比如后来英军抓获了许多德军的俘虏。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发现那些德国人原来跟自己年纪相仿,也都不是平常想象中那样穷凶极恶的敌人,不是像恶魔一样头上长着角。

    他们也是普通的年轻人,就和我们自己一样,也有很多相同的爱好,比如喜欢踢足球,他们说不定也是很正直的人,在自己的家乡是商店的店员,或者在老爸的杂货店里帮忙打工,有些可能还在上学……

    甚至有一个英国士兵回忆,他在路上看到了一具德军的尸体,看了一眼,突然觉得那个人就像自己的父亲年轻时候一样。

    这就是我所讲的个体感受

    而在《1917》这部电影里,我觉得就很难捕捉到这样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应该是今天一部好的战争电影,需要让我们看到的东西。

    关于一战,另外再推荐一本书,就是巴巴拉·塔齐曼的《八月炮火》,虽然这是一本1962年的老书了,但是直到今天都还是我认为要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好的入门书目。《八月炮火》正参与看理想x理想国「爱在疫情蔓延时」活动,天猫「理想国图书旗舰店」1元即可购。

    最后我们不妨再想想,在那场战争里,那些鲜活的个体,曾经都是什么样的?

    这些年轻人当年响应号召,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走上战场,到了最后却发现,原以为“宏大的目标”竟是如此苍白而空洞。

    最可悲的是,当这些年轻人终于打完仗回到家以后,面对的却是残酷的失业潮。而且他们回到家之后就被人遗忘了,甚至被人唾弃。

    可是,当初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在告诉他们,他们是“为国奋战”,为什么回来之后却会得到这样的对待?

    理由很简单。因为就连当时那些国家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发起这场战争,它莫名其妙地开始,奇奇怪怪地结束。

    就是这样一场错误的战争,却让1000多万条年轻的生命丧失在战场上。

    就是这样一场愚蠢的战争,让那些年仅十六七岁的青年就目睹横尸遍野的战场,无数好友同胞殉难在自己身边,毁掉了整整一代青年。


    文稿经整理自看理想音频节目《八分》,完整节目音频请至「看理想App」内收听)

    近期特别提示:《八分》节目音频自2月10日起会在看理想App上日更30天,欢迎下载收听。日更期间,我们仍然会精选部分《八分》节目,整理文字版给大家,在「Vistopia」「理想国imaginist」公众号内同步推送。如想看往期《八分》文字版,可在「看理想」(ID:ikanlixiang)微信公众号内回复「八分」查看。

    内容编辑:猫爷 本期音频编辑:大壹、mu

    文章原载于「Vistopia」公众号,转载请联系

     短评

    确实很像通关游戏,观众有类似沉浸式体验。故事过于简单使得深度有所欠缺,但是技术方面实在太给力了,配乐、场面调度很震撼,有几场如梦境。我最近也是很脆弱了,看啥都哭。

    3分钟前
    • kusicat
    • 推荐

    导演是真会导演,摄影是真会摄影,只不过一切都差一点点。

    4分钟前
    • 李梦
    • 推荐

    本质上仍是话题型电影,没办法,你永远无法绕开这个长镜头的噱头,并在观看过程中,一直在琢磨其间一些难度镜头是如何拍摄的。同时,迪金斯大神确实是厉害,夜景的燃烧弹狂奔以及最后的总攻狂奔,都是爽到让人不行的运动镜头。影片整体呈现了一种游戏感,恍惚间总觉得路上遇到的角色好似NPC,等着你来和他说话。为了这个一镜到底的噱头,剧情方面确实有点太赶与太过于随机了。好处在于,确实是一路带观众走进了残酷的战争。

    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战争电影发展到如今,如何在视觉奇观层面更上一层楼,变成了一个大难题。而本片这一次给出的答案令人惊喜,不过这种方式没法复用,谁第二个用就变成东施效颦,第三个用就成烂大街的俗套了。

    9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希望是一种危险的东西。” 以小见大,技术真正服务故事的一次讲述,不敢想象在IMAX看会有多震撼。

    1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这个水准的长镜头只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觉得他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所谓镜头移动和调度的技法,因为从那种角度看这个长镜头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个长镜头就是单纯地在创造现实。我还有一种感觉 — 那个电影里唯一的镜头切断之后的剧情整个就变得有些超现实。那太阳一般的照明弹,地下室里圣母一样的姑娘,满是尸体的河,士兵上阵前听的思乡之曲,以及那战壕前面的狂奔。这一切都过于梦幻以至于我都怀疑主角是不是其实已经死在了切黑的那一枪下。

    14分钟前
    • 卿如晤
    • 推荐

    现在觉得所有有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电影,都会起到让观众出戏的效果。所以门德斯把他放最后,士兵终于到达终点了,完成任务了,观众也两小时辛苦了。给你看一眼本尼吧!观众看到他转身就笑场的效果,真的是没谁了!第一个观众熟知的角色塑造太好的副作用吧!

    19分钟前
    • 小玄儿
    • 推荐

    《1917》其实故事很简单明了,导演萨姆.门德斯在场面调度上,开创了很多一镜到底的新玩法,叠加了主角的性格塑造和情绪,有几处人物情感处理还是很让人动容的,这种沉浸式的拍摄也让观众更置身于一战残酷真实的战争世界。一镜到底并没有被摄影师罗杰.狄金斯玩出非常惊艳的新花样,但光影的运用和构图依然是罗杰的王牌,但我也能理解为何说1917爆冷门拿到金球奖最佳,因为相比较于同时入围的影片,并没有多出类拔萃。或许一战的战争选题(战争题材今年风向标?),还有是非Netflix电影,让1917变得非常幸运。

    23分钟前
    • 大聪
    • 推荐

    花香掩盖了尸体的恶臭,掩盖不了战火的呛味。铁丝扎破了手心,扎不破和平的向往。匕首插进胸膛,鲜血浇灌土壤,就结出了和平的果实。倚靠大树,翻开家人照片,就看到了回家的希望。他讨厌回家,因为回家就是离别的倒计时。但他更讨厌战争,讨厌在冲天炮火奔跑,讨厌在尸体之河漂流,讨厌被乱石活埋,讨厌被敌人追赶,讨厌送走一个又一个兄弟。于是,他用勋章交换美酒,大醉一场。因为醉梦里没有以人肉为午餐的老鼠,没有在尸体上栖息的乌鸦。没有从天而降的飞机,没有满是尸体的河流,没有恩将仇报的敌人。没有瑰丽璀璨又恐怖得让人窒息的火光,没有不知道是否会降临的明天。醉梦里,他看见布雷克和哥哥解甲归田,在果园采摘果实;看见自己回到了家乡,父母和妻子早已在门前等待;看见不知道姓名的小女孩向他跑来,感谢他的牛奶……

    2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30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长 壕沟长 镜头长 卷福的脸 更长

    35分钟前
    • gia
    • 力荐

    门德斯很可能拍出了千禧年后最“美”的战争电影。前半段的战争是惊悚片,后半段的战争是古典乐,中间还有一个转场过渡,主题不够深刻但技巧极尽完美。一镜到底不但没有限制视野,反而让人获得环绕的沉浸式体验,看到了发青的尸体也看到樱花飘飞阵地。暗夜燃烧的末日教堂太美了,有种美到忘记战场残酷的视觉冲击...(本质上和“敦刻尔克”都是在拿战争片做实验,拍出新意才是第一)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一战迷和找剪辑点的影迷,他们是在观看同一部电影吗?追求一镜到底的形式感,强烈排斥着过往战争片的大格局印象,与诺兰海陆空齐发、编辑二战时间不同的是,1917的主人公,似乎是带着抗拒、倒霉和惶恐的心情,爬出壕沟。这种闪躲甚至反映在他们每次与德国兵(尸体)的遭遇上,但「真实时间」的冲击,在小山坡和废墟漂流几段,成功打动了我。与弗兰克、光荣之路、他们不再变老等电影搭配观看,效果更佳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我觉得好看是因为:这么惨烈,但没有一丝一毫爱国主义正能量。单纯的一个人面对朋友敌人陌生人。这个“个体性”是之前几部战争大片所没有的。

    44分钟前
    • 于是
    • 推荐

    啊这才是我心目中《托尔金》应该拍出的样子!!!一战战场上的丑陋的美感。穿越无人之地那里是死亡沼泽的腐臭,飘扬的白色樱花瓣让我想起双塔里面国王的花冠,夜里火光映天的断壁残垣,感觉像是横跨安都因河的欧斯吉利亚斯废墟。片尾是门德斯向祖父的致敬,感谢他给我们讲的故事,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倘若你出乎意料,又回到生者之地,我们能坐在墙角下晒着太阳,回顾往事,对过去的悲伤放声大笑,到了那时,你再告诉我吧。”果然选角太让人出戏了,我知道BC在里面,然而还有Andrew Scott?托曼大帝和罗柏演兄弟?每次这些明星脸一出现就跟我的同伴扶额……

    48分钟前
    • 红蓝色的风雨夕
    • 推荐

    看完一路开车听soundtrack并没有缓过来。回家坐在澡盆里了突然在想:我很幸运,出生在和平年代,应该珍视现在拥有的生活。

    52分钟前
    • YoyoRan🤍
    • 力荐

    摄影很美,但能不能不要无意义的一镜到底,本该有的叙事节奏因为“没有”剪辑,导致时空转换的长度和跨度都畸变,走两步就换了世界,场景切换显得不真实,格局像第三人称独立战争游戏。不过战争的残酷倒也在小格局里别样体现:落英缤纷之处亦能尸横遍野。部分文戏也老套廉价,英法情谊那段尤其出戏。但烈火废墟太美了吧,燃烧的教堂像末日的2049,漂流戏也调度惊人,可能是这几年最美的战争电影。

    5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战争版<罗拉快跑>。是真的好。感想跟<敦刻尔克>一样,还是那句呼唤:boys啊!条条鲜活的性命啊,只要活下来,都是美好青春、蓬勃人生啊,宁可看你们变大腹便便猥琐中年,也不愿见任何一个死于战场。尤其在这瘟疫时期,更添感触。昨天看到一句话:活生生把人摧残成英雄。是的,本不该有战场,本不该有前线,本不该有牺牲乃至战胜,他们,本不该出现在那里;生命的意义,本不该在那里达成或得到检验。至于众口称道的一镜到底,前人希区柯克<夺魂锁>、三谷幸喜<大空港>、伊纳里图<鸟人>都玩得极娴熟流利了,虽有剪辑点存在,但相较之下前三者都局限于室内戏or有限场景,<1917>却能在如此大的空间跨度里,完美调度如此大规模的服化道、美术及群演,完美转场,完美动线,没有丝毫摆拍感。文戏也是完美的。几场感情戏既克制又分外惹泪

    58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终于在2019年留下不让自己讨厌的泪水——当Schofield坐在卡车车厢里,身边围绕着别人的兄弟时,他晃神之间眺望渐远的村庄,这几乎是2019最令人心碎的时刻了。

    1小时前
    • Jawline
    • 力荐

    记得四月被砍倒的樱桃树,缀满枝头的白色花瓣有多纯洁,战争就有多肮脏。

    1小时前
    • 眠去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